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毛脂是油相还是水相

羊毛脂是油相还是水相,第1张

油相。

羊毛脂是附着在羊毛上的一种分泌油脂,主要成分是甾醇类、脂肪醇类和三萜烯醇类与大约等量的脂肪酸所生成的酯,约占95%,还含有游离醇4%,并有少量的游离脂肪酸和烃类物质,因此是油相。

羊毛脂,是附着在羊毛上的一种分泌油脂,为淡**或棕**的软膏状物,有黏性而滑腻,臭微弱而特异。在氯仿或乙醚中易溶,在热乙醇中溶解,在乙醇中极微溶解。

晚上好,有的。你说的油相我想应该指的是不溶于水的非极性溶剂,一般化妆品面霜或者乳液中常见的溶剂是正十二烷和异十二烷,也就是行内叫习惯了的白油(只限行业内,不是液体石蜡的那个食品级白油,用于保湿的都是高标号的烷烃了)。其他的还有诸如ODO(辛癸酸甘油酯)、苯甲醇、苯乙醇和椰子油橄榄油等液体不饱和脂肪酸等等,但目前白油用的最多,请酌情参考。

水溶性基质是由天然或合成的水溶性高分子物质胶溶在水中形成的半固体状的凝胶。常用于制备此类基质的高分子物质有甘油明胶、淀粉甘油、纤维素衍生物、聚乙烯醇和聚乙二醇类等,目前常用的是聚乙二醇类。水溶性基质释药速度快,无油腻性,易涂布,能与水溶液混合,能吸收组织渗出液,多用于湿润、糜烂创面,有利于分泌物的排除,也常用于腔道黏膜,常作为防油保护性软膏的基质。但其润滑性差,不稳定,易霉败,水分易蒸发,一般要求加入防腐剂和保湿剂。

油脂性基质属于强疏水性物质,包括烃类、类脂及动、植物油脂等。此类基质的特点是润滑、无刺激性,涂于皮肤上能形成封闭性油膜,促进皮肤水合作用,对皮肤有保护、软化作用,不易长菌,适用于表皮增厚、角化、皲裂等慢性皮损和某些感染性皮肤病的早期。但由于其油腻及疏水性大,造成药物释药性能差,不适用于有渗出液的创面,不易用水洗除,故不适用于有渗出液的皮肤损伤,主要用于遇水不稳定的药物,一般不单独使用。为克服其强疏水性,常加入表面活性剂,或制成乳剂型基质

油相加入水相是水包油型,水相加油相是油包水型,这还与油相和水相的比例有关系,如果要得到水包油型时,你将水加入油,会有部分的油包水型产生,有结团现象,需要通过强力搅拌或较长时间才可以完全相转变为水包油型。

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主要看油相的乳化体系,有些对加入顺序没有影响,仅与油水比例有关。

注意:

油相就是对应水相来说的

乳剂型基质是有分类的啊,一个水包油型,一个是油包水型;就像您说的,水包油型就是水分含量比油分大,乳剂型基质只是基质中的一种,不属于水溶性也不属于油脂性基质。

所以不要把其混作为油相,乳剂型基质本身就是油相和水相混合起来的一种基质。

以常见的表面活性剂油酸钠作为表面改性剂,通过油酸根离子中的脂肪烃链与高温油相法制备的Fe3O4纳米粒子表面的亲油性基团之间的范德华力作用,将分散在油相中的Fe3O4纳米粒子转移到水相中研究了油酸钠浓度、油相中Fe3O4纳米粒子含量、pH值及温度等条件对改性结果的影响;用穆斯堡尔谱仪(Moessbauer)、透射电镜(TEM)、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等方法对改性前后的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本方法可有效地将油相法制备的Fe3O4纳米粒子从油相中转移到水相当油酸钠浓度为3mmol/L、Fe3O4纳米粒子在正己烷中浓度为1228mg·mL^-1、pH为86且温度为60℃时,转移率最高可达86%,改性后粒子在水相中的含量最高可达105mg·mL^-1;改性后磁性粒子在水相中含量较低时,能够稳定分散较长时间 (

化学反应中水相和油相体系的优缺点如下:

1、化学反应中水相优点,盐的浓度低,易分相,不易失活。

2、化学反应中水相缺点,粘度大,价格高。

3、化学反应中油相体系优点,粘度小,价格低。

4、化学反应中油相缺点,盐的浓度高,界面吸附多,易失活。

W/O型微乳HLB值常为3-8,但实际应用中也不尽然。

微乳是油、水、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的四相复合系统,形成微乳的条件要四相都考虑,只考虑表面活性剂是不够的。

对于W/O型微乳,给你两个配方:

正己醇4mL,正己烷340mL、CTAB 135g,水215mL

正辛醇64mL、异辛烷392mL,AOT178g,水20mL

各种物质用量很重要。应看你的需要查阅文献。

以上就是关于羊毛脂是油相还是水相全部的内容,包括:羊毛脂是油相还是水相、化妆品油相中有溶剂的吗有的话通常是啥、油脂性基质和油相的区别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764692.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2
下一篇 2023-05-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