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针修辞手法形式

顶针修辞手法形式,第1张

顶针又称顶真、联珠或蝉联,指用前一句结尾之字或结尾之词作为后一句开头之字词,使相邻分句蝉联。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对联手法,也很能体现汉字的特色。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顶针修辞手法形式,欢迎阅读。

顶针(顶真)实例

如: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选自《木兰诗》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选自《木兰诗》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选自《木兰诗》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佚名题北京潭柘寺弥勒殿联)

痴则贪,贪则嗔,嗔则伤人种苦因,故知痴是苦;

戒而定,定而慧,慧而悟道成师匠,当以戒为师

顶针修辞手法形式

顶真对联,根据用字的位置和频率,可以分为句中顶真、句间顶真和句句顶真。

句中顶真

即在句中结奏点(断读处)传递文字,古人称之为联绵(连绵)。如长沙白沙井联:

常德德山山有德;

长沙沙水水无沙。

按七言联“二二三”节奏式,可读为“常德-德山-山有德;长沙-沙水-水无沙”。德、山、沙、水均为句内顶真。

句间顶真

即在各断句间传递文字。如下面一副戏台联堪称顶真联中的佳品:

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也非我;

装谁象谁,谁装谁,谁就象谁。

这副顶真楹联概括力极强,仅用了二十二个字,就把戏剧演员忘掉自我、逼真肖人的精彩表演描述出来了,该联对仗工稳,精巧风趣,联意隽永,是一副绝妙戏联。

顶针修辞手法形式

诗词论坛朋友圈里很热闹,陈平老师不知从哪淘弄到的一些老物件,发到圈内,一石激起千层浪,这在朋友圈引起了不小的骚动,大家诗兴大发,毫不吝啬地临屏赋诗一首或引发出一个个精彩的对联,实在是美轮美奂,尽现奇葩。

老物件,是对逝去生活的一种回忆和眷恋,每看到一件老式物品,就不由得激起我对过去的美好回忆,这些东西均来自民间,因为岁月的流逝,历史长河的淹没,大都不复存在,即便是留下来的,也都是老一辈爱不释手。

舍不得丢弃,精心保管起来的,有的锈迹斑斑、模糊不清,乍看起来还真以为是太早的年代留下来的古董;有的晶莹透亮、熠熠发光,那是老人们经常地对它进行维护擦拭,虽年代久远而清新如故。如今的孩子是没人在意这些不值钱的东西,而对于我们这些经历了贫困苦难童年的我们来说,这是弥足珍贵的宝物。

农村的老物件实在是太多了,数不胜数,上世纪的煤油灯、乌璐鞋、扁担、蛤痢油等等等等,在今天早已成为历史的积淀,抹不去的就是旧日的情怀。

昨天陈老师又发了一个顶针,顶针这一日常生活用品,是当年祖辈们缝缝补补中不可或缺的。它是一个金属箍,有铝质的,也有铜质的厚度大约一毫米左右,宽有两厘米,外侧布满密密麻麻而又排列有序的凹点。

做针线活时,把它戴在右手中指上部的两个关节中间,穿了线的针鼻子顶住这些凹点,既减轻了手的劳动强度,也提高了缝制速度。在我小时候,我就总能看见祖母和母亲使用它,那时家里穷,全家人的衣服鞋袜,都是祖母和母亲用这小小的顶针儿,一针针地缝出来的。

冬季来临之前,是祖母和母亲最忙的时候,无论白天和黑夜,都能看到她们在赶制过冬的棉鞋、棉衣,尤其是棉鞋,厚厚的用浆糊粘贴的一层层坚硬的噶巴,首先得用锥子锥成小眼,再一针一线的穿透,由于噶巴厚度很大,就必须用顶针来顶着针尾将针送过厚层,这就必须用力。

白天还好,日光充足,屋子比较敞亮,费点力气就可以了,而到了晚上,那境况就完全不同,昏暗的煤油灯下祖母和奶奶都戴着老花镜,脸几乎紧紧地贴到了煤油灯上,一针一线的缝制,祖母老了,双手因岁月的蚕食和太多的劳累已经枯干得只剩下一层皮,母亲也因为那时的艰难生活和常年辛勤劳作而瘦骨嶙峋,顶针很小,密密的凹点根本看不清楚,只能是试探着去顶针尾,稍不小心。

