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烤炭是如何制作的

烧烤炭是如何制作的,第1张

木材隔绝空气加热,其有机质被炭化,形成木炭。这个过程叫干馏。

民间烧炭,以泥土覆盖木堆,点燃其下部,部分木材燃烧产生热量,加热上部的木材使其炭化。现代制作可用木屑或其他木质化的秸秆经干馏、压制成型。

将炭放在铁板上,在煤气灶上烤一会儿。而在野外的时候,告诉你个比较简单的办法,就是往干燥的木炭上,浇些二锅头等烈性酒,然后点燃,这样烧炭的时候,烤肉的味道还会更香!

木炭取火比钻木取火容易很多,可是很多初学烧炭火的人总是很难点火,或是很难让火烧得旺起来。今天聚巧网小编就介绍下如何使木炭烧的更旺,教你怎样让炭火燃烧得更旺,跟着这些简单的步骤和提示就能让你烧炭火更轻松,学会了烧炭火,赶紧准备烤肉吧,嘻嘻。

方法/步骤

1堆一个“炭火球金字塔”,把炭火堆成小山型。你当然可以用手来堆,不过一般不要这么麻烦。只要一开始从袋子里倒出来时对准烤架中心点倒,一个金字塔形状的炭球堆就自然而然出来了。

2把炭球堆浸在火机油里。现在先不要点燃燃料堆,而是要等五分钟后火机油完全渗入炭球再开始。

3在之前的火机油上再倒一层薄薄的火机油。等几秒钟让之后加进的火机油稍稍渗入,然后就可以点燃炭火了。

4到了几乎所有的炭球都变成灰色的炭灰后,把炭灰均匀地铺在烧烤架底部。

小提示

介绍给你一个古老的塞浦路斯技巧:如果你想让炭火烧的更快点,你可以把炭装在一个上下底都开了的罐子(比如大咖啡罐子)里,这样就看起来是一个短柱形。假如说你可以把炭火放在一个平底面上烧(比如一个低烤架),这样就可以让罐子形成一个自然的空气通道,让热空气通过炭火。在罐子里留的空间越多,让空气流通更快,烧的效果越好,越快让炭烧成灰色,以便烧烤食物。

另外一个好方法,就是用Matchstrike这些表面已经含有火机油成分的木炭产品。把这些炭倒进一个大金属咖啡罐,这个罐子沿着底部钻了一系列的洞,但不要在罐子侧面下方钻洞。(一个能钻三角形洞的开罐器很好用)。从底部点燃炭球,点火5到10分钟,直到炭变热。要小心,加热的时候咖啡罐非常烫,千万不要用手来把烧好的炭火放到烤架上,或者均匀铺放在荷兰灶的上下方。

注意事项

千万不要把火机油洒在烧着的炭火上,这样会导致严重的烧伤。严格按照以上步骤来做,你就可以不用重新点燃火焰或者加火了。

千万不要碰触火焰,否则可能会严重烧伤!

不要用浸了火机油的炭火来烧烤烟肉,你应该不想尝到汽油味的烤肉吧?

千万不要用汽油来点火。

对于没有烧烤经验的人来说,点燃烧烤炭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情,不是点大半天没有点燃就是明火大烧。接下来小编就告诉广大朋友烧烤炭怎么点燃吧。

首先呢,我们要准备烧烤炭,在这里小编推荐选择机制炭,还要准备一小块固蜡块,固体酒精可以起到引燃的作用。当然还要一把打火机。

第一步:首先挑几块体积较小的烧烤炭围绕圆形状,要注意烧烤炉的底部有通风的缝隙,然后把一小块的固体酒精放在烧烤炭的中间底部,点燃固体蜡,如图所示;

第二步:等到固体酒精点燃以后基于烧烤炭上面加上适量的机制炭,想金字塔似的堆积起来,这个时候要等差不多20分钟左右才行。(注意:为防止固体蜡没能正常点燃,可以多放一两块固体蜡)。

第三步:在燃炭的时候,机制炭会开始发红,这时候可以使用扇子、小本子还是小风扇加快烧烤炭的燃烧进度。

第四步:等到烧烤炭烧得红透后,基本的烧烤炭就真正点燃了。可以准备好烧烤美食,尽情享受烧烤的乐趣了。(注意:以防万一,烧烤时在旁边准备一桶水,安全第一,做好防护才是重要。)

