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庄皇后的真实历史是什么

孝庄皇后的真实历史是什么,第1张

孝庄”皇后,即清初孝庄端康文皇后,她先后辅佐清太宗皇太极(夫君)、清成宗义皇帝多尔衮、清世祖顺治福临(儿子)、清圣祖康熙玄烨(孙子)“四代”帝王,主持了入关、定都、灭明三件大事,对清代的建政、巩固和政治清明,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皇太极的庄妃

孝庄文皇后并不是她的本名,只是其死后的一个谥号。我们在电视剧中看到说她名叫大玉儿,这是没有历史根据的。历史上的孝庄文皇后,姓博尔济吉特氏,名叫布木布泰,生于明万历四十一年(公元1613年),是蒙古科尔沁部贝勒宰桑的二女儿,十三岁嫁给努尔哈赤第八子当时已三十四岁的皇太极。明崇祯九年(公元1636年),皇太极登基为帝,被封为永福宫庄妃。崇德三年(公元1638年),生下了皇九子福临。崇德八年(公元1643年),皇太极突然离世,由于生前没有指定皇位继承人,所以引发了清王朝的帝位之争。当时,最有可能竞争皇位的人,是皇太极的弟弟睿亲王多尔衮与皇太极的大儿子肃亲王豪格。

为什么多尔衮会选庄妃的儿子福临呢?野史言之凿凿地说,那是因为庄妃与多尔衮之间早有私情,庄妃未嫁之前本来是他的恋人。所以他爱情至上,爱屋及乌。我们说这是万万不可能的。因为他们一个是堂堂的亲王公主,一个是大汗之子,到哪里都是前呼后拥,根本没有随意乱跑的权利。更何况多尔衮在建州女真,孝庄在科尔沁蒙古,两地相隔数百里,两人有没有见过面都还是个问题。真正的原因应该是在多尔衮看来,让不到六岁只会玩耍的福临来做皇帝,他虽然不能坐上皇帝之位,却有机会成为掌握皇帝实权的人。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多尔衮确实是大清国实际的统治者。于是,一个六岁不到的娃娃,就这样当上了大清国皇帝,即顺治皇帝。

顺治朝的皇太后

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四月,多尔衮带领清兵入关。顺治五年(公元1648年)十一月,小皇帝福临下诏:封“叔父摄政王”为“皇父摄政王”。这个称号使很多人认为这是因为多尔衮嫡妻去世,皇太后下嫁所致。此外,认为太后曾下嫁的主要根据还有南明文人张煌言曾经写过的一首诗:“上寿觞为合卺尊,慈宁宫里烂盈门。春官昨进新仪注,大礼恭逢太后婚。”慈宁宫在紫禁城内隆宗门西,清代为皇太后所居,春官指礼部。太后而曰“婚”,自然是改嫁了。不过有人认为:张煌言写诗时身在南方,又是清王朝的敌人,他的诗文可信度不大。更重要的是我们到现在为止都没有找到太后下嫁的证据,即使国内的记录被销毁,至少送女到摄政王府来的朝鲜也应有记载,我们却不见朝鲜使节参加太后婚仪的实载。就目前来说,孝庄下嫁没有定论。

顺治七岁入关,深受汉文化影响,而皇太后的政治倾向却是要依靠满蒙八旗。很快,母子俩人成了政敌,导火索就是顺治的婚姻问题。

早在顺治十二岁的时候,多尔衮就为他选定了未婚妻:蒙古科尔沁贝勒吴克善的女儿、孝庄的侄女博尔济吉特氏。然而,顺治帝表现得却像是一个逆反心理严重的问题少年,想到这位妻子是由自己恨之入骨的多尔衮所选、是与自己政见相左的太后的侄女,就强烈地反感。顺治十年(公元1653年)八月,顺治帝不顾大臣反对废皇后为静妃。

