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光是什么颜色的

月亮光是什么颜色的,第1张

月球表面覆盖着粉末一样的厚厚尘土,所以月球上基本上都是灰色,但有些岩石是白的和黑的。

从地球上看月亮则因为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天气看到不同颜色的月亮,基本如下:

平时仰望天空,在没有云的遮挡时,用肉眼观看月亮是银白色的;

月全食时,月球能接受到的光线仅来自地球上的日出和日落,用望远镜观看其颜色呈现出美丽的橙红色。

我们周围的所有物体都能够反射光线(理论中的黑体及传说中的黑洞除外)

月亮自己不能够发光,它反射太阳的光线就是我们看到的月光不光滑的月球表面对太阳光形成漫射,光线进入地球的大气层进入我们眼睛就成了我们看到的皎洁的月亮光了所以如果月亮表面像镜子一样光滑的话,我们将看不到明亮的月亮了

月球表面的环境,与地球表面的自然环境大不相同月球上没有大气,处于一种高度的真空状态,连声音都无法传播月球上也没有水,就是在对月球的岩石分析中,也没有发现水分那里满目荒凉,毫无生气,是一个没有生命活动的世界月球上没有大气层,月面直接暴露在宇宙空间因而月表的温度变化非常剧烈白天最热时,月表温度可达127℃;夜间最冷时,温度则可降到——183℃

没有大气,又没有水,月球上也就没有云雾雨雪等气象变化因此,在地球上用望远镜观察月球,可以清楚地看到月表的各种形态

满月时,在地球上用肉眼乍看月球,是一个洁白光亮的圆面仔细观看,则会看到在明亮的月面上有许多黑色的斑纹通过望远镜观察月球时,会清楚地看到月球表面的显著特征:有些区域明亮,有些区域暗黑,大大小小的亮区和暗区交错布满月球表面早在几百年前,人们就已从望远镜中观察到了月球表面的这种特征当时,人们以为那些大的暗区是月球上的海、洋,小的暗区则被当作是月球上的湖、湾,并以此给予命名这些名称,直到今天还继续沿用后来人们才知道,月球上的海洋和湖湾,与地球上的海洋和湖湾是完全不同的,那里根本连一滴水都没有月球上的暗区(即所谓的海、洋、湖、湾),实际上是一些面积大小不同的平原和低地由于那些地方广泛分布着熔岩流形成的比较年轻的岩石,又比较低洼,对太阳光的反射率较低,同周围地区相比,呈现为暗黑色而月表那些亮区,则是月球上的高原和山脉其组成物质主要是比较古老的岩石,对太阳光的反射能力很强,相比之下显得非常明亮“阿波罗”号系列飞船在月球上实地考察的结果,证明这种对月面明暗区域的解释,是完全正确的

在地球上看月球,只能看到月球的半个球面,而这半个球面基本上是月球的同一个半球的表面这个总是朝向地球的半个月球面,叫做月球的正面月球的另一个半球面,总是背着地球,叫做月球的背面在地球上,人们是无法直接观察月球背面的自从1959年月球探测器拍摄了月球背面的照片以后,人们才开始对那里的月面特征有所了解绕着月球飞行的宇航员,则直接地看到了月球背面的景象

在月球的正面,高原、山脉与平原、低地,差不多各占面积的一半月球的背面,也分布着高原、山脉和“海”与正面不同的是,背面的高原、山脉占据的区域非常广阔,而被称作海、洋的平原、低地,所占面积则比较小

从整个月球表面看,月海约占总面积的20%现在已经知道的月海有22个在月球的正面,较大的月海有10个其中,位于西部的有危海、丰富海、澄海、静海和酒海;位于东部的有风暴洋、湿海、雨海、云海和汽海分布在月球背面的月海,主要有理想海、南海、史密斯海、边区海、莫斯科海、浪海、洪堡德海、齐奥尔科夫斯基海等月海中最大的是风暴洋,其面积达500万平方千米月海的周围被山脉所环绕,大多呈封闭的圆形

月球上的山脉,大多是用地球上的山脉名称来命名的如亚平宁山脉、阿尔卑斯山脉、高加索山脉等比较高大的山脉有十多条其中,最长的是亚平宁山脉,其长度达1000千米位于月球南极附近的莱布尼兹山,是月球上的最高峰,其高度达9000米,比地球上的最高峰还要高

环形山广泛的分布,这是月球表面最突出的特征月球表面的环形山,又叫做月坑月坑近似于圆形,与地球上的火山口地形很相似环形山的中间,地势低平,有的还分布着小的山峰环形山的内侧比较陡峭,外侧较平缓有些环形山的周围,向外辐射出许多明亮的条纹月球上的环形山,大多是用著名天文学家的名字来命名的,如哥白尼、开普勒、牛顿、柏拉图、第谷、祖冲之、张衡等环形山

