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的鱼可以吃的是什么鱼

红色的鱼可以吃的是什么鱼,第1张

1、东星斑:东星斑是鮨科鳃棘鲈属的一种鱼类。东星斑颜色鲜艳,很适合饲养在凶猛鱼的混养缸。石斑是很凶猛的掠食者,会吞掉任何它能吞掉的鱼。食物包括各种海鱼、鱿鱼、贝类及虾。

2、红衫鱼:红衫鱼体延长,倒扁,背腹缘皆钝圆,一般体长19~31厘米、体重50~150克、吻钝尖,口稍倾斜,上颌前端有五颗较大的圆锥形齿,上下颌两侧皆有细小的圆锥齿。体被薄栉鳞、全体呈深红色,腹部较淡,体两侧有6条明显的**纵带、背鳍长;尾鳍叉形,其上叶末端延长成丝状。背鳍及尾鳍上缘为红色,背鳍中下部有一条**纵带,臀鳍中部有2条**纵带。

3、红目鲢:红目鲢是大眼鲷科大眼鲷属的一种鱼类。体略高,侧扁,呈长卵圆形,体最高处位于背鳍第六棘附近。眼特大,瞳孔大半位于体中线下方,吻短,口裂大,近乎垂直,下颌突出,颌骨、锄骨和腭骨均具齿。我国许多海域都有分布。

4、红鳍笛鲷:台湾称为“赤鳍笛鲷”,本地俗称红鱼、大红鱼、红笛鲷。也有直接称之为“美国红鱼”、“太平洋红鱼”、“大西洋红鱼”。红鳍笛鲷属硬骨鱼纲、辐鳍亚纲、鲈形目、笛鲷科、笛鲷属。称之为红鸡、赤鸡仔,此鱼眼睛大而外突出,整体红色,大西洋红鱼营养丰富,肉质鲜嫩,味道鲜美,含各种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和钙、磷B族维生素等。

5、红色罗非鱼:红色罗非鱼是丽鱼科罗非鱼属,是尼罗罗非鱼和莫桑比克罗非鱼杂交的突变种,型似真鲷,体腔无黑膜,生长快,产量高,效益好。红罗非鱼的肉味鲜美,肉质细嫩,无论是红烧还是清烹,味道都非常鲜美。

红色的鱼有很多,比如红剑鱼、草金、鹦鹉鱼、红杉鱼、锦鲤、红老虎等等。其中草金是最常见的观赏鱼,而且非常容易养,它的食性很广而且排泄量很大,裸缸的话更容易清理鱼粪。日常饲养过程中要注意换水,定期换掉四分之一,保持水质的清澈。

红剑鱼又称红剑、剑鱼,为鳉形目(鲤齿目),鲤齿亚目,花鳉科,剑尾鱼属一种由人工培育出的淡水观赏鱼类,以其浑身通红如火的颜色受到人们喜爱。

相关内容解释

红剑鱼成年个体全长7~10cm,体纺锤形、头尖尾长。红剑鱼遍体通红,是水草缸中的调色者,俗话说的“万绿丛中一点红”,正是它的写照。另外,雄性携长剑、雌性着圆裙,性别特征分明,也是其它鱼类少见的。

此鱼原产地在南美洲。比较易养殖,对食物不挑剔。杂食性,蚯蚓、红虫、人工饲料都可喂。水质一般弱酸或弱碱性都能适应。抗寒性较好,适宜生长温度在20-26度之间,最适合温度是24度。该鱼受惊后喜跳跃。饲养时,最好在水族箱顶端上加一盖板。此鱼的寿命一般是5年。

如题     太多了  ,    光凭颜色无法区分 

鮨科     Serranidae    九棘鲈属     Cephalopholis     鱼类

下图为      红九棘鲈    Cephalopholis sonnerati (宋氏九刺鮨),俗称  网纹鲙

头大,侧线完全,在胸鳍上方呈一弯曲状。体被细小栉鳞,背鳍第一鳍棘短,往后各鳍越来越长,尾鳍圆形,尾鳍后端暗色,具淡色缘。背鳍连续,有硬棘7枚,软条14至16枚;臀鳍硬棘3枚,软条9枚,胸鳍圆形呈橘色,中央之鳍条长于上下方之鳍条,且长于腹鳍,但约略等长于后眼眶长,腹鳍末缘略黑。鱼体全身鲜红色,头部及体侧上半部有许多深色,小于眼径的红斑散布其上。体长可达30厘米。幼鱼时体侧散布黑色斑点。头部、上颌骨和唇部泛著粉红色光泽。

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海域,喜栖息于多岩石底质的浅海,以小鱼、虾、蟹及节肢动物为食物。清蒸后加姜丝,红烧均可,味质鲜美。

