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历史十大科学家,钱学森上榜,第一名没有

中国当代历史十大科学家,钱学森上榜,第一名没有,第1张

华罗庚(19101112—1985612), 出生于江苏常州金坛区,祖籍江苏丹阳。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联邦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第一至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他是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与多元复变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并被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当今世界88位数学伟人之一。

李四光(18891026-1971429),字仲拱,原名李仲揆,湖北黄冈人,蒙古族,地质学家、教育家、音乐家和社会活动家,是中国地质力学的创立者,中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的主要***和奠基人之一,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杰出的科学家和为新中国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元勋,2009年当选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邓稼先(1924—1986),九三学社社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为中国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发做出了重要贡献。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5年获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86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987年和1989年各获一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99年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周培源(1902828-19931124),江苏省宜兴县人。著名流体力学家、理论物理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九三学社社员、中国***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近代力学奠基人和理论物理奠基人之一。

钱三强(1913年10月16日—1992年6月28日),核物理学家。原籍浙江湖州,生于浙江绍兴,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创始人,中国“两弹一星”元勋,中国科学院院士。193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预科。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39年钱三强完成了博士论文——《α粒子与质子的碰撞》。1946年底,荣获法国科学院亨利·德巴微物理学奖。

钱学森(19111211-20091031),汉族,吴越王钱镠第33世孙,生于上海,祖籍浙江省杭州市临安。世界著名科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由于钱学森回国效力,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向前推进了至少20年。

苏步青(1902923-2003317),浙江温州平阳人,祖籍福建省泉州市,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著名的数学家、教育家,中国微分几何学派创始人,被誉为“东方国度上灿烂的数学明星”、“东方第一几何学家”、“数学之王”。

王淦昌(1907528—19981210),男,出生于江苏常熟,核物理学家、中国核科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王淦昌参与了中国原子弹、氢弹原理突破及核武器研制的试验研究和组织领导,是中国核武器研制的主要奠基人之一。曾荣获两项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等奖项。

吴文俊(1919年5月12日-2017年5月7日),1919年5月12日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嘉兴,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系统科学研究所名誉所长。吴文俊的研究工作涉及数学的诸多领域,其主要成就表现在拓扑学和数学机械化两个领域。他为拓扑学做了奠基性的工作;他的示性类和示嵌类研究被国际数学界称为“吴公式”,“吴示性类”,“吴示嵌类”,至今仍被国际同行广泛引用。

袁隆平(193097-)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人,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1995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9年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发现的一颗小行星被命名为袁隆平星,2000年度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06年4月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2010年荣获澳门科技大学荣誉博士学位。