土窑烧木炭,技术主要在两方面:1建窑烧制木炭其实叫无氧碳化,其建窑关键在于密封方面、进气排气、和便于装窑、便于密封等方面。2碳化技术,当然这需要一定的经验,一般顺序是装窑,点燃,刚开始时给足氧气让其燃烧,等烧到一半或5分子2时,关闭氧气也就是封窑门,让其在缺氧的状态下慢慢燃烧分解,分解出一氧化碳、木焦油、木醋液等有害气体,只留下炭物质也就是木炭。

点火太容易了,空气干燥,用树皮,野草,轻松点燃。然后找点干树枝,树枝点燃后,将烧烤炭放在树枝上。。。适量增加树枝或树皮野草维持火势,5分钟内可以搞定。

南方的话,相对比较困难,空气湿润,野外比较不容易找到生火材料,我的方法一般是带几份报纸,带点容易燃烧的干木头(条状),用上面点火的方法,也能在5-10分钟搞定。

至于什么“点火炭”,点火枪这些东西我个人认为是没有必要的,浪费钱

中国烧制竹炭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干馏热解法和土窑直接烧制法。

(1)干馏热解法:其设备从看主要是外热式立式干馏釜,这种干馏釜在烧制竹炭时,既可使用预干至含水率为20%~25%的竹材,也可使用未经预干的竹材,但以使用经预干的竹材为佳。由于在烧制过程中基本不存在竹炭氧化问题,因此竹炭得率较高,一般为25%左右,高者可达35%,烧制周期一般在48~72小时。但精炼温度提不高,影响竹炭密度;干馏釜容积小,竹炭产量低。浙江省有些厂家就采用这种立式干馏釜烧制竹炭。

(2)土窑烧制法:它是采用燃料(木材)直接加热方式,即窑口由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上升到窑顶后,向窑内扩散,其中大部分热气流流动在上层,有小部分热量向四周辐射,由上往下缓慢干燥并达到预炭化;燃烧窑内部分竹材使窑内温度继续升高,除去挥发性物质,此时窑内烟气循环流动,各点热量和温度基本均匀,完成炭化和精炼阶段,得到结构致密的竹炭。土窑烧制法通常有烟熏预干燥、干燥、预炭化、炭化、煅烧(精炼)、自然冷却等阶段。各个阶段有不同的温度,烟熏预干燥阶段为60~100℃,干燥阶段为100~150℃,预炭化阶段为150~270℃,炭化阶段为270~450℃,煅烧阶段为450℃至1000℃左右。从土窑烧炭的过程来看,各阶段的温度和炭化速度是通过操作者“眼观鼻嗅”,一是观察烟囱及窑门出烟口烟的变化;二是通过闻烟味来确定。土窑用的鲜毛竹,一般在室外放置一周左右,在放入窑中进行烟熏预干燥,大约要1周,而自然冷却至窑口温度50~60℃时也需要一周,出窑一般也要2天。所以从装窑到出炭一般要25~30天,竹炭得率一般为20%左右。工艺合理,后期氧化燃烧的量少则得率超过20%,否则会低于20%,甚至更低(因空气漏入或空气量进入过大)。土窑造价便宜,精炼温度高,竹炭密度大,但质量稳定性差,得率不高。

活性炭的生产工艺: 木材、木屑、树根、果核和果壳等木质材料的炭化,是把它放在炭化设备内加热,进行热分解。在热解过程,发生一系列复杂化学反应,产生很多新生产物,木质材料发生了变化。

根据热分解过程的温度变化和生成产物的情况等特征,炭化过程大体上可分为如下四个阶段。

1 干燥阶段

这个阶段的温度在20—150摄氏度,热解速度非常缓慢,主要是木材中所含水分依靠外部供给的热量进行蒸发,木质材料的化学组成几乎没有变化。

2 预炭化阶段

这个阶段的温度为50—275摄氏度,木质材料热分解反应比较明显,木质材料化学组成开始发生变化,其中不稳定的组分,如半纤维素分解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少量醋酸等物质。

