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如今的发展现状

共享单车如今的发展现状,第1张

自行车共享的最后一战是滴滴哈罗的第一战。

2014年,无桩自行车共享开始在中国出现,那是2019年5月。如今,自行车共享正处于哪个发展阶段?

最近不止一次看到“遍地鸡毛,一堆废铁,无人问津,彻底凉了”这样的关键词来概括繁荣过后陷入沉寂的自行车共享行业。根据这些观点,自行车共享现在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分分钟就要倒闭。是的,自行车共享确实经历了他的凤凰涅槃。

关于共享单车的上述问题,我之前也做过很多分析评论:

2016年12月:赵宏民:自行车共享不能在90天内结束战斗。

2016年12月:自行车共享遍地开花:Hellobike欲称霸二线城市。

2017年7月:深度体验伊莱克特自行车:轻奢城市的自行车生活

2017年9月:自行车共享的春夏秋冬

2018年5月:共享单车风口已被封。

2018年9月:从自行车共享到Hellobike,排名如何真的不重要。

微信官方账号,赵宏民:共享单车,赵宏民已封。

说的嚣张一点,我不需要看任何数据就能坚信,从2014年到今天,除了季节波动(冬天的骑行数据一定比夏秋季差),共享单车的综合数据一定是在不断增加的,包括用户总数、日活动量、骑行时间、单车总数等。原因很简单。自行车共享的模式是一个整体上升的趋势。短期内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很正常,最终都会得到妥善解决。这种基调是不能改变的,反对这种基调的论点是可以嗤之以鼻的。

自行车共享的最后一战

实际上,经过摩拜单车、滴滴购买小蓝单车、ofo退押金1400万人、你好杨磊低调声明“共享单车第一名”等一系列事件,共享单车领域的决战已经基本结束。基本清楚谁是第一,谁是第二,谁没有翻盘的权力。

不过既然是收官之战,就要把它做完整,我觉得有必要说说剩下的收尾工作。因此,本文希望将自行车共享作为第一个话题,也谈谈对未来互联网出行领域的看法。请纠正我的任何不足之处。

纵观目前自行车共享的格局,Hellobike是绝对优势第一。至于第二名我不知道,但从综合实力来看,应该是美团单车和滴滴单车选一个。过了第三名就危险了。

我认为ofo是自行车共享最后一战如何进行以及行业格局如何确定的关键因素之一。ofo的所有权将直接决定自行车共享的格局。

ofo何去何从?接下来,可能的方案不超过三个。

第一种可能是全线收缩,做一个小而美的公司。目前ofo正在全力维护,减少员工数量,办公室,微信官方账号接收广告,等等。这些都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活着,哪怕是渺小的。大卫似乎也想这样做。

在我看来,这个方案可以维持很短时间,但如果时间长了,1400万用户的押金粗略估计有15亿元。如果拖得太久,相关部门就要介入了。到那时,存款问题就得解决了。ofo肯定不可能自己活下去,然后成为一家小而美的公司。

第二种可能是ofo拿投资机构的钱。按照ofo目前的情况,仅需要退还的押金就超过15亿元。这1400万用户可以分为两类。有些用户对ofo完全心寒,无论ofo怎么劝解,都会坚持退押金。更多用户持观望态度。如果ofo的运营水平能拿出好的新用户政策,他们也不指望退款。我想,如果ofo要从纯投资机构拿钱,金额应该能满足30%左右的押金退还申请,也就是5亿左右。

如果一个投资标的金额是6亿元,5亿元用于偿还欠款,只有1亿元用于经营公司,我相信会有一半以上的投资机构望而却步,因为投资机构的盈利要求比企业还要差。而且,5-15亿元的金额,说实话,很少有基金能负担得起。

第三种可能,战略投资或并购ofo

是ofo的战略投资或合并,与ofo业务有很强的关联性,虽然ofo目前面临巨大的财务和运营危机。然而,对于一些出行企业来说,ofo的品牌价值及其在自行车共享领域的市场份额仍然非常有价值。如果是自行车共享企业,花几个亿跟ofo合并,直接节省1.5到2年的时间成本。

我认为这里有三个潜在的参与者:

1.行业鳗鱼像美团。

未来,购买和投资ofo的或许不是一家自行车公司,而是百度、携程、苏宁、车好多集团、BAIC、比亚迪等传统巨头。他们迫切需要像ofo这样的独角兽来拓展新的业务领域,以完善自己的商业生态。

