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父亲到底是谁

曹操的父亲到底是谁,第1张

曹操祖父曹腾在汉桓帝时担任官职,封为费亭侯。父亲曹嵩出身不明,《三国志·武帝纪》中说他是“莫能审其本末”,而在宋人裴松之注《三国志》时间接引用三国吴人所著《曹瞒传》中称曹嵩本姓夏侯,但此说可信度很不高。曹嵩继承了曹腾的侯爵。 曹操小名阿瞒、吉利,故而有曹阿瞒之说。 年轻时期的曹操机智警敏有随机权衡应变的能力,而任性好侠、放荡不羁,不修品行,不研究学业,所以社会上没有人认为他有什么特别的才能,只有梁国的桥玄等人认为他不平凡,桥玄对曹操说:“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南阳何颙对他说:“汉室将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许劭,字子将,以知人著称,他也曾对曹操说过:“君清平之能臣,乱世之英雄”(此据《后汉书·许劭传》,孙盛《异同杂语》及《三国演义》中作“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 公元184年曹操于汉末黄巾时显露头角,后被封为西园八校尉之一,参与了天下诸侯讨伐董卓的战争。董卓死后,独自发展自身势力,纵横乱世,南征北战,先后战胜了吕布、袁术,并接受了张绣的投降。 公元200年10月,曹操在官渡(今河南中牟县东北)以少胜多挫败河北袁绍。 公元201年在仓亭(今河南管县东北)再次击破袁绍大军。 公元207年12月北伐三郡乌桓,彻底铲除了袁氏残余势力,基本统一了中原地区。 公元208年,曹操就任东汉帝国丞相。7月,曹操南征荆州刘表,12月在赤壁与孙权军作战,失利。 公元211年7月,曹操领军西征击败了以马超为首的关中诸军,构筑了整个魏国基础。 公元213年,汉献帝派御史大夫郗虑册封曹操为魏王,以冀州、并州等十郡为魏国封地。于邺城建立魏王宫铜雀台,享有天子之制,获得“参拜不名、剑履上殿”的至高权力。 公元215年攻占阳平关,击败、降服了汉中张鲁,至此,三国鼎立之势基本成型。 公元220年3月15日,曹操于洛阳逝世,享年66岁,谥号“武王”,死后葬于高陵。曹丕继位后不久称帝,追谥曹操为“武皇帝”,庙号“太祖”,史称魏武帝。 曹操在北方屯田,兴修水利,解决了军粮缺乏的问题,对农业生产的恢复有一定作用;用人唯才,罗致地主阶级中下层人物,抑制豪强,加强集权。所统治的地区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精兵法,著《孙子略解》、《兵书接要》、《孟德新书》等书。善诗歌,《蒿里行》、《观沧海》等诗篇,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著作有《魏武帝集》。 在政治军事方面,曹操消灭了众多割据势力,统一了中国北方大部分区域,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文学方面,在曹操父子的推动下形成了以“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为代表的建安文学,史称“建安风骨”,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 曹操去世后被葬于高陵,今河南省安阳市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南,于2009年12月27日得到考古确认

曹嵩。 曹嵩是魏武帝曹操的父亲。汉太尉。后高祖曹丕追谥其为太皇帝。养父腾为中常侍,乞兄子继之,既嵩也。后腾卒,嵩袭爵。桓帝末,领司隶校尉。灵帝擢拜大司农、大鸿胪,代崔烈为太尉。及十常侍乱政,嵩辞官居於洛阳。董卓之乱时,曹嵩带着家资家眷到泰山华县避祸。后曹嵩率次子曹德与妻妾到兖州投奔曹操,为徐州牧陶谦所杀(《吴书》则云张闿因贪财袭杀)。魏文帝践祚,追嵩魏太皇帝。 曹嵩的养父曹腾,是在后汉历史上一位重要人物。曹腾是汉相曹参之后,侍奉过东汉四位皇帝,顺帝、冲帝、质帝和桓帝,而桓帝的即位更是多亏了中常侍曹腾,曹腾也因此被封为费亭侯,官拜大长秋,俸禄仅在丞相、太尉之下,作为宦官也算是位极人臣了。

曹操之所以能够成为曹操,和他的父亲曹嵩密不可分。

曹嵩本姓夏侯,是汉桓帝时期中常侍曹腾的养子。做太监的儿子,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是可以仰仗太监的权势,尤其是曹腾可不是普通的太监,他是侍奉四位皇帝,一直都倍受信任的中常侍,还被封为费亭侯,之后又被任命为大长秋,成为仅次于宰相的高官,可谓贵及人臣。不过,作为太监的养子,也常常会被人讥讽,像后来袁绍就讽刺曹操是“赘阉遗丑”,是太监的后代,骂得挺恶毒的。可是曹腾不是一般的太监,曹嵩也不是一般的父亲,他们都给曹操树立起一个爱才重贤的榜样。

