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有划时代设计,为什么却是十足的失败品?后裔才成为劲敌

虽有划时代设计,为什么却是十足的失败品?后裔才成为劲敌,第1张

文字:Waldeinsamkeit

二战中期,自动步枪作为一种新型步兵武器登上战争舞台。STG44,这种7.92×33mm短步枪子弹的自动步枪,是美苏步兵的噩梦。这种只有单兵携带的自动武器,几乎是当时任何枪支都无法比拟的!子弹比9毫米Balabellum手枪子弹威力大得多,发射中等威力7.92×33毫米步枪子弹的STG44射速比MP40每分钟高50发。

守卫帝国大厦的德国士兵甚至和现代步兵一样:每人一把STG44,此外还有MG42机枪和其他自动火力的掩护。步兵武器,苏军装备量最大的是PPSH41,其余士兵更多的是莫西纳甘步枪。美军的枪支自动化程度略高,但步兵仍装备M1加兰步枪,发射传统的7.62×63毫米全功率步枪子弹。

战后,对于基层装备的M3/汤姆森M1A1冲锋枪、M1卡宾枪、M1加兰半自动步枪和巴自动步枪,士兵普遍反映M3或M1A1冲锋枪射程不足,M1卡宾枪的子弹威力不如M1加兰。但是,M1加兰的载弹量很小,而BAR自动步枪的重量太大。

这不是鸡蛋里挑骨头。对于步兵来说,他们最清楚枪有什么缺点。这些缺点甚至关系到他们的生死。美国陆军很快采纳了这些意见,并加以总结,提出了陆军下一代自动火力项目的招标。但是,军队高层还是一堆死脑筋的大老爷们。他们不相信对面的AKM,只有400米的有效射程。他们还在强调新一代自动步枪需要更高的精度和更远的射程。而且在这些硬性要求中,增加了更为严格的条款。

比如带三脚架和大容量弹匣的spot自动武器型,带光学瞄准器的狙击型等等。为了响应招标,Amarette本身就匆忙采用了新材料的枪管,甚至是基本的AR10,没有时间做别的。

T48和T44,有点类似。

很快,三家军火公司交上了样品:T44(M14)、T48(FAL)和AR10。这三家军火公司分别是一直向美军提供轻武器的比利时斯普林菲尔德公司、FN公司以及刚刚成立、名不见经传的Amarette公司。前两者都是大兵种,战争中积累了大量的资本和经验。T44是在M1加兰半自动步枪的基础上改进的,最终赢得了招标,美军给了代号M14自动步枪。

三支AR10原型炮

不出所料,三款步枪均采用1953年确立的7.62× 51mmNATO步枪弹夹,且均为20个弹匣装弹药。射手对AR10的评价略高,但在测试中却意外地扑倒在大街上——铝材制成的枪管在连拍造成的高温下开裂。当然,这并不影响美军高层的判断——M14步枪符合美军士兵的使用习惯,斯普林菲尔德又是老熟人了。从一开始,春田公司和T44步枪就受到了青睐和“任命”。结果M14步枪中标,1957年正式进入部队。

早期的AR-10是这样的

此时,AR10已经确定了后续AR15的大致结构。不同于FAL的短冲程活塞系统和M14的气导再入系统,AR10采用了更新颖的吹气式系统。另外两种情况的外壳都比较大,因为回位弹簧是放在外壳里面的。AR10直接将反冲弹簧集成到直枪托中。

AR10有先见之明地将枪托设计成了直枪托。子弹发射时产生的后坐力会被后坐弹簧均匀缓冲,然后扩散到射手的肩部。与FAL和M14略向下的枪托相比,直枪托让射手控制枪口跳动的难度要小得多。

与其他步枪设计不同,AR10背后有一个像M16一样的固定塑料手柄。手柄与孔式快门为一体,步兵用单把手枪充电时也可使用。更重要的是,手柄还可以保护套管顶部的顶置拉柄——左右手都可以操作的顶置拉柄,早在1955年左右就开始使用了。AR10由大量玻璃纤维、工程塑料和航空空铝合金制成,比M14轻一公斤。

除此之外,AR10还拥有AR家族的诸多特征:便于拆卸维护的铰链式上下机壳、拍摄时自动打开的抛壳窗防尘罩、三角中刻空的准星座。......

