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刘禅是扶不起的阿斗

为什么说刘禅是扶不起的阿斗,第1张

因为刘禅既没有诸葛孔明那皓如日月的智慧,也没有刘备那包容万物的胸襟气量,但他同样不是昏庸无能、愚蠢透顶的烂泥。古人之所以将刘禅描述成一个昏庸无能、无所作为的“皇二代”,只是因为古人们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信奉着“身死国破”的思想,对于刘禅为了保命而卖国的行为非常不屑,成为了帝皇们教育继任者的反面案例。

在面对司马昭提问是否思念蜀国的时候,如果说思念故国,恐怕会惹来杀头的祸害。刘禅在蜀地生活了大半辈子,所以在司马昭面前着实演了一场戏,也就骗得了一个“乐不思蜀”的昏君之名。与为了自己千秋之后的美名劳苦一生的大多皇帝不一样,他着眼的是当下。刘禅这样做是想保全刘氏的血脉,使得哪天能够东山再起。所以他选择了忍耐,但是忍让却不代表是无能,如果当时刘禅为了一时之气,就回答说思念故国,那他的下场可想而知,可能他的族人也因此受到牵连。

平心而论,刘禅既不是雄才大略的马上天子,也不是整兵治民的中兴之主,但是他中规中矩地统治了蜀汉政权近四十年,也没出什么大的乱子;最后投降魏晋后,能在当时复杂的政治生态下当安乐公得以善终,也难能可贵。同样,从他与诸葛亮相处之道就可以看出他有着一定的胸怀和政治头脑。与其说刘禅是心甘情愿地做甩手掌故,不如说他不得不这么做!

扶不起的阿斗

邓艾灭了蜀汉以后,后主刘禅还留在成都。到了钟会、姜维发动兵变,司马昭觉得让后主留在成都总不大妥当,就派他的心腹贾充把刘禅接到洛阳。

刘禅本来是一个昏庸无能的人。诸葛亮在世的时候,全靠诸葛亮掌管着军政大事,他也不敢自作主张。诸葛亮死后,虽然还有蒋琬、费袆、姜维一些文武大臣辅佐他,可是他毕竟不像诸葛亮在世时候那么谨慎了。到蒋琬、费袆死去后,宦官黄皓得了势,蜀汉的政治就越来越糟了。

到了蜀汉灭亡,姜维被杀,大臣们死的死了,走的走了。随同他一起到洛阳去的只有地位比较低的官员郃(音xì)正和刘通两个人。刘禅不懂事,不知道怎样跟人打交道,一举一动全靠郃正指点。平时、刘禅根本没把郃正放在眼里,到这时候,他才觉得郃正是个忠心耿耿的人。

刘禅到了洛阳,司马昭用魏元帝的名义,封他为安乐公,还把他的子孙和原来蜀汉的大臣五十多人封了侯。司马昭这样做,无非是为了笼络人心,稳住对蜀汉地区的统治。但是在刘禅看来,却是很大的恩典了。

有一次,司马昭大摆酒宴,请刘禅和原来蜀汉的大臣参加。宴会中间,还特地叫了一班歌女演出蜀地的歌舞。

一些蜀汉的大臣看了这些歌舞,想起了亡国的痛苦,伤心得差点儿掉下眼泪。只有刘禅咧开嘴看得挺有劲,就像在他自己的宫里一样。

司马昭观察了他的神情,宴会后,对贾充说:“刘禅这个人没有心肝到了这步田地,即使诸葛亮话到现在,恐怕也没法使蜀汉维持下去,何况是姜维呢!”

过了几天,司马昭在接见刘禅的时候,问刘禅说:“您还想念蜀地吗?”

刘禅乐呵呵地回答说:“这儿挺快活,我不想念蜀地了。”

(“乐不思蜀”的成语就是这样来的。)

郃正在旁边听了,觉得太不像话。回到刘禅的府里,郃正说:“您不该这样回答晋王(指司马昭)。”

刘禅说:“依你的意思该怎么说呢?”

郃正说:“以后如果晋王再问起您,您应该流着眼泪说:我祖上的坟墓都在蜀地,我心里很难过,没有一天不想那边。

这样说,也许晋王还会放我们回去。”

刘禅点点头说:“你说得很对,我记住就是了。”后来,司马昭果然又问起刘禅,说:“我们这儿待您不错,您还想念蜀地吗?”

刘禅想起郃正的话,就把郃正教他的话原原本本背了一遍。他竭力装出悲伤的样子,但是挤不出眼泪,只好闭上眼睛。

司马昭看了他这个模样,心里早明白了一大半,笑着说:

“这话好像是郃正说的啊!”

刘禅吃惊地睁开眼睛,傻里傻气地望着司马昭说:“对,对,正是郃正教我的。”

司马昭不由得笑了,左右侍从也忍不住笑出声来。

司马昭这才看清楚刘禅的确是个糊涂人,不会对自己造成威胁,就没有想杀害他。

刘禅的昏庸无能在历史上出了名,后来,人们常用“扶不起的阿斗”比喻那种懦弱无能、没法使他振作的人。

阿斗的个人品牌就是“扶不起”,无论民间还是正史,都觉得阿斗是个没用的废物。其实阿斗并不弱智,史书上记载阿斗投降后,封了个安乐公,司马昭请他吃饭,就演奏蜀地的乐舞,跟着阿斗归降的人都流泪了,阿斗却嬉笑自如,司马昭回头就跟贾充说:“这个王八蛋真是没心没肺到了极点!”

看阿斗似乎是个 嘴脸,实际上最狡猾不过的就是他!归降的人最找死的事情就是要复国。试想,司马昭为什么要演奏蜀乐?还不是为了试探阿斗有没有复国的意图?阿斗嬉笑自如就是给昭哥发信号,说我没有复国的企图。于是,阿斗作为一个归降的人,就彻底安全了。历史新知,归降的君王能寿终正寝的少之又少,阿斗却用自己的智慧在铡刀缝儿里活到了最后。

但聪明的阿斗怎么就什么政绩也没做出来呢?我们看看诸葛亮干了些什么,就知道原因了。对于蜀汉的事情,诸葛亮大包大揽,没有他不管的。在诸葛亮这棵大树的荫凉之下,阿斗既不用操心,也不用受累,没有进步也没有政绩。

一个好的领导者应该是教练,让你的运动员自己学会怎么跑,而不能亲自下场去比赛。刘备白帝城托孤,把阿斗交给了诸葛亮,诸葛亮最重要的任务应该是把阿斗训练成一个好皇帝,再让阿斗带着团队去治理好蜀国,可他却越俎代庖自己上场了。

阿斗的“扶不起”,诸葛亮是第一责任人,其实诸葛亮根本没有扶阿斗,他一直是在“代”阿斗,所以最后也没有团队,以一个人的力量要替代一个团队(他也真的是尽力了),难免最后落个“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结局。所有打算做“诸葛亮”的领导者,一定要记得自己的身份是教练,总替你的“运动员”下场,“运动员”都会毁在你手里。

以上就是关于为什么说刘禅是扶不起的阿斗全部的内容,包括:为什么说刘禅是扶不起的阿斗、为什么是阿斗是扶不起来的、扶不起的阿斗:诸葛亮没能扶起阿斗的真实原因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72248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9
下一篇 2023-04-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