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为什么想去支教

大学生为什么想去支教,第1张

是的,当然!

我觉得很有意义。我是助教带来的命运的改变。

当然,对于志愿者本身来说,1-2年的乡村教师对教师本身是有好处的,但是几十年的乡村教师需要极大的勇气和毅力。

大学毕业后,我并不急于工作。毕业第一年,我深入农村,创办公益组织,关注农村教育改革发展。目前还在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从事青训项目。

其实毕业那年,我在农村,做了很多事情,帮助了很多人,成长了很多,锻炼了很多。我在市里找的工作年薪10万以上,没有脱离社会。

也就是说,并不是因为我们在农村,就会与社会脱节,而是我们如何度过这一年。

真正让一个人脱离实际的,不是他在农村,而是他不想做,不想学,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我先说一下我自己亲身经历的故事。

我是四川大凉山的大学毕业生。一年前刚毕业。我毕业于凉山州拉玛夏香村小学。我上小学的时候,那里的学校条件很差。我们坐在临时搭建的帐篷学校里学习。我们没有课本,没有教室,没有黑板,只有两个老师,只有一门课程,只有中文数学课。我们想上美术课和音乐课,但是没有老师和教材,成了遥不可及的梦想。父母觉得孩子读书没用,还不如出去打工挣钱。由于教学条件差,经济条件差,父母观念不到位,我的同学辍学了。幸运的是,经过多年的努力,我终于成为了这所小学的第一名大学生,走出大山,到外面的世界学习谋生。我因为读书改变了世代务农的命运。

(图为我正在培训青年志愿者)

走出大山后,我开始思考:如何帮助家乡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山,改变命运?我能为我的家乡做些什么?

于是,2013年,我组建了“织心志愿者”团队,并将团队注册为机构,专注于提升农村教育水平“四川织心青少年发展中心”。我们致力于改善四川许多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如农村学校学生成绩水平低,课程单一,课堂缺乏兴趣和多样性。

每年招募数百名志愿者,为他们提供系统的培训和项目资源的支持,将志愿者组成项目团队,寒暑假在乡村学校待一个月左右,以主题夏令营的形式为学生开设艺术课、音乐课、儿童生命安全教育、健康教育等十余门课程,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乡村教育的不足。通过实地考察和访谈,不断发现项目区存在的问题,将项目区学生和农村学校的需求与外部社会资源对接,完善农村教育中的教育硬件措施和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当我们意识到项目的健康意识较差时,我们引入外部医疗资源,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和健康教育,让农村儿童健康快乐地成长,提高项目中老年人的健康意识。我们发现我们的项目缺乏文化娱乐活动,许多村民依靠赌博来娱乐。因此,在农村还组织文艺演出、视频拍摄、村民公开课等文化艺术活动,丰富农村居民的文化娱乐生活。

我们的项目已经实施了四年多,在项目上不断迭代,积累了很大的实践经验和技术。我们把这些经验和技巧总结成一本教材和多门网络课,为大学生公益组织和初创农村教育机构的志愿者提供能力支持和培训服务。

从2013年到2018年初,共有700多名大学生志愿者参与了我们的农村服务项目,服务了40多个村庄,4000多名农村学生。他们与数十家机构和公司合作,接受了6000多笔小额捐款,累计资助了50多名山区学生。在我们的努力下,项目区的学校环境得到了改善,学生的成绩提高了,知识面扩大了,部分农村学生解除了学习上的后顾之忧。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和支持。

未来几年,我们将贯彻“让年轻人走进农村,发展农村,让农村教育多元、有趣、有益”的使命,向专业化、深入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四川知心农村教育夏令营”项目。建立友谊和社会各界的资源,整合人心和力量,号召和培养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服务农村教育的项目中,整合更多的社会资源来改善农村教育,让农村的孩子也能享受到多样、有趣、有益的优质教育,让大学生教育项目更加专业、持久、有效。

总而言之: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的管理能力、沟通能力、项目设计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因为我在农村创业,要花很大的力气整合资源,学习很多知识:教育学、经济学,甚至医疗卫生服务、传播学,随时随地关注时事政策,加强与青年社群的维护和运营,与基金会、企业、媒体、政府形成良好的互动。

有一段时间头发白了很多,光是过去的一年就很值了。

真正让一个人脱离实际的,不是他在农村,而是他不想做,不想学,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教学也很有意义。

有兴趣的可以关注,评论,交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65034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7-08
下一篇 2022-07-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