并没有持续多久。为了维持公司运转,AR10竞标失败后,Amarette将设计图纸和专利I打包卖给了荷兰的福克公司。在接手这道“菜”后,Fork公司生产了1万多架AR10,并销往危地马拉、缅甸和少数其他国家。

1968年,在越南战场上损失惨重的美军士兵发现了M14的缺点:枪身极其笨重,木质枪托在高温高湿环境下容易变形,载弹量不如北越普遍装备的AKM和56式突击步枪,枪口跳动严重难以控制。可怜的美国大兵竖起了横幅:“还我56块半。”......

美国陆军的小口径步枪和小口径步枪弹药计划也于1957年开始运作。当时设计AR10的尤金·斯托纳(Eugene Stoner)随即在AR10的基础上开发了AR15,但在测试过程中却遇到了意外:军方推翻了斯托纳关于小口径步枪的结论,负责该项目的威拉德·威曼(Willard Wieman)将军下令继续生产M14!

失败后,Amarette公司被迫在1959年将AR15的信息和生产权卖给了柯尔特(这桥段怎么这么熟)。在1960年的重组中,斯托纳也被迫离开阿马雷特。

AR-15正在推广中

后续的故事也是大家都知道的:AR15拿下了美国小口径步枪的招标项目,改名为M16。随后,M16的足迹遍布全球。1994年,基于AR15和M16的M4卡宾枪正式在美军服役。柯尔特公司在这个小口径自动步枪项目上赚了不少钱。

使用AR15的英国SAS部队

现在,AR已经成为美国突击步枪的代言:一旦看到AR,首先想到的一定是AR15及其后续改装。但是,归根结底,都源于AR10,一次失败又成功的尝试。AR10虽然输给了M14,但是AR10的改装版AR15却赢得了世界。

AR10的故事远未结束。但这是半个世纪后的故事:2001年,美军对现有狙击步枪展开新一轮招标。海湾战争等一系列现代战争的趋势已经很明显:大规模现代战争最不可避免的就是巷战。巷战如何安排狙击手是另一个问题。

在训练中,使用M24狙击步枪的射手

当时美军主要装备M24狙击步枪和以M16为主的重枪管、双脚架的精密射手步枪。此外,还有M14 EBR和M14 DMR半自动精确射击步枪。M24是一种传统的闩锁式狙击步枪。虽然威力够大,但也拍不快。就算手速能支持快速设计,一个只有5发子弹容量的弹匣也支持不了。M16改进型精密射手步枪虽然能满足快速射击的要求,但仍是5.56mm口径的半自动步枪,中远程威力不足。M14DMR和M14EBR虽然合适,但它们最大的问题是精度低。美军急需一种半自动中口径步枪,以应对各种巷战环境。

这时,一把民用半自动狙击步枪进入了美国海军陆战队官员的视野。这款半自动狙击步枪命名为SR25,其前身是本文主角的半自动型——AR10步枪。SR25在综合了AR15、M16A2等炮的优点后,于1993年正式投放民用市场。

SR25本身就是纯AR结构。加厚和加长的枪管使其具有足够高的精确度。10发或20发弹匣,除了一些常规事件外,还可用于警察和军队的近程速射。木质护板的四周都安装了Picatinny轨道,可以承载很多配件;顶部picatinny导轨甚至直接延伸到外壳盖的顶部。

这些枪支一出现在市场上,就受到追捧。其他厂商也在不断推出类似的产品。虽然SR25是民用枪械,但FBI也采购了一批。

海军陆战队很快购买了一批SR25,并联系骑士公司对这些枪支进行测试。虽然SR25没有被海军陆战队采用,但一直暗中观察的美国陆军还是买了一小批给部队试用。后来,这些枪或多或少地被用于美军的一些特种作战部队。在实战中,这些美军单位说:SR25在维护上和M16差不多。

使用M110狙击步枪的美国士兵

2006年,骑士公司鉴于作战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对SR25进行了改进。改进版更名为M110半自动狙击步枪,正式进入军用市场。但是后面德国HK公司的G28半自动狙击步枪抢走了一些原本属于M110的订单。

使用M110的游骑兵

时至今日,AR10的影响力依然存在。M110是AR10的“直系”后代,目前仍在美军服役,美国特种部队的武器库中有数千支SR25。一系列旁系后代,如AR15、M16、M4等。,正在世界各国的军队中遍地开花。AR10和AR15作为一款鲜为人知的“失败产品”,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他们的设计师尤金·斯托纳功不可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615437.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7-06
下一篇 2022-07-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