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更”大约是几点钟

“五更”大约是几点钟,第1张

五更”大约是凌晨3时至5时。

古代把晚上分为五个时间段:戌时作为一更,亥时作为二更,子时作为三更,丑时为四更,寅时为五更

我国古代纪时,还有更细的分法。最初分一昼夜为100刻。这办法一直沿用到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漏以铜壶盛水,刻节,昼夜百刻。"后来由于昼夜100刻与分为十二时辰不能相配,使用不便,曾改分为120刻,96刻,108刻。但大多使用百刻制,到清代才改为96刻制"和十二时辰配合使用。

古代时间跟现代时间相对应:

1黄昏 一更 一鼓 甲夜 19-21点

2人定 二更 二鼓 乙夜 21-23点

3夜半 三更 三鼓 丙夜 23-1点

4鸡鸣 四更 四鼓 丁夜 1-3点

5平旦 五更 五鼓 戊夜 3-5点

五更是一个汉字词语,读音为"wǔ gēng"。其中,“五”读作"wǔ",意为数字5;“更”读作"gēng",意为夜晚中的一段时间,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时辰”。

“五更”在古代是指夜晚的第五个时辰,也就是晚上9点到11点的时间段。这个时间段是人们休息前最后一次敲醒鼓声的时刻,用以警示百姓关好门窗,避免夜间行窃和其他安全问题的发生。

现代汉语中,“五更”多指很晚的时间,通常用于形容人们熬夜到很晚或者早晨五六点钟的时刻。例如:“他每天都要熬到五更才睡觉”,意为他每天都熬夜到很晚才休息。

“五更”是一个古老而有意义的汉字词语,在现代汉语中也有着独特的运用和表达方式。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五更的解释

(1) [the five periods of the night]∶旧时把一夜分为五更,即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 (2) [before dawn;the fifth watch just before dawn]∶指第五更 夜夜达五更。——《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起五更,睡半夜 详细解释 (1)古代乡官名。用以安置年老 致仕 的官员。 《魏书·尉元传》 :“卿以七十之龄,可充五更之选。”详“ 三老五更 ”。 (2)旧时自 黄昏 至 拂晓 一夜间,分为甲、乙、丙、丁、戊五段,谓之“五更”。又称五鼓、五夜。 北齐 颜之推 《颜氏 家训 ·书证》 :“或问:‘一夜何故五更?更何所训?’答曰:‘ 汉 魏 以来,谓为甲夜、乙夜、丙夜、丁夜、戊夜;又云鼓,一鼓、二鼓、三鼓、四鼓、五鼓;亦云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皆以五为节……更,历也,经也,故曰五更尔。’” (3)特指第五更的时候。即天将明时。 南朝 陈 伏知道 《从军五更转》 诗之五:“五更催送筹,晓色映山头。” 清 昭连 《啸亭续录·皇上日阅实录》 :“五更时,上已遣小内侍 索取 ,余是日承值,乃匆匆启库取书。” 陈 登科 《风雷》 第一部第一章:“俺在外边,风里雨里,起五更睡半夜。”

词语分解

五的解释 五 ǔ 数名,四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伍”代):五彩。五官。五谷。五金。五代( 中国 朝代名,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先后在中原建立政权的时期)。 五帝 (中国传说中的五个帝王,通常指黄帝、颛顼、 更的解释 更 ē 改变 ,改换:更正。更生(重新获得 生命 ,喻复兴)。 更衣 (a.换衣服;b.婉辞,上厕所)。更定(改订)。更迭(轮流更换)。更递。更番。更新(旧的除去,新的建起)。更张( 调节 琴弦,喻变更或 改革 )。

五更是凌晨3点至5点。古人把一夜分为五个时辰,夜里的每个时辰被称为“更”,首尾及三个节点用鼓打更报时,所以叫作五更、五鼓或五夜。一夜即为“五更”,每“更”为现今的两个小时。

一更是19点至21点,二更是21点至23点,三更是23点至凌晨1点,四更是1点至3点,五更是3点至5点。

扩展资料:

时间来历

古代劳动人民最初描述时间主要参照显而易见的天象、动物生物钟和日常作息,比如鸡鸣、平旦、朝食、日中、人定等,后来逐渐改用授时设备读数来描述,后来也逐渐给这些授时设备读数配上了五行。

比如,给甲乙两字配上木(4:48-9:36)、给丙丁两字配上火(9:36-14:24)、给戊己两字配上给土(14:24-19:12)、给庚辛两字配上金(19:12-24:00)、给壬癸两个字配上水(0:00-4:48)。这些附会并无实际意义。

汉代皇宫中值班人员分五个班次,按时更换,叫“五更”,由此便把一夜分为五更,每更为一个时辰。戌时为一更,亥时为二更,子时为三更,丑时为四更,寅时为五更,其对应如下:

一更天:戌时 19:00

-

21:00

二更天:亥时 21:00

-

23:00

三更天:子时 23:00

-

01:00

四更天:丑时 01:00

-

03:00

五更天:寅时 03:00

-

05:00

“鼓角”、“钟鼓”都是古时用来打更的器具。

电视上打更时人们还会喊着:“天干物燥,小心火烛!”等提示语。

民间鸡叫的传说:一更火

二更贼。

就是说鸡在一更天叫

将会有火灾

二更天叫有贼(听说80%是准确的)。

更点———古代把晚上戌时作为一更,亥时作为二更,子时作为三,丑时为四,寅时为五更。

前半夜11时至1时为“子时”,午夜1时至3时为“丑时”,后半夜3时至5时为“寅时”,早上5时至7时为“卯时”,上午7时至9时为“辰时”,9时至11时为“巳时”,11时至下午1时为“午时”,中午1时至3时为“未时”,晚上7时至9时为“戌时”,9时至11时为“亥时”。

您明白了吗?

望采纳

五更指的是中国古代的时间单位之一,是指夜间的第五个时辰,即晚上九点至十一点之间的时间。五更的时间单位通常用在过去的农村社区中,因为当时没有报时的钟表,人们依靠互相敲响木鱼、敲门、敲木桩等方式来告知时间。五更的时刻体现了古代对时间的重视,同时在现代也被用来形容早上五点钟的时间。在传统文化中,五更有时也被用来形容鬼神、妖怪出没的时间。

以上就是关于“五更”大约是几点钟全部的内容,包括:“五更”大约是几点钟、五更读音、五更是什么意思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830478.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7
下一篇 2023-05-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