针尾就直戳到手上,随即便是一个小小的针眼,渗出血来,他们就用嘴抿一下,昏暗的灯光加上昏花的眼神,即便是再小心也无济于事,一个晚上过去,祖母和母亲的手指上不知扎了多少个小眼,不知流了多少血。第二天,她们依旧的那么忙碌。她们的手上不知重复的又被扎了多少次。

还没等她们手上的针痕完全消退下去,春节又到了,她们又一次把顶针带在手上,又一次聚在昏暗的煤油灯下,带着老花镜,又一次不知劳作多少天,用浆洗过的破旧的老布为我们缝制过年的新衣服,她们的手上不知又戳上了多少个针眼,她们的血不知又流下了多少次。艰难困苦的岁月、拮据匮乏的生活,在她们的手上留下了太多的印痕,她们一生度过了多少个辛勤劳作的不眠之夜,她们的右手中指上部的两个关节中间的明显的那道凹痕就是最好的见证,那磨平了了的顶针儿就是最好的证明。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她们的的内心深处,痛,是没有概念的,有的只是对儿女们的呵护和大爱。我们周身得体的穿戴,不仅仅是简单的针线活,那是祖母和母亲用心血缝制的,今天,我才真正的掂量出祖母和母亲手上这道印痕的份量,才真正的读懂了顶针的含义。

祖母很早就离开了我们,她是守着煤油灯和顶针离开的我们;母亲也离开了我们,她是守着电灯和顶针离开的我们。顶针,也随着母亲而去,我就再没有看见它,我只看到年轻的男女们白皙而丰润的手上戴着顶针式的戒指,光滑呈亮,金光闪闪,诱人至极。而她们哪里知道那个年代的“戒指”。是经过无数次的顶撞,原有的窝被顶得满目疮痍的顶针。

顶针,是那个年代我们全家人幸福生活的写照,是祖母和母亲永远不知疲倦用心血换来的我们全家人幸福生活的写照。

推荐

上联:鱼钓钓鱼鱼骇钓;

下联:马鞭鞭马马惊鞭。

上联:一心守道道无穷,穷中有乐;

下联:万事随缘缘有份,份外无求。

上联:无锡锡山山无锡;

下联:平湖湖水水平湖。

上联:听雨,雨住,住听雨楼也住听雨声,声滴滴,听,听,听;

下联:观潮,潮来,来观潮阁上来观潮浪,浪滔滔,观,观,观。

上联:松叶竹叶叶叶翠;

下联:秋声雁声声声寒。

上联: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

下联: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

上联:山羊上山,山碰山羊角;

下联:水牛下水,水没水牛腰。

上联:山径晓行,岚气似烟,烟似雾;

下联:江楼夜坐,月光如水,水如天。

上联:千里为重,重山重水重庆府;

下联:一人成大,大邦大国大明君。

上联:龙怒卷风风卷浪;

下联:月光射水水射天。

上联:烈火煎茶,茶滚釜中喧雀舌;

下联:清泉濯笋,笋沉涧底走龙孙。

上联:开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

下联: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与己何所不容。

上联:金水河边金线柳,金线柳穿金鱼口;

下联:玉栏杆外玉簪花,玉簪花插玉人头。

上联:黄花岗,岗花黄,黄照碧血,血染黄花留芳阁;

下联:绿水河,河水绿,绿映白塔,塔印绿水存真容。

上联:弓长张张弓,张弓手张弓射箭,箭箭皆中;

下联:木子李李木,李木匠李木雕弓,弓弓难开。

上联: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虾吃水,水落石出;

下联:溪水归河水,河水归江,江归海,海阔天空。

上联:船载橹、橹摇船,橹动而船行;

下联:线穿针、针引线,线缝而线缀。

上联:保俶塔,塔顶尖,尖如笔,笔写五湖四海;

下联:锦带桥,桥洞圆,圆似镜,镜照万国九州。

上联:白鸟忘饥,任林间云去云来、云来云去;

