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朝代顺序如下

中国的朝代顺序如下,第1张

依次为夏、商、西周、东周、秦、西楚、西汉、新朝、玄汉、东汉、三国、晋朝、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朝、元、明、清。

一、朝代列表

1、夏朝:约公元前2029年-约公元前1559年,共计:471年

2、商朝:约公元前1559年-约公元前1046年,共计:438年

3、周朝:约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分为西周、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战国,共计:867年

4、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6年,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首称皇帝,共计:16年

5、西楚: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西楚霸王项羽,共计:5年

6、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汉高祖刘邦,共计:210年

7、新朝:公元8年腊月-公元23年10月6日,新太祖建兴帝王莽,共计:16年

8、玄汉:公元23-25年,汉更始帝刘玄,共计:3年

9、东汉:公元25-220年,汉光武帝刘秀,共计:196年

10、三国:公元220-280年,魏、蜀、吴三足鼎立,共计:61年

11、晋朝:公元265-420年,分为西晋(265-316年)、东晋(317-420年) ,共计:156年

12、南北朝:公元420-589年,共计:170年

13、隋朝:公元581-公元618年,隋文帝杨坚,共计:38年

14、唐朝:公元618-907年,唐高祖李渊,共计:290年

15、五代:公元907-960年,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共计:54年

16、十国:公元891-979年,共计:89年

17、宋朝:公元960-1279年,分为北宋(公元960-1127年)、南宋(公元1127-1279年),共计:320年

18、元朝:公元1271年-1368年,元太祖孛儿只斤·铁木真,共计:98年

19、明朝:公元1368-1644年,明太祖朱元璋,共计:277年

20、清朝:公元1644-1912年,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共计:268年

二、朝代

1、晋朝

晋朝(266年-420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上承三国下启南北朝,分为西晋与东晋两个时期,其中西晋为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王朝之一,东晋则属于六朝之一,两晋共传十五帝,共一百五十五年。

公元266年司马炎篡魏,建国号为晋,定都洛阳,史称西晋,公元280年灭吴,完成统一。后经历八王之乱和永嘉之祸,国势渐衰,316年西晋被北方蛮族灭亡。

317年,西晋皇室南渡江南,司马睿在建邺延续晋朝,史称东晋,东晋曾多次北伐中原汉地。383年东晋与前秦淝水之战后得到暂时巩固。

两晋时期北方南迁的汉人将先进技术带入江南,进一步开发了江南地区。420年,刘裕建立刘宋,东晋灭亡。中国历史进入了南北朝时期。

西晋承袭中原曹魏领土,统一后又占有孙吴疆域。东晋随其疆域的变化而有增减,北界主要在秦岭淮河一线。

两晋的政治体制为世族政治,是隋唐的三省六部制的基础。而晋朝时期的农业、商业、手工业等相比较三国时期有了进一步发展。

晋朝虽为汉末以来中国文化中衰时期,但在哲学、文学、艺术、史学、科技等方面也有新的发展。两晋的文化走向多元发展,是一个文化开创、冲突又融合的时代,由于儒教独尊的地位被打破,哲学、文学、艺术、史学及科技纷纷出现革新,有些成为独立的学问。

当代思想有由本土发展的玄学、道教及由印度东传的佛教,士大夫纷纷盛行清谈。由于边疆民族带来草原文化,东晋则拥有中原文化及江南文化,双方逐渐展开文化交流或民族融合。

2、南北朝

南北朝(420年—589年)是南朝和北朝的统称。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民族大融合时期,上承东晋十六国下接隋朝,由公元420年刘裕代东晋建立刘宋始,至公元589年隋灭陈而终。

南朝(420年—589年)有刘宋、南齐、南梁、南陈四朝。北朝(386年—581年)则包含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朝。南北两方虽各有朝代更迭,但长期维持对峙形势,故称为南北朝。

南北朝前期仍是士族政治,社会阶层分为士族、齐民编户、依附户及奴婢,对外交流也很兴旺,东到日本和朝鲜半岛,西到西域、中亚、西亚,南到东南亚与南亚。

此时也出现民族大融合的趋势,比如北魏孝文帝改革,进一步加速少数民族封建化(汉化)的步伐。

3、隋朝

隋朝(581年—61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的大一统朝代。

公元581年二月,北周静帝禅让于杨坚,北周覆亡。杨坚定国号为“隋”,定都大兴城(今陕西西安)。公元589年南下灭陈朝,统一中国,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长达近300年的分裂局面。

公元605年,隋炀帝即位后,令宇文恺营建东京,同年下诏迁都洛阳(今河南洛阳)。隋文帝在位年间社会民生富庶、人民安居乐业、政治清明,开创了开皇之治繁荣局面。

隋炀帝在位时期修建了贯通南北的大运河,但因过度消耗国力,引发隋末民变和贵族叛变。公元618年宇文化及等人发动兵变,杀死隋炀帝。

隋恭帝杨侑禅让李渊,建立唐朝。公元619年,王世充拥立的皇泰主杨侗也被废,隋朝覆灭,国祚38年。

4、唐朝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

隋末天下群雄并起,617年,唐国公李渊于晋阳起兵,次年于长安称帝建立唐朝。唐太宗继位后开创了贞观之治。唐高宗承贞观遗风开创永徽之治。

690年,武则天以周代唐,定都洛阳,史称武周,开创了“上承贞观,下启开元”的治世局面,为盛唐的出现奠定了基础。705年,神龙革命之后,唐中宗恢复唐朝国号。

唐玄宗即位后开创了万邦来朝的开元盛世。天宝末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导致国力渐衰;

中后期经元和中兴、会昌中兴、大中之治国势渐振。878年,黄巢起义破坏了唐朝统治根基。907年,朱温篡唐,唐朝灭亡,中国进入五代十国时期。

5、五代

唐朝灭亡之后,在中原地区相继出现了五个朝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和割据于西蜀、江南、岭南和河东的十几个政权,合称五代十国。

中国古代以正统史观为主,因五代建立于中原地区,占据着原唐朝都城的中央地区,以正统自据,故后来的史学家著五代史。而十国及其余政权被称为割据势力。

除后梁、后晋短暂时期以及后唐都洛阳外,后梁、后晋大部分时期和其他两代都以开封为首都。五代为期五十四年,有八姓称帝,共十四君。

后梁和后周的君主是汉族人,后唐、后晋、后汉的君主是沙陀族人。他们都建国于华北地区,疆土则以后梁最小,后唐最大。十国仅除北汉建国于今山西境内,其余九国都在南方。

五代与十国并存,但各国存在时间长短不一,如吴越,割据于唐亡以前,直到五代结束后才为北宋所灭。疆土则南平最小,南唐最大。

北朝(公元386年—公元518年)是我国历史上与南朝同时代的北方王朝的总称,其中包括了北魏、北齐、北周等数个王朝。但与南朝不同的是,北朝诸国的建立者大部分是北方少数民族,而并非汉族。