顺治帝离弃蒙古后妃不可能不遭到母亲的报复,代替顺治帝遭罪的是董鄂妃。董鄂氏进宫后先被封为贤妃,两个月后升为皇贵妃。顺治十四年(公元1657年),董鄂氏皇贵妃为顺治帝生下了皇四子。就在这时,太后忽然生病,要求所有嫔妃都前去侍候。对于一个正在坐月子的后宫娇弱女子,在寒冬腊月过这样的“月子”,后果是不言而喻的,皇太后的病还没彻底好,董鄂妃的儿子皇四子在活了一百零八天之后也夭折了。董鄂妃从此一病不起。与董鄂妃相对比的是新皇后压根就没有去看过太后,可以想见,这件事很可能就是孝庄皇太后所使的计策。顺治十七年(公元1660年)八月十九日,董鄂妃病逝。四个月后,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正月初七日,福临崩于紫禁城内的养心殿。亲情无存的顺治朝终于结束,孝庄带着她七岁的孙子玄烨进入了康熙朝,成为太皇太后。

康熙朝的太皇太后

如果我们以一位教育家的标准衡量,孝庄对孙子玄烨的教育,显然要比她对儿子福临的培养更为成功。

孝庄很喜欢读书,在她的影响下,玄烨从小对读书学习产生了浓厚兴趣,无论任何时候,只要一捧起书本,几乎忘掉一切。当时老师教过的所有书,他全部要读120遍、背120遍。这样读书的结果,就是康熙皇帝对所学的知识掌握的非常牢固。

康熙即位后,所办的第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诛鳌拜”。我们可以通过一件事来看孝庄对诛鳌拜所起的作用,即康熙第一次大婚时这位太皇太后为孙子做主选择的最初一批后妃:皇后为四辅臣之首索尼的孙女赫舍里氏;妃子中既有原为鳌拜一党的遏必隆的女儿钮祜禄氏、又有号称“佟半朝”家族的女儿佟佳氏、甚至还有出身一般的……但是偏偏鳌拜本人的女儿落了选,孝庄之所以这么做,应该是她为诛鳌拜、分化其党羽所下的第一步棋。

事实上,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当康熙帝最终动用善扑营小布库擒拿鳌拜时,外戚们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留给后人的最后谜题

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公元1688年1月27日),博尔济吉特氏布木布泰病逝,享年七十五岁。

孝庄皇后临终遗言和后事安排让很多人都不解。孝庄病重时说:太宗山陵奉安已久,不可为我轻动,况且我心中也舍不得你们父子,就将我在你父亲的孝陵附近择地安葬。康熙帝遵嘱,并将孝庄生前居住的慈宁宫东殿五间拆了,在顺治孝陵旁按照在紫禁城中原样建了“暂安奉殿”。直到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才在暂安奉殿原处就地建起陵园,使孝庄正式得以下葬。因其陵在盛京太宗皇太极昭陵之西,故称“昭西陵”。

于是,这又成了一个让世人争论不休的题目。很多人认为这正是孝庄曾经下嫁或失身于多尔衮的证明之一。究竟是什么原因,众说纷纭,而我们所知道的,只不过是那位从草原走出来的蒙古公主布木布泰,在度过七十多年的人生之后,成为昭西陵沉默不语的主人了。

中国历史长达两千多年,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中国女性在历史上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以太后来算的话,孝庄太后确实算得上最厉害的一位太后了。

孝庄太后——大玉儿,一生培养、辅佐了顺治帝和康熙帝两大君主。她的一生可谓是波澜壮阔,千古传奇。自小与多尔衮相识相恋,却被迫嫁给皇太极,中年又在多尔衮和儿子福临之间周旋,晚年抚养康熙,忍辱负重,终于使满清入关,定鼎中原,统治九州。对于丈夫,她伺候的无微不至;对于情人,她始终念念不忘;对于儿孙,她是慈母胸怀,贤良之名,历史传颂。

孝庄在清初动荡不安的局势下,运用高超的政治手腕,周旋于王公大臣之间;她顾全大局,忍辱负重,时刻以江山社稷为重,奠定了清朝二百多年的基业。

康熙曾评价孝庄:设无祖母太皇太后,断不能有今日成立。而清史专家杨珍也对孝庄做出过中肯的评价,认为她是明清时期杰出的女政治家,她在清朝入关尤为困难的时候,维持了清朝皇室的团结,培养并保护了顺治帝以及康熙等一代明君,但她并未垂帘听政,始终处于幕后,在古代史上是非常罕见的做法。而历史上真正的孝庄亦是如此,她的功绩是任何一位清朝皇后无法堪比的,虽有能力成为武则天第二,却将儿孙辅佐成帝,是对大清王朝起到重要意义的女人。

