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的世界之最

非洲的世界之最,第1张

1、世界最大的沙漠:非洲撒哈拉沙漠;

2、世界最长河流:非洲尼罗河;

3、世界最长裂谷:非洲东非大裂谷;

4、世界最大盆地:非洲刚果盆地;

5、世界七大奇迹中保存最完整的景点:非洲金字塔;

6、世界最长的海峡:非洲莫桑比克海峡。

非洲简介:全称阿非利加洲,位于东半球西部,欧洲以南,亚洲之西,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纵跨赤道南北,土地面积为3020万平方公里,占全球总陆地面积的百分之204,是世界第二大洲,同时也是人口第二大洲。

在非洲,最富有的国家是塞舌尔。

塞舌尔,全名塞舌尔共和国,是坐落在东部非洲印度洋上的一个群岛国家,由115个大小岛屿组成。西距肯尼亚蒙巴萨港1593公里,西南距马达加斯加925公里,南与毛里求斯隔海相望,东北距印度孟买2813公里。

16世纪,葡萄牙人曾到此地,取名"七姊妹岛"。1756年,被法国占领,并以“塞舌尔”命名。1794年,英国取代法国统治塞。后英法多次易手,轮流占领。

全境半数地区为自然保护区,享有“旅游者天堂”的美誉。塞舌尔经济不发达,工农业基础非常薄弱,一般人民以农渔为业,并养有许多家禽家畜。其他方面的国家收入,就大部份依赖入境观光客的消费。

非洲简介

非洲全称阿非利加洲,位于东半球西部,欧洲以南,亚洲之西,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纵跨赤道南北。面积大约为3020万平方公里(土地面积),占全球总陆地面积的204%。是世界第二大洲,同时也是人口第二大洲(约1286亿)。

非洲大陆东至哈丰角(51°24'E,10°27'N),南至厄加勒斯角(20°02'E,34°51'S),西至佛得角(17°33'W,14°45'N),北至吉兰角(本赛卡角)(9°50'E,37°21'N)。

非洲大陆高原面积广阔,海拔在500米-1000米的高原占非洲面积的60%以上,有“高原大陆”之称。海拔2000以上的山地高原约占非洲面积5%。低于海拔200米的平原多分布在沿海地带,不足非洲面积的10%。非洲大陆平均海拔为750米。

自1415年葡萄牙占领休达,欧洲列强开始进行对非洲殖民统治,约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达到巅峰,约有95%非洲领土遭到列强瓜分,资源长期遭到掠夺。1947年后殖民地陆续独立,而非洲独立年(1960年)则象征非洲脱离列强统治,非洲殖民时代结束。

百度百科—非洲

中部非洲地处赤道两侧,东部为热带草原气候,西部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气温都在20度以上。

广阔的热带草原为各种动物栖息提供了天然的场所。由于中部非洲地处赤道两侧,两个半球的雨季和旱季变化正好相反。每年5、6月和10、11月可以看到这个星球上至为罕见的动物大迁徙。

热带雨林区生长着高大的乔木、葱郁的灌丛、密生的杂草和缠绕在树间的藤蔓,组成了一个人们难以通行的热带植物王国。热带雨林里,动物种类繁多,有各种羽毛华丽的鸟儿、善于攀缘的猩猩、体形魁梧的大象、河湖中还有河马和鳄鱼。 黑非洲传统部族国家的社会组织结构由家族——村社(部落)——王国构成。酋长和国王,在社会等级的金字塔上仅次于神灵和祖先。他们掌握着自然的奥秘、人畜和五谷的兴旺,一人牵系全族的命运。

14-18世纪,在非洲中部刚果河流域一带,相继出现了刚果王国、库巴王国和达隆帝国。15世纪,刚果王国成为刚果河流域最强大的王国,也是非洲在铁器时代的锄耕农业文明的代表,农业和手工业相当发达。 马赛族(Masaï)

