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码原理是什么样

健康码原理是什么样,第1张

健康码的数据来自大数据。举个简单的例子,过去7~14天的GPS位置,线下扫码商家的位置,买火车票的信息等等。如果买去湖北的火车票,卫生码很可能会变色。

卫生代码的数据源卫生代码是一个动态代码。如果申请人曾乘坐过确诊或疑似病例的班车或来自重点疫区,会影响卫生编码的颜色。

健康码数据采集的来源很多,基本上你用手机做的每一件事都能被记录下来。比如移动支付消费,二维码公交、地铁等公共交通,微信、支付宝后台记录的用户GPS位置信息,甚至手机连接的基站位置信息,都可以作为健康码的数据源。

如果在某个时间、某个特定场合出现了确诊患者,那么系统就会根据大数据分析判断出那些可能接触过这些病例的人,健康代码就会“变色”。

健康红色代码有三种状态:确诊患者、疑似患者、无症状感染者、与确诊患者有过密切接触的人、医学观察人员。所有这些人都处于红色代码状态。需要连续14天的生命值打卡才能转换成绿色代码。

代码黄:非密切接触者同行、发热门诊级别、外省人、留观人员,以及其他出现发热、咳嗽、腹泻等不适症状的人员,以及在外省、省内打卡未满14天的人员。连续7天健康打卡,换算成绿码。

代码绿色:目前无症状、健康、正常,可用于员工离职、复工、生产。有效期3天,3天内需要自己打卡健康,否则可能会转换成“灰码”。

总之,健康码不能判断你得了什么病,只是跟踪你旅行的轨迹,然后结合大数据给出是否有可能接触到新冠肺炎。相应的部门可以作为判断的依据,对疫情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如果你觉得有帮助,可以多多喜欢,也可以关注一下。谢谢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66478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7-09
下一篇 2022-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