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加强连多少人?

一个加强连多少人?,第1张

一个加强连有130-160人之间。

加强连兵力一般为团无后坐力炮连的一个排(每排三个班,每班一门82无后坐力炮),和营机枪连的一个排(每排三班,每班一挺重机枪),有时候加强兵力还会有师防化连的一个喷火器班(每班3组,每组一具喷火器)。

步兵连下辖3个步兵排,一个火器排。某部4连参战人数:干部9人(6个正副排长,2个正副连长,1个指导员),战士116人。 

 一个加强连的人数是不确定的,主要看加强多少,至于加强多少需要根据敌情地形而定。一般意义上讲,一个加强连是指一个步兵连在担负主攻任务时配属了一些兵种单元之后的说法。

一般的加强数量是:1-3个重机班,1-282无坐力炮班,1-2具喷火器,1个工兵班,1个榴弹发射器班等。任务需要时可再加大。按照上述加强计算的话,人数一般在130-160之间。不算特殊例子。

对于加强连,一般都不会有特殊的人员设定,人数范围一般在130人至160人之间。

加强连其实是军改之前的一个作战单位,这也单位是根据任务和作战需求而产生的,其中有三种情况会出现加强连,一是在原有连队无法独立完成某项任务时,就会通过加强连以提升连队战斗力。

二是为了节约军事支出,以免消耗掉大量资源;三是专为拖延敌人步伐而出现,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一般情况下,都会配备通讯组和防化小组等人员,以期达到协同作战的目的。

注意:

加强连主要有两种类型,分别是主进攻和主防御,在临时编制之后会安排特定的指挥员、参谋员等人员配合他们展开战斗。必要时还会配备相关军事武器装备。实际上,加强连的战斗能力稍稍比普通连队强一些,因此加强连常常用以完成某些特殊任务。

就目前来说,我国的作战体系还是比较完善的。不管遇到怎样的突发情况,我军都能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并随时保持作战状态,时刻保有维护国家完整和人民安全的意识。

随着国家的逐渐强盛,军事实力将会逐步稳定上升,届时中国的军队建设也将愈加完善。在中国军队力量的提升下,军队编制问题也将越来越少,相信在未来,中国的发展状态将会更好。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加强连?在一般人的眼里就感觉,如果一个连队比另一个连队的人数要多出一半,甚至更多,那么这个人多的连队,没跑,一准就是加强连。

您要是这么分的话,他对,也不对。

一听这话估计有小伙伴都乐了:“对又不对!岳云鹏说相声都不敢这么掰扯?”

您听俺解释一下。

咋说呢?正常的连队和正常的连队他人数是不一样的。

大家伙也知道咱解放军使用的是三三制,三个班组成一个排,三个排组成一连。这种编制在正常的步兵连队当中,搁到哪里这都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

一个步兵班十二个人,一个班长,一个班副外加十名战士,您这初略的这么一算,这就是一百零八人,再加上连部,炊事班,通讯班等等,这就得一百四十人。

而一个炮兵班,他七个人就是一个班,俩班是一个排,两排是一个连,在加上什么侦查,炊事班,司机班,连部等等,算下来才七十人。

就这俩连队,您拿人数比较一下?这就不准确,所以搁到这里是不对的,说道这里估计有小伙伴感觉俺有点强词夺理。其实咋说呢?有时候一个加强连和普通连队在人员上没有变动,但依然属于加强连的。

接下来咱就了解一下什么是加强连呢?对于加强连和普通连队为嘛人数会一样就有一个了解了。

加强连,这是一种非正常的军事编制,他是应一个任务下来之后,上级感觉一个连队不够拿下,要么是火力不够,要么是人员不够,要么是缺少特殊攻击装备,上级临时从其他部队调遣部队,作为补充,补充到任务连队,从而让这个连队得到加强,这就是加强连。

通常情况下,加强连在任务完成之后,这个临时的加强连就会被取消,各个被调遣的部队就会回归到原来的部队当中。

说道这里估计有小伙伴要说了:“整这么费事,咋不直接弄一个营接了这任务不就完事了吗?”