鮨科     Serranidae     鳃棘鲈属      Plectropomus    鱼类

下图为    花斑鳃棘鲈   Plectropomus leopardus (豹纹刺鳃鮨、豹纹豹鲙),俗称 七星斑

分布于西太平洋海域,包括中国、中国台湾、日本南部、澳洲、斐济等海域。主要栖息在珊瑚礁碎屑区或珊瑚繁生的潟湖及面海的礁区,生性凶猛贪食,以其他鱼类为食。

金鳞鱼科    Holocentridae       鱼类

体呈椭圆形,中等侧扁。头部具黏液囊,外露骨骼多有脊纹。眼大。口端位,裂斜。下颌不突出于上颌。前上颌骨的凹槽大约达眼窝前缘的垂直线上;鼻骨的前缘圆形;鼻窝没有小刺。前鳃盖骨后下角具1 强棘,长度约1/2眼径;眶下骨上缘没有侧突的小棘。体被大型栉鳞;侧线完全,背鳍连续,单一,硬棘部及软条部间具深凹 ;尾鳍深叉形。体淡银红色,上半部有蓝色虹彩;鳞片有黑色细点。体长可达32厘米。

分布于印度洋、西太平洋海域, 西起红海到东加,北至日本南部,南至新加勒多尼亚与澳洲新南韦尔斯。栖息较深的岩礁底处,属于昼伏夜出的鱼种,以小型底栖动物为食。

平鲉科    Sebastidae       平鲉属    Sebastes     鱼类

下图为       朱红平鲉    Sebastes miniatus

体延长,略侧扁。头大,头部的上部轮廓有些弯曲,有棘突或棘棱但低弱。口大,齿锐利。下颚轻微突出。眼中大,眶下骨常呈"T”形,向后细尖,不达前鳃盖骨。体被栉鳞或圆鳞;侧线一条且完整。背鳍硬棘13枚;背鳍软条13-15枚;臀鳍硬棘3枚;臀鳍软条 7枚,连续,硬棘及软条间具缺亥,各鳍之硬棘基部均有毒腺。体长可达76厘米。

鮶鲉科      Sebastidae    鮶鲉属        Sebastolobus      鱼类

下图为     大翅鮶鲉    Sebastolobus macrochir ,  俗称  喜知次、黄血鱼、吉次

身体为鲜艳的朱红色,眼睛明亮。新鲜的喜知次鱼可以生食,一般烹调时可加盐烤、炖等。喜知次鱼身体柔软,烤之前,把鱼身劈开,撒上一层薄薄的盐放一夜,等到肉紧绷时再烤味道会更鲜美。

全长20~30厘米,眼大口大,分布在日本骏河湾以北的太平洋沿岸和白令海,栖息在水深150~200米的砂泥海底。

鲂鮄科     (角鱼科)     Triglidae       红娘鱼属       Lepidotrigla    鱼类

项棘尖长,伸越背鳍起点。吻长,向前倾斜,吻端凹入,两侧角状突出。眼上侧位。口前腹位。鳃孔宽大。鳃耙短小。体被中、大型栉鳞,背鳍基底具一纵列骨板。侧线位高,较平直。背鳍14~16,分离;臀鳍与第二背鳍同形相对;胸鳍长大;腹鳍胸位;尾鳍后缘微凹。体红色,胸鳍内侧面蓝灰色,常具斑点。最大体长可达30厘米。

笛鲷科      Lutjanidae       笛鲷属      Lutjanus     鱼类

下图为        红鳍笛鲷       Lutjanus erythopterus   ,俗称    红鱼

呈椭圆形,稍侧扁,一般体长20厘米~40厘米以上,体重2公斤~3公斤左右。头较大,体披中大栉鳞,侧线完全与背缘平行,眼间隔宽而突起,全身鲜红色,故得红鱼之俗名。

拟雀鲷科  (准雀鲷科)  Pseudochromidae      戴氏鱼属      Labracinus     鱼类

下图为    圆眼戴氏鱼    Labracinus cyclophthalmus(粉红龙),俗称  环眼准雀鲷

有很强的领地意识,它们相互之间会发生剧烈的争斗,最好只饲养一条。它们性情凶猛,喜欢捕食小鱼,不可以和小型观赏鱼饲养在一起。在人工饲养下,很多个体都会出现褪色问题,只需要几个月,这些鱼鲜艳的红色就会变成白色。一些个体沦落到了海鲜市场,在南方一些城市,这种鱼被列为海杂鱼出售。

