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是谁?

明太祖是谁?,第1张

(1328年~1398年),本名朱重八,后改名朱元璋明朝开国皇帝,是继汉高祖刘邦以来第二位平民出身的君主,他曾因身体差及家中贫寒,他曾入寺为僧。他在位期间励精图治,发展经济,提倡文教,使得天下大治,所以后世史学家称其为“洪武之治”,他被尊称为“明太祖”。

朱元璋,原名朱重八,是明朝的开国皇帝,即明太祖,年号洪武。

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字国瑞,原名朱重八、朱兴宗,出生于濠州(今安徽凤阳)钟离太平乡孤庄村。明朝开国皇帝(1368年—1398年在位),年号“洪武”。

朱元璋幼时贫穷,曾为地主放牛。至正四年(1344年)入皇觉寺,云游四方,增长见闻。二十五岁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元朝。至正十六年(1356年)攻占集庆路,改名应天,其后陆续消灭陈友谅、张士诚等割据势力,并自称吴王。

吴元年(1367年)以“驱逐胡虏,恢复中华”为号召,派遣徐达、常遇春举兵北伐,以推翻元朝统治。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即皇帝位于应天府,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同年秋攻占大都,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其后平定西南、西北、辽东等地,最终统一全国。

扩展资料

太祖出身贫寒,对政治贪污尤其憎恶,其对贪污腐败官员处以极严厉的处罚。太祖在政期间,大批不法贪官被处死,包括开国将领朱亮祖,女婿驸马都尉欧阳伦,其中甚至因为郭桓案、空印案杀死数万名官员。

由于太祖的吏治严厉,在明初相当长一段时间,官员腐败的情况得到有效遏制。然而,随着大明江山逐步稳定,再加上军事和皇室贵族战功大,享有很高的社会特权,不少人迅速腐化变质。。朱元璋开展雷厉风行的肃贪运动,历时之久、措施之严、手段之狠、刑罚之酷、杀人之多。

为几千年历史所罕见。尽管朱元璋反贪决心大、力度猛、出奇招,使腐败现象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也一度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还是未能达到彻底清除人类贪欲权位腐败的本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24225.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08
下一篇 2023-02-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