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不唤物 物不至 躬身前行 行必果

心不唤物 物不至 躬身前行 行必果,第1张

20201104

由一句“心不唤物,物不至”想到的……

从10月低开始,公司就在有计划的推动几个区在架构上的人筹备晋升营业部经理的计划。我被暂定,但要通过两位中支领导的面试才行。

在沟通面试时,沈总(也是我师父)问到一个问题: 这辈子你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么? 就是无论如何都得做的事!

我一下子懵了,我最想做什么?我也不知道自己最想做什么!

曾经,我好像在很多人面前说过“我想周游世界”,就是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

结果这些问题问下来我更懵了。我说,我没想过,没计划过。曾经某一刻我特别憧憬意大利的威尼斯,那还是在看完**《偷天换日》和《致命伴侣》伴侣之后,便向往着那个地方。

可多少个午夜梦回之后,我竟然忘记了自己憧憬向往的地方。

你看从毫无方向到目标清晰,再到落地方法,也就是几句话的事。剩下的就是把这件要做的事牢记在心,并付出行动即可。沟通需要 说者有意,听者有心, 说过听过不走心走脑那等于没说。(写的又一好处就是可以促进大脑记忆)

我就是个目标感不太强的人,这个是缺点,但也不是不能通过修炼获得这种能力。如果需要我可以通过锻炼让自己获得这种能力。

这个世界诱惑太多,尤其是有了手机以后。一不留神就忘了初心,忘了方向、目标,总是不能集中注意力和精力在自己最应该做的事情上,和达成自己的目标、完成自己的计划上。

被带偏不能怨天尤人,只能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下功夫。要关注自己的注意力都放在哪儿了,这可是我们自己拥有的最宝贵的东西。 (注意力>时间>金钱)

知道自己最想要什么很重要,把注意力一直放在你最想做成的那件事上,为达成它而拼尽全力、想方设法,那你终会得偿所愿……

话说: 心不唤物,物不至。只有自己内心渴望去做某件事,才有可能成功。先确立自己想要做的事( 为它赋予极其重大的意义,并写出不做会造成的各种损失 ),便躬身前行,行必果!

稻盛和夫说过:心不唤物,物不至。我们应该拥有一颗纯粹的、美好的心灵,为之不断奋斗一生。

在《原因与结果法则》里,把人的心比作院子,你在种什么或者不种什么,结果是决然不一样的。当我们在心田的院子种下美丽的花,并不断的管理时候,整个心田的院子是美丽的、美好的。而当我们不努力去耕种这心田的院子,长出的是杂草等植物,整个心田的院子是丑陋的、杂乱不堪的。这里人的心,关键在自己,心唤何物,该物就生。我们思念美好,美好就到来。

人活于世,寻找就是心的归处。但是,我们首先要拥有一颗纯粹的、美好的心灵,这样把自己的心放至何处,都可以是心的归处。

心唤美好,并付出自己的努力,同时以一颗美好的心去等待,美好就会降临我们的身边。反之亦然。

不管人生是顺境还是逆境,都需要一颗纯粹的美好的心灵。

"要想改变命运,首先改变自己。"

相信很多人都曾经听说过这句话,但是真正做到改变命运的人却少之又少。大部分芸芸众生只是在悲叹个人命运受到各种因素的牵绊,总会有一大堆不得已的原因和理由,所以人们甘愿成为"命运受害者",也始终无法抵达塑造自己命运的境地。

实际上我们每个人生来平等,每个人都被赋予了神奇的力量,只不过有人的人并不相信,而相信的却寥寥无几,这就是为什么真正能够改变个人命运的人十分罕有的根本原因。其实我们每个人从出生就具备改变自身命运的能力,观察一个人的现状,就可以看出一个的思想,这并非是玄学,而是吸引力法则的真谛。

在生活当中,很多人每天都在抱怨不想加班,可现实却恰恰相反,他们每天加班到很晚,似乎抱怨的越多,加班就如期而至。还有的人口口声声说着减肥,但是每次测量体重却没有一点改善,反而越来越胖。于是人们开始感叹,这或许就是命运,时间久了,就会变得麻木,也渐渐失去了改变的想法和行动。其实这些人也正是在运用吸引力法则,只不过他们错用了这种能力,所以吸引来的反而都是自己不想要的。

那么吸引力法则的正确使用方法究竟是什么呢,如何做才能让自己的人生越来越幸福?

