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与小乘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大乘与小乘最大的不同是什么,第1张

首先看《法华经》。该经基本上是通过与小乘作比较,来论述大乘。该经谓:

“若有众生,内有智性,从佛世尊,闻法信受,殷精进,欲速出三界,自求涅盘,是名声闻乘。……若有众生,从佛世尊,闻法信受,殷精进,求自然慧,乐独善寂,深知诸法因缘,是名辟支佛乘。……若有众生,从佛世尊,闻法信受,勤修精进,求一切智、佛智、自然智、无师智、如来知见、力、无所畏,愍念安乐无量众生,得益天人,度脱一切,是名大乘。”此中论小乘的要点是“欲速出三界,自求涅盘”及“乐独善寂”;论大乘的要点则是“愍念安乐无量众生,利益天人,度脱一切”。对比起来,小乘的舍离世间的精神或态度,与大乘的不舍世间的精神或态度,非常明显。

以下看《大智度论》。该论基本上亦是通过与小乘作比较,来论述大乘。该论谓:

“佛法皆是一种一味,所谓苦尽解脱味。此解脱味有二种:一者但自为身,二者兼为一切众生。虽俱求一解脱门,而有自利、利人之异。是故有大小乘差别。”据《大智度论》,大小乘都有同一的目标,这即是解脱。但两者的做法不同。小乘是自利,只为自身;大乘则是利人,兼为一切众生。自利是把自身与世间分割开来,这便是舍离。利人则是把自身与世间结合在一起,视利人即是自利,这便是不舍。

另外,《大智度论》又以大慈悲心的有无,来判分大乘与小乘。小乘无大慈悲心,大乘有大慈悲心。这大慈悲心是表现于利人的行为中的。

《大智度论》更就智慧言,说小乘的智慧浅薄,不能深入诸法,故不说“世间即是涅盘”。大乘的智慧则深厚,能深入诸法,故说“世间即是涅盘”。这“世间即是涅盘”的说法,与《心经》的“色即是空”的说法,是同一思路;都是肯定现实的世界即此即是真理之意。世间即此即是涅盘,故不必舍世间以求涅盘,涅盘的理想即在世间中。不舍世间之意,至为明显。

以下看《大乘庄严经论》论大乘佛教。该论谓大乘佛教有七大义:

“缘、行、智、勤、巧、果、事皆具足,依此七大义,建立于大乘。”所谓大义,即不同于小乘的特别殊胜的义理。这七者是缘、行、智、勤、巧、果、事。无著解释这七大义谓:

“若具足七种大义,说为大乘。一者缘大;由无量修多罗等广大法为缘故。二者行大;由自利利他行皆具足故。三者智大;由人法二无我一时通达故。四者勤大;由三大阿僧祗劫无间修故。五者巧大;由不舍生死而不染故。六者果大;由至得力、无所畏、不共法故。七者事大;由数数示现大菩提大涅盘故。”此中我们要特别注意行大与巧大。行大是具足自利与利他行;巧大是不舍生死而不染,即是不舍生死烦恼,但亦不为其所染著。生死烦恼实是就世间而言,不舍生死烦恼,其实是不舍世间。故行大与巧大,都是不舍世间之意。

大小乘的分别,主要在于大乘着重利他(利益大众的行为),小乘着重自己解脱。大乘有不同的经典,在教义上有所发挥和发展。这里可以举几个特点:首先大乘在灭谛上进一步说“无住涅槃”。

从理论上说,十二因缘灭,灭的只是不合缘生缘灭真理的无明烦恼,而不是缘生缘灭的法,“涅槃与世间,无有少分别”。所以到了佛的圆满觉悟的境界,就能不住生死,不住涅槃,就能在因缘生灭的世界中,永无休歇地做“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事,而随时随处安住在涅槃的境界。

其次根据缘起的道理,说明一法以一切法为缘而生起,同时又是生起一切法之缘,所以任何人与一切众生都有同体的关系,好像海里面的一个小水泡和整个海水是同体关系一样。所以说,“一切众生是我父母”,又说“视众生如一子”(独子),这样地兴起大慈悲心(慈是同情人之喜乐,悲是同情人之忧苦),“无有疲厌”地“为众生供给使”。

大乘佛教特别发扬这种菩萨行的人生观,并且特别鼓励“六度”和“四摄”的行为。据说释迦牟尼创立佛教时,有许多信徒。佛陀因人设教,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传教方法,而弟子们又各有不同的理解和发挥。

他灭度后,佛教逐渐分成不同的宗派,主要有“大乘”和“小乘”两大派。“大乘”是梵文“摩诃衍那”的意译。“摩诃”是“大”的意思,“衍那”是“乘载”(如车、船)或“道路”的意思。

