馍指的是什么东西?

馍指的是什么东西?,第1张

面制食品,通常指馒头:馍馍、蒸馍。

馒头,古称“蛮头”,别称“馍”“馍馍”“蒸馍”,为“包子”的本称,中国传统面食之一,是一种用发酵的面蒸成的食品。馒头以小麦面粉为主要原料,是中国人日常主食之一。

馒头起源于野蛮时代的人头祭,传为诸葛亮征孟获时所发明,形状为人头形,尔后随着历史的发展演变,逐渐改为禽肉馅。但中国人吃馒头的历史,至少可追溯到战国时期,彼时称为“蒸饼”。三国时,馒头有了自己正式的名称,谓之“蛮头”,明人郎瑛在《七修类稿》记:“馒头本名蛮头,蛮地以人头祭神,诸葛之征孟获,命以面包肉为人头以祭,谓之‘蛮头’,今讹而为馒头也。”

“馒头”一词最早单指含馅的馒头,今北人多称其为“包子”,“包子”一词始于宋代,“包子”和“馒头”的称谓,到清代才渐渐分化。而吴语区等地仍保留古称,将含馅者唤作“馒头”,如“生煎馒头”“蟹粉馒头”等等。

馍是一个总称,是所有不经过水煮的面食的一种称呼,而馒头是馍的其中一种。关中地区人称做熟的没有馅料的、不用水煮的面食主食都叫馍,馒头叫做“蒸馍”,烧饼叫做“烙馍”,油饼叫“油馍”等等。

馒头顾名思义,即“蛮头”,长得像秃顶的脑袋一样的叫馒头。这个称呼没有多少歧义,好像这个全国比较统一,只是有些地方有馅有些没有。

馒头又分北方和南方两种不同的派系。北方硬面馒头是中国北方的一些地区,依形状不同又有刀切形馒头、机制圆馒头、手揉长形杠子馒头、挺立饱满的高桩馒头等。

软性北方馒头在中国中原地带,其形状有手工制作的圆馒头、方馒头和机制圆馒头等。

在晋南地区,馍是一类食物的总称。它所包括的概念那是相当广泛的,所有用面粉制作的,便于携带和食用并且不带馅的食物。包括蒸的馄饨馍,馍(此处为方言音),层层馍(就是花卷),炸的油馍,自己烙馍,煎馍,烤的火烧馍。

馍馍:中国北方的传统食品。

馒头,又称之为馍、馍馍(在山西方言、陕西西府方言、闽方言,安徽北部有此称乎,馍字是后造字,有人认为馍字来源于馒字在早先晋语的读音。关中、中原等地称之为馍),中国汉族传统面食之一,一种用面粉发酵蒸成的食品,形圆而隆起。本有馅,后称无馅的为馒头,有馅的为包子。通常人们选择馒头来作为主食。

据传是三国时期诸葛亮发明。《三国演义》中讲述诸葛亮七擒孟获,平定南蛮之后,过江受战死冤魂之阻。诸葛亮面对此景心急如焚,想来想去只好祭奠河神,求神降福惩魔,保佑生灵,诸葛亮不忍用人头祭祀,而发明馒头为替代品。于是命杀牛宰猪,包成面团,投于水中以示供奉。后来民间习此风俗。这大概是“馒头”的起源。“馒”通“蛮”,“馒头”即意为“蛮头”。馒头把面粉加水、糖等调匀,发酵后蒸熟而成的食品,成品外形为半球形或长条。在江南地区,在制作时加入肉、菜、豆蓉等馅料的此类面食都通通叫做馒头,而无馅的馒头叫白馒头。味道可口松软,营养丰富,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主食之一。中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口味不同,作法各异,由此发展出了各式各样的馒头,如白面馒头,玉米面馒头、菜馒头、肉馒头、生煎馒头、油炸馒头,叫法也不尽相同,馒头是中国北方的主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28552.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09
下一篇 2023-02-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