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

蛇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第1张

1、蛇的行走千姿百态,或直线行走或蜿蜒曲折而前进,这是由蛇的结构所决定的。蛇全身分头、躯干及尾三部分。头与躯干之间为颈部,界限不很明显,躯干与尾部以泄殖肛孔为界。

2、蛇没有四肢,全身被鳞片遮盖,有保护肤体的作用。蛇分为有毒蛇和无毒蛇,无毒蛇头部一般呈圆锥状,前端细而后端粗;有毒蛇呈三角形状;蛇的躯干部呈长筒状。

3、蛇的内部结构分为:皮肤系统、骨骼系统、肌肉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泄殖系统、神经系统、感觉器官和染色体等十大部分。蛇的呼吸:蛇的呼吸器官为肺。

4、蛇类以食鼠为主(也食蛙类、鸟类等),蛇类其貌不扬,形状色泽奇特、浑身披鳞,头颈高翘、躯尾摆动、快速行进、寻偶鸣叫、泅水过渡、实在难以逗人喜爱。

5、蛇类喜居荫蔽、潮湿、人迹罕至、杂草丛生、树木繁茂、有枮木树洞或乱石成堆、具柴垛草堆和古埂土墙,且饵料丰富的环境,这些都是它们栖居、出没、繁衍的场所,也有的蛇栖居水中。

扩展资料:

1、蛇的个体差异很大。分布在加勒比群岛的马丁尼亚、巴巴多斯等岛上的盲蛇,是世界上最短的无毒蛇,只有9厘米长,最长不过1194厘米。

2、最大的毒蛇是眼镜王蛇,最长达5米多。分布在东南亚、印尼和菲律宾一带的蟒蛇,一般都超过5米,最长的可达10米左右。而南美洲的水蟒则更大,体重200公斤左右。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蛇 (蛇亚目动物的统称)

蟒蛇因其具有很强的缠绕性,所以常攀缠在树干上,它也擅长游泳。蟒蛇喜热怕冷,最适宜温度为25℃~35℃,20℃时少活动,15℃时开始麻木状态,如气温继续下降到5℃~6℃即死亡,在强烈的阳光下曝晒过久也可死亡。

蟒蛇取食在25℃以上,冬眠期4至5个月,春季出蛰后,日出后开始活动。

夏季高温时常躲阴凉处,于夜间活动捕食。蟒蛇的攻击性很强,它猎取食物的方式就是用身体将猎物紧紧缠住,直至把猎物缢死,然后从猎获物的头部将其吞入。

蟒蛇喜在温热地方生活,常生活在热带雨林和亚热带一些潮湿的森林中,属树栖性或水栖性蛇类。

蟒蛇主要以鸟类、鼠类、小哺乳动物及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为食,其牙齿尖锐、猎食动作迅速准确,有时也进入村庄农舍捕食家禽和家畜;有时雄蟒也伤害人。

当雌蟒产卵后,有盘伏卵上孵化的习性。此时任何东西最好都不要靠近它,因为生性凶残的雌蟒极容易伤人。

蟒蛇常以小麂、兔、松鼠等为食,其胃口极大,可以一次吞食一些超过自身体重的动物。

比如广西梧州外贸公司1960年曾收购了一条100千克重的蟒蛇。这条蛇吞食了15千克的家猪。

蟒蛇胃口大,消化力也极强,除猎物的兽毛外,其他皆可消化,但饱食后也可数月不吃食物。

银环蛇的生活习性如下:

银环蛇多栖息于平原及丘陵地带多水之处。系夜行性蛇类,尤以上半夜活动更为频繁,深夜或黎明前才返回洞内。

秋末中午和闷热天气或阵雨后的白天也外出捕食活动。

生活的最佳温度为26~30℃,11月中旬开始冬眠,至翌年4月底5月初才出蛰,爱群聚越冬。5~8月产卵,产卵数一般5~15枚,多者达20枚,约45天孵出幼蛇,生长三年后达到性成熟。

食性广,以鱼、蛙、蜥蜴、蛇类及鼠类为食,尤好食泥鳅和鳝鱼。该蛇性怯,但行动敏感,人稍惊动,会采取袭击动作,并易张口咬人。

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南、东南地区。

蛇有运动特点、习性特点、毒性特点、蜕皮特点、进食特点。

1、运动特点

蜿蜒运动,所有的蛇都能以这种方式向前爬行。爬行时,蛇体在地面上作水平波状弯曲,使弯曲处的后边施力于粗糙的地面上,由地面的反作用力推动蛇体前进。

2、习性特点

蛇常栖息于墓洞中,洞口可见稀稠成粒的粪便,这样就知道洞中有没有蛇了。蛇有冬眠的习性,到了冬天盘踞在洞中睡觉,一睡就是几个月,不吃不喝,一动不动地保持体力。风和日丽的天气,偶尔也会出来晒太阳,有时也会进食。

3、毒性特点

毒蛇的毒液实际上是蛇的消化液,一些蛇消化液的消化能力较强,溶解了被咬动物的身体,所以表现出“毒性”,人的胆汁也属这种消化液,但更多是神经毒素和肌肉毒素等。

4、蜕皮特点

蛇类有换皮的习性,一般被称为“蜕皮”。在蛇类的蜕皮习惯中,蛇皮是一层叠一层的。蛇鳞是紧密相连的,新旧的蛇皮紧紧相连。

5、进食特点

蛇的食欲较强,食量也大,通常先咬死,然后吞食。嘴可随食物的大小而变化,遇到较大食物时,下颌缩短变宽,成为紧紧包住食物的薄膜,蛇常从动物的头部开始吞食,吞食小鸟则从头顶开始。