自西晋灭亡后,中国北方一直处于“五胡十六国”割据的混乱局面,直至公元三八六年鲜卑族拓跋部在北方建立起魏国后,北方才从脱离了东晋名义上的统治,使局势逐渐安定起来。公元四七一年,魏孝文帝即位,开始了北魏的第一次重大改革。孝文帝拓跋宏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他五岁登基,二十四岁正式接替文明太后执掌政权,执政伊始,他便开始了“文治”政策。为了加强同汉族及其他一些少数民族的交流,公元四五九年孝文帝以南征为名义,将都城从平城(今山西大同)迁至曹魏故都洛阳。由于洛阳远离鲜卑贵族居住的平城,保守势力相对弱了起来,在这种情况下,孝文帝开始了他的改革。

首先,孝文帝下令鲜卑人改穿汉人服装、禁止说鲜卑话,废除了鲜卑族的种种特权。后来又将鲜卑诸姓改为汉姓,其中拓跋改作元姓,另外还有一些鲜卑姓氏都改为长孙、穆、奚、陆、贺等汉族姓氏,孝文帝还通过婚姻方式来加强鲜卑同汉族的关系,同时在政治上大力重用汉族官员,以汉族习惯进行治理。通过孝文帝的一系列改革,使得汉族的先进文化及先进的政治制度完全融入了北魏的统治中,中国的北方已经开始进入了其民族融合的阶段。

公元449年,拓跋宏死于南征的途中,时年仅三十三岁。孝文帝死后,北魏开始逐步走向衰落。在其后的三十几年中,魏宣武帝、孝明帝、孝庄帝等人先后执政,他们逐渐废弃了以前的民族和解政策,又恢复了鲜卑族的特权,于是新的矛盾产生了。公元五三四年,北魏的孝武帝因不满当时实权人物高欢的胁迫,出走于长安宇文氏家族,而高欢则另立元善为帝,于是北魏分裂为东西两部分。此后,高欢之子高洋与宇文觉先后废东西魏帝建立了齐朝、周朝,史称“北齐”、“北周”。其中北齐存在二十七年,北周存在二十四年。

北齐建立于公元550年,它的建立者是高欢之子高洋,是为齐文帝。由于北齐是在东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所以较为强大,文帝在位其间,又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故而使北齐的国力优于北周。但自文帝以后,相继即位的孝昭帝、武成帝都是暴君,他们在位期间,大肆杀戮元姓(北魏皇室)与汉族官员,使得北齐失去了鲜卑族与汉族广大人民的支持,后至公元五七七年,北齐被北周消灭。

与北齐同时存在的北周,是由宇文觉于公元五五七年在西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王朝。在建立之初,它的实力明显弱于北齐,但由于周武帝宇文邕(561—579年在位)的治理,使北周逐渐超过了北齐而强盛起来。在此期间,大部分奴隶被赦免为平民,和解了统治者与人民的矛盾,而武帝自己生活朴素、勤政爱民,深受各族人民爱戴。就这样,北周开始了它的强盛时代。公元五七八年,周武帝卒,传帝位于宣帝,但此后北周的军政大权逐步落入了外戚杨坚的手中,后来杨坚于公元五八一年废周静帝,建立起隋朝,并逐步统一全国,结束了中国长期分裂的局面。

在南北朝期间,由于历代统治者都以佛教为国教,故而有许多庙宇及石窟造像流传于世,其中敦煌千佛洞、云岗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成为我国造像艺术宝库之中的瑰宝。此外,南北朝的文学艺术更是有所发展,南朝时郦道元所著《水经注》、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的作品都成为流传后世的经典之作。

自东晋灭亡以来,南北朝成为我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南北分裂时期之一,虽然它的形成使经济发展有所停滞,但由于外族对中原地区的统治而形成的黄河流域民族大融合却是中国历史上史无前例的。正是在这种条件下,中国北方的诸族逐渐被汉族同化,最终成为同一民族。而正是这种作用,为将来中国成为统一国家打下了良好得基础,所以我们说南北朝的分裂,对加速民族统一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是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北朝

北魏(386年-534年)

道武帝拓拔(王圭,二字合一字,左右结构)、明元帝拓拔嗣、太武帝拓拔焘、南安王拓拔余、献文帝拓拔弘、孝文帝元宏、宣武帝元恪、孝明帝元诩、孝庄帝元子攸、长广王元晔、节闵帝元恭、安定王元朗、孝武帝元(修字去彡加月字)。

明朝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六月, 朱棣 从金川门进入南京城, 朱允炆 烧掉偏殿后失踪,城内一片混乱。翰林院的文官们心情则比较复杂,有的要以身殉死,有的则想去讨好朱棣,为自己博一个晋升之路。例如,翰林院编修 王艮 听闻朱棣进城,选择饮鸩身亡,而他的同事 解缙 则选择主动上街迎接朱棣,赢得了朱棣的好感。

同在翰林院,有一位翰林院编修则采用了极为特殊方式和朱棣见面,《明史·卷一百四十八》记载:

意思是,朱棣进入南京城后,这位翰林院编修拦在朱棣的马前问:“殿下是先去拜谒明孝陵呢,还是先登基呢?”朱棣听完后,如醍醐灌顶,立即掉头去拜谒朱元璋的陵墓。从此,朱棣记住了他的名字—— 杨子荣。

杨子荣 ,也就是明朝“三杨”之中的 杨荣 ,他阻拦朱棣登基那年,是他入仕的第三年。也就是从这一年起,他开始“飞黄腾达”,最终成为明朝内阁中的佼佼者。若干年后,他甚至被入祀帝王庙。

本文,笔者将和大家分享“三杨”中的杨荣,希望通过史料和分析,给大家还原一个机敏通达的“东杨”。

杨荣,字勉仁,福建建安(福建建瓯)人。根据《文敏集·附录》记载,杨荣出生于洪武辛亥十二月戊子,即洪武四年十二月初九。

杨荣一生两次改名,根据《尧山堂外纪·卷八十二》记载:

意思是,他出生后取名为杨道应,他的祖父杨达卿听到他的啼哭声比较响亮,说:“这孩子一定会让我家荣华显贵。”于是改名为杨子荣。而“杨荣”这个名字,是朱棣登基后赐给他的。

杨荣少年聪慧,很小便闻名于乡里。十七岁时,杨荣被选入福建建宁府的府学读书,为“ 诸生之首 ”。建文元年,当时户部侍郎夏原吉到福建视察,恰巧碰到杨荣在给低年级的学生讲解《孟子》,夏原吉对杨荣十分喜爱。同年秋天,杨荣参加福建省乡试,考中福建第一,是为解元。

当时,靖难之役已经爆发,但建文帝为了吸纳人才,还是如期举行了第二年的科举会试。所以,建文二年,杨荣如期进京赶考,在会试中考取第三名的成绩,殿试过后,杨荣位列第五(二甲第二名),赐进士出身,授翰林院编修。

需要说明的是,建文二年的许多进士,并没有得到建文帝的重用,例如 胡广、金幼孜、杨溥 等后期的名臣,在建文朝都屈居于翰林院,他们有的曾向朝廷提出的治国之言,大多没有被朱允炆所采纳,杨荣也是如此。

到了建文四年六月,朱棣的大军抵达浦口,翰林院的文官们开始躁动起来,等朱棣进入南京城,杨荣选择用一次冒险的提醒,来证明自己的睿智。

杨荣拦住朱棣,问他到底是先拜谒明孝陵,还是先即位?一句话彻底让朱棣警醒。因为朱棣是打着“清君侧”的名义进入南京城的,说到底,他还是朱元璋的儿子,若进入南京城不去祭拜朱元璋,那岂不是不忠不孝之人?所以,朱棣赶紧掉头,去往明孝陵方向。