大乘佛教自称能运载无数众生从生死大河的此岸,到达菩提涅槃的彼岸,成就佛果。主要经典有《般若经》、《维摩经》、《大般涅槃经》、《法华经》、《华严经》、《无量寿经》等。大乘佛教在印度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一、初期,约一世纪至五世纪,以宣扬“假有性空”的理论为主,逐步形成由龙树、提婆创始的中观学派。

二、中期,约五世纪至六世纪,以阐发“万法唯识”的佛经为主,从而形成由无著、世亲开创的瑜伽行派。三、后期,约七世纪至是十三世纪,义学日益衰微,密教起而代之,以至在印度本土绝迹。从印度传出的大乘佛教,主要流传于中国、朝鲜、日本等国,属于北传佛教。

实际上佛教的大乘和小乘都是一个乘,不存在两个乘的问题。大乘和小乘不在于佛法里,佛法里没有大乘和小乘的区别所谓的大乘和小乘,是从我们人的根机有大小所区别开来的。现在我们对南传佛教称为小乘,对我们所修行的称为大乘。《弥陀经》还有《无量寿经》我们都说成是大乘。

     实际上严格区别的话,和南传佛教的小乘一比,我们还不如人家小乘呢,人家讲的菩萨精神比我们讲得还彻底呢。你像《阿含经》,还有很多的经典,那讲得很彻底、很彻底的。所以说,修行佛法应该以小乘为基础,先修小乘后修大乘,这是正确的。

      如果我们执着了我们的大乘,而不愿意去修小乘,实际上这是犯戒的行为。在《地藏十轮经》里已经讲得很明白,大乘与小乘的区别,如果以小乘谤大乘也是不对的。大乘主要是无我精神,更彻底。大乘是更严,小乘是基础,所以它俩一定要区别开来,一定要平等对待。首先要把小乘做好这才行。现在所谓的“大乘”就是口头是大乘,实际上有时候修成了世间法了,它也不是佛法了。不是随随便便这就叫“大乘”。 

     有个人曾经到我闭关的地方,这个人说演过李向阳的一个替身,他离开时就喊哪:“他们修小乘,不摸钱是修小乘。我修大乘,有钱给我,我去建庙。”他把摸钱叫大乘,不摸钱是小乘。实际上他不知道,你摸钱连半个乘都没有,别说小乘了,连乘的边你也没有,是不是?他就是用“大乘”来掩盖自己那种愚蠢,所以说,这是很可怜的。我们知道大乘精神更应该无我,更应该严,而起心动念都是犯过失的。小乘和大乘比实际上没有啥区别,它只是个基础,必须把小乘基础要做好,才能修持大乘。

以上摘自法师开示

1、性质不同:大乘佛教是能将无量众生度到彼岸,佛教中用马车来比喻度众生的工具。小乘佛教是对三乘佛法中之:声闻乘和缘觉乘的统称。

2、修行实践上不同:小乘佛教一般主张修阿罗汉果,以求得自我解脱的空寂之悟。大乘佛教则主张修求佛果,若一时不能达到佛的境地,至少可以先做菩萨。

3、主张不同:小乘佛教主张我空法有,否认灵魂的永恒不变,但承认客观世界的真实存在,在某些方面表现了唯物主义倾向。大乘佛教则主张我法皆空,既否认灵魂永恒不灭,也否认客观世界的真实性,从而形成了彻头彻尾的唯心主义体系。

扩展资料:

佛教的饮食禁忌:

1、素荤禁忌。佛教反对任何故意伤害任何生命的行为,主张不杀生,吃素食。

2、酒水禁忌。酒戒被列为出家、在家佛弟子的五大戒之一,可见其重视程度。

3、时间禁忌。佛教有持午、过午不食、非时食等戒律。作者认为,佛教饮食文化的闪光之处在于反对个人贪欲、普度众生、慈悲为怀、利他不利己、倡导节俭简朴的生活方式。这对于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等方面均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小乘佛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乘佛教

大乘是自小乘后兴起的,小乘之所以称为小乘,“乘”类似“轮”,代表交通工具或渡河的工具;“小”顾名思义是小众的意思,小乘佛教更接近原始佛教的思想,他们认为不是人人都能成佛的,只有极少数人、并且需严格按照佛陀教导的人,才可能能到彼岸世界。

大乘则不这样认为,大乘把成佛的条件变宽了,而且不会强调要以何种特定方式修行。所以原本在印度,大乘并不是主流派系,但是传到中国后,大乘却成为了主流派系。

还有一点很重要的区别在于,小乘不把释迦牟尼当神看,这也是为什么说小乘更接近原始佛教,佛教是不承认有神的,这里说的神是相对于其他一神论宗教所描述的“最高、独一、永恒的主宰”;而非那种只是有点法术或超能力的鬼神,简单的说就是承认超自然事件与存在,但不承认有最高权力与不变权利。

