榄仁叶是橄榄叶吗

榄仁叶是橄榄叶吗,第1张

不是的,是一种俗称野杏的树才是榄仁树,因为他的果实很想橄榄,所以当地的人也叫他橄榄树,但并不是真正的橄榄树。橄榄树的叶子是不能代替榄仁叶来使用的,就达不到应有的功效了。

榄仁叶是榄仁树的叶子,是一种生长在热带的有降酸功能的叶子,它能迅速安全地使自来水的PH值降低到60左右,使水接近自然状态的老化水,能够防止水质腐败,还可以抑制细菌的生长。

橄榄又名青果、忠果、谏果,是一种硬质肉果。可供鲜食或加工,是著名的亚热带特产果树。橄榄有助于消化。潮州是我国橄榄分布最多的地方。[1]

我国栽培的橄榄属于橄榄科橄榄属,栽培种主要有白榄和乌榄两种,云南等地尚分布有少量的野生种。

橄榄分两类:橄榄 (木樨科),又称油橄榄,唇形目木樨科木樨榄属植物,原产于地中海地区,果实主要用于生产橄榄油。橄榄 (橄榄科),无患子目橄榄科橄榄属植物,原产于中国南部地区的橄榄,果实主要用作水果、药用,微苦带甜,微涩带甘。

榄仁树属

种 名: 榄仁树属 学 名: Terminalia mantaly Tricolor 别 名:银叶诃子科: 使君子科 属: 榄仁树属 分布量 世界:250种;中国:8种 引 种 状 况: 非引种

小叶榄仁树

Terminalia L 榄仁树属,使君子科,约250种,广布于热带地区,产西南部至台湾,其中诃子T chebula Retz 为一外来种,广州有少量栽培

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锦叶榄仁是小叶榄仁的栽培变种,株高可达10M,侧枝轮生,呈水平展开。叶丛生枝顶,椭圆状倒卵形,叶面淡绿色,具乳白或乳**斑,新叶呈粉红色。乔木;叶互生,常聚集于小枝之顶;花两性或单性,有小苞片,组成疏散的穗状花序或总状花序;萼延伸或收狭于子房之上,钟状,5裂,很少4裂,裂片短三角形,脱落;花瓣缺;雄蕊10或8,2轮排列;子房下位,1室,有胚珠2-3颗,花柱长而不分枝;核果扁平,有角或2-5翅,有种子1颗。

果入药或为重要的鞣料,榄仁树T catappa L 的核仁可食或榨油,鸡珍Thainanensis Exell为海南岛的特产,木材很有用。

枇杷

属蔷薇科植物,在年平均气温15℃以上,年降雨量800-2200毫米的地区均能正常结果。虽然枇杷性喜温暖,但在南方常绿果树中它的抗寒力最强。据测,凡年平均气温在12℃以上的地区枇杷能正常生长,年平均气温15℃以上的地区进行经济栽培效果良好。

但由于历史的原因,枇杷栽培面积极小。在PH值45-85的地区均能正常生长结果。枇杷对光照要求也不严,属喜光耐阴树种。

枇杷具有生长快,结果早的特性。嫁接苗定植后,第二年即可试花挂果,最高株产能达5公斤;第三年株产可达9公斤;五年后进入丰产期,株产50公斤。现世界枇杷年总产量为8-10万吨,只相当于杏世界总产量的1/23,桃世界总产量的1/109,梨世界总产量的1/151,苹果世界总产量的1/592,比其它水果少得多,远远满足不了国内外市场的需要,经济效益极为显著。

小叶榄仁树

枇杷每年9月至第二年4月均可栽植,但以秋、春栽植最好,密植园每亩栽222株(行距2米,株距15米)或111株(行距3米,株距2米)。此种密度有利于大幅度提高前期产量和土地利用率。

枇杷又名“卢桔”、“金丸”,原产中国,因其树叶形状很象中国优越传统乐器琵琶而得名。枇杷在中国的栽种历史至少可以上溯到一千八百多年以前,到了唐代(618年-907年),枇杷已被列为贡品。以后它又传往国外,日本、法国、英国、印度、澳大利亚、墨西哥等许多国家都先后从中国引进了枇杷树。

枇杷初冬开花,每一花束由数十朵小花组成,洁白如玉。由于冬季百花凋零,枇杷花冒寒开放,深为历代文人和画师所喜爱。果实呈果球形或椭圆形,果色金黄,果肉橙黄,汁多,味鲜甜而柔糯,是水果中珍品。除生食外,还可制果酱、果膏、果露、果酒等。枇杷还有有润肺化痰的功效,为治气管炎的良药。