4天后,朱棣即位,杨荣受到重用。他和 解缙、胡广、黄淮、胡俨、杨士奇、金幼孜 一起,被朱棣纳入刚刚组建的内阁之中,他们7人,便是明朝第一批内阁成员。

需要说明的是,永乐初期的内阁成员,和明朝后期不同,当时的内阁成员大多只是七品或六品的职位,他们的作用是负责给朱棣参议政务,说白了,相当于朱棣的私人秘书团。

《明史》云:

7人中,杨荣的年龄最小,但他最机敏,而且杨荣通晓军务,这一点让他和其他六位内阁成员有所不同。

一日,西北传来军报,说宁夏被围。朱棣连忙派人召集7位内阁成员商量对策,可是,由于时间太晚,内阁只有杨荣一人在值班,朱棣就把奏折给杨荣看,问杨荣该从哪里调兵。杨荣回答说:“不用调兵,宁夏无碍。”朱棣连忙问何故,杨荣说:

意思是,宁夏城池坚厚,将士和百姓都善战,这份奏报是十几天前发出的,如今宁夏之围应该已经解了。

朱棣是“马上天子”,也算了解兵事,但杨荣说的话他仍旧不太相信。待到天亮,第二份奏报送到京城,果然说宁夏之围已解。

从此,朱棣对杨荣信任不已。此后,不管朱棣是御驾亲征,还是出京巡查,内阁成员中,唯一一位常年跟随朱棣之人,就是杨荣。

《明史纪事本末》中曾记载一件这样的事情:

这段话中提到一个重要的人物—— 练子宁

朱棣登基后,对建文旧臣进行了血腥的屠杀,其中,以方孝孺、齐泰、黄子澄和练子宁四人的遭遇最为凄惨,练子宁被杀前已经说不出话,但仍然用手指蘸血在地上写字辱骂朱棣,因此朱棣灭其全族。

上述这段记载,是说江西吉水有一个叫钱习礼的文臣,曾和练子宁的家族联姻。因为有这层关系,他经常被其他人威胁。后来,钱习礼找杨荣帮忙,杨荣找机会将这件事禀报给了朱棣。朱棣说: “假如练子宁尚在,朕也会重用他,何况钱习礼呢?”

从这段记载中,可以看出,在当时人们对建文旧臣都缄口不言的情况下,钱习礼首先想到的是找杨荣帮忙,而杨荣也敢在朱棣面前提这件事。这足以说明,杨荣很受朱棣的信任。

永乐二年,皇长子朱高炽被立为太子,朱棣命杨荣兼任太子右谕德,赐二品官服。《明史·杨荣传》云:

意思是,朱棣向来威严,和大臣议事的时候常常发怒,只要杨荣一来,朱棣的怒气便消了。

杨荣在军务上的熟悉程度,已经远超其他内阁成员,永乐元年,江西发生强盗劫掠事件,朱棣命行人 许子谟 奉旨去招安这帮盗贼,然后下旨给都督 韩观 ,命他发兵跟随。若是盗贼不接受招安,便命韩观出兵剿灭之。

结果,盗贼主动接受招安,朱棣下旨要封赏许子谟和韩观。其他内阁成员都没有发现有什么不妥之处,唯有杨荣认为,许子谟当赏,但盗贼接受招安时韩观并没有到达,不应该赏赐韩观,朱棣和其他6人这才意识到杨荣言之有理。

永乐五年初,杨荣奉命前往甘肃筹划军务,他亲自骑马观察甘肃山川的地形,并且画成地图。等他夏天归来,朱棣看到地形图后惊叹不已,亲自切瓜给杨荣解渴。两年后,蒙古将领 脱脱不花 给甘肃总兵何福递信,表示要投降明朝。何福拿不定主意,快马加鞭到京城请示朱棣。朱棣和内阁成员商议此事,杨荣主动请缨前往,果然收服了脱脱不花。

事后,何福因功被封为宁远侯,他对杨荣佩服不已。

另外,明朝第一代宁阳侯 陈懋 常驻宁夏,他是“靖难四公爵”之一的陈亨之子,他曾3次担任朱棣北伐的先锋官,在永乐朝绝对算得上是一员虎将。杨荣曾奉命与陈懋一起规划宁夏防务, 待杨荣回京后,陈懋上书给朱棣,他认为以杨荣的军事才能尤在自己之上。

永乐七年,“靖难第一名将”丘福带兵北伐鞑靼,结果惨败。朱棣一怒之下,决定于次年御驾亲征,杨荣随行。明军在斡难河探知鞑靼军队的行踪,朱棣亲自挑选精骑奔袭而去,独留杨荣在后方带领300人押运粮草和辎重。最终,朱棣大胜。但由于明军奔袭太远,粮草不够,杨荣建议将朱棣的御用粮食发给将士,大军才没有饿肚子。等到朱棣返京,更加珍视杨荣。

是时,朱瞻基已被立为皇太孙,朱棣让杨荣每个月必须抽出三天时间到文华殿陪朱瞻基读书。若干年后,朱瞻基登基,每逢军事大事,他必请教杨荣。实际上,杨荣和朱瞻基之间的信任,从永乐朝便已经开始了。

《名卿绩纪》曾评价杨荣:

意思是,杨荣在内阁辅政时,以才思敏捷而著名。皇帝有大事不决的时候,杨荣总能用几句话就能引导皇帝做出决断。杨荣通晓地理和军事,懂礼乐,又是翰林出身,学识之渊博,无人不服。

早在永乐六年,杨荣的父亲去世,朱棣离不开杨荣,便命杨荣将父亲下葬后立即归京,这在当时称作“夺情”。到了永乐九年,杨荣之母去世,朱棣仍要“夺情”,杨荣求朱棣允许他守孝三年,朱棣几番挽留,杨荣涕泗横流,跪求朱棣成全。朱棣最终派宦官一路护送杨荣返回福建老家。这期间,朱棣经常快马加鞭请教杨荣事务。27个月后(永乐十二年),朱棣等杨荣守孝期刚满的第二天,便立即让宦官接杨荣重回内阁。

是年,朱棣带着皇太孙朱瞻基率军50万开启了他人生中的第二次北征,杨荣再次扈从。

在军中,朱棣给了杨荣三件任务:第一是参谋军务;第二是给皇太孙朱瞻基担任老师,若朱瞻基在军务、政务上有所疑惑,都可以向杨荣请教;第三个任务则比较重要,由于朱棣需要带兵在阵前指挥,玉玺不能带在身旁,杨荣则掌管朱棣的玉玺。史载:

意思是,凡是军中需要由朱棣过目或发出的诏令,都必须由杨荣看过之后才可以签发。

从这三个任务可以看出,杨荣在朱棣心目中占据非常关键的位置。

永乐十五年,朱棣北巡。有军中将领忌惮杨荣的刚直,想推荐杨荣为祭酒,实际上是想让朱棣疏远杨荣。可朱棣不为所动,在朱棣心中,没有人可以代替杨荣的位置。

笔者认为,明成祖朱棣在政治和军事上成就颇丰,他在识人用人上,也颇具慧眼。他多次出征,留杨士奇、夏原吉、蹇义等能臣帮他治理天下,却独用杨荣这样的懂兵事又善于决断之人常随身边,这些人,便是永乐盛世的根基。

