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厂和西厂的区别是什么?

东厂和西厂的区别是什么?,第1张

东厂、西厂的区别:

一、工作范围的区别

1、东厂的职能是“访谋逆妖言大奸恶等,与锦衣卫均权势”。明成祖想知道朝中大臣的一举一动,便由东厂来完成,同时也为了对锦衣卫的活动有所监督。

2、西厂是为了加强大内的保卫工作,明宪宗命另一位亲信太监汪直从锦衣卫中挑选精干人手,除了负责皇宫的警戒工作外,还要乔装深入民间,探查百姓的风闻动向等。

二、创建先后的区别

1、明成祖朱棣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设立东缉事厂(简称东厂),东厂是世界历史上最早设立的国家特务情报机关,其分支机构远达朝鲜半岛。

2、明宪宗在成化十三年(1477年)于东厂之外增设西厂,在西厂成立了共5个月之后,因遭反对,被迫撤销。正德元年短暂复开,正德五年,大宦官刘瑾落败后,明武宗永远的废除了西厂。

三、职能大小的区别

1、由于东厂厂主与皇帝的关系密切,又身处皇宫大内,更容易得到皇帝的信任。东厂和锦衣卫的关系,逐渐由平级变成了上下级关系 。

2、西厂在明宪宗时期,作为朝廷的一个临时产物而存在,而它的存在时间犹如昙花一现。但它的职权比东厂和锦衣卫更大。

扩展资料:

东厂的成立与衰亡

明成祖朱棣之所以要创立东厂,主要还是因为在靖难起事之后,朱棣夺走了属于自己侄子朱允炆的皇帝之位,为了维护自己的政权和更好的把持朝政,杜绝这些声音的出现,朱棣设立了这个专门负责情报的独特部门,他们的直隶上司就是皇帝本人。

作为皇帝直接管辖的部门,皇帝也不可能每天都阅读那么多的情报,所以就将这个部门交给了自己最贴身的宦官手里,从一些野史上来看,很多皇帝明面上不能做的一些事情,往往都会交给东厂这个部门暗地里解决。

不过随着明成祖朱棣的死去,逐渐到明朝的中后期,东厂的势力从鼎盛时期逐渐衰落下来,最后更是和锦衣卫这个部门合并,这部部门走出去的人并成为‘厂卫’,随着明朝逐渐走向灭亡,东厂这个部门也逐渐在历史的轨道中消失了。

但曾经红极一时的东厂,也做出过很多惊人之举,据说,明朝的一些皇帝通过东厂,秘密监视一些官员的日常生活,就连他们什么时候睡觉,晚上吃的什么都了如指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东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西厂

1.东厂的侦缉范围非常广。朝廷会审大案、锦衣卫北镇抚司拷问重犯,东厂都要派人听审。朝廷的各个衙门都有东厂人员坐班,监视官员们的一举一动。

2.西厂的成员和东厂一样都是由锦衣卫中选拔出来,宪宗钦定西厂所领缇骑(即锦衣卫校尉)的人数要比东厂多一倍,又把东厂与锦衣卫的职权包揽起来,它的职权比东厂和锦衣卫更大。

3.而西厂的职务是侦查民臣的言行,并可以对疑犯进行拘留、用刑,西厂又把监狱以及法庭混为一体,而且可随意逮捕朝中大臣,可不向皇帝奏请。

扩展资料:

东厂,官署名。即东缉事厂,中国明代的特权监察机构、特务机关和秘密警察机关。东厂是世界历史上最早设立的国家特务情报机关,其分支机构远达朝鲜半岛。

西厂是明朝特有的官署名称,全称"西缉事厂",其权力超过东厂。西厂直接听命于皇帝,不受其他任何机构和个人的节制。西厂作为一个短命的特务机构,前后只有两任提督,分别是汪直和刘瑾。

参考资料:

东厂_百度百科

西厂_百度百科

东厂和西厂区别在于设立时间不同。东厂成立于明成祖朱棣时期,朱棣为监督锦衣卫活动,设立东缉事厂。西厂设立于明宪宗时期,明宪宗受到大太监汪直蛊惑增设西厂。东厂设立后到明朝灭亡一直存在,西厂存在时间很短,只存在几个月时间就被撤销。

东厂和西厂的特点

东厂,即东缉事厂,中国明代的特权监察机构、特务机关和秘密警察机关。明成祖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设立东缉事厂简称东厂,由亲信宦官担任首领。东厂是世界历史上最早设立的国家特务情报机关,其分支机构远达朝鲜半岛。

地点位于京师今北京东安门之北(一说东华门旁)。明中叶后期锦衣卫与东西厂并列,活动加强,常合称为厂卫。东厂权力在锦衣卫之上,只对皇帝负责,不经司法机关批准,可随意监督缉拿臣民,从而开明朝宦官干政之端。

西厂,即西缉事厂。明宪宗时为加强特务统治,于成化十三年1477年于东厂之外增设西厂,与东厂及锦衣卫合称厂卫,用太监汪直为提督,其权力超过东厂,活动范围自京师遍及各地。后因遭反对,被迫撤销。武宗时宦官刘瑾专权,正德元年1506年复置,刘瑾被诛后,即废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04988.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06
下一篇 2023-02-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