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氮作用

固氮作用,第1张

生物固氮作用(biological nitrogen fixation):生物固氮是指固氮微生物将大气中的氮还原成氨的过程.生物固氮只发生在少数的细菌和藻类中.

固氮概括地说是指某些微生物和藻类通过其体内固氮酶系的作用将分子氮转变为氨的作用.因地壳含有极少的可溶性无机氮盐,所有生物几乎都需要依赖固氮生物固定大气中的氮而生存。

因此生物固氮对维持自然界的氮循环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对固氮生物的研究和利用能为农业开辟肥源,对维持和提高土壤肥力有很大意义.固氮生物又叫做固氮微生物.

生物固氮作用(biological nitrogen fixatio):大气中的氮被原还为氨的过程。生物固氮只发生在少数的细菌和藻类中。

估计全球每年生物固氮作用所固定的氮(N2)约达17500万吨,其中耕地土壤约有4400万吨,超过了每年施入土壤4000万吨肥料氮素(工业固氮)的量(Burris,1977)。因此,生物固氮作用有很大潜力。

固氮微生物种类:到1982年固氮微生物达70多个属,大多数是原核微生物(细、放、蓝细菌),也有真菌。根据固氮微生物与高等植物以及其他生物关系,分为二个类型。

1.自生固氮微生物——在土壤中或培养基中,独自生活时能固定了氨态氮。在进行固氮作用时对植物或其它生物没有明显的依存关系。

氮是农作物生长所必需的三大肥料之一。自然界中,豆科植物的根瘤中有许多与之共生的根瘤菌,根瘤菌内的固氮酶,能将空气中的氮转变为氨,供给自己吸收利用。据计算,每亩地的根瘤菌一年约能制造氮肥25千克。而小麦、水稻、棉花等非豆科植物就没有这种可以自产“氮肥”的固氮能力。如果能将固氮基因移植入非豆科的农作物体内,使它们都变成能使自身固氮,不仅可以提高产量,而且可以减少能耗,肥沃土壤,净化环境,还可以节省为生产氮肥而耗费的大量资金。目前,人们正在研究能否用基因移植的方法,把固氮基因转移到麦、稻、棉等非豆科植物中去,使非豆科植物也能固氮。现在已有人把一种固氮菌移植到了胡萝卜细胞,还有人已把豌豆根瘤菌引入小麦和油菜的细胞。但实现这一目标还有许多技术难题有待解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02401.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06
下一篇 2023-02-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