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说,朱棣和杨荣是相互成就的。

永乐十八年,杨荣升任文渊阁大学士,他肩上的担子更重。但朱棣每次出征,仍必带杨荣。当时,浙江、福建等地山贼起事频繁,张辅等将领建议朝廷出兵征讨。朱棣问杨荣的意见,杨荣认为:“百姓之所以会起事,大多是因为官吏压迫而无路可走。如果贸然出兵,必然会导致民不聊生,不如先派人去督查当地的吏治,然后再去招抚山贼,如此,便不用烦劳师旅了。”朱棣采纳了杨荣的建议,后来山贼果然平息。

《晏子春秋》中说: 德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

杨荣虽然有军事才能,但他并不乐见战争导致的生灵涂炭,这才是优秀士大夫的高级境界。

杨荣对明朝来说,有一项非常重大的贡献,那便是支持朱棣迁都。当时,朱棣要求迁都北平,包括杨士奇在内的众臣皆反对,唯有杨荣认为“ 北平内跨中原,外控朔漠,宜为天下都会 ”。杨荣的支持,对明朝此后的200余年巩固北部边防来说,意义重大。

朱棣在人生最后三年,连续进行了三次北伐,杨荣每次都随行。永乐二十二年,朱棣的身体已经大不如前,但他仍然开启了最后一次北征。这一次,明军在塞外并没有找到蒙古人的主力,但天气寒冷,再加上朱棣将最能干的户部尚书夏原吉下狱,导致军粮不继。史载: “士卒饥冻,馈运不继,死亡十二三。” 将士们在饥冻之下,损失惨重。《明史·杨荣传》记载:

朱棣向群臣问计,群臣唯唯诺诺,都不敢出声,只有杨荣大胆说出自己“ 班师回朝 ”的建议,最终被朱棣采纳。

敢断人之不敢断,言人之不敢言,这才是杨荣!

当年七月十八日,朱棣在归途中病逝于榆木川。同行的宦官惊慌失措,关键时刻,杨荣稳住大局。他命宦官照常供应“朱棣”的饮食,然后和金幼孜一起打造锡器保存朱棣的遗体,对外秘不发丧。在安排停当之后,杨荣亲自骑马赶回京师,将朱棣驾崩的消息告知太子朱高炽,并建议朱高炽密切防备汉王朱高煦。最终,大明朝顺利地完成了皇位交接。

殊不知,当时军中亦有朱高煦的亲信,若非杨荣处理得当,那明朝必将再次陷入大乱。

明仁宗朱高炽即位后,擢升杨荣为太子少傅、工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并赐他“ 绳愆紏缪 ”金印。朱高炽执政期间,杨荣和杨士奇、夏原吉等人共同辅佐,为仁宣之治埋下伏笔。

朱高炽仅仅在位10个月后便去世,太子朱瞻基登基,是为明宣宗。朱瞻基登基后,汉王朱高煦发动叛乱。在朝堂上,朱瞻基有意派英国公张辅为帅,发兵征讨朱高煦,结果被杨荣阻拦,杨荣力劝朱瞻基御驾亲征。

当时,很多大臣不明白杨荣是何意,有人甚至认为杨荣跟随朱棣亲征惯了,想再次跟随宣宗出征,来捞取自我利益。关键时刻,还是夏原吉先看明白,夏原吉替杨荣解释说:

意思是说,当年靖难之役爆发时,建文帝以曹国公李景隆为帅,结局如何?平叛当兵贵神速,皇帝御驾亲征,不仅可以在军中及时指挥、传达圣意,还能用天子的身份让叛军党羽屈服。

大家听完这番解释,才明白杨荣为何建议朱瞻基亲征。朱瞻基也恍然大悟,遂下旨亲自出征平叛。在朱瞻基的征讨下,朱高煦之乱很快被平定,杨荣和朱高煦回京后,得到了优厚的封赏。

明朝宣德三年,朱瞻基带兵巡边,钦点杨荣随行。当时,兀良哈犯边,朱瞻基命所有的文官都留在大营,他只带着杨荣率轻骑出喜峰口,大胜而归。宣宗还朝后,杨荣朝夕陪侍左右。不久后,杨溥入值内阁, 杨士奇、杨荣、杨溥这“三杨”的格局正式形成。

明朝文学家王慎中说: 高帝文皇以后称相业者,莫盛于三杨。

明朝的“三杨”内阁如雷贯耳,杨士奇为“西杨”,杨荣为“东杨”,杨溥为“南杨”,他们三人能力突出,性格互补,共同辅佐明宣宗,实乃是“仁宣之治”的最大功臣。

“三杨”之中,杨荣年龄最小,而且在内阁中居杨士奇之后,但是,明宣宗最依赖的还是杨荣。《玉堂丛语·政事》中记载:

意思是,每逢朱瞻基议事,让宦官到内阁召三杨,宦官必问:“‘东杨’在不在?”若“东杨”杨荣不在,宦官便(不召杨士奇和杨溥)直接回去了。

注意,这并不是说朱瞻基不看重杨士奇和杨溥,而是杨荣在决断方面的才能,非其他二杨可比。

宣德十年,明宣宗朱瞻基病重,临终前,他召来“三杨”和张辅、胡濙五人,当着九岁的太子朱祁镇的面说:

意思是,你们五位都是老臣了,太子年幼,以后就靠你们共同辅佐了。

朱祁镇登基后,是为明英宗。当时,英宗年幼,太皇太后张氏(朱高炽之妻)主理内宫,“三杨”主持朝政,仁宣之治得到了很好的延续。

正统五年,杨荣70岁,他多年没有归乡,在清明之前,杨荣特地向明英宗和太皇太后请假回乡扫墓。杨荣于二月中旬出发,到杭州后便重病不起,同年七月,杨荣病逝,享年70岁。

杨荣是在京城去世的,他的遗容非常安详,古人七十岁称为“悬车之年”,杨荣在70岁时回乡一趟后病逝, 虽是明朝之殇,但对于他本人来说,也是较好的归宿。

杨荣去世后,明英宗为他辍朝一日,派礼部尚书胡濙亲自赐祭葬,追封他为太师,谥号“ 文敏 ”,并赐给他的儿子杨恭世袭锦衣卫指挥使的荣誉。

在笔者心目中,明朝的“三杨”的确是最优秀的内阁。杨士奇、杨荣、杨溥三人不分高下,其中,杨士奇勤勤恳恳为百姓,有古名士之风;杨荣才干卓绝,机敏擅断懂军务,可比肩大唐明相杜如晦或姚崇;而杨溥品格高洁,修身持正,实乃士大夫中的君子。

所以,明朝史学家焦竑说:

西杨有相才,东杨有相业,南杨有相度。故论我朝贤相,必曰三杨。

虽说“三杨”不分高下,但是,杨荣却是三杨之中最幸运的。

杨荣去世后,太皇太后张氏随即崩逝,明英宗朱祁镇年龄渐长,开始试图摆脱老臣的束缚,他重用王振,培养宦官集团。当时,“三杨”之中的杨士奇和杨溥犹在,但已经无法左右朝局。在杨士奇因儿子犯罪而被迫辞职之后,杨溥独木难支,从此,大明朝走上了难以挽回的下坡路,盛世不再。