据说王兴在美团收购摩拜单车的员工大会上指出,摩拜单车的主要竞争对手不再是ofo,而是Hello。

2.滴滴,目前ofo最大的外部股东是滴滴,达到25%,有人说实际超过30%。滴滴对自行车共享有很大的渴望,因为要成为全球最大的一站式出行平台,就要做自行车共享方面的业务,因为在所有出行产品中,只有自行车共享的使用频率最高,自行车共享用户包括绝大多数打车、租车、顺风车等用户。

因此,滴滴不仅向ofo投入了巨额资金,而且在发现大卫“不听话”的情况下,还派出了高管团队。滴滴一度希望全资收购ofo,但被ofo创始人戴威直接拒绝,与滴滴彻底决裂。

世界上没有花的地方,为什么会单恋ofo?收购ofo失败。2018年1月,滴滴完成对小蓝单车的收购,并将其整合为滴滴自有的自行车共享品牌——青橙单车。

最近对滴滴单车的布局深有体会。不看不知道,看着看着就震惊了。

目前,滴滴已经在国内搭建了多元化的单车平台,包括自有品牌青橙单车,以及合作和管理的品牌,共同覆盖了全国几十个城市。去过北京的小伙伴应该深有体会。随处可见蓝色的小自行车。

还有,滴滴在一站式出行方面是最好的,用户基数也是最大的。产品有出租车、快车、私家车、公交车、自行车、代驾、租车、二手车等10余种。,拥有5.5亿用户。而且这10种产品在滴滴APP中无缝协作。看行业格局,这种行业深度能力是王者必备的气质。

所以如果这个时候ofo能加入滴滴,对滴滴和ofo来说还是一个不错的归宿。

2.Hellobike,目前,Hellobike已经是自行车共享领域的第一。依托自行车共享的海量用户基础和行业大数据,Hello正在积极进攻互联网+的出行领域。如果Hellobike能够投资或合并ofo,它将成为自行车共享领域的绝对主导地位。

目前,Hellobike已经是一个包含Hellobike、hello助力车、搭车、接驳公共交通等综合服务的移动出行平台。关于打车,Hello虽然不是个体户,但是连接了首汽约车、出租车等。

我认为,尽管Hellobike在自行车共享领域排名第一,但它有两个弱点。第一个软肋是一线城市单车牌照份额小。早在摩拜单车和ofo的激战中,一线城市的单车牌照份额就被瓜分。这时,Hellobike进入一线城市,除了要和滴滴单车斗争,还要和各个城市的主管部门沟通。第二个软肋,根据QuestMobile研究院2019年2月发布的《中国互联网2018报告》显示,Hellobike近60%的流量也来自支付宝小程序。也就是说,大部分使用Hello的用户并没有安装Hellobike APP(当然,如果有一天支付宝全资收购Hello,这将是一个优势),这也正是Hello迫切需要改进的地方,而Hello推出免费乘车是第一步,可以增加用户手机中Hello APP的安装量。

拿下ofo可以加速Hellobike自身流量和一线城市市场份额的提升。

自行车共享的最后一战是滴滴哈罗的第一战。

2018年2月22日,Hello Shuttle业务正式在全国上线。截至3月中旬,Hello Riders注册车主数已超过200万,出票总数超过700万张。免费顺风车的推出可以理解为Hellobike正式进入滴滴领地的第一枪,而且这个枪打得很准,免费顺风车是滴滴最脆弱的部分。

其实我很内疚试图分析Hellobike并购ofo的可能性,因为Hello是一个逆着“农村包围城市”的趋势成长起来的品牌。或许在Hello的《开城之战》团队的基因里,攻占一座城市比直接买下来更好玩更刺激。

例如,2018年10月,关于ofo共享单车与Hellobike合并的传闻,Hellobike回应记者称,确实有ofo董事会邀请,但Hello已经拒绝。任性一点,直接拒绝!

其实hello和ofo合并了,除了hello“没要”。阻力最大的应该是滴滴。一方面,滴滴之前的巨额投资,可能连一半都收不回来。另一方面,滴滴将ofo交给正在成为滴滴强有力竞争对手的Hello,滴滴也很难做出这个决定。

毕竟这些只是假设,未来的结局还是要由未来来决定。

但是,无论ofo走向何方,最终的归属决定都会做出,也就是共享单车的最后一战就打完了。同时,滴滴出行与Hellobike的第一战也将拉开帷幕。当然这里还要加上美团。

文/赵宏民,自媒体人

Ear金融合伙人,一篇网络文章的创始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70422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7-12
下一篇 2022-07-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