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有毒吗

苯有毒吗,第1张

苯有毒,是一种致癌物质。苯最早是在19世纪初研究将煤气作为照明用气时合成出来的。一般认为苯是在1825年由麦可·法拉第发现的。他从鱼油等类似物质的热裂解产品中分离出了较高纯度的苯,称之为“氢的重碳化物”也就是说它不是天然化合物。

追问

它不是天然化合物就证明它有毒吗?

回答

1、它不是从天然物质中提取出来的

2、天然物质,也有有毒的。

3、苯的毒理:

(1)生物转运和转化

主要经呼吸道吸入。

急性大剂量吸入:主要分布在大脑、肾上腺;

长期吸入小剂量:骨髓、脂肪和脑组织。

进入机体苯:50%以原形由呼吸道呼出;10%贮存于体内;40%在肝脏代谢;肝脏——细胞色素P450(CYP)同工酶中2E1和2E2与苯代谢有关。

2)毒作用机制——白血病

①骨髓基质损伤——干扰细胞因子对骨髓造血干细胞生长分化。

正调控因子白介素(IL-1)和(IL-2)水平下降,负调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2)水平上升;

苯酚为原浆毒,直接抑制造血细胞的核分裂;

③氢醌与纺锤体纤维蛋白共价结合,抑制细胞增殖;

④损伤DNA——染色体损伤:氧化苯与DNA共价结合;活性代谢产物产生活性氧(H2O2,O2);

⑤癌基因的激活。

苯酚对于我们的身体有着非常大的损害,但很多朋友对于苯酚的危害不是特别的了解。下面我们就来说说苯酚对人体有哪些危害。

苯酚对人体有哪些危害

1中毒

如果苯酚吸入的量过多,或者吸收的时间过久,会引发身体的中毒,会产生严重的呕吐头晕现象。如果严重的话还能造成死亡的,可以说它的危害可是非常严重,我们平时要避免过多的接触,以免造成吸入过多的现象。

2损害肝、肾等功能

苯酚能抑制中枢神经或损害肝、肾等功能,同时对皮肤和黏膜有着强烈的腐蚀效果,是属于最常见的外科消毒剂,对皮肤起着杀菌和止痒的作用,也可以治疗中耳炎,能应用到增塑剂、防腐剂、杀虫剂、医药、香料和炸药等,由于本品具有腐蚀性和刺激性,所以使用的时候一定要多加注意。

3腐蚀皮肤

如果我们不慎接触了苯酚,会严重腐蚀我们的皮肤,对于粘膜也会有非常严重的损害。这也就提醒我们,平时的时候不要跟它有过多的接触,以免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毕竟苯酚的腐蚀性可是非常强大。

使用苯酚的注意事项

1橡皮、塑料和纤维品能吸收苯酚,故不能用苯酚消毒。皮肤接触上述消毒物品,能致灼伤。

3本品经皮肤和粘膜吸收可中毒,使用应注意。

苯酚可以用作杀菌剂。它的杀菌作用不仅因为它是弱酸,也与它的表面活性有关系,共同对细菌的细胞膜起作用。苯酚的杀菌能力不强,而且纯的苯酚有毒,且腐蚀性很强。所以现在很少直接用苯酚做为消毒剂,更不能用于消毒水。常用的是甲基苯酚与肥皂水混合溶液,就是医院常用的来苏水,一般用于环境卫生、垃圾等的消毒和防疫。

苯对人体的危害及其来源

苯是一种无色、具有特殊芳香气味的液体,能与醇、醚、丙酮和四氯化碳互溶,微溶于水。苯具有易挥发、易燃的特点,其蒸气有爆炸性。经常接触苯,皮肤可因脱脂而变干燥,脱屑,有的出现过敏性湿疹。长期吸入苯能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

苯主要来自建筑装饰中大量使用的化工原料,如涂料。在涂料的成膜和固化过程中,其中所含有的甲醛、苯类等可挥发成分会从涂料中释放,造成污染。

在酚类化合物中苯酚毒性最大,炼焦、生产煤气、炼油等行业所排废水中以苯酚为主。

酚类化合物是一种细胞原浆毒,其毒性作用是与细胞原浆中蛋白质发生化学反应,形成变性蛋白质,使细胞失去活性,它所引起的病理变化主要取决于毒物的浓度,低浓度时可使细胞变性,高浓度时使蛋白质凝固,低浓度对局部损害虽不如高浓度严重,但低浓度时由于其渗透力强,可向深部组织渗透,因而后果更加严重。酚类化合物侵犯神经中枢,刺激脊髓,进而导致全身中毒症状。