而这一切,皆发生在杨荣去世约10年之内。

所以笔者认为,杨荣是幸运的,他入仕40年,历经 建文、永乐、洪熙、宣德、正统 五朝,亲眼看到并亲身参与到“永乐盛世”和“仁宣之治”之中,他见证了大明朝的繁盛,却没有看到大明朝的衰微。

《桃花扇》中有一名句: 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杨士奇、杨荣、杨溥三人都看到了个明朝“起高楼”,也都看到了明朝“宴宾客”,唯独杨荣没有看到“楼塌了”,这对于参与缔造盛世的五朝老臣来说,虽不能说是“庆幸”,但至少没有留下遗憾。

清朝康熙六十一年,朝廷将明朝大学士杨荣入祀历代帝王庙,至此,杨荣成了明朝入祀历代帝王庙仅有的六位大臣之一。

北宋欧阳修在《朋党论》中说过:

退小人之伪,用君子之真,则天下治矣。

杨荣入仕40年,历经五朝,他用自己的才能辅佐四位皇帝, 断他人不能断,言他人不敢言 ,他这样的能臣干吏,才是治理天下的真“宰相”。 往事越千年,杨荣虽然去了,但笔者希望中华大地永远都有“东杨”的存在。

明朝官员王恕从小受家族忠君报国思想的影响,性格耿直,为官四十余年,一直到93岁去世,历英宗、代宗、宪宗、孝宗、武宗五朝,虽饱受官场陋习熏染,却不改耿直本色,但凡遇到看不顺眼的事都会上疏弹劾。

成化二十年(1484年),某僧人在宫内大搞神仙方术、点石成金的把戏,耍得明宪宗团团转。刑部员外郎忍无可忍,上书弹劾那名僧人,结果惹得明宪宗大怒,将刑部员外郎判了死刑,并宣称谁再提此事,一律问斩。

众人深知刑部员外郎是被冤枉的,但都不敢替他求情。就在万马齐喑之时,王恕站出来进谏道:“臣觉得刑部员外郎说得很对,您不应降罪于他。”接着,王恕用事实说话,列举了该僧人进宫后的所作所为。明宪宗自知理亏,将那名僧人诛杀了。

王恕敢于冒死进谏的事情不止这一件。

成化十三年,因反对皇帝设立西厂、重用太监汪直,以内阁首辅为首的一批正直官员纷纷被迫辞官,朝中的正直势力为之一空。新上任的内阁首辅则积极吸取前任的“教训”,一味逢迎,不敢忤逆皇帝。这时,担任南京兵部尚书的王恕屡屡上疏进谏,建言献策,以至于当时官场上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两京十二部,独有一王恕。”可见其“谏名”之显赫。

除了进谏,王恕在其他方面也有“绝活”,其中最值得称道的是裁抑宦官。

成化十二年,云南镇守太监钱能仗着天高皇帝远,在云南胡作非为,搞得天怒人怨,当地官员畏惧钱能的权势,无人敢管。臣实在看不下去了,奏请让刚正倔强的王恕担任云南巡抚,前去治理云南。明宪宗虽有意偏袒钱能,但也不好拒绝,点头同意了。

当时,钱能正在做一件令人匪夷所思的事—勾结他国,以达到敛财的目的。

钱能派麾下的指挥官郭景至京师奏事,称安南国(今越南)擅自派兵进入云南搜捕盗贼。放到现在,这就是干预他国内政,足以引发战争。但安南国是明太祖钦定的15个“不征之国”之一,所以明宪宗并未陈兵以待,只是命郭景带着敕书前往安南进行口头警告。这正好合了钱能的心意,他就是想利用去“警告”对方的时机拉拢安南国、给自己谋点儿好处。所以,钱能并未按皇帝的意思办,而是让郭景带着玉带、宝绦等宝物送给安南国王,顺便捞点儿安南特产—钱能向敌国国王赠送宝物,简直就是在鼓励安南入侵,这可是大罪。

除此之外,钱能还频繁派遣郭景带人与孟密(今属缅甸)的当地官员来往,“纳其金宝无算”,惹得对方怨言纷起、扰攘不安。

对于钱能的这些不安分行为,王恕早有耳闻,所以上任之后,他一边装着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一边默默搜集钱能私通安南、收受贿赂的证据,准备给钱能来一个下马威。

王恕发现郭景在这些勾结事件中是一个很关键的人物,便立刻派人捉拿郭景。没想到,郭景得到风声,深知罪不可恕,竟畏罪自杀了。没抓到郭景的王恕有点儿郁闷,一面继续派人抓捕钱能的其余同伙,一面将钱能做的那些出格之事上报朝廷,并提醒明宪宗应该杀掉钱能,以安定边疆。得知丑事被捅到了朝廷那里,一贯嚣张跋扈的钱能终于害怕了,赶紧给宫中的哥们儿写信求助。

为了以防万一,惶惶不可终日的钱能狗急跳墙,居然派人混入王恕的随从队伍中,伺机进行暗杀。结果那名刺客很快被王恕发现了,因为每次出行,王恕身边的随从都是固定的,突然多了一个人,十分显眼。钱能得知阴谋败露,非常恐慌。这时,他宫中的哥们儿起了作用,明宪宗被蛊惑得真的没有重罚钱能,只是象征性地警告了钱能一番。

经此事后,钱能确实收敛了不少,尤其不敢惹王恕了,每次都对他恭恭敬敬,尊重有加。王恕镇守云南期间,先后上疏多达20次,弹劾权贵,整顿地方,耿直之名天下闻知,云南的治安渐渐好转,百姓无不拍手称快,钱能也真正认识到了王恕的厉害。

钱能之后被调为南京镇守太监,与王恕再次共事之后,也不敢嚣张跋扈,而是继续在王恕面前恭恭敬敬地装起孙子来。为了打消王恕对自己的戒心,钱能还公开拍马屁道:“王公,天人也,吾敬事而已。”见钱能的姿态放得如此之低,也不干什么出格的事了,王恕也就放心了。

除了钱能,成化年间的另一位太监也在王恕面前碰了壁。

成化十五年,朝廷命王恕担任南直隶巡抚,驻守苏州府,他就是在这期间扳倒了来此地采办物品的太监王敬。

一次,王敬不知从哪里弄来一本古书,很是喜欢,于是要苏州府的秀才们无偿帮他抄书,秀才们自然一万个不乐意。王敬大发雷霆,派人追到驿站暴打秀才。

如此一来,秀才们彻底不干了,他们发动“驱王运动”,把王敬赶出了苏州府。堂堂采办太监居然被一帮穷秀才赶了出来,高傲的王太监咽不下这口气,便向皇帝上疏诬陷秀才们谋反。

这时,王恕又开启了自己一贯打击权宦的模式:紧急上疏皇帝,将王敬的罪状一一列出来,以供御览。王敬也不甘示弱,立刻写奏章反击,还把“不肯配合”自己工作的常州知府写了进去。明宪宗对王敬还是很信任的,所以在得到王敬的奏疏后,把常州知府抓进了监狱。这彻底激发了王恕的战斗力,他连着上了三道奏疏弹劾王敬,摆出了与王敬不死不休的拼命架势。

