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到底是不是百家姓?

“丘”到底是不是百家姓?,第1张

“丘”不在百家姓里,但是雍正年间曾下令改丘为邱,为了避孔子的讳。新文化运动以后批判孔学,有部分地区的人又改回丘。而“邱”是在百家姓里的。“丘”与“邱”从历史角度来看是一个姓。

邱Qiū:出自姜姓,发源于今天的山东省昌乐。 迁徙分布

姜子牙封于齐而都营丘(今山东临淄 ,一说今山东昌乐 ),其支庶居于营丘者,遂以丘为氏,世居扶风 ,其历史至少有3000年 。最早见于古籍的丘姓先祖是《孔子家语》中长事齐君、后为孝子代称的丘吾子,接着见于古籍的丘姓先祖是邾(今山东曲阜东南)大夫丘弱 。鲁左史左丘明后有丘姓 。

先秦时期,丘氏活动的地区主要在山东,后向西进入陕西,如西汉扶风人(今陕西兴平东南)丘欣和丘俊 。

西汉平帝时,扶风人丘俊持节安抚江淮,属王莽篡位,后俊遂留江左,居吴兴,在南北朝时形成了吴兴丘姓望族。东汉有乌程人(今浙江吴兴)丘滕和云中人(今内蒙古托克托县东北)丘季智。汉朝时,乌桓也有丘氏,东汉末乌桓有国王名丘力居者,在位三十多年,但其子楼班,从子蹋顿。

三国时期,曹魏毌丘俭之子宗等四人改为丘姓,山西闻喜邱氏以毌丘俭为祖,称为毌丘俭后裔 。西晋末,中原丘氏有一支为避战乱而徙居福建,初居莆田,后分支长汀、上杭等地。

据各种史料,知自汉以来匈奴、鲜卑、乌桓、羌等族改姓丘(邱)氏者甚多。十六国西秦时羌人有丘氏 。北魏鲜卑族丘乃敦、丘目陵、丘林氏等氏均改为丘氏。北魏献帝七分国人,以弟豆真(封临淮王)镇守来国,归而命氏,为丘敦氏,豆真之子丘堆改姓丘,融入汉族,发展成河南丘氏望族的一支,以丘和、丘行恭父子最为知名。匈奴族丘林氏改为丘、林、乔三姓,丘氏发展为河南丘氏。这些外族很快与汉族相融,成为中原的丘氏汉族。

隋唐五代时,丘姓分布于浙江、河南、山西(闻喜人丘延翰)、安徽(宣城籍状元丘旭)、四川(广汉籍画家丘文播、丘文晓、丘余庆等)、福建等地。

唐朝,跟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的河南固始县58姓士兵之一丘安道入闽后落户于漳州。

宋时,丘(邱)姓已经成为江浙、闽中的大姓,广泛分布于南方各地。丘姓几乎都分布在江浙地区。丘(邱)姓主要分布于福建、湖南、江苏、浙江,约占丘(邱)姓总人口的54%,而福建省占了17%,为丘(邱)姓第一大省;其次分布于河南、河北、安徽、江西,这四省的丘(邱)姓丘(邱)姓总人口的30%。湖南、海南、四川眉山也有丘姓居民点。

元朝末年,曾明避乱从鹭岛曾厝垵迁同安十八都山平洪入赘邱家,发展为新垵旺族邱姓 。

明朝时期,邱姓主要分布在江浙地区,在两湖、华北、四川等地也有邱姓。丘(邱)姓主要分布于江西、福建(上杭人丘弘)、江苏,这三省丘(邱)姓大约占丘(邱)总人口的58%,而江西省约占27%,为丘(邱)姓第一大省;其次分布于浙江、广东(琼山人丘濬)、山东(诸城人丘橓)、湖北(宜城人丘瑜)、陕西(渭南人丘民仰),这五省集中了丘(邱)姓总人口的30%;安徽(凤阳人丘福)、湖南、四川(成都人丘祖德)、河南(祥符人丘锋)、云南等地也有丘姓。

明洪武年间,丘安(山东即墨人)随军出征西南,平定云南后任新添卫后所百户之职,其后落籍贵州,子孙世袭武职,官至卫指挥佥事、贵州都指挥使。丘氏家族世代执掌新添卫军事长官,知名后裔有云贵两省第一位翰林院检讨、官右庶子的丘禾实和山海关上立有塑像、官至右佥都御史、辽宁巡抚的丘禾嘉。