隆头鱼科      Labridae     项鳍鱼属     Iniistius   鱼类

下图为      洛神项鳍鱼   Iniistius dea(Xirichthys dea),俗称   红虹彩鲷、红新娘、扁砾仔、胭脂冷、红角龙、红楔鲷

主要栖息于水质清澈、砂、石粒或是贝壳碎片形成的砂质海底。在海床附近之礁石上,捕食贝类及小型甲壳生物,一遇到危险,立即钻入砂床中躲避。

谐鱼科     Emmelichthyidae    红谐鱼属     Erythrocles    鱼类

俗称  红鲢鱼、红肉欉仔、红嘴唇仔、红唇仔、红鱼仔

笛鲷科     Lutjanidae      滨鲷属       Etelis    鱼类

体呈长纺锤形。两眼间隔平扁。眼前方无沟槽。头顶无鳞,下颌突出于上颌;上颌骨末端延伸至眼中部的下方;上颌骨被鳞。体被中大型栉鳞,背鳍及臀鳍上均裸露无鳞;侧线完全且平直。背鳍软条部及臀鳍基部无鳞;且背鳍软条部之间有较深的刻痕,背鳍硬棘10枚,软条11枚;臀鳍硬棘3枚,软条8枚;胸鳍长约等于头长;尾鳍深分叉。体一致为鲜红色,腹部较淡色。体长可达70公分。

就不一一列举了 ,  抱歉

红色海鱼有红杉鱼、红娘鱼、红目鲢、东星斑鱼、红石斑鱼等。

1、红杉鱼:为广东、广西、海南等省近海底拖网渔业捕捞的鱼类,俗称“红三”和“瓜三”。

2、红娘鱼:体色红润,身体苗条,颇有妇女之貌,故称红娘鱼。

3、红目鲢:全体赤色,背鳍、臀鳍和腹鳍鳍膜间有**斑点。

4、东星斑鱼:色泽有蓝色、红色、褐色及**等,体形比一般斑鱼瘦长,头部细小。

5、红石斑鱼:又叫颌斑石斑鱼,其营养丰富、肉质细嫩,味道鲜美。

红色的海鱼是东星斑鱼。

东星斑是鮨科鳃棘鲈属的一种鱼类,东星斑是热带亚热带鱼类,生长速度很快,海钓朋友们见到的东星斑都很大条的,东星斑是一种食肉鱼,十分凶猛,只要是它们能吞下去的生物,就会被它们吃掉。

特点

东星斑的色泽有蓝色、红色、褐色及**等,体形比一般斑鱼瘦长,头部细小。蓝色的眼睛中有乌黑的瞳仁。东星斑因为头部细小,肉较多,而且颜色雪白。

东星斑品质分类:一等品,通体淡红,或红色斑块(红东);二等品,红中带黑,色泽较暗(澳东);三等品,略带粉色(养东);四等品,通体黑色或黑色斑块(黑东)(个体大较为便宜)。

红色的海鱼有很多,但常见的就四种,分别是东星斑、红杉鱼、红娘鱼和红目鲢。其中东星斑是石斑鱼的一种,性格十分凶猛,通常以其它的鱼类为食。红杉鱼分布在我国的南部,背鳍尾鳍为红色。红娘鱼通常在近海的底层栖息,以底栖动物为食。红目鲢是暖水性底层鱼类。 一、东星斑

东星斑是石斑鱼的一种,这种鱼都是凶猛的掠食者,对于任何它能吃掉的鱼,都会无情的吞下,不过吞不下的鱼它也不会去打扰。它可以和其它品种的石斑混养,但也会有打架的情况,平时主要投喂海鱼、鱿鱼、虾和贝类。

二、红杉鱼

红杉鱼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南部沿海地区。这种鱼的身体较长,体形侧扁,通常可达19-31厘米左右,眼睛很大,嘴唇也比较厚,尾鳍分叉,身上还有蓝色和**的纵带,它的背鳍和尾鳍为红色。

三、红娘鱼

红娘鱼并不是一种鱼,而是鲂鮄科红娘鱼属的鱼类统称,共有20多种。它的身体为红色,看上去十分的苗条。其体长为8-20厘米,通常栖息在近海的底层,多以底栖动物为食,在春末夏初会进行繁殖。

四、红目鲢

红目鲢也叫大眼鲷,是一种暖水性底层鱼类,在热带和亚热带海域比较多见。这种鱼的全身为赤色,鱼鳍上有**斑点。它的游动速度比较缓慢,不善于进行长距离的洄游。

以上就是关于红色的鱼可以吃的是什么鱼全部的内容,包括:红色的鱼可以吃的是什么鱼、红色的鱼叫什么名字啊、红色的海鱼是什么海鱼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78358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3
下一篇 2023-05-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