真实的孝庄,既有男人执政的能力,也有女人相夫教子的一面。终其一生,经历了三个朝代,见证了清朝由乱到治的整个时期,辅佐了两位皇帝,让清朝处于稳定的状态中,为当时的大清王朝统一作出了重大贡献。

最早见于抗清志士张煌言的《建夷宫词》的孝庄太后下嫁多尔衮可能纯属子虚乌有之谈。

在很多有关清朝的野史、演义中都大肆渲染太后下嫁,如《清朝野史大观》、《多尔衮轶事》、《清朝通俗演义》、《清宫秘史》等。书中所描绘的情节荒诞离奇,如《多尔衮轶事》说,太后与多尔衮海誓山盟,太后先诈死,并举行隆重丧礼,然后再以皇帝乳母身份与多尔衮成婚。

孝庄太后下嫁之事最早见于清初著名抗清志士张煌言的《建夷宫词》:上寿觞为合卺尊,慈宁宫里烂盈门。春官昨进新仪注,大礼恭逢太后婚。

诗的意思是太后所居慈宁宫成为大婚新房,礼部尚书(春官)制订了太后大婚的典礼(新仪注),大礼十分隆重。到慈宁宫奉觞上寿(敬酒祝贺)的人已是盈门众多。张煌言以当时人述当朝事,因此,《建夷宫词》成为主张皇太后下嫁说的重要依据。

认为太后下嫁确有其事的又一主要证据是多尔衮由“皇叔父摄政王”改称“皇父摄政王”。顺治七年十一月初八日,多尔衮死于喀喇城,顺治帝诏曰:“太宗文皇帝升遐之时,诸王大臣拥戴皇父摄政王,坚持推让,扶立朕躬。”称多尔衮为“皇父”。然而,仅三个月后,顺治八年二月初十日,追论多尔衮生前谋逆,顺治帝据诸王大臣奏言,诏曰:“(多尔衮)自称皇父摄政王”,“凡批票本章,概用皇父摄政王之旨,不用皇上之旨”。这成为多尔衮“谋篡大位”的铁证之一。既然顺治帝称多尔衮为“皇父摄政王”,而多尔衮又自称“皇父摄政王”,以“皇父”自居。如是,则顺治帝视生时的多尔衮俨然有如继父。

主张太后下嫁所据之又一证据是朝鲜史料记载。顺治六年二月,清廷派使臣赴朝鲜递交国书,朝鲜国王李倧见书中称多尔衮为“皇父摄政王”,问道:“清国咨文中有皇父摄政王之语,此何举措?”清使答:“今则去叔字,朝贺之事,与皇帝一体云。”朝鲜右议政郑太和说:“敕中虽无此语,似是已为太上矣。”国王李倧曰:“然则二帝矣。”朝鲜君臣视“皇父”为“太上(皇)”,已隐然指太后下嫁。

康熙二十六年(1687)十二月,孝庄文皇后病逝,年七十五。临终时,遗命康熙帝,自己不与太宗皇太极合葬,于顺治帝孝陵近地安厝。康熙帝侍奉祖母太皇太后至孝,然而,终康熙之世,未将祖母灵柩下葬,在遵化清东陵地面上安放了38年,直到雍正三年(1725)才建陵安葬,称“昭西陵”。清东陵风水墙内,葬有5位皇帝,14位皇后,136位嫔妃,唯独昭西陵在风水墙外,也使人联想到这是否与太后下嫁有关。

但是张煌言是明末反清遗臣,怀有成见,而且作诗之时信口开河大有人在,缺乏根据。再说慈宁宫,是顺治十一年修葺之后,孝庄太后才搬进去的,而多尔衷是顺治七年十二月就死了,可见太后下嫁说不可信。

皇叔父摄政王,改称皇父摄政王,可能是古人尚父、仲父之意,不能为太后下嫁之依据。如果以太后下嫁之故,遵摄政王为“皇父”,肯定会颁诏告谕,在清朝可能为后世帝王避讳而毁掉。但是在属国朝鲜也没有发现相关诏敕,也说明了太后下嫁之无稽。