以上两个阶段都要外界供给热量来保证热解温度的上升,所以又称为吸热分解阶段。

3 炭化阶段

这个阶段的温度为75—400摄氏度,在这个阶段中,木质材料急剧地进行热分解,生成大量分解产物。生成的液体产物中含有大量醋酸、甲醇和木焦油,生成的气体产物中二氧化碳含量逐渐减少,而甲烷、乙烯等可燃性气体逐渐增多。这一阶段放出大量反应热,所以又称为放热反应阶段。

4 煅烧阶段

温度上升450—500摄氏度,这个阶段依靠外部供给热量进行木炭的煅烧,排出残留在木炭中的挥发性物质,提高木炭的固定碳含量。这时生成液体产物已经很少。

应当指出,实际上这四个阶段的界限难以明确划分,由于炭化设备各个部位受热量不同,木质材料的导热系数又较小,因此,设备内木质材料所处的位置不同,甚至大块木材的内部和外部,也可能处于不同热解阶段。

炭化对原料的要求

炭化的原料很多,薪材、森林采伐剩余物、森林抚育时消除的杂木、木材加工厂的剩余物,如木屑等都可以进行炭化。除木屑为粒状,需采用特殊炭化炉炭化外,其他原料多以木段为主,都适合大多数炭化炉或炭窑炭化原料的要求。

炭化原料树种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为硬阔叶材,如水青冈、麻栎、苦槠、榆等;第二类为软阔叶材,如杨、柳、椴等;第三类为针叶材,如马尾松、南亚松、湿地松等。要生产出高质量的木炭,以适合冶金工业和二硫化碳工业等工业部门使用,炭化原料应选用硬阔叶材,而针叶材常用来生产松木炭,用于制造活性炭。

炭化材最好大小均匀,一般要求直径不大于0厘米,若直径太大,应把它劈开,劈裂线长度要求小于12厘米。炭化材的长度以炭化炉或炭窑的高度决定,若大材不劈开,因木材的导热性差,炭化时产生的气体混合物,由木材内部通向外部,所需通过的路径很长,炭化时间也长。会导致木材机械强度下降。

供炭化的薪材多属萌芽林,故最好在秋冬季采伐,此时,树木处于休眠阶段,树液停止流动,根部贮存物质,不受损害,利于来年萌芽更新;而且秋季天气晴朗,相对湿度小,木材含水量低,伐下的薪材易干燥,可缩短炭化时间,减少燃料消耗,生产的木炭裂缝少,质量高。

此外,腐朽木、病害枯死的木的木材,均不宜作炭化原料,因为腐朽木材炭化时,木炭疏松、易碎和容易自燃,大大降低木炭质量。

怎样进行筑窑烧炭?

炭窑修筑前,都要进行窑址选择,对窑址有如下要求:

1 附近资源丰富,原料和木炭的运输比较方便;

2 靠近水源,但又不会受到地表水冲刷淹没,或积聚雨水;

3 土质坚实,最好是能耐火烧的粘土;

4 坡度较小,又有堆放原料和木炭的地方;

5 如果是山坡地,选择的山坡方向要使筑成的炭窑燃烧室通风口朝向常风的方向,有利于通风和燃烧。

现以猪头窑为例子,说明炭窑的筑造过程。

在选好的窑址上,画一个等边三角形,其中一个顶角,用于联接燃烧室,这个顶角应朝常风方向。三角形边长约21米并修成弧形,在线内向下挖1米深左右,即为炭化室。在燃烧室对面炭化室后下方正中挖烟道腔和排烟孔,孔高14厘米,宽18厘米,炭化室前端略高于后端。在炭化室前端三角形顶角打一排横向木楔后即进行装柴,薪材直立装入炭化室中,质量好的上等薪材装在后面,中等的装在中间,质量差的下等材装在最前面,装材细头向下,粗头向上,中心略高于四周,使薪材堆成拱形。上面盖上一层稻草,在炭化室的后面两个边角上放上二个藤圈,在炭化室的中前部近边线上也放上二个藤圈,这四个藤圈作为烟孔。然后沿四周铺泥土,筑窑盖,边铺土,边打紧,锤打得越紧越好,窑盖筑好后,将烟孔中的泥土挖去,并铺上松土。

