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是怎么形成的

盐是怎么形成的,第1张

方法是:用海水晒盐或者用井水、湖水煮盐,将食盐晶体析出,然后再经过溶解、沉淀、过滤、蒸发等加工工序,既可制得精盐。

盐是人体必须的一种物质,人如果长期不吃盐,则会发生疾病,那么盐究竟是怎么形成的呢?下面让我们一起去了解吧。

详细内容01

我国的海盐生产,一般采用日晒法,也叫“滩晒法”,就是利用滨海滩涂,筑坝开辟盐田,通过纳潮扬水,吸引海水灌池,经过日照蒸发变成卤水。当卤水浓度蒸发达到25波美度时,析出氯化纳,即为原盐。日晒法生产原盐,具有节约能源、成本较低的优点,但是受地理及气候影响,不可能所有的海岸滩涂都能修筑盐田、所有的季节都能晒盐。气候干燥,日照长久,蒸发量大,盐的产量就高;反之,产量就低。

02

井矿盐是采用打井的方式,开采埋藏在地下几十米乃至几千米的固体石盐或液体卤水,并通过一定生产工艺精制而成。

03

井矿盐生产主要分为采卤和制盐两个环节,不同的矿型采用不同的采卤方法。提取天然卤的方法有提捞法、气举法、抽油采卤、深井潜卤泵、自喷采卤等方法。在岩盐型矿区大多采用钻井水溶开采方法,有的采用单井对流法,有的采用双井水力压裂法。

04

湖盐分为原生盐和再生盐,主要采用采掘法或滩晒法。以采掘而言,有些湖经过长期蒸发,盐沉淀湖底,不需经过加工即可直接捞取。如柴达木盆地的盐湖,历经数千万年变化,形成了干湖,其盐露于表面。这一类盐目前以采盐机或采盐船进行生产,它的工艺流程大致是:剥离覆盖物→采盐→管道输送(或汽车输送)→洗涤→脱水→皮带机输送→成品盐入坨。滩晒法与海盐生产工艺相类似。

05

湖盐是第四纪以来可溶盐分聚于成盐盆地,矿化水经过浓缩,盐类矿物逐渐沉积而形成的现代矿床。大多数盐湖如新疆的玛纳斯盐湖、艾比湖等,都属于这一类。盐类的形成和沉积作用现在仍在继续进行。

1、盐是一类金属离子、铵根离子与酸根离子、非金属离子结合而产生的物质。平时吃的很多食用盐都是从海水中提取出来的,它是将海水晒干,使它的水分蒸发提取出粗盐,然后把粗盐加工成精盐而得来的。

2、食盐是指来源不同的海盐、井盐、矿盐、湖盐、土盐等。它们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国家规定井盐和矿盐的氯化钠含量不得低于95%。食盐中含有钡盐、氯化物、镁、铅、砷、锌、硫酸盐等杂质。我们规定钡含量不得超过20mg/kg。

海水中的各类化学元素中,盐所占的比重最大。同时,盐也是人们生活中的的食用调料。对于盐的形成原因,很多人都不太了解。接下来就和我一起去看看盐的形成吧。

盐的形成

依照自然存在的状况,盐可以分为海盐、湖盐、井盐和岩盐四种。

很早很早以前,人们就用大海的海水、盐湖的湖水、盐水井的井水晒制盐了。当然,现在人们还继续用这种反复取制盐。不过,也有一部分加碘精制盐是从另一种途径取得的——由开采的岩盐加工而成。

在盐矿,地下大块的岩盐被炸开,经过“筛割机”“粉碎机”“研磨机”的加工,生产出有多种用途的粗盐(例如,粗盐可用来使水软化或者化解路面上的冰)。

要制精盐,先将粗盐溶解在水中形成盐水。将盐水泵入整流器,通过加工形成类似膏体的“盐糊”。过滤“盐糊”,将其干燥,并按盐粒的大小进行筛分。这样就得到了精细的方晶盐。加入化学物质碘化钾,制作使用碘盐

加碘后的食盐经过包装和运输,然后才能走进千家万户,走进我们的生活。

盐的性质

1.和酸发生反应[复分解反应]

酸+盐→新盐+新酸(强酸→弱酸)

这里的盐可以是不溶性盐。

[举例]2HCl+Na2CO3==H2O+CO2↑+2NaCl (碳酸不稳定会继续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

2.和碱发生反应[复分解反应]

用盐防潮

碱(可溶)+盐(可溶)→新碱+新盐

[举例]2NaOH+CuSO4==Cu(OH)2↓+Na2SO4

3.和盐发生反应[复分解反应]

盐(可溶)+盐(可溶)→两种新盐

[举例]CuSO4+BaCl2==BaSO4↓+CuCl2

4.和某些金属反应[置换反应]

