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筹留洋过来,到底跑偏了多少?

众筹留洋过来,到底跑偏了多少?,第1张

众筹留洋过来,到底跑偏了多少?,1.jpg,第2张

文/陌陌

“众筹”,顾名思义就是“大众集资”。这个概念在2009年兴起于美国,一个名为Kickstarter的众筹网站在纽约上线。该网站致力于支持和激励创新、创意和创造活动,通过一个在线平台向公众筹集小额资金,让有创意的人获得实现梦想所需的资金。这种相对新颖的商业模式让Kickstarter在美国迅速流行起来,并迅速超越了2007年创立的Indiegogo,坐上了全球众筹行业的头把交椅。

2011年7月,中国首个众筹平台点名时间上线运营,众筹模式正式引入中国,由此诞生了“中国式众筹”一词。经过近三年半的发展,各种众筹平台和项目创意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众筹在中国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2014年7月,JD.COM高调的众筹让“众筹”这个词赚足了眼球。然而,一个月后,“中国众筹”创始人点名时间宣布从智能硬件众筹平台转型为预售平台。创始人张有甚至坚称“Kickstarter的模式不适合中国,众筹在中国肯定会失败”,这显然是给“中国众筹”泼了一盆极尽冷水。

然而,势头正旺的“中国式众筹”并没有因为点名时间的退出而放慢前进的脚步。9月22日,“三个爸爸”智能空气体净化器在JD.COM上市。一个月后,项目总筹资额达到1122.6万元,成为首个进入“千万元俱乐部”的中国众筹项目。12月9日,大可乐3手机登陆JD.COM众筹,总募资额仅用25分钟就突破1500万元大关。这两个成功的众筹案例,让行业的失败者不得不重新思考“中国式众筹”的前景是否真的一片光明。但是,大家赞叹过后,总觉得有些地方不对劲。空气体净化器和手机毕竟属于“红海产品”,但创新型、高格调的众筹和这类产品之间是不是有点跑偏?

Kickstarter:分类详细,监管严格,透明度高

我们先来看看Kickstarter的主要功能。

首先,目前Kickstarter的项目有15大类:艺术、漫画、手工艺品、报刊杂志、舞蹈、设计、时尚、电影(视频)、美食、游戏、音乐、艺术、出版、科技、戏剧。乍一看,我觉得这个范畴挺大的,但是Kickstarter在审核项目的时候会严格按照这15个范畴来。

其次,Kickstarter在融资项目时遵循“全有或全无”的原则。任何在有效时间内没有达到目标的项目,都要把钱还给支持者,这也给了发起者在提交项目前和项目实施过程中一定的压力和动力。

最后,Kickstarter要求每个项目的数据都是透明的。大多数项目会每天更新他们的数据,并向他们的支持者公开。这种做法实际上无形中形成了一种监督力量,使支持者能够清楚地看到自己的钱是怎么花的。

中国众筹:偏差有多高

另一方面,“中国式众筹”在热闹的表象之后会发现很多问题和高度的偏差。

先看项目分类。JD.COM的众筹目前有五大类,分别是智能硬件、流行文化、生活美学、公益和其他;目前众筹网有七大类,分别是科技、公益、出版、娱乐、艺术、农业、其他。相对而言,后一类更类似于Kickstarter,但细心的读者应该都会发现它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有一个精彩的“其他”类别。你一看,真的是包罗万象,眼花缭乱,连“海鲜大排档”和“房地产”都有,你的冷风格呢?

