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大豆食心虫为害特点

简述大豆食心虫为害特点,第1张

大豆食心虫最佳防治时期 大豆食心虫最佳防治时期是

大豆食心虫的最佳防治期为8月,成虫的防治通常在8月上旬。食心幼虫:理论上应该在8月中下旬孵化。防治:一是用敌敌畏棒熏蒸。每亩用80%敌敌畏乳油100 ~ 150毫升,防治效果可达90%以上。第二种方法是喷雾,使用25%快杀灵EC或其他拟除虫菊酯。

大豆食心虫是鳞翅目昆虫的一种害虫。俗称大豆食心虫、小红虫。大豆害虫。在国内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湖北、江苏、浙江、安徽、山东等地,以东北三省、河北、山东受害最重。日本、朝鲜和苏联的远东沿海边境地区也有分布。小昆虫吃豆荚。在小昆虫进食之前,它们会做一个白色的丝网来覆盖幼虫。一般是从豆荚的接缝处吃,咬死的豆子咬成沟状或碎状。

大豆食心虫一年仅发生一次,以老熟幼虫在大豆田、打谷场和附近土壤中越冬。成虫出土后,逐渐从越冬处飞向大豆田,但飞行能力不强。它们大多在早上潜伏在豆叶或豆荚的背面,只有在受到惊吓时才短暂飞行。前期成虫多为雄性,后期多为雌性,高峰期性别比为1: 1。成虫有趋光性,在黑光下可引诱大量成虫。大多数成虫在黄昏时产卵。成虫卵对荚位、大小、品种特性等有明显的选择性。大多数卵产在豆荚上,少数卵产在叶柄、侧枝和主茎上。大多数卵产在3 ~ 5厘米的豆荚里,很少产在2厘米以下的豆荚里。年轻的绿荚产卵多,老的黄荚产卵少。一般在豆荚上产卵1 ~ 3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89140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7-25
下一篇 2022-07-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