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三个基本要素

税收三个基本要素,第1张

税制的三个基本要素为:

1、纳税人是指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社会组织和个人,是纳税义务的承担者。纳税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

2、课税对象是国家征税的基本依据(课税客体)≠税源;

3、税率是应纳税额与征税对象之间的比例,是计算应纳税额的尺度,反映了征税的程度。税率有比例税率、累进税率(全额累进与超额累进)和定额税率三种基本形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第九条

个人所得税以所得人为纳税人,以支付所得的单位或者个人为扣缴义务人。

纳税人有中国公民身份号码的,以中国公民身份号码为纳税人识别号;纳税人没有中国公民身份号码的,由税务机关赋予其纳税人识别号。扣缴义务人扣缴税款时,纳税人应当向扣缴义务人提供纳税人识别号。

税法的构成要素:是指各种单行税法具有的共同的基本要素的总称,一般包括征税人、纳税义务人、征税对象、税目、税率、计税依据、纳税环节、纳税期限、纳税地点、减免税和法律责任等项目。 

其中:纳税义务人、征税对象、税率是构成税法的三个最基本的要素。

1征税人

代表国家行使征税权的各级税务机关和其他征税机关,包括各级税务机关、海关,征税人可能因税种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2纳税义务人(纳税人)

“纳税主体”,是指依法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自然人(包括个体经营者)、法人和其他组织。

3征税对象(课税对象)

征税客体,征税针对的目的物,即对什么征税。征税对象包括物或行为,征税对象是各个税种之间相互区别的根本标志,不同的征税对象构成不同的税种。

4税目

是征税对象的具体化,各个税种所规定的具体征税项目,税目的制定一般采用两种方法:列举法和概括法。 

(1)列举法:具体列举征税对象来确定对什么征税,对什么不征税的方式,如:消费税; 

(2)概括法:按照商品大类或行业设计税目,如:营业税。 

规定税目的主要目的是区别不同的具体对象,规定高低不同的税率,以体现国家的税收政策。

5税率

税率是计算税额的尺度,反应了征税的深度,是税收法律制度中的核心要素。

(1)比例税率 

是指对同一征税对象,不论数量多少,数额大小均按同一比例征税的税率。 

①单一比例税率:即对同一征税对象的所有纳税人都适用同一比例税率; 

②差别比例税率:即对同一征税对象的不同纳税人适用不同的比例征税;

③幅度比例税率:指税法只规定一个具有上下限的幅度税率,具体税率授权地方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在该幅度内予以确定,如:娱乐业的营业税:5%~20%。 

(2)定额税率 

是指对单位征税对象规定固定的税额,而不采取百分比的形式。 

(3)累进税率 

是根据征税对象数额的大小,规定不同等级的税率。即征税对象数额越大,税率越高;数额越小,税率越低。 

累进税率一般多在收益税中使用:

6计税依据

税基,计算应纳税额所依据的标准。

7纳税环节

税法规定的征税对象在从生产到消费的流转过程中应当缴纳税款的环节。

8纳税期限

纳税人的纳税义务发生后应依法缴纳税款的期限,包括按期纳税;按次纳税;按期预缴、年终汇算清缴。

9纳税地点

纳税人具体缴纳税款的地点。

10减免税

国家对某些纳税人和征税对象给予鼓励和照顾的一种特殊规定。

(1)减税和免税 

①减税是对应纳税款少征一部分税款; 

②免税是对应纳税额全部免征。 

(2)起征点 

税法规定对征税对象开始征税的起点数额。

(3)免征额 

税法规定的征税对象全部数额中免予征税的数额,是对所有纳税人的照顾。

11法律责任

对违反国家税法规定的行为人采取的处罚措施,纳税人和税务人员违反税法规定,都将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以上就是关于税收三个基本要素全部的内容,包括:税收三个基本要素、税法要素有哪些、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734716.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30
下一篇 2023-04-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