中国近代植物学的开拓者——钟观光

近代生物学的主要奠基人——秉志

中国人民优秀的农业科学家——丁颖

中国地质事业的奠基人——李四光

卓越的地理学和气象学家——竺可帧

近代植物分类学的开拓者——陈焕镛

我国近代化学工业的奠基人——侯德耪

第一位现代数学博士——胡明复

我国函数论研究的开拓者——陈建功

动物遗传学的创始人——陈帧

小麦大王——金善宝

中国现代桥梁之父——茅以升

微循环障碍研究的先驱——钱潮

中国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吴有训

我国心理学界的圣人——潘菽

中国消化病学的奠基人——张孝骞

物理学界的一代宗师——叶企孙

一生追寻“科学之光”——严济慈

一代建筑宗师——梁思成

中国人口地理学的创始人——胡焕庸

一生为了妇女儿童的健康——林巧稚

电子学币斗奠基者——朱物华

美国两次都留不住的科学家——傅鹰

中国近代天文学的奠基人——张钰哲

中国的“克隆之父”——童第周

中国核物理事业的先驱——赵忠尧

桃李满园的一代宗师——周培源

分子光谱研究的奠基人——吴学周

“数学王”——苏步青

我国真菌研究的奠基人——邓书群

“长寿院士”——贝时璋

我国植物生理学的奠基人——汤佩松

中国市市才学的开拓者——唐燿

中国X射线晶体学的创建人——陆学善

应用光学事业的开拓者——龚祖同

充满传奇色彩的水声学家——汪德昭

中国催化科学的奠基人之一——张大煜

中国胸腔外币斗奠基人——黄家马四

自称“候鸟”的鸟类学家——郑作新

微生物学的“忠实牧童”——方心芳

中国核币斗学的奠基人——王淦昌

中国冶金物理化学的奠基人——魏寿昆

中国生物化学的奠基人——王应睐

神经科学泰斗——张香桐

以身殉职的两弹元勋——郭永怀

为国为民,献身币斗学——张文裕

一代数学宗师——柯召

只有初中学历的数学巨匠——华罗庚

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

中国近代力学的奠基人——钱伟长

“娃娃教授”——时钧

“肝病的克星”——关幼波

中国原子能币斗学之父——钱三强

中国孢粉学的奠基人——王伏雄

第一个揭开原子弹秘密的人——卢鹤绂

中国“群表示论”的奠基人——段学复

石油能源专家——朱亚杰

声学泰斗——马大猷

“毛估大师”——卢嘉锡

太空翱翔领航人——任新民

中国大气物理研究的奠基人——叶笃正

卫星测量、控制技术的奠基人——陈芳允

“伯乐院士”——钱令希

中国声学事业的开创者——魏荣爵

无机化学学币斗的奠基人——申泮文

矢志不渝报效祖国——谈镐生

国之大医——吴阶平

中国第一代地质学家——池际尚

火箭和导弹专家——屠守锷

无机材料科学的奠基人——严东生

中国现代控制理论的开拓者——关肇直

中国半导体科学的奠基人——王守武

从零分起步的数学家——吴文俊

情系祖国,造福人类——高小霞

固体物理学的一代宗师——黄昆

“红色币斗学家”——涂光炽

红外物理和技术的奠基者——汤定元

大地的女儿——郝诒纯

高分子材料币斗学的奠基人——徐僖

科学界的女劳模——沈天慧

“两弹”元勋——邓稼先

中国“氢弹之父”——于敏

全身心投入科学事业的——王业宁

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孙家栋

中国教师节的首倡者——王梓坤

激情于数学王国——王元杂

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误入”地球物理学——马在田

中华“神光”的重要缔造者——邓锡铭

激光元老——干福熹

“哥德巴赫猜想”第一人——陈景润

中国计算机事业的开拓者——高庆狮

“嫦娥之父”——欧阳自远

谱写观察宇宙的新篇章——苏定强

中国计算机先驱——孙钟秀

拓扑学大师——姜伯驹

中国地震学泰斗——陈运泰

立志“精忠报国”的币斗学家——白以龙

从放牛娃到气象学家——黄莆辉

机遇垂青有准备的人——朱清时

;     1、钱学森院士(1911年12月11日-2009年10月31日)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中国空气动力学家和系统科学家,工程控制论创始人之一,为我国科技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1965年授予解放军中将军衔,1991年被中国政府授予“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1999年,获得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2、袁隆平院士(1929年8月13日-2021年5月22日)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于1960年代至1970年代对杂交水稻品种的研究,令中国大陆和世界各地的粮产增加,是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地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他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作出杰出贡献。2019年授予共和国勋章

      3、孙家栋院士(1929年4月8日-)被誉为中国的“卫星之父”。是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北斗导航系统第一代和第二代总设计师。为中国突破卫星基本技术、卫星返回技术、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发射和定点技术、导航卫星组网技术和深空探测基本技术作出了重大贡献;为创建和发展中国人造卫星总体技术、卫星航天工程管理技术和深空探测技术,作出了系统的、创造性的成就和贡献。1999年获得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019年授予共和国勋章

      4、黄旭华院士(1926年3月12日-)被誉为“中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搞出了比常规流线型潜艇水下阻力更小的水滴形潜艇,同时解决了核潜艇的操纵性问题,是世界上核潜艇总设计师亲自下水做深潜试验的第一人。2019年授予共和国勋章