太后死后不与太宗合葬也不能成为太后下嫁之根据。因太宗昭陵已有孝端皇后合葬,孝庄为第二后,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诸帝的第二后也都没有合葬。所以孝庄太后不与皇太极合葬,也不能成为下嫁的证据。

孝庄是在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1688年1月27日)逝去。

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名布木布泰,蒙古科尔沁部贝勒博尔济吉特·布和之次女,孝端文皇后之侄女,敏惠恭和元妃之妹。

孝庄文皇后一生经历清初三朝,正是由乱到治的关键历史时期。她全力辅佐皇帝,对调和清宫内部矛盾和斗争,稳定清初社会秩序,促进国家的统一作出了重大贡献。后世称之为“清代国母”。

康熙享年75岁。二十七年十月上谥号为孝庄仁宣诚宪恭懿翊天启圣文皇后。雍正元年八月为孝庄仁宣诚宪恭懿至德纯徽翊天启圣文皇后。

扩展资料:

孝庄文皇后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贤后,一生培养、辅佐顺治、康熙两代皇帝,是清初杰出的女政治家。

2002年12月31日根据孝庄文皇后的生平而改编的一部历史古装电视剧《孝庄秘史》是由尤小刚、刘德凯执导,宁静、马景涛、刘德凯、邬倩倩、何赛飞、斯琴高娃、胡静、舒畅、严琨等联袂主演,属尤小刚导演“秘史剧”系列之一。

该剧戏剧性地再现了大清开国风云,讲述了大玉儿波澜壮阔、缠绵悱恻的一生,着力描写了她在多尔衮、皇太极和福临之间复杂的心路历程。该剧在第十三届春燕奖获得了最佳长篇电视剧、导演、女主角、女配角、录音五个奖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孝庄文皇后

参考资料来源:孝庄秘史

孝庄皇后(全名: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1613年3月28日-1688年1月27日),出生于蒙古科尔沁,系蒙古科尔沁贝勒寨桑之女、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之妃、顺治帝的生母、康熙帝的祖母,清初杰出的女政治家。 皇太极称帝后,孝庄受封为庄妃。她一生培育、辅佐了顺治、康熙两代君主,被尊为太皇太后。她一生简朴,不喜奢华,总将自己钱物布施与士兵或灾民,领康熙帝十分敬重。1688年,孝庄逝世,享年75岁,葬昭西陵,最终谥号为孝庄仁宣诚宪恭懿至德纯徽翊天启圣文皇后。

