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最后的官职是什么

李鸿章最后的官职是什么,第1张

我受到了上天的惩罚。我来回答。

李鸿章有几个职位。我们先来列举一下:

东宫石三

华电大学

直隶总督

北洋贸易大臣

戴一双眼睛,一流伯爵苏仪。

这个需要一个一个分析:

1.东宫第三司。

太子老爷,这个没什么好说的,因为光绪没有太子,所以是荣誉职位。我现在没有这个职位。如果我坚持的话,我大概是中央党校的名誉校长。

2.文华大学礼堂。

这也是一个荣誉职位,其职位大概是政治局常委。再加上李鸿章是文华堂大学士,曾国藩是武英堂大学士,所以李的官阶比曾略高。

当然,李鸿章作为外交大臣,从来没有当过军务大臣,正式进入中央掌管军机。这是因为军务大臣是中枢性的大臣,官方称为“大臣军部走上”,专门从大学生、各部大臣、督抚等官员中任命,均为兼职,职权在内阁、六部之上。军部基本上是协助皇帝处理日常政务的常设机构,是中央机构。从这个角度来说,军机大臣可以类似于皇帝的刺史。李鸿章是从基层做起的,他的角色是消防员或者裱糊匠。他干的是实事,所以没进中央办公厅做文书工作,管军机。但他被变相授予了三司、大学士、双眸花翎的头衔,所以他的地位实际上相当于军务尚书。在朝廷的时候,李鸿章是站在首席军机大臣和恭亲王的立场上?在那之后,但在其余的军事大臣之前。所以他虽然没当过首席军事部长,也没当过总理,但也是政治局常委。

3.直隶总督。

清朝有八个地方督抚(如果加上两个边缘地区有10个河道督抚和水运督抚,清末又增加了一个东三省督抚),排名最高的是直隶总督,其管辖范围大概相当于现在的北京市委书记、天津市委书记、河北省委书记。此外,巡抚是军政一体,还兼任河北军区司令,指挥直隶淮军和直隶廉军。

4.北洋贸易工业大臣。

这就更重要了。北洋贸易大臣原为三口通商大臣,负责直隶(河北)、奉天(辽宁)、山东三省的贸易和洋务,并负责外交、海防、商业、海关和军事工业。

那么,李鸿章借此职位,自然以北洋军的名义保留了他一手创立的淮军,并得以在河北、山东、辽宁指挥淮军和练兵。但需要注意的是,山东还有一个山东巡抚,辽宁还有一个盛京将军,不能指挥两地的地方军。

此外,他借此机会建立了近代北洋海军、近代军工天津机器局、旅顺码头、阿哈瓦和旅顺要塞等。

可以说他兼任了一半商务部长,一半外交部长,一半工业部长,一半海军部长(掌管北海舰队但不是直接指挥官),还兼任北部战区司令。

5.享受佩戴双眸花羽毛和一等伯爵苏仪。

伯爵是一个高级官员,一个荣誉职位。说水平,眼睛花翎是特别宠爱的,这个就不说了。

所以,总结一下,李鸿章当时的职务相当于中央党校名誉校长,政治局常委,北京市委书记,天津市委书记,河北省委书记,半个商务部长,半个外交部长,半个海军部长,兼北部战区和河北军区司令。

当然,甲午战争后,慈禧一纸任命:“任命李鸿章为全权公使。”这大概就是前线最高指挥官的意思,可以调动所有前线文武官员,大概相当于现在的军委战区前任指挥官。当然,他不能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指挥除北洋水师和陆军以外的任何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669851.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7-10
下一篇 2022-07-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