      5、南仁东院士(1945年2月19日-2017年9月15日)被誉为中国的“天眼之父”。是中国天眼工程首席科学家兼总工程师,是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工程的发起者及奠基人。作为工程团队的带头人,建成了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世界第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并在射电天文研究领域、国家重大需求、国际合作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2019年授予“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

      6、詹天佑(1861年4月26日-1919年4月24日)被誉为“中国铁路之父”“中国近代工程之父”。是中国首位铁路总工程师,负责修建京张铁路等工程。修建京张铁路期间,厘定了各种铁路工程标准,并上书政府要求全国采用。此外詹天佑亦着重铁路人才的培训,制定了工程师升转章程,对工程人员的考核和要求作出明文规定,并且定明工程师薪酬与考核成绩挂钩。京张铁路培训了不少中国的工程人员,詹天佑所制定的考核章程亦成为其它中国铁路的模仿对象。

      7、钱三强院士(1913年10月16日-1992年6月28日)被誉为“中国原子之父”。在核物理研究中获多项重要成果,特别是发现重原子核三分裂、四分裂现象并对三分裂机制作了科学的解释。为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创立、发展和“两弹”研制作出了突出贡献。在组织推动中国科学院和国家的科学研究及国际合作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作为原子能学科学术带头人和科技计划的制定者,对中民共和国核工业、“两弹一星”计划贡献巨大。1999年获追授由515克纯金铸成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8、于敏院士(1926年8月16日-2019年1月16日)被誉为“中国氢弹之父”“中国中子弹之父”。在氢弹原理突破中解决了热核武器物理中一系列基础问题,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起了关键作用。后期领导并参加核武器的理论研究、设计解决了大量关键性的理论问题。。1999年获得两弹一星功勋奖章:1991年被中国政府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2019年授予共和国勋章

      9、朱瑞(1905年-1948年10月1日)被誉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之父”。1945年4月,朱参加了中国***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后,朱瑞拟任中央军委副参谋长。但朱瑞主动提出要负责炮兵建设,任延安炮兵学校代理校长。朱瑞提出了“分散干部,搜集武器,发展部队,建立家业”的十六字方针,除派遣少部分干部到主力部队训练骨干外,其它师生全部分散到东起东宁,西至满洲里,南从长春,北到穆陵的广大地区收集武器。至1946年5月,共收集各种火炮700余门,炮弹50多万发,坦克12辆,汽车23辆,以及大量的零配件和各种器材。1946年夏,朱瑞任东北军政大学副校长兼东北炮校校长。10月,朱瑞任东北民主联军炮兵司令员,建立了一支独立建制的炮兵部队,在第二次国共内战中立下战功。1948年1月,朱瑞任东北军区兼东北野战军炮兵司令员。1948年10月1日,朱瑞在辽沈战役中率部攻克锦州义县,战后在前往前沿阵地时触地雷身亡。当时朱瑞只有四十四岁。大体上军衔处于“大将靠后、上将靠前”的标准

      10、朱德元帅(1年12月1日-1976年7月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创始人及***之一,被誉为“中国红军之父”。是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革命家和军事家,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首。称之为中国***的优秀党员、中国人民伟大的革命战士和无产阶级革命家,是党、国家和军队的卓越***之一”。北洋政府时期,朱德曾被授予勋五位、三等文虎勋章、陆军中将军衔。抗日战争期间被国民政府授予国民革命军上将军衔,战后获抗战胜利勋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于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并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如有不妥之处,欢迎各位补充评论

