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河发源地

太子河发源地,第1张

新宾满族自治县平顶山镇、本溪县东营坊乡。太子河是辽宁省较大河流之一,位于辽宁省东部。太子河古称衍水,汉称大梁河,辽称东梁河,金时称无鲁呼必喇沙,满语意为芦苇河,明称太子河,清称太资河,即今之太子河。太子河地名来源于战国时燕国太子丹。浑河支流,其上游有二源:北太子河源出新宾县南,南太子河源出本溪县东,在北甸附近汇合后,西流本溪市、辽阳市,至海城市三岔河附近注入大辽河,大辽河流经营口市区注入渤海辽东湾。长413公里,流域面积13883平方公里,流量106立方米/秒,落差463米。

太子河古称衍水、大梁河、梁水。燕太子丹逃亡于此,故名太子河。太子河的水源有南北两支。

南支的源头在本溪市本溪县东营坊乡羊湖沟草帽顶子山麓,北支的源头在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平顶山镇鸿雁沟。

两支流到本溪县马家崴子汇合成一股,蜿蜒西下,经由本溪县、本溪市区,到灯塔市鸡冠山乡瓦子峪村进入辽阳市境。

由鸡冠山南行至孤家子,逶迤西下,经安平、西大窑、沙浒、小屯、望水台、沙岭、黄泥洼、柳壕、穆家、唐马寨等18个乡镇,至唐马寨出境,经鞍山海城市三岔河入辽河,由营口入渤海。

太子河全长353.4公里,流域面积13720.70平方公里,年平均径流量26.86亿立方米。

太子河原名衍水、大梁河、梁水,后人为了纪念燕太子丹,就把他曾藏匿过衍水改名为太子河,这就是太子河名称的由来。

燕太子丹,姬姓,名丹,燕王喜之子,战国末期燕国太子。他以暗杀秦王政来阻挡秦国的兼并之势,曾策划过荆轲刺秦王事件。

公元前229年,太子丹为挽救燕国危难,派荆轲去刺秦王,没有成功。于是秦派军队大举攻燕,代王嘉和燕国联合抗秦,结果在"易水"西面战败,燕国都城蓟被攻占。燕王喜和太子丹率军退保辽东,秦派大军追击。这时太子丹藏在衍水,今"地理位置"(太子河)积聚力量准备反攻。

但是燕王喜担心秦国出兵攻打燕国,便杀太子丹,将其头颅献秦军以求和。太子丹死后,人们为了表示对太子丹的怀念,"衍水"就被叫成了太子河。

扩展资料:

诗词节选:燕丹昔日避秦兵,衍水今传太子名。

节选释义:燕国太子曾经在此躲避秦国的追兵,衍水如今还在流传太子的名声,衍水也就有了太子河的名字。

该诗出自明代韩承训写的《太水环带》,即“辽阳八景”组诗之一。此诗点明了“太子河”名称的由来,并描绘了辽阳与母亲河的依附关系。明代时,辽阳八景为:望京杰构、广佑雄图、太水环带、千山列屏、香岩佛梦、华表仙因、首峰泉瀑、陀洞悬珠。

韩承训,辽阳人,明嘉靖时期监生。晚年自署“襄平千山人”。其曾祖韩斌曾任辽东副总兵,祖父辈世代镇守辽东。韩承训本人虽然仕途不显,但在当时的辽东地区颇有文名,辽阳现今出土的嘉靖间碑志有多甬出自其手,是著名的《辽阳八景》组诗的作者。

公元前228年秦王赢政为了统一中国,发动了大规模的兼并战争,秦国俘虏了赵王迁,赵国公。所以子嘉逃到了(代郡)今“地理位置"(河北北蔚县),自立为代王。

第二年,太子丹为挽救燕国危难,派荆轲去刺秦王,没有成功。

于是秦派军队大举攻燕,代王嘉和燕国联合抗秦,结果在"易水"西面战败,燕国都城蓟ji 今"地理位置"(北京) 被攻占。燕王喜和太子丹率军退保辽东,秦派大军追击。这时太子丹藏在衍水,今"地理位置"(太子河)积聚力量准备反攻。

代王嘉为燕王喜出谋划策:''秦大举攻燕,就是因为"太子丹"的缘故.如:献上太子丹的人头,秦国就一定退兵。

于是燕王喜派人杀了太子丹,但秦国并不就此罢休,仍然进兵追击,公元前222年终于灭掉了燕国,人们为了表示对太子丹的怀念,就称:"衍水"为太子河了。今"地理位置"(辽宁省辽阳市太子河区)。

太子河是辽宁省较大河流之一,流贯辽阳、本溪境内。太子河古称衍水,汉称大梁河,辽称东梁河,金时称无鲁呼必喇沙,满语意为芦苇河。明称太子河,清称太资河,即今之太子河 ,太子河地名来源于战国时燕国太子丹。

千百年来,"太子河"韵语着沿河两岸的人民,也见证着辽东地区的兴衰和世间沧桑,产生了许多不同的各具时代特色的名字:衍水、大梁水、梁水、东梁河、代子河、太资河。

衍水是太子河的古称,两千多年来,这一称呼久盛不衰。秦以前,太子河被称作“衍水”,后因燕太子丹被秦将追杀逃亡于此,故名为太子河。

浑河支流。在今辽宁东南部。上游北太子河北新宾满族自治县南,南太子河出本溪县东,在北甸附近汇合,西流经本溪市、辽阳市,至海城市境入浑河。

《辽史·地理志》 东京辽阳府:东梁河“又名太子河,亦曰大梁水”。《方舆纪要》卷37辽东都司:太子河“在司东北五里。一名东梁河,一名大梁水。源出干罗山,西流五百里至此,又折西南至浑河,合于小口,会辽河入于海”。

乾隆《盛京通志》卷25:太子河,“国语曰塔思哈。……虎也”。太子河即塔思哈之音讹。

古称大梁水、梁水、东梁水。《钦定盛京通志》:“国语曰塔思哈,……虎也。”太子河即塔思哈之音讹。一说为纪念燕太子丹复国和辽太子让国而得名。

在辽宁省东南部。上游北太子河出新宾满族自治县南,南太子河出本溪满族自治县东,在北甸附近汇合。

西流经本溪市、辽阳市,到海城市三岔河附近会浑河。长413千米,流域面积1.39万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109米3/秒。建有参窝、汤河、观音阁等水库。

扩展资料:

明·韩承训

燕丹昔日避秦兵,衍水今传太子名。

渠口远从千涧出,头边近倚一川平。

斯干自入维熊颂,如带应同白马盟。

向晚渡前争利涉,隔林烟雨棹歌行。

《太水环带》即“辽阳八景”组诗之一。此诗点明了“太子河”名称的由来,并描绘了辽阳与母亲河的依附关系。

明代时,辽阳八景为:望京杰构、广佑雄图、太水环带、千山列屏、香岩佛梦、华表仙因、首峰泉瀑、陀洞悬珠。

韩承训 生卒年不详。辽阳人,明嘉靖时期监生。晚年自署“襄平千山人”。其曾祖韩斌曾任辽东副总兵,祖父辈世代镇守辽东。

韩承训本人虽然仕途不显,但在当时的辽东地区颇有文名,辽阳现今出土的嘉靖间碑志有多甬出自其手,是著名的《辽阳八景》组诗的作者。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辽阳|辽阳八景之《太水环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2898952.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05
下一篇 2023-02-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