但是大乘把释迦牟尼当神来拜,这点上和最初的佛教完全是不同的性质,虽然解释中,他们说是为了纪念佛陀,但其实很多人去庙里烧香与捐钱,说到底还是为了“外求”。

所谓“外求”,就是向神明进贡或献祭,来祈求完成某种愿望。但是在原始佛教中,这种行为被认为是愚昧与无用的,这也是为什么会有佛教的原因。

释迦牟尼当初修行前,就已经有了印度教,而印度教就是拜印度三神的,但是印度教的教义提倡“你生来是怎样的人,就该继续做怎样的人,你的后代也该如此”

这使得高官权贵十分喜欢,而那些穷苦人家就很受压迫,印度教认为一切都是“神”指派好的,物尽其用最好,神的指派不能也不该违背。虽然似乎有道理,但其实确实是不合理的,真神根本不会这样去启示人。

而佛教就是在与印度教思想抗衡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所以原始佛教在最初的很多教义与教导是对抗有神论宗教的,因此释迦牟尼曾说过“饭要自己吃,别人不能代你吃”,以此来表明他觉得崇拜神明是无用的,需要自己去修行与体会。印度最早的《吠陀经》里很多是赞美印度神的内容,但佛陀当时认为这是无意义的。

回过头来看小乘与大乘,你就知道为什么两者不能相容了,有人说是两派弟子的问题,但其实是本质已经不同了,不同的东西不可能相容的。这和所谓器量完全无关,如果一个人真的追寻或相信一个信仰,是绝对相信不了别的东西的,其实什么都信=什么都没信。

小乘是“阿罗汉法”“辟支佛法”,以解脱生死为目的。

大乘是“菩萨法”“佛法”。以成佛为目的。

因小乘通常只能自度,故名“小”;又因小乘之“极果”未到“究竟”,亦名“小”。

而大乘是在明心之后无量劫修行,因而能度无量众生,故名“大”;又因能进修到“究竟圆满”,故名“大”。

小乘大乘都能令人解脱生死轮回,这是佛法区别于外道的地方。外道可以发起神通,可以证得四禅八定;但是永远不可能解脱生死轮回,永远不可能取证涅磐。

扩展资料

小乘佛教:

小乘佛教也叫做“小乘教”,"小乘教法",略称“小乘”,是对三乘佛法中之:“声闻乘”和“缘觉乘”的统称。

里面的“乘”是梵文yana(音读“衍那”)的意译,指运载工具,比喻佛法济渡众生,像舟,车能载人由此达彼一样。

小乘法门,是以自我完善与解脱为宗旨,其最高果位为阿罗汉果及辟支佛果。

声闻乘修四谛法,自凡夫至阿罗汉,论时间,速者三生,迟者六十劫,其修行的方便有七,得果有四: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

缘觉乘修十二因缘,自凡夫至辟支佛,论时间,速者四生,迟者一百劫,其修行重在悟证,悟所到处,便是证所到处,故无明显的位阶可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小乘佛法

一、梵语称呼不同

1、大乘佛教:大乘佛教在印度的梵语是“Mahayana”,直白的意思是大的车乘。

2、小乘佛教:小乘佛教在印度的梵语是“Hinayana”,直白的意思是低端的车乘或个人行程。

二、思想不同

1、大乘佛教:大乘佛教核心思想之一是菩萨思想,宣扬修佛之人要立下弘誓,救度一切众生早脱生死轮回苦海,甚至自己未曾得度也可救度其他人修证比自己果位高的成就。

2、小乘佛教:小乘佛教是以知我完善和解脱为宗旨,讲究自己成就阿罗汉的最高果位,他们认为众生不可能通过自我修证成佛,佛只能是唯一的,就是释迦牟尼佛。

三、主张不同

1、大乘佛教:大乘佛教注重信仰和实践结合,形式灵活多样,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教义上追求“人法两空”,认为一切客观事物都可以修证为“空”,所谓“缘起性空”,一切法都是因缘和合而成,不存在本质实体,皆是虚幻假象而已。

2、小乘佛教:小乘佛教一般主张“我空法有”,虽然否定个人的主观精神,认为是空的,但对客观世界的否定却不彻底,一部分小乘佛教教义承认事物的基本组成因素有“极微”的存在,带有一定的唯物思想倾向。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小乘佛教