在炭化室前面筑燃烧室,燃烧室前端低于后端。

筑好窑型后就可进行烘窑,烘窑时,在燃烧室点火,火力不要太猛。如果烘窑速度太快,炭窑将不够坚实,火烧去木楔,形成通道,逐渐烧入炭化室,待烟孔松土发白时,把松土挖去,从烟孔冒出白烟,当烟色转青时,将烟孔盖上,打开烟道口,使烟气从烟道口冒出,烟色变青时,将所有孔口堵塞,进行闷窑,经2天冷却后,炭窑即成型固定,在窑的侧面开一个出炭门,进行出炭,以后可以继续装柴烧炭,其过程和前面烘窑相同,只是烧炭时间较短,正常的烧炭周转时间约3—4天。

移动式炭化炉怎样烧炭?

移动式炭化炉用2毫米厚的薄钢板焊接,由炉下体、上体和顶盖叠接而成。炉下体为空心圆台体,距离下端20毫米高的弧面上,间隔等距离地开通风口和烟道各4个,通风口和烟道上分别装有通风管和烟囱,炉下体的内部设有4块扇形炉栅,中央竖立一个点火通风架。炉上体直径比下体略小,性状相同。炉顶盖中央设一个点火口,用点火口盖来封闭它。炉体全高1525毫米,有效容积275立方米,一次处理原料量22层积立方米。

移动式炭化炉对原料的要求为:炭材长1米,直径3—8厘米;点火材长25厘米,直径5厘米;燃料材长50厘米,直径5厘米,含水率要求在25%以下。

烧炭时,将炉下体放在平地中心,装入4块扇形炉栅,炉上体放在炉下体的凹槽上,点火通风架竖立在炉栅中央,烟囱和通风管分别插在烟道口和通风口上。

点火材呈井字形平放在点火通风架上;制炭材直立地装在炉内,大头向上,大径级和含水率较高的装在炉体中央;制炭材的顶端横铺一层燃料材。

炉顶盖放在炉上体的凹槽上,为了密封,各层的凹槽内均用沙土填满,炉下体外缘填一层厚250毫米的泥土并夯实。

用明子等易燃材料点火,从炉顶盖上的点火口投入炉内,将点火材和制炭材顶端的燃料材点燃,并不断地添入燃料材;当烟囱口温度达到60摄氏度,盖上点火口,并用沙土填入凹槽内密封。

当炭化进行4—5小时,炉内制炭材的干燥阶段结束。当烟囱口烟气由白色变**时,逐步关闭通风口插板。

当通风口出现火焰,烟囱口冒青烟,烟囱内发出嗡嗡响声,预示炭化过程结束。立即用泥土封闭通风口,再过30分钟,将烟囱除去,封闭烟道口。炉内温度冷却至40摄氏度时;开炉出炭。木炭得率为25%左右,木炭含水率为6%。

多槽炭化炉怎样进行木屑炭化?

木屑是一种多孔隙松散的物料,在炭化时,特别要注意木屑是热的极不良导体这一性质,所采用的设备形式,应考虑如何加快传热和传热均匀的问题。否则炭化将不能完成。多槽炭化炉是根据木屑特性而设计的专用木屑炭化设备。

多槽炭化炉每台炉有14个立式炭化槽,每个炭化槽的两侧为烟道,一台炉内共有15个烟道,炉的内部用耐火砖,外部用青砖砌成,炉长7米,宽45米,每炉设五个燃烧室,每一燃烧室与炉内的3个烟道相通,燃烧烟气在炉内烟道中分5层曲折上升至顶部,与烟囱连通,烟囱高10米,高温烟气在运动中将热量通过隔墙间接地传给炭化物料。炭化产生的蒸汽气体通过房顶排气罩排空,炉顶设加料室,原料由此加入炭化槽,每个炭化槽均有一个卸炭口,卸炭口设在与燃烧室相反的一面。