清朝有两位皇太后对清朝政治至关重要,清初的一位是孝庄皇太后,清末的一位是慈禧皇太后。 孝庄皇太后姓博尔济吉特氏,名字叫布木布泰,是蒙古科尔沁部贝勒塞桑的女儿。布木布泰是皇太极中宫皇后哲哲的侄女、关雎宫宸妃海兰珠的妹妹。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生,天命十年(1625年)与皇太极成婚,时年13岁,皇太极35岁。崇德元年(1636年),封为永福宫庄妃。她于崇德三年(1638年)为皇太极生下第九子福临,时年26岁。皇太极于崇德八年(1643年)死时庄妃31岁。这年多尔衮32岁。孝庄太皇太后病死于康熙二十六年(1688年),享年75岁。 布木布泰出身于蒙古贵族名门,容貌秀美,聪明知礼。她活了75岁,历经天命、天聪、崇德、顺治、康熙五朝,是清初的重要人物,为清朝的守成兼创业作出重大贡献。 第一,身负满蒙联姻重任。天命十年(1625年),13岁的布木布泰从科尔沁草原来到建州,与35岁的皇太极成婚。这时皇太极早已同她的姑姑哲哲结婚11年了。天聪八年(1634年),她的姐姐海兰珠也嫁给皇太极。姑姑与侄女三人都嫁给同一个男人,是出于政治的原因,满洲和蒙古科尔沁部建立了姻亲关系,共同开创清朝的事业。布木布泰嫁过来的第二年,丈夫皇太极继承汗位,她从贝勒福晋变成大汗福晋。十年以后,皇太极建国号大清,改元崇德,她又成为崇德皇帝的永福宫庄妃。 第二,为清皇室生儿育女。布木布泰先后为皇太极生了4个儿女。皇太极有11个儿子、14个女儿。其中,庄妃生了皇四女、皇五女和皇七女共3个女儿,崇德三年(1638年),26岁的庄妃又生下皇九子福临,就是后来继承大清皇位的顺治皇帝。这支血脉延续了清朝的帝胤。前文说过,她和皇太极的关系似不如姐姐海兰珠,但从庄妃生育的四个子女看,起码在一段时间里,她和皇太极的关系还是很好的。其四个子女的出生时间如下: 皇四女天聪三年(1629年)生庄妃17岁 皇五女天聪六年(1632年)生庄妃20岁 皇七女天聪七年(1633年)生庄妃21岁 皇九子崇德三年(1638年)生庄妃26岁 第三,经历三次皇位之争。太后布木布泰亲历了三次后金—清最高权力的争夺,就是后金—清汗位和皇位的斗争。 第一次,公公努尔哈赤死后,尸骨未寒,便发生了汗位之争。她刚刚嫁给皇太极一年,才14岁,没有直接参与这场斗争。但是她目睹了丈夫是怎样用尽心机,排除障碍,脱颖而出,继承汗位。 第二次,丈夫皇太极死后,她不动声色,依靠姑姑、皇后博尔济吉特氏,通过错综复杂的宫廷斗争和关系整合,使儿子福临登上皇位,她自己也成为皇太后。 第三次,儿子顺治帝英年早逝后,她力主子继父位(不是弟继兄位),下懿旨由皇子中出过天花的皇三子玄烨继位,于是,顺治帝旨定玄烨继承皇位,这就是康熙皇帝。 孝庄太后不仅亲临三次大的皇位斗争,而且目睹明末清初的沧桑之变。她在社会变革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第四,守成兼创业功绩大。孝庄太后在清宫62年,身历天命、天聪、崇德、顺治、康熙五朝,青年时帮助丈夫崇德帝皇太极,中年时辅佐儿子顺治帝福临,老年时辅佐孙子康熙帝玄烨。她从来也没有走到政治的前台,但是她的一生对清初政治起到重要影响。 孝庄太后经历清前四帝(太祖、太宗、顺治、康熙),慈禧太后影响了清后四帝(咸丰、同治、光绪、宣统),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历史现象。 以上四条,可以看出:孝庄太后布木布泰是一位非凡的女性,也是跨越清初五朝的重要人物。

