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半两汉五铢图片

秦半两汉五铢图片,第1张

来源:新华视点

“大秦荣耀-秦始皇兵马俑展”正在江西南昌后郭汉墓遗址博物馆展出。这个展览让古币圈的两位“大咖”成为楼上楼下的邻居。他们是素未谋面的秦半两和汉五铢。两者的出现对中国的货币体系有什么影响?你也可以猜猜,秦半良、韩武竹和今天的五角币,谁最重?

先说共性。无论是秦半良,还是韩武竹,都是为了巩固皇权,加强统治,稳定经济。

秦亮可谓是圈内的“大佬”。汉代后郭遗址博物馆副馆长范立军说,秦始皇统一了法度、度量衡、货币和文字,规定外圈里面的半文是国家货币。将货币制度改为二等,其中黄金为上位货币,单位为易;带圆方孔的铜币为下等币,钱文为“半两”用于日常交易。禁止私铸。至于重量,秦制是12铢,相当于现在的8克左右。

照片:秦半良(江西南昌海印后郭汉代遗址博物馆提供)

秦半梁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钱币的初步成熟,是中国货币发展的里程碑。两千多年来,中国的货币基本遵循这种方孔圆的形状,所以被人们称为“孔方雄”。直到清末民初才被机制铜圈取代。

秦朝灭亡后,汉初继承秦制,仍铸半文。但当时允许私人铸币,导致货币混乱,甚至出现了切去半边、仅重1克的豆荚等硬币,一度造成经济混乱。直到汉武帝多次进行货币改革,于元寿五年收回铸币权,规定上林苑为铸币机构,开始铸造五铢钱,问题才得以解决。

图:汉代五铢(江西南昌海印后郭汉代遗址博物馆提供)

汉武帝又一次实现了中央政府铸币权的集中统一。西汉五铢钱,重五铢,形制规整,铸造精良。范立军说,海昏侯后在刘和墓北面的金库里出土了300多万枚五铢硬币,堆码高度1.8米,总重10多吨。这批五铢钱根据硬币上的标记、钱文字体、大小、重量等特征,可以细分为200多种。

海北刘贺墓金库出土五铢钱。(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提供)

如果说秦半良奠定了硬币外圆内侧的形状,那么韩武竹最大的贡献应该是它的重量。范立军说,“吴晗猪”每片重约3至4克。它不仅影响了此后中国历代的铸币,而且分量不亚于国外的许多通用货币。这充分说明它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流通需求是一致的。令人惊讶的是,今天我们使用的五角硬币(3.8g)也在这个范围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62706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7-07
下一篇 2022-07-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