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是毛主席哪段诗词

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是毛主席哪段诗词,第1张

出自毛泽东1962年冬天所写的《七律·冬云》。

原文为:

雪压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

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

译文:

大雪低压着冬云而雪花纷飞,万紫千红一时间都调谢了。长空翻滚起湍急的寒流,大地吹送出微微的暖意。

唯有孤独英雄在驱杀虎豹,大豪杰也绝不会惧怕那熊罴。漫天大雪令梅花欢欣鼓舞,冻死苍蝇当不足为奇。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1962年冬,中国经历了3年特大灾荒。国外正鼓噪着一片反华叫嚣。表面上看似乎处在困难时期,正式隆冬的样子。软弱的人经受不住这种严峻的考验是不足为奇的。真正的革命者则更加意气风发,斗志昂扬。

毛主席写这首诗时正好是他的69岁生日,国际国内形势依然严峻,严寒的冬天在恣意横行(其实正值隆冬,属写实,但实景中蕴含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以景寓情,作者再次表达了在国内外面临的困难面前,淡定自如,胸有成竹,乐观向上,不怕困难,豪情万丈的思想感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七律·冬云

都表达了中国人民有决心战胜一切反华的恶势力的思想感情。《七律·长征》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回顾长征一年来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他满怀喜悦的战斗豪情。《七律·长征》是毛泽东写于1935年10月的一首七言律诗。原文《七律·冬云》近现代毛泽东雪压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译文:大雪低压着冬云而雪花纷飞,万紫千红一瞬间全都凋谢。在那高天乌云滚滚寒流湍急的时刻,一丝暖气也会吹走着严冬。英雄豪杰面对虎豹熊罴,志不可改,气不可夺。面对漫天大雪,梅花欢喜得很,根本就不怕严寒,只会冻死那些软弱的苍蝇。

毛泽东在《七律·冬云》这首诗中到底想表达什么意思呢

1962年,虽然中国经济在经历三年困难时期后复苏,然而国外反动势力的叫嚣,国内反对势力的逼迫,使得社会主义道路面临着严重的信任危机,可谓“雪压冬云白絮飞”、“高天滚滚寒流急”。但是,在一片萧瑟肃杀之中,毛泽东却已经预感“大地微微暖气吹”,这就像诗人雪莱说的那样,“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在历史关头,就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样,毛泽东再次为彷徨迷茫的革命者指明了方向。

革命光有方向不行,还需要人去奋斗,那么靠谁来奋斗呢毫无疑问,在毛泽东看来,越是困难的时候,越是能彰显“英雄”、“豪杰”、“梅花”的与众不同的时候,至于那些在寒冷中瑟瑟发抖,在困难中畏缩不前的“苍蝇”,就算冻死了又有什么可奇怪的呢毛泽东以“英雄”、“豪杰”、“梅花”自喻,不难看出,毛泽东是压根没把眼前的困难当回事的,他在观察、他在思考,他在酝酿,他在等待时机实现最华丽的逆转。

《七律·冬云》是毛泽东1962年冬天所写。这首词化用中国古典文化中梅花清高,孤洁的形象,一变为革命浪漫主义的无限壮美的情怀。诗抒情的气势雷霆万钧,出入于无人之境。1此诗成功地运用了比喻、象征、对比的艺术手法。数种手法交替使用,相得益彰,有力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意志。

前面几个都好奇怪啊。。。。

蝶间林:cyoumabayashi

八重野:yaeno

片雾:katakiri

霜月:shimotuki

静硫:shizuru

观月:mizuki

小鸟游:takanashi

三千院:sanzenin

冬云和时雨如果根据字一个个来的话是fuyukumo和tokiame吧。。。但怎么感觉有点怪怪的

1、土壤:养殖多云多肉最好选择透气、排水性良好的土壤,可以用颗粒土和泥炭土混合调制使用。

2、浇水:浇水要浇透,进入夏季生长会变慢,这时要控制浇水量,在土壤变干燥后可以少量浇水,若浇水量过大,就会产生积水而出现烂根的现象。浇水的时候不要溅到叶片上,以免被阳光照射后叶片被灼伤。

3、光照:它需要阳光充足的生长环境,但是不能被暴晒,夏季光照太强时要为其遮荫,最好把它放在通风的地方养殖,以免出现腐烂或出现病虫害。

以上就是关于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是毛主席哪段诗词全部的内容,包括: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是毛主席哪段诗词、七律长征和七律冬云在情感上的有何相同之处、七律·冬云的介绍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71566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8
下一篇 2023-04-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