瞧您说的,一个任务有一个连多一点的人就能够完成了,或者一个连就能完成(只是缺少特殊装备)您偏要上一个营,这不浪费吗?这要是赶上别的任务下来,您这大手一划拉,才发现所有的人都派出去了,这就是您作为一个指挥员的严重失误,要不得。

打个比方《高三下的花环》,老军迷老兄弟们都看过,其中主角所在的连队就是一个加强连。

因为他这个加强连里头有一个炮兵排,八二无后坐力炮,这搁到步兵里头属于重火力装备,一个连队是不会带这么个大家伙的,既然带上了,这说明这就是个加强连,而这个连队的总人数是没有变化的,也就是说他这连队有一个排被抽调走了,然后补了这么一个炮排。

这是一种情况。

再有一种情况,一个任务下达,全连整装待发,要执行特殊的穿插任务,没有攻坚火力是不成的。

于是上级给这个连队在原有的基础上,补充一个重机枪排,一个炮兵班,在带一组喷火班,怕遇到特殊情况整个防化排上去,就这火力和人员组成搁到过去那可以横着走了,这样的加强连人数一准比原来的连队多。

所以加强连的人数也是不确定的。

当然您这补充,也不能补充的太过了,一家伙追加一个连队(三个排)的编制,这就不叫加强连了,这叫欠一连,毕竟您这都赶上多半个营了,连长就指挥不了了,这就得是营长带头,这就属于不满员的营级单位。

1944年5月在滇西抗日反攻作战中,担任中国远征军第53军开路先锋的部队,就是第116师师部搜索连,连长高玉功少校曾经是张作霖的大帅府警卫。作为东北军被严重压缩的余部,这个搜索连拥有官兵320余人,远超普通的步兵连队,从连队兵员数和连长军衔很容易看出,这就是个名副其实“加强连”。

第116师搜索连当时下辖五个排,每排又下辖五个班,武器装备属于半美械水平,全连拥有轻机枪10挺和迫击炮5门,每个步兵班还装备了一支汤姆逊冲锋枪。我们知道,普通步兵连长多是上尉军衔(偶有中尉),而高玉功连长之所以是少校衔,就是因为该连级别较高,军事主官才出现高衔低配的情况。

所谓“加强连”,就是连队(我们仅以步兵连说明,其实特种兵分队也有此类建制)下辖的兵员和武器数量,明显大于正规连队编制的状态。以国民革命军为例,从黄埔建军起,它已经遵循苏式的“三三制”原则,即每个步兵连下辖三个步兵排(排辖三班)至多130到140人,那么超出这个编制的连队,自然就属于“加强连”。

比如宋子文组建的税警总团,它的每个团编制都很庞大,每个班有士兵14名和一挺轻机枪,并且居然是每个排编有六个班,全连兵员达到252人,几乎相当于其他正规军部队的两个连实力,这毫无疑问就是加强连的编制。孙立人的第4团除下辖三个步兵营外,另有特种兵连七个,每团官兵合计5000余人,这就属于“加强团”的概念了。

其实“加强连”也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额定的编制人员和装备,就已经超过了普通步兵连的范畴,就比如前述的东北军搜索连、税总的步兵连等。此类现象多见于特殊性质的部队或特种勤务分队,比如一些高级将领或者军阀们直接掌握的卫队连、手枪连,或者个别重要单位的警卫连等等,“超配”可以使其编制战斗力大大超过普通的步兵连,而实力略逊于一个营,否则就无需称为“连级”了。

