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兵斗者皆阵列在前完整口诀是什么?

临兵斗者皆阵列在前完整口诀是什么?,第1张

1、临、兵、斗、者、皆、阵、列、前、行出自当代道教官方推行版本:《中华道藏》。

《中华道藏》:“入山宜知六甲秘祝。祝曰:‘临兵斗者,皆阵列前行。’凡九字,常当密祝之,无所不辟。要道不烦,此之谓也。” (底本出处:明《正统道藏》太清部。参校版本: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

2、临、兵、斗、者、皆、阵、列、在、前则是传入日本时,被误抄形成。

原文是“临兵斗者,皆阵列前行”。曾有版本误作“临兵斗者,皆数组前行”。传入日本时,被误抄为”临、兵、斗、者、皆、阵、列、在、前“,而成为日本修验道之山伏所重视的咒法。

临、兵、斗、者、皆、阵、列、前、行的出处(中华道藏)介绍:

《中华道藏》在承载道教历史和信仰内容的同时,也包含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科学技术、社会风俗、伦理道德、医疗保健等方面的文献资源。

《中华道藏》在以明代《正统道藏》、《万历续道藏》为底本,保持三洞四辅的基本框架的基础上,按现代人阅读习惯和图书整理规则进行了编修,分为三洞真经、四辅真经、道教论集、道教众术、道教科仪、仙传道史和目录索引七大部类。

全藏分为两种体例:一为点校,即对保存完整的藏书加以新式标点并进行必要的校勘;二为合校和补缺,即在点校的基础上,对残缺的藏书以数种残卷相互校补,以合成完整的版本,同时增补了数十种原藏未收的明代以前的道经。

“临兵斗者,皆阵列前行”是中国道教的咒语,被称为九字真言、六甲秘祝,配合道教手印一起使用。其中,“临”为身心稳定,表现坚强的意志;“兵”为能量,表示延寿和返童的生命力;而“斗”是勇猛果敢,遭遇困难反涌出斗志的表现;“者”是复原,表现自由支配自己躯体和别人躯体的力量。

“皆”是危机感应,表现知人心、操纵人心的能力;“阵”指的是心电感应或隐身,表示集富庶与敬爱于一身的能力;“列”为时空控制,表示救济他人的心;“前”是五元素控制,表示更能自由自在地使用超能力。

手指秘名

1、临:双手食指立起,其他手指弯曲组合

2、兵:二手食指直立,使中指重叠其上,小指和无名指弯曲组合。拇指直立。

3、斗:无名指,中指,拇指直立,小指,食指弯曲组合。

4、者:食指,拇指直立,其他手指于指甲处交合。

5、皆:手指全部向外弯组合。

6、阵:手指全部向内弯曲组合。

7、列:左手食指立起,用右手握其指,拇指放进内侧。

8、前:二手的拇指和食指围成圆形。

9、行:左手的拇指和食指圈起,左手其余手指轻轻握拳,以右手包覆左手。

“临兵斗者皆阵列在前”意思是:集聚的士兵,战斗的勇者都排好了队列,往前行进"。

临:遭遇,碰到。

兵:武器、战士、与军事或战争有关事物的统称。

斗:即斗(古形有门),比如斗争。

者:句末助词,用于代词时可以指代人。

皆:释义为全都归零,全都零起步。

阵:“阵”是古代军队的野战队形,它是人类战争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列:行列;归类于某种事物;安排到某种事情之中。

在:一个表示动作、情状所涉及的场所、时间、范围等的介词。

前:指空间,人面所向的一面;与“后”相对。指时间,过去的,往日的,与“后”相对。

“临兵斗者皆阵列在前”典出《抱朴子·内篇卷十七·登涉》。

扩展资料:

九字剑印诀:

“临 兵 斗 者 皆 阵 列 前 行 ”,并且画四纵五横。左手放于腰部成象征刀鞅状,右手成剑状;如宝剑出鞘。念一字用右手剑指于空中横或竖,奇数作横,偶数作竖。右手捏"剑诀"再用力配合念九字真诀在胸前比划。

右手食指与中指伸直,无名指与尾指弯曲至掌心,大拇指扣住尾指与无名指的指甲端。大拇指扣住尾指与无名指的指甲端时,必须紧紧地压制两指指甲而使指甲不外露,此举称为『藏甲』。

上述“临 兵 斗 者 皆 阵 列 前 行”属奇门阵法,后用为“镇法”。实为北斗九星,按罡演步。布气行术,有静态法,动态步罡法。

参考链接:九字真言-百度百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288626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03
下一篇 2023-02-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