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以前属于河北省吗?

北京以前属于河北省吗?,第1张

既然楼主提到了历史,那就说说历史吧。历史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河北从来不属于一个独立的行政区,也没有统一的名称。大部分地区一直都在首都管辖之下。直到1928年河北省成立。河北至今没有统一的方言、文化、风俗、口味,河北人对河北的归属感也不像其他省份的人一样。

西周春秋时期北京为燕国都城时,河北还属于燕国、赵国、中山国、魏国。秦汉时,北京为幽州所在地,河北也分为幽州、冀州、并州。北京城是唐朝河北道指创办地幽州范阳县的时候,河北还是河北路和河东路的一小部分。辽北京为南京都城时,河北北部在辽属南京路、西京路、仲景路,南部在北宋属河北东路、河北西路。金朝都城北京叫中都路的时候,当时的河北还属于中都路、河北东路、河北西路。

元朝定都北京,中都路改为大都路,设立中书省。辖保定路(清远)、正定路(正定)、顺德路(邢台)、广平路(永年)、大明路(大明)、河间路(河间)、永平路(卢龙)、大都路(北京)、商都路以南、星河路以南、大宁路。此时河北省属于中书省和河南省。

明初,洪武定都南京,应天府等州为直隶。元朝改名北平府,全国设一京十四省(后为二京十三省)。其中北平府、顺德府、保定府、大明府、正定府属北平并行省管辖。此时河北省隶属于北平、山西、山东、河南四省。永乐十八年迁都北京后,北京称为顺天府,北平省简称北直隶。北直隶仍包含顺天府、顺德、保定、大明、正定五个行政区,相当于北京、天津、河北省大部分地区和河南、山东的小部分地区。南京直属地区称为南直隶,简称南直,相当于江苏、安徽、上海。

清朝初年,两都废,归应天府。南直隶改称江南省,北直隶改称直隶省,辖区不变。雍正、乾隆以后,在河北省承德市、张家口市以北、内蒙古自治区西拉木伦河以南、辽宁省大凌河中上游、西河上游以北、内蒙古自治区奈曼旗、库伦旗等地逐步设置州县。,划归直隶,管辖范围逐渐扩大。明清河北仍属直隶、山东、山西、河南。

1911年清朝灭亡,清朝最后一任直隶总督张在位仅十天。直隶和直隶总督署实际上已经死亡。1912年,张出任民国河南巡抚兼民政总长,1914年调回北京。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民国二年(1913年)1月8日,国民政府颁布《现顺天府地方行政公署统一组织令》,规定顺天府、直隶两省的管辖范围。顺天府继续原样为顺天府,仍辖24县,但其辖的巴、朱、通、冀、昌平五州于2002年2月减为县。民国三年(1914年)五月,宁河、文安、新镇(保定)、大城四县因远离顺天府驻地,划入直隶。

民国三年(1914年),设1京兆,22省,4特区。10月4日,京兆尹官制公布。因为顺天府皇帝色彩浓厚,顺天府改名为京兆,辖大兴等20县。此时河北仍属京兆、直隶、平原、察哈尔、热河。

1928年6月28日,国民政府迁都,命直隶省改称河北省,察哈尔特区,热河特区为察哈尔省、热河省。同时,废除首都京兆,改名北平,设立特别市,直属南京国民政府,其20县并入河北省。

由于这些县被划入河北版图,许多与城市密切相关的设施都位于北平特别市之外,如孙河的水源、石景山的电厂、丰台的交通枢纽等...这些地方原本属于大兴、宛平等20个县,属于京兆,但随着北京撤销京兆,设立特别市,这20个县全部划入河北。这样一来,北京城市生活的很多方面都需要和河北省协调,给北京的城市管理和建设带来了很多不便。

因此,北平特别市成立不久,就提出划定城市边界,扩大“大北平”。1928年8月,北平特别市政府成立仅一个月,设想归还宛平县门头沟、卢沟桥、丰台,大兴县南苑、黄村,通县马驹桥,昌平县大小塘山。南京国民政府内务部接到北平特别市的申请报告后,曾派员与北平、河北代表协商,但未果。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2月,北平市政府旧事重提,将《北平新城规划》送交河北省政府。南京国民政府内务部照例协调两地协商,北平从自身实际城市需要出发,在水、能源、交通、旅游等方面提出扩建方案。但在河北省看来,北平要“带走”的是一些重要的发达城镇。与“省和市的界限...仍按现在的界限,不必再划一条线”,“就北平而言,现状尚难维持,许多城市政府抓不住。......是城无所建,只持扩张虚名,而地方割据已破,方有治丝之实害。”坚决反对。所以很多次,谈了十几年,北平始终没有得到他想要的。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6-1958年大兴、通县等10个县重新划归北京,两地之争才告结束。同时,随着这一波行政区域调整,1952年撤销平原省,武安、歙县、临漳县划归河北省。同年,察哈尔省撤销,原察南、察北地区划归河北省。1955-1957年,察哈尔省会张家口取怀来、宣化等10县,热河省会承德取滦平等8县,并入河北省,形成现在的河北版图。