另外一种是临时建制的加强连,就是为了遂行某次作战任务,给普通的步兵连临时性额外配备人员和装备,以满足战斗所需,但任务结束后配属的部分会“归还建制”,于是加强连也就又重新恢复到普通步兵连的状态。上个世纪80年代在南疆的战斗中,“临时性”加强连建制曾经被广泛使用,相信许多参加过那场战争的老兵都记忆犹新。

原因也很简单,当年很多次战斗的目标和规模都是攻取会或者防守一个山头,战场范围、敌方兵力都比较有限,因此我军至多投入一个连左右的兵力即可。但是为了彻底压制敌人保证战斗顺利进行,经常会给负责主攻的步兵连进行兵力和火力加强,比如一个重机枪排、一个“八二无”炮排或者一个“防化排”(火焰喷射器)等等,有时也会再配属个步兵排,于是该连就成为了“加强连”。

不过战斗结束以后,这些由团、营等上级单位临时配属下来的火力分队、步兵分队自然要归建,所以加强连又变成了“普通连”。有的时候,一些能打的连队经常被反复升格为加强连,又得一次次恢复原建制,没办法,主力连队嘛,能打。而如果战斗规模是连级部队不足以应付的情况,还会出现加强营、加强团的临时建制,以此类推,性质相同。

年龄稍大点的军迷都应该看过老电影《高山下的花环》,其实主角连队那就是个加强连。因为按1979年的步兵连标准编制,连部只有机枪班和炮班,下辖三个步兵排,全连120到130人的样子。而“梁三喜”这个步兵连居然配备了一个炮兵排,这显然就是得到火力加强了(靳开来兼排长,配有八二无后座力炮,这并非连级单位的正常配置),即便步兵数量没有增加,仍然得算加强连。

介绍一个真实的战例来说明,1979年2月,陆军某师“塔山英雄团”第6连,加强重机枪一个排、“八二无”炮兵一排和喷火一个班,组成一个临时加强连,执行向敌后扣屯地区的穿插任务。该连兼程行军92公里,一路上历经七次战斗,以伤亡21人的代价消灭敌人100多,胜利完成任务。战后该连记集体一等功一次,被授予了“穿插英雄连”的光荣称号,当然,任务结束后配属的部队也就各自归建了。

这种临时建制的加强连并没有统一的配备和加强标准,完全根据任务需要和上级能力,合理进行火力和兵力加强。当然,对一个加强连而言,兵力和火力的“加强”是有限度的,否则就直接超过了“连级”范畴了,一般而言,步兵加强不会超过两个排、特种兵加强不会超过三个排,超过这一比例,干脆就是个不满编的营了(军事术语叫作欠一连),可以由营长直接指挥战斗,那也就不能称为“加强连”了。

中国军队编制基本上分,军、师、旅、团、营、连、排、班等部队。其中的连队,还有一种加强连模式,既然是被加强过的那么其编制自然比原来的要高要厉害,为此问题来了,在什么情况下,上级领导还会从一个普通连改编成加强连呢?其到底有多少兵力,能否大过一个营?

通过抗日剧与军旅剧,我们了解到,每一支部队都有一个指挥者,通常会在编制名称加一个长字来代称,如班长、排长,连长等,我国军队编制最小的是班,最大则是师,而班大概约为十几人,在班上面有排,约三十人,然后到连等。一般连按次序会排在第三,但人员管理层十分完善,分有连长、副连长、指导员、副指导员、三个排长、9个班长、传讯工等职务,另外还有自己的炊事班,给整个连队提供日常伙食,全部加起来人数约为120~140人。以此分出人数,为排长率领三班士兵,连长则统领三个排的兵力,装备要比班、排要好。

至于加强连是从原来的连队上改编强化而成,非军队正常编制,只因一个正常连在奉命执行某些特殊任务时,按照困难程度增设而成,这时会从其他部队抽调一些附属分队兵力进来,形成加强连。当战争结束或任务执行完成后,这些附属兵力则重新回归自己的之前的部队,从而让加强连再次恢复原来的编制。至于加强连的具体人数,没有一个确定数,全因现场情况而增加。

