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对帝王诸侯死后的称呼是什么?

古代对帝王诸侯死后的称呼是什么?,第1张

1、帝王之死,称“崩”。如:“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诸葛亮《出师表》

2、诸侯之死,称“薨”。如:“鲁文公薨,而东门遂镣适立庶”。——《左传·昭公三十二年》

3、大夫之死,称“卒”。

4、士死,称为“不禄”。

称去世的皇帝,儿子称父亲为“先帝”,称去世的诸侯,儿子称父亲为“先王”。称去世的皇帝,祖父以上的,一般称其“庙号”,如乾隆称康熙为“圣祖皇帝”。

诸侯死叫薨

1.薨 hōng释义: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

2.组词举例:

薨落(死的意思。通常指诸侯之死);

薨奄(指王侯死亡);

薨殁(指王侯死亡);

薨殂(指王侯之死);

薨背(同薨殂);

薨逝(同薨殂);

薨谢(同薨殂)

鲁文公薨,而东门遂镣适立庶。——《左传·昭公三十二年》

昭王薨。——《史记·魏公子列传》

3.关于“死”的别称:

《礼记·曲理下》:“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诸侯死了叫“薨”,“薨”和“崩”的不同主要体现在剧烈程度的差异上。山倒塌了我们也常说“山崩”,而“薨”被解释为群虫拍打翅膀的声音,分量一对比就能够看出来。从此可见,皇帝与诸侯级别虽然看似差的不多,所受待遇却是天差地别的。庶人曰死,”平民一般都含糊的叫“死”。然而若是细分起来,也有许多的叫法。君子或者老者死了,就叫“终”,小人或者少者死了,就直言“死”。《礼记》上还说,比诸侯低一级的大夫去世叫“卒”,比大夫低一级的士去世叫“不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20311.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08
下一篇 2023-02-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