01

留意你的专注力

吸引力法则对于好、坏,或者对、错没有任何区分,在这个法则的运行规律当中,只有专注力才会真正发挥作用。

为什么说观察一个人的现状,就可以明确这个人的思想?其实可以通过很多生活实例来进行体会和了解,一个体弱多病的人,你或许可以从他的口中听到"我再也不想生病了"这样的话,但是他每天都会把大量的思想集中在"生病"这个关键词上面。吸引力法则正是接收到了这一信息,所以"回馈"的自然就是疾病。并非吸引力法则不起作用,而是你的聚焦点总会发生。

所以正确运用吸引力法则的第一步就是留意自己的专注力,如果你不想继续生病,那么就从今天开始转变你的思想,将"生病"变为" 健康 ",这样你才会慢慢看到起色,越是相信这一切能发生,你就越快看到成果。对于想要减肥的朋友也是同样,把注意力从"胖"变为"瘦",当专注力发生了变化,一切才会开始出现转变。

02

留意你的行为

很多人虽然并不了解什么是吸引力法则,可是我们却发现在这些人的身上,吸引力法则总是那么奏效,他们似乎能够更快达到"梦想成真"的目的。其实这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懂得如何调整自己的注意力,还因为他们懂得如何改变自己的行为。

想要让你美好的愿望一一成真,不能只靠想,还要靠做,如果你没有相对应的行动,就表示你没有强烈地想要实现理想的渴望。我们可以通过一位生意人的经历明白这其中的奥秘,这位生意人在刚刚创业的时候非常成功,因为那个时候的他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扩展事业版图和人脉方面。他每天没有太多的时间去思考其他事情,唯一的想法就是让自己的生意越来越好,赚更多的钱。

但是两年过去了,当他的事业开始步入平稳期以后,就马上迎来了滑铁卢,他一时间无法承受这样的打击,还开始日日夜夜思考究竟是为什么。其实这位生意人之所以经历如此坎坷,是因为过去的他很专注在一件事上,那就是"成功"。可是当成功真的到来以后,他因为对行业的了解不断深入,反而开始担心公司的竞争力,他的担忧开始变多了,每天都担心会有别的公司超越自己,会不会突然间事业崩塌。当他的专注力开始出现了变化,这个时候吸引力法则同样奏效,他马上就看到了自己所"专注"的结果。

好在后来这位生意人及时调整了自己的思想,他开始专注于积极的事物,并带领公司重新恢复了正轨。这位生意人的经历真实的反应出了吸引力法则的真谛,与此同时也告诫人们,行动更加重要,只有想法没有行动,实现愿望将会被无限期的拖延。如果你想要让个人的命运更快的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就要配合做出行动,这样才会加快你走向成功的步伐。

03

同频相吸

根据量子力学的理论我们得知,其实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有属于自己的频率,同频相吸是无法违背的真理。所以我们周遭的一切都是自己吸引来的,我们无法抱怨,也不能抱怨,抱怨只会让不好的事情持续地出现,想要改变这样的现状,只能调整自己的频率。

如何调整频率?这个时候可以借助"专注力"来实现,与此同时还需要让自己保持正能量,多想正面积极的事情,并去相信它们,频率自然会提升。根据"同频相吸"的法则,当你的频率开始提升,自然会吸引到很多高频的事物进入到生命当中。这可以很好的解决人们所面临的各种困境,无论是财务危机还是 情感 问题,都可以得到改善。

当然这样的真理并非现代人所揭晓,王阳明曾经用一句话概括出了相同的含义,这句话就是"心不唤物,物不至"。今天,我们还可以在《秘密》这部著作当中找到相同的概念和思想,《秘密》记录了吸引力法则的真谛,以及梦想成真的真实事例和具体方法。很多人通过这本书改变了自己人生,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当大部分人还在坚信着自己的命运早已注定的时候,其实已经有很多人开始走出自己的人生,他们并非异能人士,他们也没有过人的天资,他们只是懂得这个宇宙的运行奥秘,并了解了"秘密"的真谛而已。

      我由“心不唤物,物不至。”——稻盛和夫联想到的:祸福无门,惟人自招。祸福一念,一念可是天堂,一念可是地狱。心体光明,暗室中有青天;念头暗昧,白日下有厉鬼。福莫福于少事,祸莫祸于多心。惟少事者方知少事之为福,惟平心者始知多心之为祸。相由心生,境由心造。人的道路都是由心描绘的。所谓心想事成是也。所谓心诚则灵亦然。因此如果你心中对成功并不渴望,那你永远不会成功。 

