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雍正、乾隆、顺治是怎么排列的?

康熙、雍正、乾隆、顺治是怎么排列的?,第1张

顺治、康熙、雍正、乾隆。

清朝君主是指清代的皇帝,清代从1616年至1912年共有12位君主,这里包括后金大汗、清朝皇帝和追尊未实际统治的君主。

清朝十二个皇帝分别是:

1、努尔哈赤(天命);

2、皇太极(天聪);

3、福临(顺治);

4、玄烨(康熙);

5、胤禛(雍正);

6、弘历(乾隆);

7、永琰,后改顒琰(嘉庆);

8、绵宁,后改旻宁(道光);

9、奕詝(咸丰);

10、载淳(同治);

11、载湉(光绪);

12、溥仪(宣统)。

扩展资料

清朝(公元1636年~1912年,一说按照1616年努尔哈赤称汗起算,一说按照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起算,1644年起为全国性政权),又称大清(鞑清),简称清,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由少数民族(建州女真,后改为“满族”)建立并统治全国的封建王朝。共传十二帝 ,享国祚二百六十八年。

入关后的十位皇帝分别为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康熙雍正乾隆三代所谓的“康乾盛世”清朝的鼎盛时期,清朝中后期政治僵化、文化专制、闭关锁国、内部矛盾激化、逐步落后于世界。

从顺治元年(1644年)清朝入关到1912年中国民国成立,清帝退位,清代统治全国共268年。 包括入关前的两帝,努尔哈赤,皇太极;入关后10帝: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慈禧虽非皇帝,却独断朝纲,但始终不敢称帝。

其中公认的努尔哈赤并未称帝,他统一了女真各部,于1616年建立了大金国(史称“后金”),不是清;而且是他的称号不是皇帝,而是“覆育列国英明汗”,所以他只是清朝的奠基人而已。真正开始称帝的是皇太极,他在盛京(即沈阳)称帝,并该国号为“清”,所以,无论从那个角度来讲,皇太极才是清朝第一个皇帝。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清朝君主

清世祖顺治—— 清圣祖康熙——清世宗雍正 ——清高宗乾隆

1、爱新觉罗·福临(1638年3月15日—1661年2月5日),即清世祖(1643年-1661年在位),清朝第三位皇帝,清朝入关的首位皇帝。清太宗第九子,出生于沈阳故宫永福宫,生母为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年号顺治,在位十八年。

2、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清朝第四位皇帝(1661年-1722年在位),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年号康熙。

蒙古人称他为恩赫阿木古朗汗或阿木古朗汗(蒙语“平和宁静”之意,为汉语“康熙”的意译)。西藏方面尊称为“文殊皇帝”。顺治帝第三子,母亲为孝康章皇后佟佳氏。

3、爱新觉罗·胤禛(1678年12月13日—1735年10月8日),即清世宗,清朝第五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第三位皇帝,蒙古尊称为纳伊拉尔图托布汗。康熙帝第四子,母为孝恭仁皇后,即德妃乌雅氏,生于北京紫禁城永和宫。

4、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定都北京之后的第四位皇帝。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

在位六十年,禅位后又继续训政,实际行使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最长寿的皇帝。

扩展资料

清朝中后期皇帝介绍

1、嘉庆帝

嘉庆皇帝是乾隆帝的第十五个儿子,嘉庆帝很想保持康乾盛世的局面,但清政府已经腐败不堪,开始慢慢的走下坡路,再加上没有好的政策跟新鲜思想的摄入,导致整个清朝像死水一般。

嘉庆帝即位之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铲除和珅这个大贪官。嘉庆帝的想法固然是好的,但在那种社会趋势下,他已经没有能力再将清朝带向昌盛。

2、道光皇帝

道光皇帝是嘉庆帝的第二个儿子,道光皇帝在位期间,清朝已经内忧外患,极其腐败了。鸦片的进入,给中国带来非常大的影响,导致经济不断的停滞。虽然清政府极力要求节俭,实行一系列的政策,保证国库的收支平衡。但已经无济于事,道光皇帝也无能为力。

3、咸丰皇帝

咸丰皇帝是道光帝的第四个儿子,咸丰皇帝在位期间,国库空虚,军事实力也大不如前。再加上太平天国起义内忧外患,咸丰皇帝已经无力回天。八国联军侵占北京城,火烧圆明园也是在咸丰年间发生的事情,同时签署了众多不平等条约,由此看出当时的清廷已经是接近尾声了。

4、同治皇帝

同治皇帝只是慈禧太后的一个傀儡而已,他在位期间,并没有自己的思想,仍由慈禧太后垂帘听政。试想一下,五岁继位,即使没有慈禧控制,他也没有能力掌权。

5、光绪皇帝

光绪皇帝也是慈禧太后的傀儡,可光绪皇帝曾经有要摆脱慈禧太后控制的想法,但最终被人告密!无可奈何,他还是要听从慈禧太后的旨意。面对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时候,慈禧太后带着光绪皇帝逃离紫禁城,实在是让我们痛心疾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清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清朝君主

顺治是康熙的父亲。

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第三子,生母孝康章皇后佟佳氏,清朝第四位、清军入关后第二位皇帝,年号康熙。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崩于北京畅春园,享年六十八岁,庙号圣祖,谥号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葬于景陵。

扩展资料:

从五岁发蒙开始,他早出晚归,无论严寒酷暑,从未中断。父母双亡后,他更加努力,系统学习治国安邦之道,认真研读儒家经典,还拜武艺高强的侍卫阿舒默尔根刻苦练习骑射技艺,纵马射猎,十矢九中,英武非凡。

他常常虚心地咨询左右,甚至不耻下问于身边的太监。繁重的学业差点儿压垮了他的身体,他累得咯血,仍然坚持手不释卷。后来不得不发展到需要针灸治疗的地步,以至于多年后康熙一闻到灸条的艾味还心有余悸。

玄烨一生既受到满洲骑射文化的训练,又受到蒙古草原文化的熏陶,还受到汉族儒家文化的影响。正是这种多元的教育,形成了康熙刚柔相济的性格特点。康熙基本上是在和平环境下长大的,与从白山黑水走来的祖先不同,他接受的是正规而系统的汉文化教育,有深厚的汉学修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288447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03
下一篇 2023-02-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