1、中国地质力学创始人——李四光地质学家,中国地质力学创始人。2、中国现代桥梁之父——茅以升中国桥梁工程之父,土力学的开拓者,一代桥梁建筑大师。3、中国实验胚胎学的主要创始人——童第周生物学家、我国实验胚胎学的奠基者之一,异种细胞核移植研究先河的开创者。4、现代中国数学研究创始人——华罗庚中国现代数学家,新中国数学研究事业的创始人,中国在世界上最有影响的数学家之一。5、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世界著名空气动力学家,火箭专家,系统工程科学家,中国战略科学家,流体力学的开路人与工程控制论创始人。6、中国原子能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钱三强 核物理学家,中国原子能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7、中国光学之父——王大珩我国现代国防光学技术及光学工程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8、固体物理学的开拓者——黄昆著名的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学家,晶格动力学的奠基人和权威,声子物理学科的开拓者。9、“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世界著名的杂交水稻专家,是我国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为我国粮食生产和农业科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10、现代毕升——王 选中国计算机应用专家,他主持发明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被誉为中国印刷技术的再次革命。

1、伍连德:中国现代医学第一人

伍连德,公共卫生学家,中国检疫、防疫事业的先驱。1910年末,东北肺鼠疫大流行,他受任全权总医官,深入疫区领导防治。1911年,他主持召开了万国鼠疫研究会议。在他竭力提倡和推动下,中国收回了海港检疫的主权。他先后主持兴办检疫所、医院、研究所共20所,还创办了哈尔滨医学专门学校(哈尔滨医科大学前身)。他与颜福庆等发起建立中华医学会,并创刊《中华医学杂志》。

2、刘瑞恒:中国近代公共卫生事业创建者

刘瑞恒(1890~1961):字月如,直隶南宫人。他于1903年考入北洋大学堂,1906年未毕业即送美留学,入哈佛大学读书。他是我国著名医学专家,中国创伤医学的奠基人,中国近代公共卫生事业创建者,首批哈佛大学留学生之一。

3、高士其:中国近代和现代化学,细菌和病毒学的化学科普事业的先驱和奠基人。

高士其(1905年11月—1988年12月19日,原名高仕錤,福建闽县(今福州市区)鳌峰坊人,改名高士其,弃仕途旁和金钱旁不要,立志不做官,不爱钱,以科学家造福中国。1927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化学学士学位。1930年又毕业于美国芝加哥大学医学研究院。中国为记念他的贡献,把国际的一颗行星命名为高士其星。科学家,化学家。细菌和病毒学家的中国化学科普事业的先驱和奠基人。

4、王世真:中国近代和现代核医学事业的创始人和奠基者。

王世真(1916年3月7日一2016年5月27日):福建福州人,生物化学家、核医学家,中国核医学事业的创始人。美国爱荷华大学硕士、博士学位。历任美国爱荷华大学放射性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首都核医学中心主任,放射医学研究所副所长,名誉所长,核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从1940年代开始,王世真对甲状腺素做了大量系统性的研究工作。

5、吴孟超:中国肝胆外科之父, 中国的第一个肝脏模型

吴孟超,男,1922年8月31日生,生于福建省闽清县,马来西亚归侨,1949年毕 业于同济大学,获学士学位;肝胆外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师从中国著名外科学家裘法祖(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名誉院长),2005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1、茅以升是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土木工程专家、工程教育家,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获得了康奈尔大学的硕士学位,又获得了卡耐基隆大学的博士学位。同时他还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工程院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曾主持修建了中国人自己的第一座现代化大桥——钱塘江大桥。

2、袁隆平毕业于西南农学院(现西南大学),是我国著名的杂交水稻专家,也是中国研究杂交水稻的先驱者,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在2000年获得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它的代表作有《袁隆平论文集》,《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论文集》和《杂交水稻育种栽培学》。

3、李世光原名李仲揆,毕业于英国伯明翰大学,是我国地质学的创立者,教育家,地质学家,是中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的主要发起人和奠基人之一。

他是新中国成立后的首批杰出的科学家,同时他本人也在2009年当选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其代表作有《地质力学之基础与方法》和《地质力学概论》。

4、邓稼先作为我国两弹元勋之一,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曾获得了美国普渡大学的物理学博士学位,学成归国后设计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是中国著名的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核武器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为中国的两弹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5、钱学森作为我国火箭领域的泰斗,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航天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以及“火箭之王”。

