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位等级是什么

岗位等级是什么,第1张

岗位等级一般设有三类岗位类别:管理岗、专业技术岗、工勤技能岗。

1、管理岗位

指担负领导职责或管理任务的工作岗位,根据人事部的规定,事业单位管理岗位分为10个等级

2、专业技术岗位

指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具有相应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要求的工作岗位。与管理岗不同,专业技术岗位分为13个等级,包括高级岗位、中级岗位和初级岗位。其中高级岗位分为7个等级,中级和初级各有3个等级。

3、工勤技能岗位

指承担技能操作和维护、后勤保障以及服务等职责的工作岗位,一般分为技术工岗位和普通工岗位,其中技术工岗位分为5个等级,即1至5级。普通工岗位不分等级。

等级结构

由于等级数量、结构与组织结构有明显的关系,因此这一步骤比较重要和复杂。它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确定等级数量。等级的数量取决于工作性质、组织规模、功能的不同和有关人事政策。不同企业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选择一定的等级数量,并没有同一的规定和要求。但无论是对单个的职务还是对组织整体都要确定等级数量。

(2)确定基本因素。通过这些基本因素测评每一职位或工作岗位的重要程度。当然,不同的机构选择的因素也不同,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

(3)确定等级标准。因为等级标准为恰当的区分工作重要性的不同水平以及确定工作评价的结果提供了依据,所以它是这一阶段的核心。在实际操作中,一般是从确定最低和最高的等级标准开始的。

事业单位岗位等级对照表如下:

1.管理岗位:一级(部级正职);二级(部级副职);三级(厅级正职);四级(厅级副职、局级正职);五级(厅级副职、处级正职);六级(处级副职);七级(科级正职);八级(科级副职);九级(科员);十级(办事员)。

2.专业技术岗位:正高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副高级(五级、六级、七级);中级(八级、九级、十级);助理级(十一级、十二级);员级(十三级)。

3.技术工:一级高级技师;二级技师;三级高级工;四级中级工;五级初级工;普通工。

事业单位的特征:

事业单位的明显特征为中心、会、所、站、队、院、社、台、宫、馆等字词结尾,例如会计核算中心、卫生监督所、银保监会  、质监站、安全生产监察大队、住房公积金中心等。

事业单位分为参公事业单位以及一般事业单位。参公事业单位是指人员使用事业编制,参照公务员法进行管理。参公改革之后的事业单位在省公务员招考中招考,普通事业单位在事业单位招聘中招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1128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07
下一篇 2023-02-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