加强连又分成主防御、主进攻这两种类型编制,届时会把营的炮兵队与重型机枪队调入加强连,任凭指挥。有的时候,上级还会视情况把团的设备、工兵队、参谋员、指导员配去给加强连,以配合他们进行战斗。而在更加需要的时候,加强连还会获得更精良军备的支援,因为加强连类型配以各种特殊装备,甚至会出动一个坦克连参战,该坦克连一般有10余辆坦克。不过,这种规模人数一般在160~200人左右,属于营之下,若是增强至一个营的规模,上峰就会派遣一个副营长来统领加强连。

据说,我国在军改之前,采用加强连模式,还是出于对成本的考虑。某些情况下一个普通连会因人数战力问题而需要耗费更久的时间去完成任务,故此就需要加强连来快速抢占先机。但由于在一些任务中,若派出一个营来执行,则有点太过浪费军力,为了节省作战成本,以及发挥最大效用,就需要组建加强连来快速完成。这种情况,经常由上级指挥官而决定,当发现战势不对,某些地区需要占领,当考虑到那么的敌人数量不多,派一个营绰绰有余,且有种杀鸡焉用牛刀的感觉,而派一个连又怕吃不下对方,故此临时机动性调整,一个加强连就诞生了,若打过去,发生对方防御工事特强,又会因需给加强连增派一个坦克连来辅助进攻。

通常一个加强连会从营重机枪连中调出一个排,由三班构成,每班有一挺重机枪,以及调来一排无后坐力炮,由三班组成,每班配有一架82式无后坐力炮,以及一个喷火排,一个榴弹发射班、一个工兵班、炊事班等。在职务方面,会改为设置两个正连长、副连长,三个正排长、三个副排长、其他军干部九人、一位指导员。虽然没有具体的人数量,除去特殊任务增强到200人之外,通常人数在一百三十~一百六十之间。

兔哥哨位谈谈这个问题:连队是一个基层作战单位,通常情况下一连为单位组织训练、作战、生活,炊事班就是从这一级开始配置,也就是最基层作战补给单位。连队人数各国并不同,但大体差不多,连队下面为排、班,但班排不属于基层单位。连的编制各国都有一个相对标准的人员编制和火力配置,是相对固定的, 加强连是建立在连的编制基础上获得的编制外的人员和火力的加强。

加强连获得的人员和火力的加强目的是增强作战能力,这是基本的要求。 加强连各阶段含义有所不同,早期的加强连就是单个作战连队人员、火力不能满足某一项作战要求,或者是能够满足要求但把握性不大,甚至是去执行某一项胜算不大,但为了能够迟滞敌人的进攻多配属一定的人员和武器装备。

加强连获得加强后兵员依然是少于两个连队的编制,这是加强连的基础定义,按照作战部队预备队的配置,连做为基层作战单位可以获得的预备加强兵员为一个排,也就是加强连获得的兵员加强不能给你两个排,如果这样人家的连长就需要带队过来,一个连只有三个排,这样就涉及到指挥分工的问题,也会使另外一个连的编制被打破,排可以获得的加强不超过一个班。一个团、师、军、预备队按照这个配置安排总预备队。

看了很多答案,我这个准军事爱好者,做个简单的汇总。

首先,什么是连,连是部队中能够独立作战的的基本作战单元。按照三三制,三个班为一个排,三个排为一个连,再加一个炊事班。人数:一个班是10个战士,1个班长和1个班副,共计12人,一个连9个班,共计108人,再加上炊事班5人,连长、副连长,指导员,副指导员共4人,通讯员1名。以上正常建制的一个连,满编一共计118人。