下联:青山无语,看世上花开花落、花落花开。

顶真(顶针),亦称联珠、蝉联,是一种修辞方法,是指上句的结尾与下句的开头使用相同的字或词,用以修饰两句子的声韵的方法。注意:使用这个方式时,毋须限制上下句的字数或平仄,但上下句交接点一定要使用相同的字或词。

作用:总的说来:环环紧扣,引人入胜。

具体地说:议事说理,准确、谨严、周密。抒情写意,格调清新。状物叙事,条理清晰。

扩展资料:

相关延伸:大类修辞手法包括:

比喻,比拟(又名比体,分为拟人、拟物),避复,变用,层递,衬垫(衬跌) ,衬托(反衬、陪衬),倒文,倒装,迭音,叠字,复叠,顶真(又名顶针、联珠),对比,对偶(对仗、队仗、排偶),翻新,反复,反问,反语,仿词,仿化,飞白,分承(并提、合叙、合说);

复迭错综,复合偏义,共用,合说,呼告,互体,互文,换算,回环,回文,降用,借代,设问,歧谬,排比,拈连,摹绘,列锦,连及,夸张,警策,示现,双关,重言,重叠,指代,用典,引用,移用,谐音,歇后,象征,镶嵌,析字,委婉,婉曲,通感(移觉、移就),跳脱,转文,舛互。(共计63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修辞方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顶真

顶针修辞手法简单来说就是上一个句子最后的字与下一个句子的第一个字一样。

运用顶真修辞手法,不但能使句子结构整齐,语气贯通,朗朗上口,而且能突出事物之间环环相扣的有机联系。

很多诗句、文言文里面都运用到了顶针修辞手法,比如李白《白云歌》中的“楚山秦山皆白云,白云处处长随君长随君入楚山里,云亦随君渡湘水湘水上,女罗衣,白云堪卧君早归”又比如木兰诗里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等。

顶针修辞手法除了可以运用到故事、文言文中,还可以运用到写排比句中,比如:

1、友谊是笔,写出人生之光;友谊是光,照亮黑暗的街。友谊是街,走出宽阔的路;友谊是路,带你走向成功。

2、爱心是清泉,浇灌片片绿叶;爱心是绿叶,衬托朵朵鲜花;爱心是鲜花,散发阵阵清香。

3、爱心是基石,垒起雄伟的山峰;爱心是山峰,托起火红的太阳;爱心是太阳,带来无限的温暖;爱心是温暖,融化心中的寒冰。

4、亲情是雨,滋润干涸之土;亲情是土,培育细嫩的苗。亲情是苗,催生茁壮的树;亲情是树,为你挡风遮雨。

5、撸摇船、船载梅,动而船行;线穿针、针引线,线缝而线缀。

6、胡杨生下来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下去千年不朽。

顶针又称顶真、联珠或蝉联(英文 anadiplosis),指用前一句结尾之字(或结尾之词)作为后一句开头之字(词),使相邻分句蝉联。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对联手法,也很能体现汉字的特色。

实例

如: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选自《木兰诗》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选自《木兰诗》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选自《木兰诗》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佚名题北京潭柘寺弥勒殿联)

痴则贪,贪则嗔,嗔则伤人种苦因,故知痴是苦;

戒而定,定而慧,慧而悟道成师匠,当以戒为师。

扩展资料:

基本释义

顶针[ dǐng zhēn ]:

1。顶真续麻的省称。修辞方式,用前面结尾的词语或句子做下文的起头,顺序而下,一般由三项或更多项组成。如“门外有条街,街内有个巷,巷内有个庙”。也作顶真。[1]

2。顶针又称顶真、联珠或蝉联(英文 anadiplosis),指用前一句结尾之字(或结尾之词)作为后一句开头之字(词),使相邻分句蝉联。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对联手法,也很能体现汉字的特色。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顶针

以上就是关于顶针修辞手法形式全部的内容,包括:顶针修辞手法形式、顶真的修辞手法是什么、什么叫顶针修辞手法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813995.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6
下一篇 2023-05-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