就在此时,东厂提督太监也掺和了进来。这位贪财的厂公见王敬在江南风光无限,捞了不少银子,心里很不平衡,便把王敬在江南干的其他龌龊事也抖了出来。明宪宗这才知道王敬捅了多大的娄子,下诏将王敬逮捕入狱,后充“净军”(由太监组成的军队)。

王恕以弹劾权贵、裁抑权宦名闻朝野,但也因此招来不少怨恨,其中就包括明宪宗。明朝诸帝中,明宪宗是个性子懒散的皇帝,他奉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行事准则,因而对经常上疏打扰他清静的王恕很是恼火,便在成化二十二年找了一个借口,强令王恕致仕。

不过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在王恕被迫致仕的次年,明宪宗去世,新即位的明孝宗仰慕王恕已久,立刻把王恕请出来,担任吏部尚书,掌管朝中人事大权。吏部尚书是王恕的最后一个职务,就任之后,王恕“老夫聊发少年狂”,抖擞精神,大刀阔斧地进行人事改革,裁汰了许多不称职的官场败类,提拔了不少年轻有为的官场后进,为“弘治中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自己的谢幕献上了一次完美演出。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由于长期的封建割据和连绵不断的战争,使这一时期中国文化的发展受到特别的影响其突出表现则是玄学的兴起、佛教的输入、道教的勃兴及波斯、希腊文化的羼入在从魏至隋的三百六十余年间,以及在三十余个大小王朝交替兴灭过程中,上述诸多新的文化因素互相影响,交相渗透的结果,使这一时期儒学的发展及孔子的形象和历史地位等问题也趋于复杂化

汉魏之际,曹操崛起于北方,其所遵循的思想和采取的政治措施皆为名法之治而重道德名节,从而影响了整个时代在思想理论上,体现道法结合的刑名之学曾一度占据主导地位

魏晋之际,道法的结合逐渐趋于破裂,以道家思想为骨架的玄学思潮开始扬弃魏晋早期的名法思想,转而批评儒法之士这样,魏初在道法结合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玄学进一步得到强化

西晋后期,玄学思潮同极端发展,至此,玄学所主张的放达,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行为上,都对封建政权构成破坏瓦解的作用,故引起玄学内部及儒家学者的不满,从而掀起对道家和玄学的批判思潮

东晋时期,佛教的流行,特别是般若学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借助于道家、玄学的思想、语言及方法,故出现玄佛合流的趋向因此,这一时期的儒家学者,除继续批判道家、玄学外,又以儒家的入世主义和人文传统批评佛教他们站在维护儒家名教的立场上,分别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伦理等方面清算佛教的影响,力图恢复儒学的正统地位,但都缺乏足够的理论系统和创造性

南北朝时期,在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不同于两晋时期的新形势,玄学思潮归于沉寂,佛道二教继续发展佛教大量译经,广泛流行,渗透到政治、经济、社会、民俗及文化的各个层面儒学面临严峻挑战由于佛教的急剧膨胀,使原来儒、玄、佛、道的相互关系及其历史格局发生新的变化儒家学者在思想、文化上的批评焦点,由老庄玄学转向佛教,出现了大批反佛思想家

尽管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文化的发展趋于复杂化,但儒学不但没有中断,相反,却有较大发展孔子的地位及其学说经过玄、佛、道的猛烈冲击,脱去了由于两汉造神运动所添加的神秘成分和神学外衣,开始表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就魏晋南北朝的学术思潮和玄学思潮来说,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一部分知识分子改革、发展和补充儒学的愿望他们不满意把儒学凝固化、教条化和神学化,故提出有无、体用、本末等哲学概念来论证儒家名教的合理性他们虽然倡导玄学,实际上却在玄谈中不断渗透儒家精神,推崇孔子高于老庄,名教符合自然此时期虽然出现儒佛之争,但由于儒学与政权结合,使儒不始终处于正统地位,佛道二教不得不向儒家的宗法伦理作认同,逐渐形成以儒学为核心的三教合流的趋势

所谓的「魏晋南北朝」,它是几个朝代统称的复合词,虽然只有五个字,但其中所包括的朝代或国家,可以多达几十个

我们不妨就先从「魏晋南北朝」一词开始,「魏」指的是三国里的曹魏,「晋」主要指的是司马氏所建上的西晋与东晋(此时北方是「五胡十六国」时代),「南北朝」则指当时南北对峙的几个朝代,南方包括宋、齐、梁、陈四朝,北方则有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及最后统一全国的隋朝

除了魏晋南北朝一词外,也有以「六朝」来指称这个时期的用法,六朝指的是孙吴、东晋、宋、齐、梁、陈,这几个朝代的时间基本上与魏晋南北朝相当,它的特点是这六个朝代都立国于江东地区,而且国都都在建康(或称建业、建邺,即今日之南京)

三国包括了魏、蜀、吴,分别是曹操父子、刘备父子及孙权父子所建立

曹魏的年代始于公元220年,曹丕篡汉,建都洛阳,史称魏或曹魏统治范围有整个黄河流域、淮河流域,以及长江中游的江北及甘肃、陕西、辽宁的大部分地区亡于公元265年,共历五帝、46年

蜀汉为刘备所建立的国家,公元221年,刘备称帝于成都,国号曰汉,史称蜀或蜀汉统治区域有今四川、云南、贵州全部和陕西的一部分公元263年为曹魏所灭,共历二帝、43年

孙吴为孙权所建立的国家,公元222年孙权称吴王,229年称帝,国号吴,建都于建业,史称孙吴或东吴统治区域有今长江中下游、浙江、福建和两广地区公元280年为晋朝所灭,共历四帝、59年

晋朝分为西晋与东晋公元265年司马炎代魏称帝(晋武帝),国号曰晋,建都洛阳,史称西晋公元280年灭吴,统一全国,秦汉以来的分裂,至此再度统一统治疆域东、南至海,西至葱岭,西南至云南、广西,北至大漠,东至辽东

但晋武帝死后不久,宗室之间爆发「八王之乱」,曹魏以来入徙塞内的游牧民族也乘机起兵称帝,全国又陷入分裂混战的局面

匈奴人刘渊建立汉政权(后改国号曰赵,史称前赵),公元316年,刘渊族子刘曜攻占长安,俘晋愍帝,西晋亡国,共历四帝、52年,北方从此进入所谓的「五胡十六国」时代

晋朝宗室司马睿在南方重建晋王朝,占有今长江、珠江及淮河流域,建都于建康,史称东晋公元420年,刘裕代晋,改国号曰宋,东晋亡,共历十一帝、104年两晋共历十五帝、156年

五胡十六国,自公元304年刘渊称王起,北方各民族纷纷建立起各霸一方的王国,直到公元439年被鲜卑拓跋氏所建立的北魏统一北方为止,共历135年在此期间,共有六个种族各自建立王国,包括.运、