他毕业于国立交通大学和加州理工大学,是著名的空气动力学家,并且首次在世界上提出研制每小时飞行距离超过一万公里的火箭成为可能。回国时被美国人称赞为可以抵五个师。

1、张衡(公元78—139 年),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今河南省南阳市石桥镇夏村),张衡观测记录了两千五百颗恒星,创制了世界上第一架能比较准确地表演天象的漏水转浑天仪,第一架测试地震的仪器——候风地动仪,还制造出了指南车、自动记里鼓车、飞行数里的木鸟等等。

张衡共著有科学、哲学、和文学著作三十二篇,其中天文著作有《灵宪》和《灵宪图》等。为了纪念张衡的功绩,人们将月球背面的一环形山命名为“张衡环形山”,将小行星1802命名为“张衡小行星”。

郭沫若对张衡的评价是:“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见,万祀千龄,令人景仰。”

2、张仲景(公元150 —219 )名机,东汉南阳郡涅阳人(今河南省邓县穰东镇)张仲景博览群书,广采众方,系统地总结了汉代以前的医学精华,根据自己丰富的医疗实践经验,著《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后世医学者称张仲景为" 医圣" 。

奉" 伤寒" 、" 金匮" 为医经(唐宋以后将《伤寒杂病论》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书)。 中医" 四大经典" ,张仲景一人就完成了两部。

他所确立的" 辨证论治"原 则,是祖国医学伟大宝库中的灿烂明珠,从而使中华民族的医学独具特色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张仲景是中华民族悠久文明史上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他的学说哺育了世代名医,至今依然是" 道经千载更光辉”。

3、祖冲之(429 -500 ),字文远,范阳遒(今河北涞水)人。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和机械制造家。他在世界数学史上第一次将圆周率(л)值计算到小数点后七位,即31415926 到31415927 之间。

他提出约率22/7 和密率355 /113 ,这一密率值是世界上最早提出的,比欧洲早一千多年,所以有人主张叫它“祖率”。他编制的《大明历》,第一次将“岁差”引进历法。

提出在391年中设置144 个闫月。推算出一回归年的长度为36524281481日,误差只有50秒左右。为了纪念祖冲之的功绩,人们将月球背面的一环形山命名为“祖冲之环形山”,将小行星1888命名为“祖冲之小行星”。

4、徐霞客(1587年1月5日-1641年3月8日),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南直隶江阴(今江苏江阴市)人。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他经30年考察撰成的60万字地理名著《徐霞客游记》,被称为“千古奇人”。

徐霞客一生志在四方,足迹遍及今21个省、市、自治区,“达人所之未达,探人所之未知”,所到之处,探幽寻秘,并记有游记,记录观察到的各种现象、人文、地理、动植物等状况。《徐霞客游记》开篇之日(5月19日)被定为中国旅游日。

5、孙思邈(581-682 年享年101 岁)是隋唐之际著名医学家。是陕西耀县孙家塬村人,他刻苦好学,坚持行医,为民间治病。他有高尚的医德,主张行医不应有贪求财物的私念,对患者要有同情爱护之心,不论贵贱亲疏要一视同仁。

70多岁时写成杰出的医学著作《备急千金要方》。后来又感到《千金要方》不够完善,又在百岁高龄的时候,完成了《千金翼方》一书。书成第二年便离开了人世。

他的医学著作所以要以“千金”命名,是因为人认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由于他在中医中药方面的重大贡献,后世尊之为“药王”。

6、沈括(1033-1097),字存中,北宋科学家杭州钱塘人。沈括的科学贡献遍及天文、数学、物理、地质、气象、生物、医学等各领域。梦溪笔谈》全面总结了宋朝以前我国科学技术成就,在世界上享有极高声誉。

在数学上,他发明了“隙积术”和“会圆术”,“隙积术”比国外计算高阶等差级数的公式早500 多年,“会圆术”是我国球面三角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沈括提出的地磁有偏角存在现象,比哥伦布1492年横渡大西洋时“首次”发现磁偏角现象要早400 年。

