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化是什么

坐化是什么,第1张

坐化 谓修行有素的人,端坐安然而命终。如赵熙《长城魂》五:“只有几天,她显然衰老了,仿佛成了一个哑女,仿佛是一个病妇,一个坐化在这泥屋里的信女。”又如《京本通俗小说·菩萨蛮》:“可常坐化了,正欲下火。”佛门常用的坐式是结跏趺坐,修禅入定大多采用这种坐式。据说,定力深的信徒,临终时能够预知时间,安然而逝。坐化又称坐亡、坐脱、坐逝等,历代有关记载甚多。如唐·黄滔《莆山灵岩寺碑铭》载:“了公八年冬十月坐亡,色身(肉体)不坏。”又如清·姚福均《铸鼎余闻》卷四记载:五代间布袋和尚“于奉化岳林寺东廊坐逝,偈云:弥勒真弥勒,化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

涅盘:分有余依涅盘,及无余依涅盘

有余依涅盘:声闻缘觉得最高境界

无余依涅盘:大乘菩萨的最高境界

涅盘

1圆寂:

(术语)涅盘旧译灭度。新译圆寂。圆满诸德寂灭诸恶之义也。即离生死之苦,全静妙之乐,穷极之果德也。就此中所谓离生死之苦而言之,贤圣命终,为圆寂,即入于涅盘。宝积经五十六曰:‘我求圆寂而除欲染。’宗轮论述记曰:‘无上法王,久入圆寂。’唯识述记一本曰:‘西域梵音云波利匿缚。波利者,圆也。匿缚喃,言寂。即是圆满体寂灭义。旧云涅盘,音讹略也。’贤首心经略疏曰:‘涅盘。此云圆寂。谓德无不备,称圆。障无不尽,名寂。’

FROM:佛学大辞典

词典解释:

2涅盘

此云大圆寂,刊定《准(准疑唯)识论》说有四种涅盘:一、自性清净涅盘,凡圣同有;二、有余依,即出烦恼障,有苦依身故;三、无余依身,出生死苦无依故。然小乘以灰身灭智为无余。无余有三:一‘烦恼余;二、业余;三、果报余。大乘则以究竟宝所为无余,故《智论》说四住地烦恼尽,名有余依;四、无住处悲智相兼,不住生死涅盘故,即大乘之无余。四种之中,无住处涅盘也,谓不住菩萨变易生死,不住二乘灰断涅盘,即真无住,名为无余。

FROM:祖庭事苑

3涅盘

(术语)Nirva%na,又作泥曰,泥洹,泥畔,涅盘那等。旧译诸师,译为灭,灭度,寂灭,不生,无为,安乐,解脱等。新译曰波利匿缚喃Parinirva%n!a。译为圆寂。灭者,灭生死因果之义也。灭度者,灭生死之因果,渡生死之瀑流也。是灭即度也。寂灭者,寂有无为空寂安稳之义,灭者生死之大患灭也。不生者,生死之苦果不再生也。无为者,无惑业因缘之造作也。安乐者,安稳快乐也。解脱者,离众果也。此中单译灭为正翻。他皆为义翻。肇师之涅盘无明论曰:‘泥曰,泥洹,涅盘,此三名前后异出。盖是楚夏不同耳。云涅盘,音正也,(中略)秦言无为,亦名度。无为者,取于虚无寂寞妙灭绝于有为。灭度者,言其大患永灭,超度四流。’涅盘玄义上曰:‘既可得翻,且举十家:一竺道生,时人呼为涅盘圣,翻为灭。二庄严大斌,翻为寂灭。三白马爱,翻为秘藏。四长干影,翻为安乐。五定林柔,翻为无累解脱。六大宗昌,翻为解脱。七梁武,翻为不生。八肇论,云无为亦云灭度。九会稽基,偏用无为一义。十开善光宅,同用灭度。’大乘义章十八曰:‘外国涅盘,此翻为灭。灭烦恼故,灭生死故,名之为灭。离众相故,大寂静故,名之为灭。’涅盘经四曰:‘灭诸烦恼,名为涅盘。离诸有者,乃为涅盘。’圆觉经曰:‘以因缘俱灭,故心相皆尽,名得涅盘。’贤首心经略疏曰:‘涅盘,此云圆寂。谓德无不备称圆,障无不尽名寂。’俱舍论二十四曰:‘通达言唯自见道,是证圆寂初加行故。’唯识述记一本曰:‘西域梵音云波利匿缚喃。波利者,圆也。匿缚喃,言寂。即是圆满体寂灭义。旧云涅盘,音讹略也。今或顺古亦云涅盘。’华严大疏五十二曰:‘译名涅盘,正名为灭。取其义类,乃有多方。总以义翻称为圆寂。以义充法界,德备尘沙曰圆。体穷真性,妙绝相累为寂。