匈奴、鲜卑、氐、羌、羯;这些王国的统治区域分布在北方和四川一带,共计有成汉(巴氐人李氏)、夏(匈奴赫连氏)、前赵(匈奴刘氏)、后赵(羯族石氏)、前秦(氏族付氏)、后秦(羌族姚氏)、西秦(鲜卑族乞伏氏)、前燕(鲜卑族慕容氏)、后燕(鲜卑族慕容氏)、南燕(鲜卑族慕容氏)、北燕(汉族冯氏)、前凉(汉族张氏)、后凉

(氏族吕氏)、西凉(汉族李氏)、南凉(鲜卑族秃发氏)、北凉(匈奴族沮渠氏)等十六国但另外还有汉人冉闵的魏、鲜卑族慕容氏的西燕、及北魏前身的代国等不被计算在内,此即史称的「五胡十六国」时代

这时诸国彼此混战,仅有前秦苻坚时,曾经一度统一北方,但为时不久

南朝分为宋、齐、梁、陈四代宋乃刘裕于公元420年夺取东晋政权后所建立,国号曰宋,建都建康,因皇室姓刘,故史称刘宋

强盛时统治区域有今黄河以南、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是南朝当中疆域最大者,后来河南、淮北渐为北魏所夺公元479年为萧道成所篡,共历八帝、60年

齐,公元479年萧道成所建,国号曰齐,建都建康,为了与北朝的北齐加以区别,史称「南齐」,也因皇室姓萧而称「萧齐」

统治区域有今长江抭域和珠江流域各省,东昏侯时国内大乱,公元502年为萧衍所篡,共历七帝、24年

梁,公元502年萧衍所建,国号曰梁,建都建康,皇室姓萧,故称萧梁」梁武帝时国力颇盛,统治区域有今长江及珠江流域各地,曾一度取得淮北和汉中公元557年为陈霸先所夺,共历八帝、56年

陈,公元557年陈霸先代梁称帝,国号陈,建都建康统治区域有今长江、珠江流域各省,是南朝当中版图最小者,589年为隋所灭,共历五帝、33年

北朝主要为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及隋朝

北魏乃鲜卑族拓跋部所建,其前身在十六国时代为代国,淝水之战后拓跋珪重建代国,后改国号曰魏,史称北魏,或称后魏、拓跋魏、元魏

公元398年建都于平城(今山西大同),公元399年改号称帝,逐步并吞十六国中的夏、北燕、北凉诸国

公元439年统一北方,统治区域北至蒙古高原,西至新疆东部,东北至辽西,南大致以淮河、秦岭为界,与南方的刘宋对峙

北魏国力颇强盛,孝文帝拓跋宏于公元493年迁都洛阳,进行一连串的汉化运动,但因种种因素,却造成汉化与反汉化两大阵营的对抗,引起「六镇之乱」,瓦解了北魏王朝

公元534年分裂 东魏与西魏,隔黄河而治,东魏后为北齐所代、西魏为北周所代从拓跋珪建魏,到公元557年西魏亡,共历十七帝、171年,是所有魏晋南北朝王国中立国最长久者

东魏,公元534年,北魏孝武常受权臣大将高欢胁迫,逃往关中

高欢另立元善见为孝静帝,迁都于邺(今河北临漳西南),史称东魏

统治区域有原北魏领土洛阳以东的地区公元550年为高洋(高欢子)所代,东魏共历17年

西魏,公元534年北魏孝武帝西入关中,将领宇文泰迎之公元535年宇文泰毒死孝武帝,另立元宝炬为魏文帝,定都长安,史称西魏统治区域有今原北魏领土洛阳以西的地区及益州、襄阳等地公元557年 宇文觉(子文泰子)所代,西魏共历三帝、24年

北齐,公元550年东魏大将高欢子高洋夺取东魏政权称帝,国号齐,建都于邺,为与南朝的萧齐区别,史称北齐,因皇室姓高,故亦称高齐,统治区域相当于东魏领土公元557年 北周所灭,共历八帝、28年

北周,公元557年,西魏大将禹文泰子宇文觉夺取西魏政权称帝,建国号周,都于长安,史称北周,因皇室姓宇文,故也称宇文周

公元577年灭北齐,统一中国北方,并继续攻取江北、淮南,统治区域扩大到长江北岸公元581年隋所代,共历五帝、25年

公元581年,北周大臣杨坚篡夺称帝,国号曰隋,公元583年建都大兴(今陕西西安),公元589年灭南方的陈朝,结束南北朝分裂的局面,全国再度统一统治疆域东、南至海,西到新疆东部,西南至云南、广西,北到大漠,东至辽河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经济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的主要特点:

第一,南北经济趋于平衡江南迅速开发,中原发展相对缓慢黄河流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中心,秦汉时期,南北方经济发展差距很大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大规模的战乱多发生在北方并且时间持续很长,使得北方经济遭到严重破坏而南方则相对稳定,使得南方经济得到迅速发展这样南北经济开始趋于平衡,以北方黄河流域为重心的经济格局开始改变

第二,士族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占有重要地位由于士族制的发展和统治者崇信佛教,导致地主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恶性膨胀,造成土地和劳动力的大量流失

第三,商品经济总体水平较低由于战乱,不少城市遭到严重破坏,加上南方刚刚开发,商品经济发展缓慢

第四,各民族经济交流加强由于民族融合的加强,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民族之间的联系密切,并逐渐融合为一体各族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同时也为隋唐时期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的突出特点

(1)科学技术成就突出如祖冲之的圆周率的计算,郦道元的《水经注》等

(2)思想界异常活跃道教系统化,佛教和反佛斗争激烈,佛儒道三教开始出现合流的迹象,文学、绘画、石窟艺术等打上了佛教的烙印

(3)体现民族融合的特色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和成就,体现民族特色和不同的民族风格

(4)带有分裂割据的烙印此时期中国社会处于分裂割据的状态下,不同的地域文化,带有不同的特点,具有明显的差别,尤其是南北文化差异很大,南北民歌风格炯异

五代十国年限 

 此观点有争议,一说为:北宋灭亡北汉时是公元979年,所以五代十国的历史时期为公元907年到979年另一说为,五代十国存在于公元907年-公元960年期间

五代十国并非指一个朝代,而是指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五代指的是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次第更迭的政权十国指五代之外相继出现的十个割据政权: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即荆南)、北汉,统称十国

[编辑本段]五代十国历史

五代有时也称为五代十国,一般认为从公元907年朱温灭唐到960年北宋建立,短短的五十四年间,中原相继出现了梁、唐、晋、汉、周五个朝代,史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同时,在这五朝之外,还相继出现了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即荆南)和北汉等十几个割据政权,这十几个政权统称"十国"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的逗五代十国地

五代十国地图

五代的开国之君,都是前朝的藩镇,靠军事割据发展起来的,故这一时期的历史特点是战争频仍,政权屡有更迭在五个朝代中,后梁维持的时间最长,也只有十七年,其次后唐十四年,后晋十一年,而后汉仅仅四年,后周九年,都不足十年其实,即使在一朝之内,其权位之争亦超乎寻常如后梁太祖朱温登上皇位才五年,就被其次子朱友硅所杀而朱友硅上台不久,又被其弟朱友贞所杀再如后唐明宗李嗣源的儿子秦王李从荣,亦曾以兵夺权,未能成功,反丢了性命明宗去世之后,其弟五子李从厚继位,仅只一年,其位即被明宗的养子李从珂所夺频频的兵戎相见,给百姓带来了极大痛苦和灾难