曹腾和司马迁不同。当初任安希望司马迁为自己求情,司马迁婉拒,表示自己身为一个刑余之人,根本没有资格推荐贤才,像蔺相如就常被人嘲笑是宦者令缪贤的门人,司马相如也被人嘲笑是通过养狗太监杨得意的荐举才受到重用。可是曹腾一生都在不断的推举一些贤能。像陈留虞放、边韶、南阳延固、张温、弘农张奂、颍川堂溪典等,都成为当时的名臣。即便有位益州刺史种暠弹劾曹腾和外官勾结,图谋不轨,曹腾也不以为意,还经常向皇帝称赞种暠,让种暠非常感动。

而曹腾对贤人的尊重直接影响到曹嵩。赵咨担任敦煌太守时,曾经举荐曹嵩为孝廉,曹嵩对此一直心怀感恩。后来赵咨被任命为东海相,从家乡前往赴任,途径荥阳。当时曹嵩担任荥阳令,在路边迎候赵咨,可是赵咨却并没有停留,曹嵩一直追他到长亭,望着车辆过后的尘土,曹嵩对自己的主簿说:“赵君名重天下,现在经过我的县界,我却没有拜谒,必定会让天下人耻笑。”于是曹嵩丢掉官职,一直追到东海,拜见赵咨之后,才回到家乡。

后来,曹操礼贤下士,有大海一样的胸襟,让无数贤人为他肝脑涂地,前后驱驰。许攸何等狂傲,当曹操知道许攸来临,连鞋子也不穿,光脚迎接;张绣数败曹操,一旦归降,曹操主动和张绣握手,封官晋爵;即便是陈琳,对曹操进行恶毒的人身攻击,曹操也付之一笑,并不介意。《短歌行》诗云:“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的爱才重贤正是祖父、父亲一脉传承。

曹嵩。

曹嵩的出身来历不明,曹操的出身是没有什么问题的。曹操是曹嵩之子,这一点史学界没有什么异议。

曹嵩,作为大太监曹腾的养子,来历不明,无法考证。《三国志》的说法是“莫能审其生出本末”。而且,不仅是我们今天不知道,当时连曹操及其子孙,都不清楚自己的祖源。

有关曹氏家族的溯祖追宗,《三国志·武帝纪》是这样记载的:“太祖武皇帝,沛国谯人也,姓曹,讳操,字孟德,汉相国参之后。桓帝世,曹腾为中常侍大长秋,封费亭侯,养子嵩嗣,官至太尉,莫能审其生出本末。嵩生太祖。 ”这段话再清楚不过了——曹操之父曹嵩是中常侍曹腾的养子,至于其“生出本末”已不可考。

《三国志》的著者陈寿同太史公司马迁一样,下笔十分谨慎,穿凿附会的传闻一概不写。曹嵩的生身父亲究竟姓甚名谁?因为无法考辨,故而陈寿才以“莫能审其生出本末”一语定论。陈寿著《三国志》,秉笔直书之例处处可见,如他在《三少帝纪》中写少帝曹芳是魏明帝的养子,曹芳生父也不得而知,便直言“宫省事密,莫有知其所由来者”;写魏文帝之母,“武宣卞皇后,琅琊开阳人,本倡家”。即便对皇帝、皇后这样的尊者,陈寿亦毫不避讳,这正体现了一代良史的人格风范,同时也证明了《三国志》史料的可靠性。

实际上,不仅是陈寿,连曹操及其子孙都不清楚自己的祖源。当曹丕从汉献帝手中夺取皇位,完成易代鼎革之后,为了论证“汉魏禅代”是“尧舜禅让”的再现,曹丕、曹睿父子从“汉家尧后说”出发,苦心炮制了“魏家舜后说”,以至于从曹操至曹睿五代之内出现了多个祖源。卢弼因而评曰:“夫以一代之君而三易其祖,岂不可笑?”卢弼所谓曹氏“三易其祖”,分别是指祖“汉相国曹参”、祖“曹叔振铎”、祖“舜”。其中,祖“曹叔振铎”出自曹操之口,“魏武作《家传》,自云曹叔振铎之后”(《三国志·蒋济传》注引裴松之按),曹叔振铎系周文王之子,封于曹,其后人以国为姓(《世本》卷二《诸侯世本》“曹国”条);祖“舜”说源自景初元年曹睿的诏书,“曹氏系世,出自有虞氏”(《三国志·明帝纪》注引《魏书》)。虽然曹氏“三易其祖”是出于禅代的政治需要,但毕竟亦反映了他们对自身的姓氏血脉不甚了了,否则何以一改再改,授人以柄?

