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复制时子链延伸方向为什么是5’到3’

DNA复制时子链延伸方向为什么是5’到3’,第1张

 DNA复制的最主要特点是半保留复制,另外,它还是半不连续复制(Semi-ondisctinuous

replication)。DNA双螺旋的两条链是反向平行的,因此,在复制起点处两条DNA链解开成单链时,一条是5'→3'方向,另一条是3'→5'方向。以这两条链为模板时,新生链延伸方向一条为3'→5',另一条为5'→3'。但生物细胞内所有催化DNA聚合酶都只能催化5'→3'延伸,这是一个矛盾。冈崎片段(Okaxaki

fragments)的发现使这个矛盾得以解决。在复制起点两条链解开形成复制泡(replication

bubbles),DNA向两侧复制形成两个复制叉(replication

forks)。以复制叉移动的方向为基准,一条模板链是3'→5',以此为模板而进行的新生DNA链的合成沿5'→3'方向连续进行,这条链称为前导链(leading

strand)。另一条模板链的方向为5'→'3',以此为模板的DNA合成也是沿5'→3'方向进行,但与复制叉前进的方向相反,而且是分段,不连续合成的,这条链称为滞后链(lagging

strand),合成的片段即为冈崎片段。这些冈崎片段以后由DNA连接酶连成完整的DNA链。这种前导链的连续复制和滞后链的不连续复制在生物是普遍存在的,称为DNA合成的半不连续复制。

这个是DNA复制的特点。

非模板链、编码链、有义链、信息链是同一条链;模板链、反义链、非信息链是同一条链。

DNA为双链分子,转录成信使RNA(mRNA)的DNA单链成为模板链,模板链与mRNA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因此mRNA的碱基与DNA分子的非模板链的碱基是一致的(需要注意的是DNA分子中的T在mRNA中是U)。

然后再由mRNA翻译蛋白质,所以说翻译成蛋白质的遗传信息就在非模板链上,非模板链在蛋白质的翻译合成中是有意义的,因此可以称其为信息链、有义链、编码链。而模板链在蛋白质的翻译过程中没有参与,因此称其为非信息链、无义链、非编码链。

(1)a.图中含有ATGCU五种碱基,分别参与构成了DNA、RNA,ATGC参与合成四种构成DNA的脱氧核苷酸,AUGC参与合成四种构成RNA的核糖核苷酸,所以图示有8种核苷酸.

b. 图示可知③和DNA的②能够碱基互补配对,因此它是②链转录而来的,②转录链即模板链.密码子存在于③链mRNA上;DNA分子中碱基对之间通过氢键连接起来的.

c.图示细胞中转录和翻译过程同时进行,应该发生在原核细胞中.

(2)①图中①是胞嘧啶,⑦是脱氧核糖,⑧是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②由图可知,图中有碱基对4对,每一条链中都有一个游离的磷酸基,共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

故答案为:

(1)a.8

b.②③氢键

c.原核

(2)①胞嘧啶 脱氧核糖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②4 2

5-AUGAAAUACUUUCGACUACGCUAG-3

3-TACTTTATGAAAGCTGATGCGATC-5[模板链:

与mRNA

反向互补U变T]

5-ATGAAATACTTTCGACTACGCTAG-3[编码链:与mRNA

序列相同U换T]

编码氨基酸数目:

从mRNA

5端

第一个AUG

处开始数,三个一组直到遇到任何一个终止密码子(UAG,UAA,UGA)结束,如下:

5-AUG

AAA

UAC

UUU

CGA

CUA

CGC//UAG-3

因此编码7个氨基酸(不能算终止密码子)。

以上就是关于DNA复制时子链延伸方向为什么是5’到3’全部的内容,包括:DNA复制时子链延伸方向为什么是5’到3’、DNA信息链、非信息链与模板连、非模板链的区别、转录链和模板链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72489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9
下一篇 2023-04-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