五代的第一个朝代是由朱全忠篡唐而建的朱梁王朝,改进了唐朝的一些政弊,后梁被世仇李存勖的后唐所灭

后唐有比较开明的皇帝唐明宗李嗣源实施了不少利国利民的政策,使社会出现小康的局面,但他的后继者却被他的女婿石敬瑭以燕云十六州为代价向北方的契丹人借兵所灭

石敬瑭认比他年纪小的契丹帝为父,被契丹帝册封为大晋皇帝,定都开封但源源不绝的财富却流入契丹人的国库,以至石敬瑭的养子石重贵不甘如此,在大臣景延广的建议下以向契丹称逗孙地不称臣的借口,企图改变对契丹的依付关系,但契丹人用挥兵南下灭后晋,虏石重贵来作为答案,并在开封建立大辽,耶律德光自立为帝

后晋灭,但辽政权无力在中原立足,撤回北方,立李从益为中原之主,太原刘知远杀死李从益,夺取中原,自立为帝,建立大汉帝国

他的儿子刘承佑因杀大将郭威不成却被郭威所代为大周,郭威和他的养子柴荣后周是五代中的明君,在他们的经营下,后周渐强,并逐步统一中国,但柴荣的继承者是七岁的小孩,无力掌管天下,终大将赵匡胤在陈桥被手下黄袍加身,代周立宋后来宋王朝在赵匡胤的经营下,终统一中国,结束五代时的大分裂

这一段历史,有一点值得特别注意,即在五朝之中,有三朝,即后唐、后晋、后汉的开国之君都是沙陀人同时,北方的契丹人亦不断强大,逐步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政治力量和军事集团,为以后宋、辽、金对峙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南北朝,埋下了深深的祸根

相对于五代来说,十国的情况则要好得多在这十国之中,除刘崇的北汉在北方(约今山西、陕西和河北的一部分)外,其它诸国皆在中国的南方,它们少受中原干戈的影响,政局相对稳定,政权维持的时间也远比五代为长,如最短的前蜀亦有三十四年,是后梁的两倍,而最长的吴越,竟达八十五年之久这对中国南方的开发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吴越,就曾于公元910年修筑了捍海塘,保障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使吴越走上了富裕之路由于北方战争频仍,不少中原人士移徙南方以避祸乱,他们带来了北方的生产技术和科学文化,对南方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吴的开创者杨行密,在镇压农民起义和军阀混战中被唐朝提升为淮南节度使902年,唐昭宗封他为吴王,建都扬州到杨溥在位时,丞相徐温等立杨溥为天子,国号吴

但此时,杨氏大权早已旁落937年,徐温的养子徐知诰废杨溥自立,国号唐,建都金陵,改姓名为李昪,史称"南唐"到后主李煜时,为北宋所灭

唐壁州(四川导江)刺史王建,从894年开始,先后兼并西川、东川和汉中之地后梁建立,他在成都称帝,国号蜀,史称"前蜀"子王衍继位,以奢侈荒*、刻剥百姓著称925年,后唐庄宗派兵灭前蜀,用孟知祥(李克用侄女婿)为剑南西川节度副大使

926年,孟知祥入成都,整顿吏治,减少苛税,攻占东川934年,他在成都称帝,国号蜀,史称"后蜀"当年孟知祥死,子孟昶继位,又攻取凤州,疆域与前蜀相同但孟昶和王衍一样,刻剥惨毒,奢侈成性965年为北宋所灭

吴越的创建者钱镠,在893年被唐昭宗任命为镇海节度使不久,因讨越州军阀董昌有功,升任镇海、镇东两军节度使907年,后梁封他为吴越王,都于杭州,拥有两浙之地这一地区战争很少,生产发达,经济繁荣钱氏政权五传至钱俶,于978年降北宋

唐末,马殷割据湖南907年,后梁封他为楚王,都于潭州(长沙)927年,后唐又封其为楚国王马殷死,诸子争立,政局混乱,951年被南唐攻灭但南唐灭楚不久,楚将刘言又起兵击败了南唐军,继续据有湖南以后刘言被其部下杀死,周行逢及其子周保权又先后统治湖南963年为北宋所灭

893年,王审知随其兄王潮据福州,897年,继王潮为威武军节度使909年,后梁封他为闽王,据有泉、汀等地王审知死后,继位的都是暴君,内乱不休,945年被南唐攻灭

905年,刘隐为唐静海军节度使907年,后梁封他为大彭郡王隐弟刘龑继位后,扩大了势力范围,于917年称帝,国号越,建都广州,次年改国号为汉,史"南汉"南汉君主都极其奢侈,统治十分残暴,境内阶级矛盾非常尖锐,971年为北宋所灭

907年,后梁任命高季兴为荆南节度使924年,后唐庄宗封他为南平王,都于江陵,仅有荆州一地,至唐明宗时才得归、峡二州,是十国中最弱小的一国963年亡于北宋

北汉为后汉高祖弟刘崇所建951年,郭威代汉刘崇据河东之地,在太原称帝,仍以汉为国号,史称"北汉"北汉"土瘠民贫,内供军国,外奉契丹,赋繁役重,民不聊生",社会矛盾十分尖锐979年亡于北宋

五代十国的文化

五代在中国文化史上是一个重要时期从出版史角度看,后唐长兴三年(932)至后周广顺三年(953)刻成的九经,是中国第一部监本九经,宋人称其为「旧监本」或「古京本」,是中国后世一切监本九经的祖本这部九经,历时近二十年,中经后唐、后汉、后周三朝更替,终于得以完成这实在是个奇迹,它反映了传统文化在中华民族中具有高度的凝聚力另外,孟蜀的母昭裔,不仅刊刻了《昭明文选》、《初学记》、《白氏六帖》诸书,而且还于广政十四年(951),经营了「广政石经」的刊刻这个石经和以前的石经有一重要不同,那就是,它是连同注文一起刊刻的宋八洪迈评价其「犹有正(贞)观遗风」此外,后晋的刘等,还撰成了《唐书》二百卷,这就是「二十四史」中的《旧唐书》吴越的罗隐,是这一时期较有名的文学家,著有《罗隐甲乙集》,收其诗作,今已不传今可见者,有《四库全书》所收《罗昭谏集》八卷西蜀的韦庄、欧阳炯,南唐的冯延巳、中主李景、后主李煜,都擅长写词,均有不少名作传世,开宋词鼎盛之先河南唐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是留传至今的绘画珍品,在中国绘画史上具有重要价值

首先唐宋元明清基本上属于传承的关系,根本不是一个时间段,自然也无从比较。

因为唐朝如果可以和宋朝打的话,唐朝安史之乱那种情况,再厉害又有什么用,毕竟先辈厉害并不代表后代不能是战五渣。

所以算起来也只有元朝比较有战斗力,在被明朝赶出中原后还可以继续存在,最后才被清朝把蒙古和明朝前后灭掉。

所以那朝最强,应该是清朝,元朝,明朝唐朝,宋朝。

以上就是关于中国的朝代顺序如下全部的内容,包括:中国的朝代顺序如下、北朝是哪五个、杨荣:拦朱棣、祀帝庙,40年历5朝,“三杨”中他最小,也最幸运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756507.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1
下一篇 2023-05-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