4涅盘

涅盘,梵语nirvana的音译,意为“灭度”、“寂灭”等。或从梵语Parinivana意译为“圆寂”。“涅盘”是佛家修证的最高境界。简单地说,“涅盘”就是经过修道,能够彻底地断除烦恼,具备一切功德,超脱生死轮回,入于“不生不灭”。如《涅盘经》卷四所说:“灭诸烦恼,名为涅盘;离诸有(指生死)者,乃为涅盘。”又如《魏书·释老志》所说:“涅盘译云灭度,或言常乐我净,明无迁谢及诸苦累也。”后称僧人逝世为涅盘、圆寂。在文学中运用如郭沫若赋有长诗《凤凰涅盘》,借用佛语“涅盘”,谓凤凰经过烈火的锻炼而获得新生。又如徐迟《火中的凤凰》谓:“这是一只火中的凤凰,一只新生的凤凰,它在大火之中涅盘,却又从灰烬里新生。”

立身在圆寂场内进行入定坐化,是只有心灵存在,肉体已被意志力摒除出自我,维系日常生活这最重大生命困境已解套

原因具体如下:

1、圆寂通常是用于佛教之中。普通人死了就叫做死,而和尚死叫做圆寂。出家之人置身红尘之外,不然世俗,境界非常的高。大家可能会在一些电视影片中看到有些和尚在死的时候是坐着的。这也叫做坐着圆寂,因为修行高的人能够在死的时候没有痛苦,坐着就死去了。

2、圆寂代表就是和尚死了。而坐缸大多都是一些修行比较高的得道高僧在死后将他们的尸体放在陶瓷容器里面。让后放进石灰、香料、木炭等防潮防湿的东西,然后举行封缸仪式。如果过几年打开之后。这些僧人的肉身能够不腐烂。和死之前一样就会被奉为肉神佛供奉在寺庙中朝拜。不过并不能从这些僧人的肉身是否能够成为肉身佛来判断他们生前的修行高低。

圆寂的含义:

圆寂,其实是“涅槃”(梵文Nirvana)的另一种说法,是对“涅槃”一词的大体解释。“圆寂”这词儿是最常见的,此外,“灭度”、“入灭”都是同样的意思。

中国人比较喜欢“圆”而不太喜欢“灭”,所以,在古代通用的“入灭”、“灭度”这些说法就渐渐消失了,只剩下“圆寂”一词。

一般,只有离世的高僧才称“圆寂”,还在世的人,再德高望重、再修行精进,都不能称“圆寂”。

01

佛教将死亡理解为对自己灵魂的一种完善,圆寂即福慧二德都达到了圆满无缺,生命所有的烦恼也都达到了寂灭无存,显示出一种大乘佛法的境界。道教认为死亡是升天成仙了,故称其为羽化登仙。

在一个没有宗教信仰的人眼里,死亡便是一种彻底的结束,肉体消失,灵魂同样消失。但在和尚或道士眼里,死反而是一种新生。仅仅是肉体消失了,灵魂却以一种更高级的状态继续存在。只是这种具体的高级状态,佛、道是有差别的。

在佛教里,僧人去世叫做“涅 ”、“圆寂”。“涅 ”是梵语中对僧人去世的说法,“圆寂”则是“涅 ”的意译,乃唐代玄奘大师所译。具体地讲,具足一切福德智慧叫“圆”,永离一切烦恼叫做“寂”。“圆寂”,即福慧二德都达到了圆满无缺,生命所有的烦恼也都达到了寂灭无存。这样,一反一正,该具足的都具足了,该丢弃的都丢弃了,内心达到了一种“圆”明“寂”照的本来面目,显然有一种大乘佛法的境界。可以看出,佛教将死亡理解为对自己(灵魂)的一种完善。另外,“涅”在玄奘之前也曾被译为灭度,或寂灭、无为、解脱、安乐等。

道教的死亡之所以称为“羽化”,也和道教的教义有关。道教与佛教虽然都追求一种脱离世俗世界、解脱自我的目标,但与佛教通过达到精神上的大彻大悟不同,道家则是通过一种“羽化成仙”的方法。道士死亡,在道教里被理解为成仙了。“羽化”本来指的是一些变态类昆虫,从蛹变化为成虫的过程。而由人变成神仙,与这种情况有些相像,因此道教便用“羽化”来称呼道士的死亡。看来,佛教与道教对于死亡的称呼其实表达出了其对于死亡的不同理解。并且可以看出,无论是佛教还是道教,与我们世人所理解的死亡是悲伤之事不同,死亡在他们看来乃是自己的修行有了一个成果,显然是值得高兴之事。

以上就是关于坐化是什么全部的内容,包括:坐化是什么、圆寂为什么坐着就死了、为什么佛教把死亡称为“圆寂”而道教称为“羽化”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783337.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3
下一篇 2023-05-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