根据参加编修《中华丘氏大宗谱·广西通谱》的各地谱牒和相关史料记载,广西丘(邱)氏先祖是从明朝成化十七年(1481年)起开始向广西迁徙的,分别来自广东、福建、江西、湖南 、海南等5省。

清初,邱姓进入台湾,发展为台湾的著名大姓。

如今,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澳门地区,以及美国、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尼、澳大利亚都有丘(邱)氏。

百家姓介绍

《百家姓》,是一篇关于中文姓氏的文章。按文献记载,成文于北宋初。原收集姓氏411个,后增补到568个,其中单姓444个,复姓124个。

《百家姓》采用四言体例,对姓氏进行了排列,而且句句押韵,虽然它的内容没有文理,但对于中国姓氏文化的传承、中国文字的认识等方面都起了巨大作用,这也是能够流传千百年的一个重要因素。

《百家姓》与《三字经》、《千字文》并称“三百千”,是中国古代幼儿的启蒙读物。“赵钱孙李”成为《百家姓》前四姓是因为百家姓形成于宋朝的吴越地区,故而宋朝皇帝的赵氏、吴越国国王钱俶、正妃孙氏以及南唐国主李氏成为百家姓前四位。

姜子牙封于齐而都营丘,其支庶居于营丘者,遂以丘为氏,世居扶风,其历史至少有3000年。最早见于古籍的丘姓先祖是《孔子家语》中长事齐君、后为孝子代称的丘吾子,接着见于古籍的丘姓先祖是邾大夫丘弱。鲁左史左丘明后有丘姓。

中华民国参议院议员丘逢甲等于1912年提议恢复祖先肇姓之丘。认为丘姓得自姜太公封地营丘,早于孔丘,无先人避讳后人之理,并在广州登报呼吁族人恢复丘姓。因此,闽、粤、台部分族人闻之响应。但全国大部分省区族人,因不知情,或因涉及法律户籍等诸多问题,仍然使用邱姓。

文化保护:

邱良功母节孝坊:位于金门县,嘉庆十七年,台闽地区规模最大且保存最完整的牌坊

邱良功墓园:位于金门县,嘉庆二十四年,台湾一级古迹

邱氏老宅:位于琼山区,咸丰七年,海口市一类历史建筑

邱家祠堂:位于锦江区,同治七年,成都市天井数量最多的祠堂

邱氏老宅:位于静安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邱氏祖宅:位于海口市龙华区,琼崖革命策源地,中共琼崖一大旧址

半亩园是清代淮安府城中一座私家园林,由著名学者丁晏建于咸丰元年(1851年),其前身为本地另一官宦世家邱氏的桐园。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邱姓

没有什么区别。邱姓一般认为是由丘姓避讳而来。邱姓主要是以地名为姓氏。一支出自现在的山东,一支出自现在的河南。丘姓写作“邱”,原因有二:一是古代用作地名的丘,有时也写作“邱”;二是因为避孔子的名讳。

为了避免直接写出孔子的名,清雍正三年(2725年)朝迁发出通知:除四书五经外,凡遇“丘”字。一律加“耳”旁为邱;地名字变作邱。清末民初,诗人邱逢甲倡议恢复本姓,并用身作则改邱为丘,得到闽、粤族人响应。

但全国大部分省区族人,因不知情,或因涉及法律户籍等诸多问题,仍然使用邱姓。于是形成邱、丘二姓并存的局面。

丘姓名人辈出。西汉武帝时有丘促,相传是初造笛子的人。南朝梁有文学家丘为。南宋有学者丘富国,著有《周易辑解》、《经世补遗》等。元代有丘处机,也可以叫作邱处机。道教全真道北七真人之一,死后被元世祖忽必烈褒赠“长春演道主教真人”封号。现代有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邱少云。

扩展资料

字体变更

自汉朝以来,为避孔子之名讳,有丘氏改为邱氏。清雍正三年,颁诏尊师重道,称先师孔子圣讳,理应回避,凡系姓氏、地名,丘字一律加邑部为邱字 。

中华民国参议院议员丘逢甲等于1912年提议恢复祖先肇姓之丘。认为丘姓得自姜太公封地营丘,早于孔丘,无先人避讳后人之理,并在广州登报呼吁族人恢复丘姓。因此,闽、粤、台部分族人闻之响应。但全国大部分省区族人,因不知情,或因涉及法律户籍等诸多问题,仍然使用邱姓。于是形成邱、丘二姓并存的局面。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邱姓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2893522.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05
下一篇 2023-02-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