    相反,如果你怀揣着梦想——“要,想要,必须要”。如果你在奋斗的路上——“行,切行,力(砺)笃行”。拿出燃烧的热情,全神贯注,全力以赴,疯狂地,拼了命地,甩开膀子,撸起袖子,摆脱利己心,胸怀利他心,一切的一切终会功德圆满,如偿所愿。

      这就是信念,相信。

      这就是恒心,恒信。

      有言道:有恒者断无不成之事。

      又言“有恒者寿”“行善者寿”“德厚者寿”是不是“心不唤物,物不至。心若唤物,天不负”呢?皇天不负,后土不负。不负有恒者之心,不负行善者之心,不负厚德者之心。正是“天道酬勤,地道酬善,人道酬诚,商道酬信,业道酬精”。

    1914年,梁启超到清华大学作《论君子》演讲,引用《易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就是希望清华学子“造心”。用“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激励清华学子。后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写进了校规。再后来这八个字演变成清华校训!就是因为人只有“造心”“修德”才能成就“美德”,才能承受,承担,有担当,成大事。

                                  2022年1月4号

心的状态就是你人生的状态,那么有看过《了凡四训》这本书的话,我们会看到书里有四大板块的内容,核心讲的是如何从心上改。

心的状态是什么,外在展现出来的就是什么。

因为外在世界就是你内心的映射和显化。

当你是开心的时候,你会映射出一个开心的世界;

当你不开心的时候,你会映射出一个不开心的世界。

稻盛和夫认为:“相由心生,境随心转”我们生命中的一切都是由我们的内心所塑造的,内心的想法可以影响和改变我们周围的环境。稻盛和夫在他童年的时候,有两个叔父,一个叔母都是死于肺结核,整个家族笼罩在结核病的迷雾中,他当时非常的害怕,每次路过患病叔父的屋子时,他都捏着鼻子飞跑过去,生怕被传染了。结果每天照顾叔父的父亲,还有哥哥都没有被传染,最后反倒是自己被传染了。稻盛和夫终日闷闷不乐,惶恐不安,躺在床上。一天隔壁邻居借了一本书给他看,看完后,他突然恍然大热,为什么终日照顾病人的父亲没有感染,若无其事的哥哥也没有感染,只有恐惧躲避疾病的我,反而招来了疾病。书中有句话是这样写的:“所有的灾难都是由我们的内心吸引而来的,自己的内心不予呼唤的东西,绝对不会来到我们身边”

心不换物 ,物不至。从小经历这个事情后,在少年的稻盛和夫内心就种下了一个种子,这颗种子一直深藏于他的潜意识里面,少年时代就感悟了这个法则,并在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亲身践行,并将其作为贯穿他人生的“真理”,不断的植入自己的潜意识。

1994年柳传志在人生的低谷时,躺在病床上,看了曾国藩的书,学到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静心,打坐,调整自己心的状态,一个心力强大的人才能够在生活中应对一切。

我们很多时候都会有一些烦恼,但是大多数时候我们的烦恼都是自己给自己创造出来的,我们的烦恼大多来自于对过去或者未来的恐惧,担忧,抱怨,愧疚,痛苦,而当下这些其实没有发生,这些都是心里创造出来的,即使当下遇到了这些卡点,我们要做的是把心打开,欣然去接纳他们的到来,千万不要对抗,千万不要逃避。因为你感恩什么,你就会拥有什么,你抱怨什么,你就会失去什么,感恩之心离财富最近。

今天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任何一件事情都是好事情,发生在你生命当中的任何一件事情都是来成就你的,发生在你生命当中的任何一个障碍都是来帮助你更好的达成你的目标和梦想的。

当你感恩外在的时候,正是你感恩你内在,打开内在开关的时候。

焦点在哪里,结果就在哪里。心的状态,就是你人生的状态。

以上就是关于心不唤物 物不至 躬身前行 行必果全部的内容,包括:心不唤物 物不至 躬身前行 行必果、心不唤物,物不至——拥有一颗纯粹的、美好的心灵、你的命运由你亲手造就,“心不唤物,物不至”,你真明白吗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72490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9
下一篇 2023-04-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