盐+金属(某些)→新金属+新盐

注意:1.反应中的金属一定要比盐中的金属活泼才可以把它给置换出来

2.铁生成的为亚铁盐

3.钾,钙,钠,钡过于活泼会先与水反应

4.反应物中的盐必须可溶

[举例]Zn+CuSO4==ZnSO4+Cu

*其他:1.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盐

例:MgO+SO2====MgSO3

盐的酸碱性

盐也分为酸式盐,正盐,碱式盐。

盐有的电离,有的要水解。

关于盐呈酸性碱性的口诀:"谁强显谁性"

比如强酸弱碱盐显酸性,强碱弱酸盐显碱性,

但如果是强酸强碱盐显中性,弱酸弱碱盐的酸碱性要看弱酸和弱碱的相对强弱,显相对强的性质。

说明:强酸性的物质(或化合根)有: Cl (氯) NO3(硝酸根) SO4(硫酸根)等

弱酸性的物质(或化合根)有:CO3(碳酸根)等

强碱类的物质(或化合根)有:Na(钠)、K(钾)等

弱碱类的物质(或化合根)有:NH4(铵根)、Cu(铜)等

强酸强碱盐:一般中性(pH=7)(如:NaCl\KNO3)

但是对氟硼酸钠等氟硼酸盐,其对应的氟硼酸是强酸,属于强酸强碱盐,然而氟硼酸钠因为其中氟硼酸根部分与水反应生成羟基氟硼酸而部分释放出HF,所以其水溶液pH约为2~4,显现较强的酸性。

强酸弱碱盐:酸性(pH<7)(如:NH4Cl\CuSO4)

弱酸强碱盐:碱性(pH>7)(如:Na2CO3/NaHCO3)

口诀:

都溶硝酸钾钠铵 即意为:硝酸,钾,钠,铵的盐都是能溶于水的。

碳酸没有三价盐 即意为:一般认为,碳酸盐中的金属离子没有3价的。

盐酸除银汞 即意为:银和汞的氯化物不溶于水。

硫酸去钡铅 即意为:钡和铅的硫酸盐不溶于水。

碱溶有五位……

钾钠铵钙钡 即意为(合上句):一般情况碱只有5个能溶于水:钾钠铵钙钡(钙为微溶)。

实验:把一根生锈的铁钉放入盛有稀盐酸的试管里, 过一会儿取出, 用水洗净,观察铁钉表面的变化.

现象:铁锈消失,溶液变黄。

从实验看出, 铁钉表面的锈已被除去. 这是因为盐酸跟铁锈(主要成分Fe2O3)起反应,生成可溶性的氯化铁的缘故

盐的食用禁忌

1.咳嗽消渴、水肿病人不宜食用。

2.高血压、肾脏病、心血管疾病患者应限制摄入量,最好用代盐(氯化钾)或无盐酱油代替食盐以促进食欲。

3.在 炒菜 做汤时忌高温时放碘盐。炒菜爆锅时放碘盐,碘的食用率仅为10%,中间放碘盐食用率为60%出锅时放碘盐食用率为90%凉拌菜时放碘盐食用率就可以达到100%。

4.碘跟酸性物质结合后会被破坏。据测试,炒菜时如果同时加醋,碘的食用率即下降40%~60%。另外,碘盐遇酸性菜(比如酸菜),食用率也会下降。

过量食用的危害

心血管疾病

经很多研究证实,食盐的摄入量与血压高低有联系。最早的动物实验中人们发现高食盐摄入量会升高血压。后来,在很多人群流行病学调查中也发现,如果膳食中食盐摄入增加,会升高血压但减少食盐摄入后血压就会有降低的趋势。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钠离子摄入过多会引起肾上腺和脑组织释放一种因子,这种因子会使细胞兴奋性增加,变得更容易“激动”,结果则表现为动脉收缩,血压升高。

肝肾脏疾病

食盐也是经过肾脏通过尿液排出体外的。在动物实验中,人们发现高食盐摄入量会使得尿液中蛋白质的量升高后来,在人体中的继续研究也发现,高食盐摄入量也会升高尿液中的蛋白质含量,而这恰恰是肾脏功能发生问题的危险信号。对1966年至2004年间发表的关于食盐与肾脏疾病的人群研究证据进行综合分析认为,高盐膳食会增加肾脏负担,导致肾脏损伤,可能会加大患肾脏疾病的风险。

骨质疏松和肾结石

食盐含有钠离子,研究发现,钠和钙在人体中代谢是有联系的,它们由同一种分子调节。钠离子从人体排出时,还会携带一部分的钙离子,因此,钙的排出量也会增加。如果平时膳食食盐摄入过多,排钠增加的同时也会增加钙的排出,尿钙水平升高,可能导致骨骼变薄和骨质疏松症,也增加骨折的风险。另外,尿液中的钙离子增多,还会增加肾结石的风险。

看了盐形成的原因还看:

1. 湖是怎么形成的

2. 地球引力是怎么形成的

3. 湖泊是如何形成的

4. 化石是怎么形成的

5. 冰是如何形成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2854787.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01
下一篇 2023-02-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