生产时,首先在燃烧室点火,加热炭化槽,待温度升至300摄氏度时开始投料,直至加满为止,每个炭化炉第一次投料可投下松木屑1400—1700公斤,待部分木屑炭化后,在各炭化室内上下搅动一下,以免炭化室内木屑之间存有空隙引起灰化,在搅动时,被木屑阻留在炭化室内的气体往往会连同烟火一齐上扬,灼伤人体,应特别注意安全。对炭化室进行搅动后,便可进行第二次投料,投料量600—800公斤。在炭化过程中,当炭化槽冒出青烟或无烟,加料口和出炭口外部没有火焰冒出,炭化槽内物料呈暗红色,不冒火星时,表明炭化结束,即可出炭。出炭时,把出炭门打开,用长柄铁耙把炭粉耙入铁桶内,立即用湿炭粉盖上,以防炭粉灰化。

每炉投料量为2—25吨木屑,炉温约700摄氏度,炭化时间随原料含水率而异,约4—8小时,每炉可得木屑炭300—400公斤,耗煤15—17吨。

这种炭化炉结构简单,容易砌造,操作易掌握;但耗煤量大,炭得率低,质量不够均匀,高温操作,劳动强度大。

木炭的性质

1 木炭的外部形态 质量高的木炭断面具有黑色光泽,敲打时发出响亮清脆的金属声。在不同的温度下烧制的木炭,其外部形态是不同的。在低于250摄氏度时烧制的炭,表面带褐色,不易敲断,燃烧时有火焰;300—350摄氏度烧制的木炭表面呈黑色,当烧制温度达500摄氏度时,敲打时,木炭发出响亮金属声。

2 木炭的固定碳 固定碳是一个假定的概念,它是在规定的高温,一般为850—950摄氏度下,不通入空气进行煅烧时的无灰分的木炭。一般的木炭可能含70%—80%的固定碳。随煅烧温度升高,木炭中固定碳的相对含量增加。

3 木炭的挥发分 木炭在高温下煅烧时放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氢、甲烷和其他碳氢化合物等气态产物称为挥发分。

烧制木炭的温度在300—700摄氏度以内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木炭煅烧时所分出的挥发分的组成发生下列变化: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甲烷的含量逐渐降低,而氢的含量逐渐增加。烧炭的温度升高时,木炭的发热量增高,而气体的发热量降低。

4 木炭的机械强度 木炭的机械强度表示它对压碎和磨损的抵抗能力,它在木炭的转装和运输上以及在冶金工业应用上有很大意义。转载的次数愈多,在熔铁炉的炉胸中,木炭受到上部炉料强大压力,而由上向下移动时,则受到炉料块和炉胸壁的强烈摩擦,如果木炭变成碎屑,气体难以通过炉料,熔铁炉的操作就会发生故障。

木炭强度沿纵向较高,径向较低,而弦向最低。当烧制木炭最终温度相同时,木炭强度随烧炭时间的增加而增加。

5 木炭的比重和孔隙度 木炭的比重因树种、木材的质量、炭化的最终温度和升温速度而不同。一般比重大的木材烧成的木炭比重也大。木炭孔隙度决定木炭大部份性质,如反应能力、导热性、吸附性等。

6 木炭的发热量 木炭的发热量与炭化温度有关,炭化温度高,木炭碳素含量大,发热量也较高。

7 木炭的灰分 木炭烧完后成为白色或淡红色的物质称为灰分。木炭中灰分含量随烧制温度、树种、被炭化木块和树皮的比例、树木的立地条件、砍伐季节、运材和烧制方法而不同。一般烧制温度愈高,灰分含量愈大,由阔叶材烧制的木炭其灰分含量比针叶材高;树皮含灰量比木材高。

竹炭到底是怎么烧出来呢?简单地说,竹炭是以4年以上的成熟竹子,经过高温无氧炭化技术制成。要烧出上等的竹炭,从选竹材,切割,预干燥,细绑,到入窑升温炭化,每一步骤都得讲究。

(1)竹炭的最佳材料

竹炭是以竹子为材料烧成。我国现有的常见竹子种类有:桂竹,麻竹,绿竹,孟宗竹,刺竹,长枝竹等。这些竹子都可以拿来烧成竹炭,但最适合者以生长在中低海拔,五年以上的或成熟的孟宗竹,烧成竹炭后品质与效果最佳。

