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毅力的名人故事

有毅力的名人故事,第1张

有毅力的名人故事:

1、沈从文在西南联大任教时,被同仁刘文典羞辱为不值四毛钱,他的作品也被认定会埋没于历史的风尘中。面对这些打击,沈从文并未退缩,而是把悲愤融于对弟子的谆谆教导中。

2、工程师约翰罗布林建造一座横跨曼哈顿和布鲁克林的大桥。他的儿子华盛顿也意欲帮助父亲。然而一场灾难性事故使父亲死亡,华盛顿也大脑严重受伤,许多人都以为这座桥不会建成了。但华盛顿有毅力一定要把大桥建好。

3、一个人要有毅力,越王勾践就是一个典型例子。虽然越国败在吴国手下,越王去吴国当差,忍受了奇耻大辱。勾践满三年后回自己的国家,他卧薪尝胆,不忘亡国之耻。终于,越王在公元前473年,一举打败了吴国。

4、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从童年开始便多灾多难,在母腹中只呆了七个月就早早来到了人间。后来,天花又把他变成了麻子,猩红热又弄坏了他的眼睛。但他凭着顽强、坚毅的品德发愤读书,学习成绩遥遥领先于他的同伴。

5、美国哈佛大学名教授凯屈莱奇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有一次他在讲坛上教授莎士比亚课程不小心一脚踏空,跌到讲坛下面,他站起身来,气势巍峨对那些学生说:教了四十年书,这是我第一次跌落到听众一样的水平!

闻一多

闻一多(公元1899-1946年),中国民主同肄中央和云南省支部执行委员,著名诗人、文学家、教授,宇友三,湖北稀水人。抗战时期在西南联大任教授。1943年后积极参加民主运动。在"一二·一"运动中,积极支持爱国学生,是青年学生的良师益友。李公朴先生遇害后,闻一多先生挺身而出,起草宣言,举行记者招待会,抗议国民党当局的暴行。1946年7月15日,到云南大学至公堂参加李公朴先生死难经过报告会。在会上,他拍案而起,怒对国民党特务的枪口,以雄狮般的怒吼,作了著名的"最后一次演讲",痛斥国民党卑劣无耻,预言人民力量必胜。下午5时,在府甬道《民主周刊》社举行的记者招待会结束后,由长子闻立鹤陪同回西仓坡联大宿舍,行至大门附近,被国民党特务杀害。。。

竺可桢 1910年清华留美生,气象学家

侯德榜 1912年清华学校毕业,化学家

茅以升 1916年清华公费留美生,中国现代桥梁工程奠基人

叶企孙 1918年清华学校毕业,教育家、物理学家

杨廷宝 1921年清华学校毕业,建筑学家

梁思成 1923年清华学校毕业,建筑学家

张钰哲 1923年清华学校毕业,天文学家

周培源 1924年清华学校毕业,理论物理学家,曾任北大校长

王淦昌 1929年清华物理系毕业,两弹一星元勋,

“863计划”倡议者之一,倡议者还有陈芳允、王大珩、杨嘉墀(均为清华大学校友)

华罗庚 1931—1933年在清华进修,曾任清华教授,数学家

赵九章 1933年物理系毕业,气象学家和地球物理学家,被誉为“中国卫星之父”陈省身1934年清华研究生毕业,数学家、沃尔夫奖获得者

钱学森 1934年清华公费留美生,应用力学、航天技术和系统工程学家,两弹一星元勋,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

彭桓武 1935年物理系毕业,1935—1937年在研究院学习,理论物理学家,两弹一星元勋

钱伟长 1935年物理系毕业,力学家

钱三强 1936年物理系毕业,核物理学家

林家翘 1937年物理系毕业,力学与应用物理学家

唐敖庆 1940年西南联大化学系毕业,量子化学家

郭永怀 1939—1940年西南联大研究生,力学家

杨振宁 1942年西南联大毕业,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

李政道 1945—1946年在西南联大学习,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

邓稼先 1945年西南联大物理系毕业,理论物理学家,两弹一星元勋

周光召 1951年物理系毕业,物理学家,曾任中国科学院院长,两弹一星元勋

人文社科界

赵元任 1910年清华留美生,国学大师

马寅初 1911年留美津贴生,经济学家、教育学家

金岳霖 1911年留美津贴生,哲学家、逻辑学家

陈岱孙 1920年清华学校毕业,经济学家

潘光旦 1922年清华学校毕业,社会学家、教育家

贺麟 1926年清华学校毕业,哲学家

王力 1927年国学研究院毕业,语言学家

张岱年 1928年在清华学校学习,哲学家

钱钟书 1933年外文系毕业,当代中国文学巨匠

曹禺 1933年外文系毕业,中国现代话剧奠基人之一

王铁崖 1933年政治系毕业,海牙国际法庭大法官

季羡林 1934年外文系毕业,语言学家

吴晗 1934年历史系毕业,历史学家

夏鼐 1934年历史系毕业,考古学家

真够牛的,还有太多的政治界的官员大都出自清华活北大

我认为中国最好的大学是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也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唯一一所,所有教职员工里名闻天下者众,人才济济!