第二,看工程监理。笔者看了众筹网和JD.COM众筹的服务协议后发现,前者在众筹规则中只提到了“如果项目未能实现目标,支持款将全额返还给所有支持者”,但并未对返还机制做出具体说明;JD.COM众筹的做法是扣留30%的公共资金,作为项目成功和支持者回报的担保。同时还推出了所谓的“客户提升保障计划”。虽然目前这两种做法都可以理解,但笔者认为项目失败后的“扯皮”现象很难保证。在信用体系尚不完备的中国,如何保证支持者的利益变得极为重要。回顾当年的团购乱象,很多团购平台因为没有明示退款机制或者无视消费者的退款需求,最终被淘汰。所以,如果众筹在发展之初不能重视项目监管,很有可能会重蹈“团购失败”的覆辙。

第三,看项目透明度。不久前,西少爷创始人的内斗,让如何保持众筹项目的透明度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西少爷虽然采用了股权众筹,但却是为蓬勃发展的奖励众筹打了一剂“预防针”。众筹平台和项目发起人要把每一个支持者放在平等的位置上,定期向他们披露项目的最新进展和资金的使用情况。这是他们自己的责任,也是他们的尊重。哪怕支持者只扔给你一块钱,那也是他对你的信任。对于众筹平台来说,应该建立一套透明的项目信息披露机制来督促发起人,而不是一味追求项目数量和营销噱头。只有这样,众筹项目才能避免虎头蛇尾的局面。

被玩坏了的中国式众筹

最后说一下“中国特色”的众筹。“中国特色”是一个很讨人喜欢的词。这里之所以用这个词,是因为众筹真的被中国惯坏了。

但是平心而论,对于一个两代人就推出了六款手机产品的可口可乐来说,各方面都已经相当成熟,完全可以通过启动一轮风投来吸引更大规模的融资。那么为什么选择众筹的模式呢?答案无非就是吸引更多眼球,为新产品造势。所以众筹只是《可口可乐3》的一种营销手段。如果你还用一个需要营运资金的初创公司来看待可口可乐,你就输了。

从这个角度来看,之前媒体报道中出现的“伪众筹”一词就可以理解了。所谓“伪众筹”,就是把已经生产出来的产品重新包装,打着众筹的噱头销售产品。那么,既然用了“假”字,事情的性质就发生了质的变化,因为“假”离“骗”只有一步之遥。虽然可口可乐并没有像其他无良厂商一样,把众筹作为甩卖尾货的渠道,但归根结底,它只是在众筹的外衣下玩互联网营销而已。最重要的是,JD.COM众筹认可并全力支持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做法,这让人不得不怀疑众筹在JD.COM的真实定位。如果你只是一个营销平台,那些创意很大但缺乏资金的项目自然会对你敬而远之!

“从众筹平台的角度来说,如果接受纯推广的项目,是违背众筹模式初衷的,而对于众筹支持者来说,也是一种不负责任,因为通过众筹平台推广会造成用户缺乏参与感,同时也会降低帮助发起人的心理满足感。”这是一个业内人士的感叹,也体现了中国式众筹随意生长,远离众筹的本义。我认为这不利于整个行业的发展,只会让那些喜欢投机取巧的平台或者厂商得逞,人们的资金很难流向那些真正需要的项目。

为了实现你的最终目标,不要忘记你的创新精神

“不忘初心,以达最终目的”,最近流行的一句话,同样适用于目前处于偏差状态的中国式众筹。当我们看到中国众筹平台上琳琅满目的无底线项目,当我们看到众筹已经成为中国厂商的营销手段,当我们看到真正的创新者还在因为资金问题而愁眉不展...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和思考,众筹这种新的金融业态在中国是怎么玩的。毕竟被中国惯坏的东西太多了,远处的保险和邮件营销,近期的黑五促销和冰桶挑战,现在又轮到“众筹”[h/]

“披着洋外衣,却不学洋礼仪”是中国式众筹的现状。希望众筹平台提供者、项目发起者、资金支持者以及相关监管机构能够看到这一点,将众筹最本真的特质还给它,让它在中国这片潜力巨大的土地上发挥应有的作用,为那些最需要资金的创意项目“提供一份及时的贡献”。至于已经误入歧途的“中国式众筹”能否继续愉快地玩下去,就看你自己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71259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7-13
下一篇 2022-07-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