百度百科-大乘佛教

乘和小乘的区别,表现在许多方面。首先,在对于佛陀释迦牟尼的看法上,小乘佛教一般把他看做是一个教主、导师,是一个达到彻底觉悟的人。大乘佛教则把释迦看做是一个威力广大、法力无边、全知全能的佛,并且认为除释迦牟尼佛外,在三世(过去、现在、未来)十方(东南西北,四维上下)有无数的佛。其次,在修持方法上,小乘佛教主张修戒、定、慧“三学”(通过守持戒律,修习禅定而获得智慧)、“八正道”(八种正确的思维和行动方法)。大乘佛教则除了“三学”、“八正道”外,还偏重于修习包括“六度”、“四摄”在内的“菩萨行”。

菩萨思想是大乘佛教思想的一大特色。所谓菩萨,即指立下弘大誓愿,要救渡一切众生脱离苦海,从而得到彻底解脱的佛教修行者。大乘佛教徒把释迦牟尼成佛以前的修持阶段,即在修习“菩萨行”的阶段作为自己修行的榜样,因此大乘佛教徒主张可以在家修行,并不强调一定要像小乘佛教徒那样需要出家修行,这也是大乘和小乘的重要区别之一。大乘教徒把菩萨的修行发放概括为“六度”、“四摄”。“六度”是指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他们认为这六种方法是能够脱离生死苦海,达到涅磐彼岸的通道。“四摄”是指大乘佛教徒在日常生活和活动中,在与他人相处时需要遵守的原则,具体是指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大乘佛教认为这是菩萨救渡众生时所应遵守的原则和方法。为了与小乘相区别,大乘教徒把自己的思想学说称之为“菩萨思想”,把自己的修行实践称作“菩萨行”,把自己所尊奉的戒律称之为“菩萨戒”。

在教义学说上,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之间的重要区别是:小乘佛教一般主张“我空法有”,即否定个人的主观精神主题,但对客观世界的否定却不彻底,部分小乘佛教派别则通过“分析”的方法来否定客观事物,实际上却承认事物的基本组成因素“极微”的存在,带有唯物思想倾向。大乘佛教则通通常主张“人法两空”,既否定人的主观精神主题,也否定客观事物的存在,他们认为关于客观事物“空”的认识并不是通过“分析”方法得到的,而是“缘起性空”,即一切“法”都是由因缘和合而成,不存在本质实体,因而是“空”。事物现象的存在只不过是一种虚幻的假象而已。“性空幻有”,这是大乘思想,特别是早期大乘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另外在修行目标上,小乘佛教把证得“阿罗汉”果作为修行的最高目标。而大乘佛教则以“普渡众生”为修行宗旨,以成佛作为最高的修行目标。

小乘偏于自度,大乘不仅自度而且还要度人,大小乘的持戒的意义上也不一样,大乘和小乘的区别,表现在许多方面。首先,在对于佛陀释迦牟尼的看法上,小乘佛教一般把他看做是一个教主、导师,是一个达到彻底觉悟的人。大乘佛教则把释迦看做是一个威力广大、法力无边、全知全能的佛,并且认为除释迦牟尼佛外,在三世(过去、现在、未来)十方(东南西北,四维上下)有无数的佛。其次,在修持方法上,小乘佛教主张修戒、定、慧“三学”(通过守持戒律,修习禅定而获得智慧)、“八正道”(八种正确的思维和行动方法)。大乘佛教则除了“三学”、“八正道”外,还偏重于修习包括“六度”、“四摄”在内的“菩萨行”。

佛教,本分有原始佛教与后期佛教。原始佛教又称为小乘佛教,后期佛教又称为大乘佛教。

事实上,佛法共分五乘:人乘、天乘、声闻乘、独觉乘、菩萨乘。修上品五戒十善的生天,中品五戒十善的生人,综合五戒十善,称人天道声闻是由於听法修行而得解脱生死的,独觉是不由听法无师自觉而解脱生死的,综合声闻独觉,称为解脱道菩萨道是既求取解脱道而又不舍人天行的一种法门,所以大乘的菩萨道是解脱道与人天道的综合。

仅在人天道修持五戒十善的人,尚是凡夫。了解脱道,不再受生死的人才是圣人,因他们只顾自己乘着佛法而解脱,不回头过来救度其他的众生,所以称为小乘。菩萨是上求无上佛道而自己解脱生死,下化无量众生同离生死苦海,所以称为大乘。

也既是说大乘、小乘,乃是一种比喻。大乘喻能渡无量众生。小乘喻渡少数众生。大乘与小乘的分别是觉悟境界高低的差别。

以上就是关于大乘与小乘最大的不同是什么全部的内容,包括:大乘与小乘最大的不同是什么、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两者有何异同、佛教的大乘和小乘有什么区别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816858.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6
下一篇 2023-05-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