它是中国抗日战争期间设于昆明的一所综合性大学。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全面发动侵华战争。为保存中华民族教育精华免遭毁灭,华北及沿海许多大城市的高等学校纷纷内迁。抗战八年间,迁入云南的高校有10余所,其中最著名的是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西南联大是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联合而成。

1937年抗日战争发生,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先迁至湖南长沙,组成长沙临时大学,同年10月25日开学。1938年4月又西迁昆明,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5月4日开始上课,设立文、理、法商、工、师范5个院26个系,两个专修科一个选修班。北大、清华、南开原为著名的高等学府,它们有各自独特的经历,有各自的教学作风,组成联大以后,荟集了一批著名专家、学者、教授,师资充实,人才济济。他们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坚持严谨的治学态度,树立优良学风,是当时中国规模最大的著名高等学府。西南联大在办学的8年中毕业学生约2000人,均学有成就,有的成为举世闻名的专家学者,他们对中国的建设事业、高等教育的发展和世界学术研究,作出了贡献。抗战胜利后,1946年西南联大解散,3校分别迁回北京、天津复校。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自1938年5月4日开始上课,至1946年5月4日结束,西南联大在滇整8年。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

西南联大培养出大批杰出人才。其中有许多是蜚声中外的第一流科学家

如下:

1、西南联大时期,有位研究印度哲学的金先生,每次跑警报(日军轰炸)都提着一个手提箱,里面其实并非贵重物品,而是他的女朋友的情书。

2、抗战胜利后,西南联大散伙,教授们“各回各家”时,刘却留在了云南。据说这是因为他舍不得云土(烟土)和云腿(火腿),并由此而得了个“二云居士”的雅号。

介绍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The National SouthWest Associated University)是中国抗日战争开始后高校内迁设于昆明的一所综合性大学。

从1937年8月中华民国教育部决定国立长沙临时大学组建开始,到1946年7月31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停止办学,西南联大前后共存在了8年零11个月,保存了抗战时期的重要科研力量,培养了一大批卓有成就的优秀人才,为中国和世界的发展进步作出了杰出贡献。

南开大学的名人有哪些

南开大学的名人有:张伯苓、严修、陈省身、胡世华、姜立夫、张伟平、吴大任、江泽涵、龙以明、孙昌璞、周恩来、于方舟、徐绍史、王安顺、杨明生、乔保平、李祥林、彭文生、王丽丽、李振江、尹沧海、鲁园等。

一、周恩来(1898年3月5日-1976年1月8日),原籍浙江绍兴,1898年3月5日生于江苏淮安。

1921年加入中国***,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党和国家主要***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创建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

二、杨明生,男,汉族,1955年8月生,辽宁海城人,中共党员,毕业于南开大学,硕士研究生学历,经济学硕士学位,高级经济师。

三、孙庆聚,1951年出生,男,汉族,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人。

南开大学中文系毕业,研究生学历,教授。

四、李建华,男,汉族,1954年9月出生,河北故城人,1969年12月参加工作,1975年5月加入中国***,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政治经济学专业毕业,在职研究生学历,经济学硕士。

五、雷鸣山,男,汉族,1961年9月生,山西河曲人,1985年5月加入中国***,1977年4月参加工作,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政治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高级经济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南开大学

汪曾祺,江苏高邮人,祖父是清朝末科的“拔贡”。 汪曾祺的父亲多才多艺。汪曾祺的审美意识的形成,与他从小看父亲作画有关。

父亲的随和、富于同情心,对汪曾祺日后的创作产汪曾祺20岁开始发表作品。年轻时受西方现代派的影响较深。

晚年作品渐趋平实。提倡“回到民族传统、回到现实主义”。但又主张现实主义要容纳各种流派,民族传统要能吸收一切外来影响。汪曾祺的小说乍看似乎不讲究章法结构,然而那是“苦心经营的随便”,因而他的小说被称为“散文化”小说。

扩展资料:

江苏高邮人,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汪曾祺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对戏剧与民间文艺也有深入钻研。作品有《受戒》《晚饭花集》《逝水》《晚翠文谈》等。

祖父是清朝末科的“拔贡”;父亲汪菊生(1897-1959),字淡如,多才多艺。日本人占领了江南,江北告急。汪曾祺勉强读完中学。后战事日紧,汪曾祺随祖父、父亲到离高邮城稍远的一个村庄的小庵里避难半年,他在小说《受戒》里描写过这个小庵。

大学期间,汪曾祺与同学创办校内的《文聚》杂志,并不断在杂志上发表诗歌、小说。

汪曾祺的散文没有结构的苦心经营,也不追求题旨的玄奥深奇,平淡质朴,娓娓道来,如话家常。汪曾祺的散文不注重观念的灌输,但发人深思。如《吃食和文学》的《苦瓜是瓜吗》,其中谈到苦瓜的历史,人对苦瓜的喜恶,北京人由不接受苦瓜到接受,最后谈到文学创作问题。

汪曾祺的小说充溢着“中国味儿”。正因为他对传统文化的挚爱,因而在创作上追求回到现实主义,回到民族传统中去。在语言上则强调着力运用中国味儿的语言。汪曾祺小说中流溢出的美质,首先在于对民族心灵和性灵的发现,以近乎虔敬的态度来抒写民族的传统美德。为此,他写成了脍炙人口的《受戒》和《大淖记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汪曾祺

以上就是关于有毅力的名人故事全部的内容,包括:有毅力的名人故事、昆明的现代名人!简介!急用!!!!!!、哪些名人读过中国的名牌大学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737371.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30
下一篇 2023-04-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