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支书常年不在家

村支书常年不在家,第1张

农村支部书记不住村住县的现象很普遍。这种现象有几个主要原因:

第一,农村青年人口大部分流向城市,一部分在城市打工,一部分在城市经商,只有老弱病残等没有能力出去挣钱的人留在农村。这些人一般没有领导能力和致富能力。所以从现在开始,只在农村生活生产的人里面,根本就没有党支部书记,而很多在城市工作经商的人都是农村户口,选举出来的村干部也不能排斥他们。

第二,这几年农村支部书记的选拔实行的是“能人政策”,即要选拔有致富能力和领导能力的人带领群众致富。确实如此。连生活都过不好,怎么带领群众奔小康?农村的经济人才多是在城镇经商或经商的人。他们大多在城镇有房,常年住在县城。这些人有钱有能力,如果参加农村支部书记的竞争,自然有很大的竞争力。

在这种情况下,近几年当选的农村支书大多是在城镇生活和经商的人。他们当选后,不能丢掉城镇的生意,一心扑在农村工作上,因为农村干部的工资远远比不上他们在城镇做生意的收入。他们被选为农村党支部书记。一些乡镇领导希望他们回到自己的村庄担任党委书记,另一些人以简单的进步思想做了一个虚名的党委书记,还有一些人依靠他们的政治地位为他们的企业或业务铺平道路,创造更多的利益。

总的来说,这些人属于农村人口中比较有脑子和能力的一群人。从理论上讲,选他们当书记更有利于带领群众致富。是的,因为他们生活在城镇,对农村工作会有或多或少的影响,不可能全身心投入到农村工作中去。就我们而言,一般都是这样。这种人当了书记,就会在农村培养一个村委会主任或者支部委员,代替他开展日常工作。他只在村里有重要事情的时候才回村决策。但这些人有钱有势,往往会给村民或多或少的好处,以此收买人心,得到村民和农村党员的支持。有时候,他们的企业也会安置一些村人就业,所以往往更受村民欢迎。

针对这种情况,目前确实没有更好的办法解决。随着农村青年人口的流失,确实有许多村庄无法从居住在这些村庄的人当中选出他们的书记。而选择户口在农村,但在城镇生活创业的人做秘书,是不可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农村工作中去的。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之一是将受影响的村庄转变为城市化的生产生活方式,吸引更多有能力的人到农村创业,增加农村的规模,从而为农村村干部的选择留下空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649702.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7-08
下一篇 2022-07-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