蛇类为肉食性动物,主要捕食活食,有些蛇类也食死的动物。由于蛇类所处的生活环境不同,体型大小不同,以及处在不同的生长时期,其捕食的食物亦大不相同。

蛇类的主要食物饵料有蛙类、鼠类、鸟类、昆虫、蜥蜴、蚯蚓、泥鳅、黄鳝、鱼类和小型兽类等。在饥饿难耐或长时间食物缺乏时,绝大部分蛇都会吞食同类,尤其是成年蛇出现吞仔、吞弱现象。蛇一旦养成吃蛇习性,一般终生难以改变。

生物学家根据蛇类捕食食物品种的多少,将其细分为狭食性蛇类和广食性蛇类两大类。狭食性蛇类仅吃某一种或几种食物,如眼镜王蛇只吃蛇和蜥蜴;翠青蛇只吃蚯蚓和昆虫;钝头蛇只吃陆生的软体动物;乌梢蛇只吃青蛙和泥鳅;在印度还有一种只吃鸟蛋的食蛋蛇。广食性蛇类所捕食的动物种类很多,如赤链蛇吃杂鱼、青蛙、蟾蜍、小鸡雏、蜥蜴、鸟及蛇,还吃部分死食;灰鼠蛇既食蜥蜴、蛙、昆虫,又爱捕食鸟、鼠和其他蛇类。眼镜蛇除吃上述食物外还吃鸟蛋。

蛇类摄食习性的范围广窄,往往与它们所栖息的生存环境息息相关。一般蛇类生存在一个食物丰富、品种繁多的环境里,食饵的可择性比较强的,多属广食性蛇类;水栖生活的蛇类则多以鱼类、小虾等为食;穴居生活的蛇类多以蚯蚓、昆虫等为食;海水生活的蛇类因终生生活在海洋,故只能吃海水里的海产品了,这便是狭食性蛇类与生存环境相互依托的主要食物链,也是蛇类为了生存而形成的一种本能依赖性。几种常见主要毒蛇和无毒蛇的食性见表5、表6。

表5 几种主要毒蛇的食性

表5 几种主要毒蛇的食性)(续)-1

表6 常见无毒蛇的食性

蛇的特点:感应灵敏、无足快行、消化力强、抗饥饿、喜欢冬眠、变温动物、部分具有毒性、进化程度低等等。

生活习性:炎夏的酷暑,蛇喜欢在树荫、草丛、溪旁等阴凉场所生活栖息。从秋季到冬季,逐渐进入到"冬眠"期。一般的毒蛇从11月下旬就已经开始不吃不喝,不蜕皮,相继入洞冬眠了,这时它们往往是几十条甚至成百条群集在位于高燥处的洞穴里或树洞里蛰伏过冬。

蛇的栖息环境因生活习性不同而有差异。蛇是一种变温动物。体温高时,代谢率高,活动频繁;体温低时,代谢率低,活动减弱。蛇从人洞到冬眠期大约需要三个月时间,主要依赖以脂肪形式贮藏在体内的营养物质进行缓慢的补充来维持其最低限度的生活营养料。

蟒蛇,是蟒科,蟒属大型爬行动物。常见的体长3-5米,头颈部背面有一暗棕色矛形斑,头侧有一条黑色纵斑,头部腹面黄白色,体背棕褐色、灰褐色或**,体背及两侧均有大块镶黑边云豹状斑纹。

分布于中国、印度、柬埔寨、老挝、缅甸、尼泊尔、泰国、越南等亚洲国家

蟒蛇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土山常绿的阔叶雨林区和石山常绿的阔叶藤木灌丛区。蟒蛇喜热怕冷,月平均气温低于8℃的地区不能生存,温度持续在6℃以下时即会死亡,15℃呈麻木状态,20℃时很少活动,25℃时活动一 般,30℃以上时很活跃,当气温上升到35℃以上时也不喜活动。

蟒蛇常在溪间或树林中盘曲成团,有时用身体后部攀绕在树上,有时横躺在地上静止不动,有时钻进洞穴中。昼夜均出洞活动,但一般在夜间猎食。

蟒蛇体大无毒,行动迟缓。一般情况下是静止栖息在猎物附近,待猎物靠近时,突然袭击猎物,咬住并用身体将猎物缠绕绞杀致死,然后从猎物头部开始吞食。

蟒蛇为广食性蛇类,其食谱中不仅有鱼类、蛙类、蛇类和鼠类,还有鸟类和哺乳动物,如山羊、穿山甲、果子狸等。家禽也是蟒蛇的美食,其嗜食鼠类与蛇类。一次可以吞食与自身体重相当或超过自身体重的大型动物。蟒蛇虽胃口大,但其消化力也极强,除猎物的兽毛外,其他皆可消化,但饱食后也可达数月不吃食物。

蟒蛇是卵生。每年4月出蛰,6~7月开始产卵,每胎产卵8~30枚,多者可达40~100枚。卵大,每枚一般在70~100克,壳软而韧。有护卵性,孵化期在60天左右。

以上就是关于蛇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全部的内容,包括:蛇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蟒蛇的生活习性是什么、银环蛇的生活习性有哪些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749736.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1
下一篇 2023-05-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