浙江余杭县的塘栖、江苏吴县的洞庭山及福建莆田的宝坑,为中国三大枇杷产地,其中以塘栖枇杷产量最多,品种也最好。

学名: Terminalia mantaly  Triciolor

别名: 花叶榄仁、银边榄仁、彩叶榄仁、雪花榄仁

生活型: 落叶乔木

主要特征: 树高可达20 m,主干直立,浑圆挺直,生性强健,冠幅可达8 m,树冠呈伞形,层次分明,质感轻细;树皮浅褐色,遍布浅色的点状短线条,长0 5~1 0 cm以上,宽1~2 mm,尖削度较小;枝短且呈自然分层,轮生于主干四周,蓬勃向上,层次分明有序,四周向上展开,呈斜斗形,枝条柔软细密,抗台风能力极强;叶片呈倒阔披针形或长倒卵形,叶长3~5 cm,叶宽1~3 cm,具4~6对羽状叶脉, 4~7叶轮生。叶片外缘为淡金**,约占叶面1/2,叶中央为浅绿色,故有银边榄仁之称。

生长习性: 喜光、喜温暖湿润气候,要求年降雨量1 800~2 000 mm,相对湿度70% ~80%,以土层深厚湿润、肥沃疏松,微酸性的沙质土上生长最好,有抗大气污染和吸收有毒气体的功能,还能耐一定的干旱,有较强的抗风功能。在湿热气候条件下生长茂盛,全光照或适度荫蔽均生长良好,稍耐瘠薄,在沿海沙地、泥炭土、石炭岩土壤均可生长,能耐轻霜及短期的低温。

适应地区: 原产地在东非印度洋内的马达加斯加岛,最早引进我国台湾,后由台湾引进大陆,只适应在华南地区,内陆地区以及北回归线以南(广东的从化,封开一线,广西的仓吾-贵平一线)以南地区,或东部沿海福建漳州以南种植,而且年极限最低温度不能低于5摄氏度,无霜冻。

园林应用: 锦叶榄仁独特风格,枝干挺拔,常用于作庭园树、行道树。树形虽高,主干浑圆挺直,但枝干极为柔软,根群生长稳固后极抗强风吹袭,并耐盐分,为优良的海岸树种。

——摘自《中国植物志》

榄仁树(别称:大叶榄仁)种子仁可炒食或生食,有杏仁味,含50%的无色食用油。

1、叶子不同

小叶榄仁:

叶小,长3-8厘米,宽2-3厘米,提琴状倒卵形,全缘。

大叶榄仁:

叶大,互生,常密集于枝顶,叶片倒卵形,长12-22厘米,宽8-15厘米。

2、果实不同

小叶榄仁:核果纺锤形

大叶榄仁:果椭圆形,常稍压扁,具2棱,棱上具翅状的狭边,两端稍渐尖,果皮木质,坚硬,成熟时青黑色。

3、主要价值不同

小叶榄仁:

小叶榄仁具有树形优美、抗病虫害、抗强风吹袭、耐贫瘠等优点,可用作行道树、景观树,孤植、列植或群植皆宜,是中国南方地区极具观赏价值的园林绿化树种和海岸树种。

大叶榄仁:

榄仁树是一种喜光性热带树种。生长快,树枝平展,树冠宽大如伞状,层次分明,遮阴效果好,极美观,为优良园林绿化树种。同时,它具有深根性,抗风力强,且具有很强的耐盐碱能力,是沿海耐盐的油类种子植物资源,是华南滨海地区园林绿化和沿海防护林建设的优良树种。

榄仁树木材红褐色,坚硬,光泽美观,耐腐力强,难加工,适于做家具、镶板、细木工艺品。其木材易气干,是良好薪炭材。种子仁可炒食或生食,有杏仁味,含50%的无色食用油。树皮、根和未成熟的果壳可提取单宁;叶可提取黑色染料和作养蚕饲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小叶榄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榄仁树

榄仁叶可以一直在水中浸泡,一般泡到叶子腐烂即可更换,榄仁叶是榄仁树的叶子,是一种生长在热带的有降酸功能的叶子,它能迅速安全地使自来水的PH值降低到60左右,使水接近自然状态的老化水,能够防止水质腐败,还可以抑制细菌的生长。

以上就是关于榄仁叶是橄榄叶吗全部的内容,包括:榄仁叶是橄榄叶吗、小叶榄仁树的相关介绍、常用园林植物之【锦叶榄仁】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780096.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3
下一篇 2023-05-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