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气体方程PV=vRT中两个v的物理意义分别是什么

理想气体方程PV=vRT中两个v的物理意义分别是什么,第1张

方程为pV = nRT。这个方程有4个变量:p是指理想气体的压强,V为理想气体的体积,n表示气体物质的量,而T则表示理想气体的热力学温度;还有一个常量:R为理想气体常数。可以看出,此方程的变量很多。因此此方程以其变量多、适用范围广而著称,对常温常压下的空气也近似地适用。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又称理想气体定律、普适气体定律,是描述理想气体在处于平衡态时,压强、体积、物质的量、温度间关系的状态方程。它建立在玻义耳-马略特定律、查理定律、盖-吕萨克定律等经验定律上。

扩展资料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由研究低压下气体的行为导出的。但各气体在适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时多少有些偏差;压力越低,偏差越小,在极低压力下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较准确地描述气体的行为。极低的压强意味着分子之间的距离非常大,此时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非常小。

又意味着分子本身所占的体积与此时气体所具有的非常大的体积相比可忽略不计,因而分子可近似被看作是没有体积的质点。于是从极低压力气体的行为触发,抽象提出理想气体的概念。

理想气体在微观上具有分子之间无互相作用力和分子本身不占有体积的特征。

当R=8314J/mol/K时,P的单位是Pa,V的单位是立方米,n的单位是mol,T的单位是K。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Ideal Gas Law ),又称理想气体定律、普适气体定律,是描述理想气体在处于平衡态时,压强、体积、物质的量、温度间关系的状态方程。

扩展资料:

适用条件

任何情况下都严格遵守气体实验定律的气体可以看成理想气体。同时,气体实验定律是在压强不太大(与大气压相比)、温度不太低(与室温相比)的条件下获得的,因此只要在此条件下一般气体都可以近似视作理想气体。

历史沿革

1834年,克拉珀龙把卡诺的思想用数学形式表达出来,最先认清了卡诺所著《论火的动力》一书的巨大科学意义。这本书实际上已经表述了热力学第二定律。克拉珀龙根据这些思想,最先把图解法引入热力学中,特别是提出P-V坐标系。

1834年,导出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这个方程后来被门捷列夫推广(门捷列夫-克拉珀龙方程)。还导出确定物质的熔点和沸点与压强之间关系的方程,即克拉珀龙-克劳修斯方程(克劳修斯于1851年论证了这个方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以上就是关于理想气体方程PV=vRT中两个v的物理意义分别是什么全部的内容,包括:理想气体方程PV=vRT中两个v的物理意义分别是什么、PV=nRT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中,当R=8.314时,各物理量的单位都是什么、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72546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9
下一篇 2023-04-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