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御机制

防御机制,第1张

3/21 ~ 《习惯逃避》

约翰·多恩说过:“没有人是自成一体、与世隔绝的孤岛……每个人的死亡都是我的哀伤,因为我是人类的一员。”

人类的痛苦也是相通的。很多年前,弗洛伊德就把人类痛苦的机制揭示出来,并归纳总结为一种客观规律,并为其命名为“防御机制”。

什么是防御机制?心理学家唐纳德·梅尔泽对此有一句通俗而又简短的解释:“一切防御机制,都是我们为逃避痛苦而向自己撒的谎。”

人类生命的主题,大多都与痛苦及挑战有关。人类会本能地启用防御机制去防御痛苦,尤其是当我们非常脆弱、非常渺小的时候。防御机制可以保护我们暂时活下去,但是长期使用防御机制的后果就是,防御机制会被固化下来,成为我们遇到困难时的一种本能且唯一的反应。这会大大限制我们生命可以延展的宽度,最终给我们带来新的痛苦。

我们通常讲的“了解自己”,很大程度上就是要了解自己的防御机制,了解自己当初回避了怎样的痛苦、麻烦、挑战,然后再去尝试面对自己曾经一味回避的东西,消除旧有模式,让自己回到可以自由选择的状态里。

当然,一个人不可能完全没有任何防御机制,而且防御机制并不都是消极的。但如果它给我们的生活造成了困扰,就意味着我们需要停下来感受一下:

一直以来,我们是不是在逃避什么?

那些我们所逃避的东西,是不是从未真正摆脱过?

我们不如尝试去面对它们。

从习惯逃避到刻意面对,既是一种思维的转变,又是一种人生态度的转变,更是一个重新打开世界的过程。

      人在适应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选择,有选择就会有冲突,有冲突就会有对应的焦虑,适度的焦虑会唤醒我们的自我警惕,去发现已经存在在内部和外部的危险。

      但是当自我把焦虑当成一种危险和不愉快的信号时,为了应对焦虑,避免自我受到打击,就会形成防御机制,这是一种在潜意识层面上运作的,对现实的否定或扭曲,最终结果是为了保持自身内部的相对平衡状态。我们常用的防御机制有以下几种:

    1、压抑。弗洛伊德认为最重要的防御机制之一,是一种将不被允许的欲望和动机驱逐进潜意识的过程。比如我们会对过去发生的不愉快的事选择性遗忘让我们感到尴尬的情节。 

      压抑可以让机体暂时免于威胁,但是被压抑的情绪仍然存在,后期会以其他的方式表现出来。

    2、投射。这是一种自我欺骗的防御机制,是将自己的不为社会接受的欲望转嫁给他人,从而降低自己的焦虑感,消除内心的罪恶感。最常见的潜台词是“不是我,是他。”

    3、转移或置换。将敌意反抗等强烈的情感,从引起这种情感的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具有较少威胁的对象身上。比如:在单位被老板批评了一顿,心理很不痛快,但又不能打老板,回家冲着妻儿发火或者打了儿子。

    4、反向。将不合乎自己态度的感受用相反的方式表现出来,有时还会表现出过分夸大或者相反的举动。例如:明明很讨厌一个人,但是因为与他为敌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所以有时候还会很客气滴对待他。

      5、合理化。当我们达不成目的时便予以否认,为了提高我们当前状态的意义和价值,让自己心安理得。常见的“酸葡萄机制”、“甜柠檬机制”。

      6、升华。精神分析认为人的本能的力量是强大的,但是如果按照本能的样子没有约束地表现出来,又是不被承认和接受的,那么怎么处理?换个方式吧。比如:将这种力量投入到体育运动中去,这样的方式既宣泄了能量,又为社会所认可。

      尽管这些态度略带消极,但实际上是我们人体意识上的一个自我调整机制,他可以让个体适应外界的威胁,保持自身生理、心理、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协调统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288203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03
下一篇 2023-02-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