李约瑟教授称沈括是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赞许他的著作《梦溪笔谈》是中国科学史的里程碑。

7、鲁班(公元前507年——公元前444年),春秋时期鲁国人,姬姓,公输氏,名班,人称公输盘、公输般、班输,尊称公输子,又称鲁盘或者鲁般,惯称“鲁班”。鲁班的名字实际上已经成为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象征。

2400多年来,人们把古代劳动人民的集体创造和发明也都集中到他的身上。因此,有关他的发明和创造的故事,实际上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创造的故事。鲁班的名字实际上已经成为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象征。

8、华佗(约公元145年-公元208年),字元化,一名旉,沛国谯县人,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

华佗与董奉、张仲景并称为“建安三神医”。少时曾在外游学,行医足迹遍及安徽、河南、山东、江苏等地,钻研医术而不求仕途。他医术全面,尤其擅长外科,精于手术。并精通内、妇、儿、针灸各科。晚年因遭曹操怀疑,下狱被拷问致死。

华佗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被后人多用神医华佗称呼他,又以“华佗再世”、“元化重生”称誉有杰出医术的医师。

9、一行(公元683年~公元727年),佛法名号。中国唐代著名的天文学家和释学家,本名张遂,魏州昌乐(今河南省南乐县)人。

张遂的曾祖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功臣、襄州都督、郯国公张公谨。其父张擅为武功县令。张氏家族在武则天时代已经衰微。张遂自幼关中,刻苦学习历象和阴阳五行之学。青年时代即以学识渊博闻名于长安。为避开武则天侄的纠缠,剃度为僧,取名一行。

先后在嵩山、天台山、当阳山学习释教经典和天文数学。曾翻译过多种印度佛经,后成为佛教一派——密宗的领袖。

唐朝开元九年(公元721年),据李淳风的《麟德历》几次预报日食不准,玄宗命一行主持修编新历。一行一生中最主要的成就是编制《大衍历》,他在制造天文仪器、观测天象和主持天文大地测量方面有很大贡献。

10、蔡伦(?-121年),字敬仲,东汉桂阳郡人。汉明帝永平末年入宫给事,章和二年(公元88年),蔡伦因有功于太后而升为中常侍,蔡伦又以位尊九卿之身兼任尚方令。蔡伦总结以往人们的造纸经验革新造纸工艺,终于制成了“蔡侯纸”。

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奏报朝廷,汉和帝下令推广他的造纸法。建光元年(公元121年),因权力斗争自杀身亡。

蔡伦的造纸术被列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人类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明的进步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千百年来备受人们的尊崇。被纸工奉为造纸鼻祖、 “纸神”。麦克·哈特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蔡伦排在第七位。

美国《时代》周刊公布的“有史以来的最佳发明家”中蔡伦上榜。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特别展示了蔡伦发明的造纸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张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张仲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祖冲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徐霞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孙思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沈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鲁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华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一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蔡伦

1、钱学森(19111211-20091031),汉族,吴越王钱镠第33世孙,生于上海,祖籍浙江省杭州市临安。世界著名科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由于钱学森回国效力,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向前推进了至少20年。

2、钱三强(1913年10月16日—1992年6月28日),核物理学家。原籍浙江湖州,生于浙江绍兴,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创始人,中国“两弹一星”元勋,中国科学院院士。

3、李四光(1889年10月26日—1971年4月29日),字仲拱,原名李仲揆,湖北黄冈人,蒙古族,地质学家、教育家、音乐家、社会活动家,中国地质力学的创立者、中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的主要***和奠基人之一,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杰出的科学家和为新中国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元勋,2009年当选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4、袁隆平1930年9月生于北京,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人,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以上就是关于中国当代历史十大科学家,钱学森上榜,第一名没有全部的内容,包括:中国当代历史十大科学家,钱学森上榜,第一名没有、中国科学家100排名有哪些人、中国六大国宝级科学家有哪些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759801.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2
下一篇 2023-05-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