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有制经济是什么

私有制经济是什么,第1张

私有制,也叫所有制,相对于公有制的经济制度。在这种制度下生产资料进行个人或集体的排他性占有。私有制经济就是生产资料私有,归个人所有。私人占有利益是经济中的主导。

私有制是剥削社会(以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特权主义和专制社会为代表)基本标志之一。

私有制经济在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和社会主义改革中,有着前后两种完全不同的历史命运,总的图式是:消灭――开禁――摘帽――正名,并由此展现其长期存在的前景。这一图式从一个方面既反映了社会主义实践的曲折和艰辛;也表现了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成就和希望。对此作点理论思考,揭示其间演变的内在逻辑和发展规律,对于更新社会主义的理论观念、推进社会主的改革事业,具有重要意义。这就是我国的私有制经济。

私有制经济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它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私有制,指相对于公有制的经济制度。在这种制度下,生产资料进行个人或集体的排他性占有。私有制是剥削社会(以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特权主义和专制社会为代表)的基本标志之一。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因为改革开放人们的思想获得了大解放,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要最终有利于广大百姓的意识形态就是先进的。改革开放后是肯定了私有制的地位,但并不是说它占据了主导地位,而是承认其作为公有制的补充,极大地调动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目前仍是公有制占主导地位。包括私有制企业中也存在着公有制成分,比如土地,土地永远属于国家所有,包括央企在内的公有制成分永远占据着主导地位,这一点在我国是不会变的。而且也显示了其优越性,比如抗震救灾,没有哪一个私有制能在一夜之间调动如此巨大的资源。

拓展资料:

在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具有两重性:既是具有社会性质(社会分工)的社会劳动,又是具有私人性质(个人利益)的私人劳动。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①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②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③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进一步发展成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不断运动使得资本主义最终被社会主义代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2899272.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05
下一篇 2023-02-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