竹子从冒出地表长成后开始生产竹笋,一直持续4-5年左右,竹笋产量逐渐降低,竹材含水量也逐渐减少,此时竹子开始老化,也表示竹子材质成熟了。

竹子在4-5岁前,竹身含水量高。产笋速度也高,此时砍来烧制竹炭,不但减少竹笋的产量,同时烧制时也需费更多的时间来干燥竹子中的水量,相当不划算。

但是等到竹子长至5岁以后,竹身含水量减少,产竹笋量自然下降,竹子开始老化,农民通常进行部分老竹砍伐,来促进竹子的新竹炭虽然是为了取代备长炭的产物,但它与备长炭并不相同。两者最主要的差别在于材质不同,烧制方法也不同。竹子如何变成竹炭的呢?以下将详细解说。

竹炭到底是怎么烧出来呢?简单地说,竹炭是以4年以上的成熟竹子,经过高温无氧炭化技术制成。要烧出上等的竹炭,从选竹材,切割,预干燥,细绑,到入窑升温炭化,每一步骤都得讲究。

(1)竹炭的最佳材料

竹炭是以竹子为材料烧成。我国现有的常见竹子种类有:桂竹,麻竹,绿竹,孟宗竹,刺竹,长枝竹等。这些竹子都可以拿来烧成竹炭,但最适合者以生长在中低海拔,五年以上的或成熟的孟宗竹,烧成竹炭后品质与效果最佳。

竹子从冒出地表长成后开始生产竹笋,一直持续4-5年左右,竹笋产量逐渐降低,竹材含水量也逐渐减少,此时竹子开始老化,也表示竹子材质成熟了。

竹子在4-5岁前,竹身含水量高。产笋速度也高,此时砍来烧制竹炭,不但减少竹笋的产量,同时烧制时也需费更多的时间来干燥竹子中的水量,相当不划算。

但是等到竹子长至5岁以后,竹身含水量减少,产竹笋量自然下降,竹子开始老化,农民通常进行部分老竹砍伐,来促进竹子的新生。

利用这些砍下来的老竹来烧竹炭,不会伤害森林生态,完全没有破坏水土的负面作用,而且将老竹做更多面的利用,做成可净化环境的竹炭,对人体健康及环境保护都有正面功效。

用来烧制竹炭的竹林中,以生长在中低山区,无污染源,水质干净的竹林最适合,其中最符合的品种就是孟宗竹。

根据工研究的反复试烧研究后,国内六大经济竹子中,以4-6年的成熟孟宗竹,其组织结构稳定,材质够硬,烧成竹炭后,品质与效果比其它竹子更好。

有了最适合的竹材,还得经过前处理,干燥,一次炭化,二次炭化等高技术过程,才能烧出完美的竹炭。

(2)分段切割,整竹利用

竹子烧成竹炭,其中利用价值最高的部分是竹子中间部位,即从地表算起第10-20节最后,这一段竹子含水量适中,竹子粗细均匀,烧成竹炭后可做最多的利用。

竹子的根部则含水量过高,而竹子末梢则含水量太低且太细,两者烧成的竹炭,前者炭化不够,竹炭最珍贵的吸附效果及远红外线功能不好,而枝梢则因太细而易断裂,无法切割成完整片状—这是以量产效益来看。但对创意无限的烧炭人来说,竹子的根部与尾部虽部好烧,但是更珍贵。

竹子根部粗而带有须状根,每一个竹子根都是一个造型独特的艺术品,一旦烧得好,可以直接拿来当成摆饰。

身价立刻百倍。而竹子的尾部末梢,或细幼的枝条,虽然不能切成竹炭片,但发挥创意将之变成调咖啡棒,十分好用。

(3)阳光预先干燥,去除多余水分

竹材烧制前,得先经过裁切,切割成约1公尺长,再将竹子十字对刨成竹片,将竹片以绵绳或麻绳捆成一束,放置在空地中晒太阳,让青绿的竹子逐渐变黄,等竹子中的含水量减少13%~15%时,才能进行烧制。