我们来看看所谓的北京解放后占领的地方在历史上属于哪里。

北京在元代是大都路。洪武元年改北平府,永乐元年定都北京。同年改称顺天府,以北京为首都。全市分为大兴县和宛平县。

下辖大兴县、宛平县、良乡县、固安县、永清县、东安县、香河县。

下辖通州、霸州、涿州、昌平、冀州。乾隆八年(1743),北京领五州十九县。即通、冀、朱、巴、昌平、大兴、宛平、良乡、房山、东安、固安、永清、保定、大成、文安、武清、香河、宝坻、宁河、三河、平谷、顺义、密云、怀柔,合称顺天府二十四县。到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定都北京,顺天府改为京兆,隶属京兆。

保定:元十二年(1275年)称保定路,意为保卫首都,安定天下。它属于中书省。武元年(1368),保定路改保定府,属河南省。1369年为北平一省。永乐十九年(1421.2.1)正月初一,属都。它属于清朝的直隶省。民国二年(1913年)撤保定府,恢复清苑县,设立范阳路(知青苑)。次年,范阳路改为保定路。民国五年(1916年)九月,划归直隶军监署指挥。民国七年(1918年)改为川、粤、湘、赣省府署,民国九年(1920年)改为陆羽巡阅署。1928年,河北省成立后,成为河北省的属地。1948年11月22日,保定市成立。

延庆,元朝时为隆庆州【武夷国】,属大都路。明永乐十二年,设立隆庆直隶州,直属六部;隆庆元年,改称延庆直隶州。

辽代大兴,是辽宁南京(北京)附属于郭靖的县。金朝的金都(北京)是在郭毅县。元朝时,中都改为大都,大兴郡隶属于虢国郡,属大都道。明代大兴县隶属北平郡。明朝迁都北京,北平府改为顺天府,大兴为义国靖郡。到了清朝,大兴还是一锅端郡,顺天府之下。民国时期,定都北京,顺天府改为京兆,大兴属之。1928年政府迁都南京,大兴划归河北,1958年调回北京。

金金通县,直属中都路大兴大厦。元、通州及其陆、三河两县,属大都路。明,大攻取元大都,改称北平,并将元大都路改为北平府。通州。有三河、武清、香河、霍县四县,隶属北平政府。永乐元年(1403年),取北平为北京,改北平府名为顺天府。此后,通州及其四县为顺天府。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省县改为通州,通州领三河、武清、宝坻三县。雍正六年(1728年)改为三河、武清、宝坻三县直属顺天府,通州被散州,不再领县。民国元年,定都北京,顺天府改为京兆,通州改名通县。民国十七年(1928年)政府迁都,废京兆,通县直辖河北省。1958年3月7日,安放在北京。

昌平古属幽州,辽属金钟府,宋属燕山府,金属大兴府。在明朝郑德时期,该县被提升为一个州,管辖密云、顺义和怀柔县。清代属于顺天府。属于民国时期察哈尔省南口地区,1956年1月划归北京。

成德,从殷、周到韩泰,是山徐、东胡、匈奴、五环、鲜卑、库漠西、契丹、突厥、蒙古等少数民族活跃的地区。元明时期属北平(今北京)政府,是喀喇沁、翁牛特旗、察哈尔等蒙古族的游牧地。直到清朝初年,热河(今承德市)的上营还从未设立过任何中央或地方的行政机构,是一个“名不在雇主手里”的小村庄。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清廷在此建宫,人口与日俱增。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热河宫开始使用。为了满足皇帝每年在承德避暑的需要,所有的蒙古王公大臣和一些文人墨客都争相在承德修建府邸和住宅。于是,承德的工商业迅速发展起来,行人成群,车马嘈杂,饭馆、茶店鳞次栉比。雍正元年(1723年)设热河厅,设热河总管,管理东蒙民政。雍正十一年,在承德直隶州设立巴合和堂,这就是“承德”名称的由来。建安四十三年(1778),’升为承德府。辛亥革命后,政府制度被废除。民国三年(1914年),热河特区成立。民国十七年(1929年)热河省重建,承德为热河省省会。1955年,热河省承德市辖承德县、隆化县、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丰宁满族自治县、滦平县、兴隆县、青龙县、平泉县等8个县。它被放置在河北省。

所以历史上这些地区和北京有关,和河北无关。河北没有历史。现在有人说北京有些地方历史上属于河北。无非是把其他地方的历史用今天的行政区划分成自己的历史。(附:北京:辽称南京,金称中都路,元称大都路,明称北平府,顺天府,清称顺天府,民国称京兆地方,北平特别市)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651948.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7-08
下一篇 2022-07-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