导读:曹嵩(?-193年),字巨高,东汉末年沛国谯郡人氏。他的父亲原是夏侯睿,母亲颜氏,曹嵩是夏侯睿的次子。夏侯睿本是南阳县令,为官清廉,家境甚贫,后因朝中党争被罢,到了颜氏生子嵩,竟不能养,只好留下长兄夏侯巍,把嵩送给朝中的朋友大宦官曹腾收养。于是夏侯嵩改姓为曹嵩。曹嵩性情敦厚,为人忠孝,开始为司隶校尉,汉灵帝时,曾当大司农、大鸿胪,代崔烈为太尉,位列三公之一。220年(黄初元年),曹嵩被他的孙子魏文帝曹丕追尊为太皇帝。

曹嵩少年学成,曹嵩被敦煌太守赵咨举为孝廉,任荥阳令。曹嵩是个做官的好手,尽管没有相应的政绩流传后世,在当时东汉的皇帝已经彻底烂透了的时候,曹嵩似乎只是为做官而做官,不久又升任大司农、大鸿胪。

初平四年(公元193年),一直居于山东的曹操与徐州陶谦发生的争端,华县正是前线。次年(兴平元年)曹嵩带着次子曹德与妻妾,打算离开刀兵之地前往曹操的大本营兖州。不料行踪泄漏,被陶谦部将张]围住,曹操派兵将接应不及,曹嵩及次子曹德,夫人邹氏(曹操之母),姬妾赵氏皆成了刀下亡魂。

曹嵩,宦官的养子。是一个难得的政客,尽管没有多少政绩,却培养了三国时期一流的政治家、军事家,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曹操。

曹嵩相关事件

相关事件本目录涉及专业领域知识,部分内容存在争议,已由医学博士 霍强核实查证。

九卿并三公

曹嵩是曹腾的养子。依靠曹腾的关系网,加上得体的待人处世,桓帝末年曹嵩就已官拜司隶校尉,到了灵帝即位,又升任大司农、大鸿胪,先后掌管国家的财政礼仪,位列九卿,位高权重。

曹嵩并不像养父是个清廉之人,多年为官,因权导利,曹家可谓富甲一方。东汉末年,朝中有花钱捐官的制度,曹嵩并没有满足于大鸿胪的职位,花去万金为自己捐了太尉一职。太尉仅次于大将军,曹嵩由此达到了自己政治生涯的最高峰。九卿原是本份,因臧买位太尉。

助子成功名

生子当如曹操,养子当如巨高。曹嵩中年得子曹操,也就是后来的魏武帝。开始时,曹嵩并不太喜欢这个儿子,因为曹操年轻气盛,没有功名却爱舞枪弄棒,常常为曹嵩闯来一堆麻烦。但是后来朋友吕伯奢山东为官时给曹操举了孝廉,曹操当上了洛阳北部尉,负责京城治安。

曹操功必赏过必罚,把京城治安管理的井井有条,显示了卓越的政治才华,曹嵩开始对这个儿子刮目相看,并从此鼎立扶持。很快曹嵩安排曹操出任顿丘令,后又辗转回京,出任言官议郎。到了黄巾之乱的时候,在曹嵩的疏通下,张让举荐曹操出任骑都尉,后因战功升济南相,任东郡太守。再到后来曹操成为“西园八校尉”典军校尉,平西凉韩遂、边章之乱,曹嵩在幕后起了巨大的作用。

避祸反遭祸

时局动荡,十常侍乱政时,曹嵩辞官居于洛阳。因为董卓入袭汉宫,王允吕布诛董卓,李喙汜大交兵等等,洛阳已成是非之地,曹嵩带着家资家眷到泰山华县避祸。

初平四年(公元193年),一直居于山东的曹操与徐州陶谦发生的争端,华县正是前线。次年(兴平元年)曹嵩带着次子曹德与妻妾,打算离开刀兵之地前往曹操的大本营兖州。不料行踪泄漏,被陶谦派兵围住,曹操派兵将接应不及,曹嵩及次子曹德,夫人(曹操之母),姬妾赵氏皆成了刀下亡魂。

以上就是关于曹操的父亲到底是谁全部的内容,包括:曹操的父亲到底是谁、曹操的爸爸是谁、曹操的父亲曹嵩是怎样一个性格特征的人他是不是也像曹操曹丕一样奸诈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78016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3
下一篇 2023-05-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