在月球上到处可以看到环形山无论是月球正面,还是月球背面,无论在明亮的高原,还是在低平的月海,都有环形山分布环形山的数量非常多,总数达5万多个环形山的大小差别很大较大的环形山直径达100千米以上,小的直径则在1千米以下在月球的正面,直径超过1千米的环形山,就有33 000个以上其中,直径超过100千米的约有40个南极附近的贝利环形山,直径达295千米,是月球上最大的环形山月球正面的第谷、哥白尼、开普勒等环形山,周围都有很明显的辐射条纹特别是位于南半球的第谷环形山,周围的辐射条纹最为壮观,数量多达100多条其中最长的一条长达1800千米,一直延伸到北半球的澄海在地球上,即使用最普通的望远镜,也能清晰地观察到那些较大的辐射条纹

月面大部分地方的地势是平缓的,没有参差不齐的山峰和尖锐的岩石在月球的表面,普遍覆盖着一层厚薄不一的碎屑物质一般来说,高原、高山区碎屑覆盖物较厚,达1千米之多;而月海区域碎屑物较薄,多在1米左右覆盖物主要是碎石,上面是浮土

关于月球表面形态结构的形成原因,科学家们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虽然目前尚无完全肯定的结论,但普遍认为,塑造月球表面形态的主要因素是:小型宇宙天体物质(小行星、彗星、流星等)冲击、熔岩喷发,以及剧烈的温度变化、太阳风的不断冲击等科学家们通过对月球土、石样品以及其他资料的分析研究,描绘出了月球发展演化过程的大体轮廓,即:月球诞生的时间与地球一样,大约在46亿年前月球诞生后,熔融的表面很快生成一层薄薄的外壳随着较重元素向月心方向聚集下沉,外壳层逐渐加厚经过化学分异后的外壳层,被大的陨星或彗星轰击,在月球表面形成了巨大的盆地随着时间推移,外来天体物质对月球表面的轰击逐渐减少被熔岩流填充的许多大盆地,即形成了现在的月海小岩石块对月球表面的缓慢而不间断的剥蚀,一直持续到现在科学家们认为,巨大的环形盆地——月海,是由小行星、彗星以及比月球小的卫星(在太阳系早期阶段,曾围绕地球转动的较小卫星)轰击月面而造成的例如,月球正面的雨海,科学家们认为是被一颗直径为96千米的小行星撞击以后形成的这些小行星等天体对月球表面的轰击,经历了相当长的时期在39亿至40亿年前,是月球表面遭受轰击最剧烈的时期在漫长的时期内,大量陨星对月球的撞击,形成了数量繁多的月坑被轰击的过程中,月球表层物质在水平和垂直方向,进行了重新分与和组合熔岩逐渐在一些盆地淤积,形成了月海;轰击时产生的大量溅射物,抛落到月面各处各种物质的撞击过程,使月面受到了不断的磨损和剥蚀

确切的说你的说法不对。月亮不会发光。月亮的光是反射的太阳的光。就象你白天可以看见楼房一样。不是楼房能发光而是楼房有反射光的能力(或是散射)。能发光的物体在物理学上我们称之为光源。比如太阳,星星,点亮的蜡烛(没有点亮的就不是了因为他不能发光)等等。月亮也不是光源不能发光。只能反射光。

太阳,呀。我不知道是不是对的只有恒星才会自身发光,月亮只是一颗卫星,所以月亮自身并不发光。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月亮的光芒,是月亮表面反射太阳的光线。 

11只有恒星才会自身发光,月亮只是一颗卫星,所以月亮自身并不发光。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月亮的光芒,是月亮表面反射太阳的光线

1、月球本身不会发光,是反射阳光才被我们看到的。月球作为一个整体反光很强。但一块月球石头在你面前和一块地球的石头在你面前一样,不发光。在月球和其它星球上看地球,地球也同样因为反射阳光而发光。当然,这需要在一定的距离内。如果距离地球过远,就看不到地球反射的阳光了。

2、月亮的光来自于反射太阳的光。无论白天和晚上都是如此。

3、在白天看不见月亮是因为太阳的光过于强烈以至于淹没了月亮的光,所以在白天不容易看见月亮,如果在天气好的地方在白天也是可以看到月亮的。

月亮是反射的太阳光

因此能量要弱很多

所以月光的能量小很多

但是,并不是说月光不刺眼,不刺眼,只是没有阳光那么刺眼你认为日光很刺眼的,相对的你就觉得月光就不怎么刺眼了

以上就是关于月亮光是什么颜色的全部的内容,包括:月亮光是什么颜色的、月球的物质是什么,为什么可以反射阳光、月亮为什么会发光(详细解说)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786746.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4
下一篇 2023-05-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