酚类化合物可经皮肤、粘膜的接触,呼吸道吸入和经口进入消化道等多种途径进入体内。酚急性中毒大多发生于生产事故中,可以造成昏迷和死亡。皮肤接触酚液后,可引起严重灼伤,局部呈灰白色,起皱、软化,继而转化为红色、棕红色以致黑色,因其渗透力强,可使局部大片组织坏死。

环境中被酚污染的水,被人体吸收后,通过体内解毒功能,可使其大部分丧失毒性,并随尿排出体外,若进入人体内的量超过正常人体解毒功能时,超出部分可以蓄积在体内各脏器组织内,造成慢性中毒,出现不同程度的头昏、头痛、皮疹、皮肤搔痒、精神不安、贫血及各种神经系统症状和食欲不振、吞咽困难、流涎、呕吐和腹泻等慢性消化道症状。这种慢性中毒经适当治疗一般不会留下后遗症。酚类化合物污染地面水,如以地面水作为饮用水源,酚类化合物与水中余氯作用生成令人厌恶的氯酚臭类物质,使自来水有特殊的氯酚臭,其嗅觉阈值为001毫克/升。而在不含游离氯的水中,酚的最高允许浓度为1毫克/升。我国地面水中规定挥发酚的最高允许浓度为01毫克/升(Ⅴ类水)。我国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中规定挥发酚类不超过0002毫克/升。

苯酚之一 俗名石碳酸。纯苯酚为有特殊气味的无色针状晶体。熔点为43℃,沸点为182℃,相对密度为10576。微溶于冷水,易溶于热水及乙醇、乙醚、苯等有机溶剂。在空气中易被氧化而常呈粉红色。

苯酚之二 苯酚:俗名“石炭酸”。化学式C6H6O

无色晶体,具有特殊气味,熔点是43℃。放置空气中会因被氧化而显粉红色。常温时不易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

苯酚有毒,它的浓溶液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性,使用时要小心,如果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酒精洗涤。苯酚水溶液与三氯化铁作用呈紫色。有弱酸性,与碱反应成盐。医学上用作消毒防腐剂,苯酚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可用来合成炸药(如苦味酸)、医药(如阿斯匹林)、杀菌剂、塑料(如酚醛树脂、环氧树脂等)。

苯酚显示一定的酸性,是因苯酚分子中羟基的氧原子含有孤对p电子,这p电子云可以跟苯环的大π键电子云从侧面有所重叠,使氧原子上的p电子云向苯环转移,氢氧原子之间的电子云向氧原子方向转移,羟基中氢原子较易电离,使苯酚有些酸性。

如图示:

对眼和皮肤、粘膜有中等刺激性,能灼烧皮肤。

邻叔丁基苯酚有毒吗?专家:苯酚类物质都有毒

杭州自来水异味事件,2014年1月16日终于水落石出。经过多轮专家综合论证,已基本认定引起此次异味的主要物质是“邻叔丁基苯酚”,同时10家涉及该类物质的企业均已采取停产停排等控制性措施。自来水水质已持续稳定恢复正常,异味消除。

但是,环保部门并没有对这种物质做进一步更详细的说明,从调查的情况来看,涉及该类物质的10家企业并不归属于同一行业,物质具体源于哪家企业并未最终确定。

所以,围绕市民对水质的诸多疑问,我们通过尽可能详尽而多方面的采访试图做一些解读。

邻叔丁基苯酚到底是什么东西?

有毒吗,在自来水中浓度高吗?

邻叔丁基苯酚是一种化学有机物。常温下为无色或淡**液体,可燃,具有轻微的苯酚臭味。

杭二中教授级化学教师、享受国务院津贴的专家林肃浩说,苯酚臭味,说通俗一些,就是我们经常在医院里能够闻到的那种消杀水的气味。

从这一点上来看,这与我们前段时间体味到的自来水异味有一定吻合。

邻叔丁基苯酚易溶于丙酮、苯、甲醇等有机溶剂,微溶于水。林肃浩说,正因为邻叔丁基苯酚只能微溶于水,所以其在自来水中的浓度不可能很高。但是,因为苯酚类物质嗅味比较强烈,所以,哪怕浓度不高,人们还是能从自来水中闻出异味。从化学角度说,苯酚类物质都是有毒的,是不能存在于我们的饮用水中的。

以上就是关于苯有毒吗全部的内容,包括:苯有毒吗、苯酚对人体有哪些危害、苯酚能否用来消毒为什么它不是有毒吗还有它能不能用来消毒水呢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753817.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1
下一篇 2023-05-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