姓氏:博尔济吉特氏 名字:布木布泰 民族:蒙古族 所属部落:蒙古科尔沁部 出生时间:万历四十一年二月初八日(1613年3月28日) 出嫁时间:天命十年二月 去世时间: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1688年1月27日) 享年:七十五 葬地:清东陵之昭西陵(孝陵之南) 祖父:贝勒日固齐(断事官)莽古思,被皇太极追封为和硕福亲王 祖母:贝勒札日固齐(断事官)莽古思之妻(莽古思去世后复嫁莽古斯之第三子台吉索诺木),清人称其为科尔沁大妃,被皇太极册封为和硕福妃。 父亲:贝勒宰桑-布和,后被顺治帝追封为和硕忠亲王。 母亲:贝勒宰桑-布和之妻,名博礼,清人称其为科尔沁次妃,被皇太极册封为和硕贤妃。 丈夫:爱新觉罗·皇太极(清太宗) 姑姑: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特·哲哲,丈夫皇太极的嫡妻) 姐姐:敏惠恭和元妃(博尔济吉特·海兰珠,丈夫皇太极最宠爱的女子) 女儿:三个,皇四女雅图,即固伦雍穆公主,嫁弼尔塔哈尔;皇五女阿图,即固伦淑慧公主,先嫁索尔哈,复嫁色布腾;皇七女,即固伦端献公主,嫁喇玛思。  儿子:皇九子福临(顺治帝) 明万历 孝庄文皇后青年像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二月初八日(3月28日)出生。 金天命后金天命十年二月,嫁皇太极(时为后金大汗之子),为其侧福晋。其姑哲哲为大福晋。 后金天聪初,皇太极即汗位,其姑哲哲被封为大妃,称中宫大福晋;布木布泰被封为西侧妃,称西宫福晋。但当时没有东宫福晋,所以布木布泰在后宫位居第二位,仅次于其姑哲哲。 天聪三年正月初八日生皇四女雅图。 后金天聪六年二月,巴雅尔戴青之女扎鲁特博尔济吉特氏嫁皇太极为东侧妃,称东宫福晋。布木布泰在后宫地位降居第三位。 天聪六年二月十二日生皇五女阿图。 天聪七年十一月十六日生皇七女。 后金天聪八年八月,察哈尔林丹汗的遗孀窦土门福晋阿霸垓博尔济吉特·巴特玛·璪嫁皇太极为侧妃 后金天聪九年十月初七日,侧妃扎鲁特博尔济吉特氏以不遂汗意,被改嫁给大臣叶赫部德勒格尔台吉之子南褚。 后金天聪八年十月,布木布泰的姐姐海兰珠嫁皇太极,宠冠后宫。 后金天聪九年七月察哈尔林丹汗的遗孀囊囊大福晋阿霸垓博尔济吉特·娜木钟嫁皇太极。 布木布泰之姐海兰珠、林丹汗遗孀陆续嫁与皇太极,使布木布泰在后宫的地位下降。 崇德 孝庄文皇后老年便服像[2]崇德元年,皇太极在盛京称帝,册封崇德五宫后妃,也称五大福晋: 中宫-清宁宫 皇后,称国君福晋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名哲哲(即孝端文皇后,是孝庄文皇后之姑),居首位。 东宫-关雎宫 宸妃,称东大福晋,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名海兰珠(即敏惠恭和元妃,是孝庄文皇后之姐),居第二位。 西宫-麟趾宫 贵妃,称西大福晋,阿霸亥博尔济吉特氏,名娜木钟(即懿靖大贵妃),居第三位。 次东宫-衍庆宫 淑妃,称东侧福晋,阿霸亥博尔济吉特氏,名巴特玛·璪(即康惠淑妃),居第四位。 次西宫-永福宫 庄妃,称西侧福晋,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名布木布泰(即孝庄文皇后),居第五位。 崇德三年正月三十日戌时(16380315)在盛京皇宫的永福宫生皇九子福临。 崇德八年八月二十六日其子福临即位。 顺治顺治元年九月,迎至燕京。尊为(圣母)皇太后。 顺治八年二月,世祖亲政,上徽号曰昭圣慈寿皇太后,简称昭圣皇太后;屡上徽号曰昭圣慈寿恭简安懿章庆皇太后。 顺治十八年世祖崩,皇三子玄烨即位为康熙帝,尊为太皇太后,称昭圣太皇太后;屡上徽号,曰昭圣慈寿恭简安懿章庆敦惠温庄康和仁宣弘靖太皇太后。 宁静饰演孝庄(20张) 康熙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1688年1月27日)崩,年七十五。葬孝陵之南,曰昭西陵。谥曰孝庄文皇后;雍正、乾隆累加谥,曰孝庄仁宣诚宪恭懿至德纯徽翊天启圣文皇后。 年代背景 十七世纪初,明王朝衰落,东北女真族崛起。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于明 潘迎紫Aˉmos4° (18张)万历四十四年(1616)建立后金国。努尔哈赤死后,第八子皇太极继承汗位,北伐蒙古、南征朝鲜,并于明崇祯九年(1636)称帝,国号清,建元崇德,定都盛京,与明朝遥相对峙。明崇祯十七年(1644)李自成领导的农民军攻占北京,崇祯皇帝缢死煤山,镇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叛明投清,于是清军铁骑奔突入关,逐鹿中原,李自成的大顺政权在清军追击下瓦解。九月十九日,清宗室郑亲王济尔哈朗率劲骑,护送清幼主从盛京迁居北京。十月一日黎明,古老的皇城装点一新,上午已时,皇极殿前鞭鸣三响,钟磐交鸣,韶和典乐徐徐奏起。年仅六岁的小皇帝福临,即位。清王朝统治中国二百六十八年的历史,就从这里拉开帷幕。然而。这个小皇帝,并不理解这高高御座和声声欢呼的含义,只有坐在他旁边的那位头戴凤冠的青年妇女,面色凝重,她就是小皇帝的生母、谥号简称为孝庄文皇后。

以上就是关于孝庄皇后的真实历史是什么全部的内容,包括:孝庄皇后的真实历史是什么、孝庄太后是否可以称得上是中国历史上最厉害的一位太后、孝庄太后人物 简介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720461.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9
下一篇 2023-04-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