其次,什么是加强连,就是在上述正常一个连的基础上,作战人数和力量有加强的连队,增加的人数不能超过正常两个连的人数,也就是一个连人数的基础上,不得高于236人。

加强连即可以是普通作战班排的增加,比如增加一排的兵力建制,可以叫加强连。也可以是其他作战兵种的建制的增加,比如根据战斗任务的不同,增加一个炮兵班,重机枪排或者通讯排等等,即是作战兵力的增加,也是作战兵种和综合战力的增加,这样的加强连,可以有侧重的来完成上级下达的作战任务,比如攻坚,穿插包围等不同类型的作战任务。

加强连,当然是针对建制连而言。

当前一个标准步兵连有三个步兵排,一个火力排组成,184人。

那么,在这个标准之外,另外单独配属给这个连若干单位,比如一个步兵排,或者机枪班,迫击炮班等,就是加强连。

所以加强连的人员没有标准,多几个,几十个,乃至多一两百,皆有可能。

加强连是以前的说法了,一般正常连队就3个排,加一个连部排,一般是1.2个军医,1.2个侦察兵,1.2个通讯兵。12人的班3个加上正副排长,机枪小组,一个排40人左右,满编连一般120-140人,加强连一般都是加强特殊能力,例如加2个机枪班,或者加1个迫击炮排,或者加4辆坦克的坦克排。。。现在基本上没有加强连的叫法,轻步兵师,机械化步兵师,装甲师,下面都会分别配齐武器。轻步兵师连队一般都是普通车辆,搭配少量步兵战车或者轮式装甲车,美国海军陆战队就是例子,有少量轮式突击车,大多数士兵只有悍马。机械化步兵师下面的连队,士兵全部是轮式装甲车作为行动载具,上面有导弹发射器,机炮,榴弹发射器,连队里会有1个排是坦克排,4辆坦克负责攻坚,火力很强,但是防护力一般。装甲师更强,连队里也是有一个坦克排,但是其他2个排是搭载重型履带式步兵战车,例如美第一骑兵师,一个连4辆坦克,8辆M2步兵战车,4辆M3骑兵战车,除了坦克,步兵战车有机炮和反坦克导弹,火力超强,在被对手火炮打击时候,全员都有履带式战车,伤亡会大大降低,即使战场核打击,这些步兵战车有三防能力,也容易存活下来,如果是轻步兵师,连普通火炮打击都活不下来!说白了就是火力超强,还皮厚耐打,就没有什么加强一说,已经武装到牙齿了!

加强连,字面意思很清晰,就是一个普通连根据某项任务,做了针对性的,兵力或者兵器上的加强。

加强连一般多少人呢,一般少于两个连,如果作战目标需要出动到两个连那么多的兵力兵器,那就属于两个两个连协同作战,由某一个连长统一指挥。

这样的话,基本就属于营级的作战目标了。

什么样的连叫加强连呢?

其实就是因为某个作战目标,以一个连的人员和兵器,完成起来比较困难,这个时候,上级就会对任务连进行针对性的加强,比如加强一个普通排或者加强一个火力排什么的。

相应的,营、团一级也有这样的临时加强,而到了师、旅一级的战略性单位,基本上就没有这样的加强了。

“四四建制”为“加强”建制。四人一组,四组一班,四班一排,四排一连。以此类推。

“加强连”是什么连,一般有多少人,什么样的连才叫加强连,

这个问题,只要是在部队服役过的军人,他们都知道,当我们踏入部队的第一天,就必须要一个合格军人,都要学习部队条例条令规章制度,和军人保密守则,如果你是与部队无关人员千万不要打听部队各项军事设施和各种军事机密

军人在服役期间,不该知道的事千万别去知道,不该告诉的事千万不能告诉,包括各种亲属和自己的妻子儿女,军人在现役或者是退伍后都有权利和义务保密军队各种机密,也免给国家军队造成损失,

所以上面提到加强连,是什么连,有多少人组成,这些参有一部分军事机密,所以不作回答,这也是我们每一个服役或退伍军人对部队的忠诚职责,永不失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28232.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09
下一篇 2023-02-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