将竹子堆置在空旷地区,利用阳光来暴晒竹子,大约得经过7~14天才能让竹子中含水量减少至适合进窑的程度。以阳光天然烘干法,不耗费能源,而且可以保留竹子中最多的矿物质。

(4)炭窑有学问,烧炭有技术

烧制竹炭的炭窑与一般烧木炭的炭窑不同,竹炭窑的主要结构,可以简单分成三个部分:

燃烧室——包括内外强、进气口、出气口、燃烧口。功用是添加燃烧材料,用来为炭窑升温,并供应燃烧时所需氧气之处。

炭化室——包括窑壁与窑顶。功用是堆置竹材的地区,让竹子在窑温升高后,使竹材在高温无氧的环境下闷烧,让竹子炭化成竹炭。

排烟室——包括烟口、集烟室、烟囱。功用是收集竹子在高温炭化过程中产生的竹烟,竹烟经过冷却形成竹醋原液,再经过蒸馏手续,做成竹醋液。

为了烧出天然无污染的竹炭,竹炭窑最好是土窑或砖窑。建窑的地点最好选在空旷无人、动风少、岩石少、坡度小的地点,当地地下亦不可有废弃物掩埋,以免地下的废水与污染物经过土质在烧炭高温中蒸发进入竹炭中。所以烧炭人需有相当技术与品质把关,才能少出优良的竹炭。

首先,得严格选用熟成年分的孟宗竹材,并经过确实的预先干燥过程,同时捆绑竹材的绳子一定得使用天然的材料,如绵绳或麻绳,绝不能使用塑胶绳或金属制的铁丝,以免烧制时融化的绳子变成有害毒性物质,吸进竹炭的多孔质中,一旦使用这种竹炭,不但不能去除污染,反而成了污染。

再者,烧竹炭得利用木材等天然的燃烧材料来进行窑室的升温,在升温过程中还得确保竹材的炭化区没有氧气进出,以免竹材还没有炭化就先烧光了。

升温的速度得保持稳定上升,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升温太快窑内温度会无法达到平均,烧出来的竹炭良莠不齐;升温太慢则耗费燃烧材料,造成浪费。

当窑中温度升高至400~500度左右,窑内竹材即开始炭化,开始炭化时则需以快速而熟练的动作进行对窑,让窑内利用土窑保温与竹材自动炭化产生的温度来将竹子焖烧成竹炭,此时如果对窑的动作太慢或对窑不确实,窑中温度即无法持续上升至600度、800度,甚至1000度,也无法烧出品质优良的竹炭。

对窑后竹材开始炭化,至竹子大部分炭化完成后炭窑自然温度逐渐下降,就能开启炭窑,收获竹炭了。

从开始加温燃烧,至封窑让竹炭进行炭化,约需要10~14天。封窑炭化开始至炭化完成,竹炭逐渐降温,炭窑才可以打开,也需14天左右,制作竹炭前前后后至少得用上35天至2个月时间,才能达到品质完美的竹炭。

(5)低温竹炭吸湿除臭,高温竹炭导电阻电磁波

以摄氏600度高温无氧法烧成的竹炭,让青翠苍绿的竹子变成为乌金发亮的竹炭。竹子的维管束组织中具有无数肉眼看不见的细胞,细胞中的水分在烧炭过程中被抽光,留下炭化后的细胞壁,形成多孔质,多孔质具有:净化水质、净化空气、除臭、调节湿度、调节温度、防腐、缩小水分子、产生负离子、产生远红外线热能、天然堆肥等,让竹炭成了净化环境的最佳媒介。但如果窑达到导电,阻隔电磁波的功能,则需让竹炭炭温度升高至1200~2000度左右。经过这种高温度烧成的竹炭,是当年爱迪生寻找电灯中导电灯丝材料时,曾尝试使用的媒介之一。具有导电性的竹炭,放置在电器用品周边,由于其导电特性能轻易吸收电器散发出来的电磁与磁波,也就等于具有阻隔电磁波的效果 。

以上就是关于烧烤炭是如何制作的全部的内容,包括:烧烤炭是如何制作的、怎样才能使木炭粉起红火、自己烧烤怎么点炭火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78546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4
下一篇 2023-05-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