马赛人是当今最著名的非洲游牧民族之一,人口将近100万,主要分布于肯尼亚南部及坦桑尼亚北部的热带草原地区。如今的马赛人一方面仍然坚持着传统的游牧生活,另一方面也更多地加入到了当地的旅游业中。

胡图族(Hutu)与图西族(Tutsi)

胡图族与图西族主要聚居于卢旺达和布隆迪,是两国最大的族群。根统计,84%的卢旺达人以及85%的布隆迪人属胡图族。胡图族与图西族十分相近,他们的语言、体格和文化都没有大的区别,其差异主要在于社会阶级。图西人为统治阶层,胡图族为一般为下层穷人。两族间就曾发生过多次较大的武装冲突。其中,最令人触目惊心的是1994年的卢旺达大屠杀。胡图族人用砍刀、木棍、锄头等对图西族以及主张民族和解的本族人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造成了近100万的图西人被杀。

孟格别图族(Mangbetu)

孟格别图人也称为芒贝图人(Monbuttu),是指住在刚果(金)东北阿赞德人(Azande)地区以南的中部非洲诸民族。他们占领了原俾格米人的地盘,后来又吸收了大批东苏丹人和班图人,因此,成了若干不同文化和不同语言的民族集团。以锄耕农业为生,亦捕鱼、狩猎、采集和养牛。普遍实行一夫多妻制,家畜是实物聘礼的一部分。他们的艺术,特别是建筑、制陶和雕刻的惊人技巧,给早期旅行者深刻的印象。现代孟格别图人仍以精心雕制的小刀、木制盛蜜容器、雕像、乐器和罐瓶引起艺术家的注意。

吴班迪族(Ngbandi)

吴班迪人也被称为摩格旺迪人(Mogwandi),居住在中部非洲共和国南部和刚果(金)北部乌班吉(Ubangi)河上游一带。传统上,男子负责狩猎、捕鱼和清理土地耕作,女子则负责采集野生食物、锄草、种植和收割。随着货币经济的成长,乡间健壮男女为寻找工作而往城市移居的情形也越来越普遍。恩格班迪人曾是著名的战士,其工匠所制造的刀、矛品质精良,曾与许多邻族交易,如今则是非洲艺品收藏家眼中的珍品。

班达族群(Banda)

班达人(Banda)是中部非洲跨界民族,主要聚居于中部非洲共和国,约162万人(2002年),还分布在刚果(金)北部(82万)、苏丹东南部和刚果(布)北部,可分林达人、莫诺人、雅克拉人、比里人、本戈人等支系。他们采用父系继承制度,居住在家舍分散的小村落中,由部落头目统治,主要从事农业,种植玉米、木薯、花生和甘薯等,兼事少量畜牧或渔业。

巴亚族(Gbaya)

居住在中非共和国西南部、喀麦隆中东部、刚果(布)北部、刚果(金)西北部,其人数在20世纪末约为82万,同其近邻班达人(Banda)和吴班迪人(Ngbandi)所操语言亲属关系较近。巴亚人奉行父系遗传制,传统上没有国家组织。过去,军事酋长只在危难之时才被选出,事后即被解除权力。巴亚人的村长负责仲裁民间纠纷,是一名象征性的领袖。

南非(即南非共和国)

非洲国家,有“彩虹之国”之誉,位于非洲大陆最南端,纬度自南纬22至35,经度从东经17至33。东、西、南三面分别濒临印度洋、大西洋和南冰洋,海岸线3,000公里。位于开普敦东南1,920公里处大西洋上的爱德华王子群岛亦为南非领土。北与纳米比亚、博茨瓦纳、津巴布韦、莫桑比克及斯威士兰接壤,另有“国中之国”莱索托。南非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拥有三个首都的国家:行政首都(中央政府所在地)为比勒陀利亚,司法首都(最高法院所在地)为布隆方丹,立法首都(议会所在地)为开普敦。

以上就是关于非洲的世界之最全部的内容,包括:非洲的世界之最、非洲最富有的国家、中部非洲的简介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712936.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8
下一篇 2023-04-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