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六要素是什么?

新闻六要素是什么?,第1张

新闻要素是: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原因、发生过程。

新闻作为一种以叙事为主的文体,它的基本要素和我们语文界常用的记叙文的六要素是一致的。教材把它们概括为“5W+1H”,即:谁(Who)、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事(What)为何(Why)、过程如何(How)。

如果把这六要素串起来,概括成一句话,就是一句通俗易懂的句子:某人某时在某地由于某种原因做了某事出现了某种结果。

通过对这六要素的把握,我们面对一篇新闻,可以很迅速地把握其主要内容。这对于每天接触大量信息的现代人,快速筛选有用信息,提高阅读效率,无疑是有帮助的。

扩展资料

把新闻写得简洁、精炼的方法

第一、一条新闻只报道一件事实或只写出一个人物。这样,内容和结构都比较简单,容易做到条理分明、头绪清楚。如果报道的事件比较复杂,牵涉到的人物较多,可以采用分解报道的办法,化长为短,化繁为简。

第二、直接写事实。不要穿靴戴帽,要学会精选事实,让事实说话,把事情来龙去脉交代清楚,干净利落。

第三、直接叙述事实本身不要作过多的解释。第四个特点是通俗新闻是人们普遍关心的事实,有群众性。

不论是知识分子,还是识字不多的人,都要通过媒体了解国内外大事。要用最接近口语形式的书面语写报道,尤其是广播、电视新闻所用的语言,更应该接近口语,怎么说法就怎么写。在可能的情况下,要尽少用或避免使用只有少数人或部分人才看懂听懂的一些字眼或话语。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新闻六要素

新闻六要素为: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新闻的结构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

1、新闻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前三者是主要部分,后二者是辅助部分。

(1)标题一般包括引标题、正标题和副标题。

(2)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

(3)主体是新闻的躯干,它用充足的事实来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

(4)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5)结语和背景有时也可以暗含在主体中。

2、新闻六要素(也就是记叙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即五个“W”和一个“H”即Who(何人)、What(何事)、When(何时)、Where(何地)、Why(何因)、How(如何)。

/iknow-pic.cdn.bcebos.com/5d6034a85edf8db171fb9ee40423dd54574e745d"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5d6034a85edf8db171fb9ee40423dd54574e745d?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5d6034a85edf8db171fb9ee40423dd54574e745d"/>

扩展资料:

新闻的分类:

1.按事实发生状态分:突发性新闻、持续性新闻、周期性新闻;

2.按事实发生与报道的时间差距分:事件性新闻与非事件性新闻;

3.按新闻发生的地区与影响范围分:国际性新闻、国内性新闻、地方性新闻;

4.按新闻事实的材料组合分:典型新闻、综合新闻、系列新闻;

5.按传播渠道与信息载体分:文字新闻、图片新闻、电声新闻、音像新闻;

6.按反映社会生活的内容分:政治新闻、经济新闻、法律新闻、军事新闻、科技新闻、文教新闻、体育新闻、社会新闻等。

新闻六要素为: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原因、发生过程。

新闻作为一种以叙事为主的文体,它的基本要素和我们语文界常用的记叙文的六要素是一致的。新闻六要素为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即五个“W”和一个“H” 即Who(何人) 、What(何事) 、When(何时)、Where(何地) 、Why(何因)、How(如何)。

一篇新闻报道,无论是消息还是通讯、特写,一般都包含这6个因素。

新闻的特点:

公开性、真实性、针对性、时效性、准确性、显著性、接近性、开放性、广泛性、变动性。

新闻的结构:

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前三者是主要部分,后二者是辅助部分。

(1)标题一般包括引标题、正标题和副标题。

(2)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

(3)主体是新闻的躯干,它用充足的事实来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

(4)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5)结语和背景有时也可以暗含在主体中。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04696.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06
下一篇 2023-02-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