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和周瑜的资料

诸葛亮和周瑜的资料,第1张

诸葛亮(181414-234828)字孔明,号卧龙,琅邪阳都人(今山东沂南),汉族,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外交家。蜀汉丞相。谥曰忠武侯。 个人资料: 体态: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出自陈寿《上诸葛亮集表》,见《三国志·诸葛亮传》后附内容) 官职:丞相 领司隶校尉益州牧 录尚书事 爵位:武乡侯 周瑜(公元175年~210年)字公瑾。东汉末年东吴集团将领,杰出的军事家。庐江舒县(今安徽庐江西南)人。美姿容,精音律,多谋善断,胸襟广阔,人称周郎。公元208年赤壁之战中大败曹军,奠定三分天下基础。后图进中原,不幸早逝

诸葛亮与周瑜是对手关系。

诸葛亮早年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就在隆中隐居。后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联合东吴孙权于赤壁之战大败曹军。形成三国鼎足之势,又夺占荆州。建安十六年,攻取益州。继又击败曹军,夺得汉中。

蜀章武元年,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主持朝政。后主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勤勉谨慎,大小政事必亲自处理,赏罚严明。周瑜少与孙策交好,21岁起随孙策奔赴战场平定江东,后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任,周瑜将兵赴丧,以中护军的身份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

建安十三年,周瑜率军与刘备联合,于赤壁之战中大败曹操,由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又率军大破曹仁,拜偏将军领南郡太守。建安十五年病逝于巴丘,年仅36岁。

诸葛亮生平经历

早年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就在襄阳隆中隐居。后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联孙抗曹,于赤壁之战打败曹军。形成三国鼎足之势,又夺占荆州。建安十六年(211年),攻取益州。继又击败曹军,夺得汉中。

蜀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主持朝政。前后六次北伐中原,多以粮尽无功。终因积劳成疾,于蜀建兴十二年(234年)病逝于五丈原(今陕西宝鸡岐山境内),享年54岁。刘禅追封其为忠武侯,后世常以武侯尊称诸葛亮。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

诸葛亮三气周瑜发生在孙刘联合破曹期间:

第一次是周瑜在孙刘联合作战中受伤,孔明调赵云先夺城池,周瑜怒火攻心;

第二次是周瑜和孙权设下美人计骗刘备到东吴,企图陷害,被孔明识破,结果赔了夫人又折兵;

第三次是周瑜欲偷袭荆州,孔明将计就计,打败周瑜最后周瑜大呼:“既生瑜,何生亮!”然后被活活气死。

“三气周瑜”是明代罗贯中所作《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讲述了周瑜三次用计都被诸葛亮识破。这个故事是罗贯中为了美化诸葛亮而虚构的,正史上并无此事。此外周瑜心胸也十分宽广,与《三国演义》中描写的完全不同。

扩展资料:

《三国演义》中记载周瑜是心胸狭隘,忌贤妒能之人,还多次设计陷害诸葛亮。而事实上周瑜气量宽宏,识人荐贤。在《三国志》的记载中,程普曾说“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连刘备都这样评价他“公瑾文武筹略,万人之英,顾其器量广大”。

《资治通鉴》中周瑜推荐鲁肃:“肃才宜佐时,当广求其比以成功业。”荐举甘宁时,“周瑜、吕蒙共荐达之,权礼异,同于旧臣。”甚至在临终前,都上疏孙权:“鲁肃智略足任,乞以代瑜。”

由此可见周瑜非但不是个小气的儿,反而只是十分具有风度的儒将。小说中被诸葛亮三气而死实属虚构,不足为信。

在“ 尊刘抑曹” 的主导思想下,罗贯中为了美化诸葛亮,周瑜只能成为牺牲品。不但成了陪衬人物,更是成了反面形象的代表人物。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其实是个被严重夸大的人物。《三国演义》经常会说周瑜的许多计谋都与诸葛亮的不谋而合,来说明周瑜也是有一定智谋的。

比如历史上的赤壁之战中,周瑜的许多计策都与诸葛亮不谋而合,甚至火烧赤壁,诸葛亮都想到了,但这是缺乏历史根据的。其实在赤壁之战中,诸葛亮的贡献在于促成了孙刘联盟。此时的他职位尚低,与其说他没有直接参与这场战争的指挥,不如说当时的他还没有资格参与指挥。

《三国演义》诸葛亮这形象塑造的成功,可以说很大程度上是以牺牲周瑜为代价的。

参考资料:

三气周瑜 (《三国演义》故事)-百度百科

以上就是关于诸葛亮和周瑜的资料全部的内容,包括:诸葛亮和周瑜的资料、周瑜和诸葛亮的关系、简述诸葛亮“三气周瑜”的内容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71293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8
下一篇 2023-04-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