闰年闰月的来历 闰年闰月是什么意思

闰年闰月的来历 闰年闰月是什么意思,第1张

导语:对于历法并不感冒的人来说,闰年闰月很容易混淆在一起,觉得二者是意思是一样的,其实并不是这样。闰年也闰月有不同意义,如果你不知道闰年闰月是什么意思?那么下面我们万年历将为大家详细介绍关于闰年闰月的来历和简介。

闰年闰月的来历 闰年闰月是什么意思

闰月和闰年是不同的历法里出现的。闰月是指一年中出现两次相同的一个月份,只有阴历才会有闰月。闰年是4年一次的,年份除以4能整除的该年便是闰年。

闰年的来历

闰年是公历的名词。公历规定每400年97闰,不逢百的年份能被4整除的,就是闰年,这一年的2月是29天;其余年份的2月是28天。除了2月以外,其它月份的天数没有平年和闰年的区别。

闰月的来历

闰月其实就是阴阳历中的一种自然现象,由于月相盈亏是无法改变的,所以会出现天时和历法产生矛盾的情况。聪明的先人为了将这一矛盾克服,于是依据于天文观测,想出了“闰月”这一解决办法。这样呢,就能保证春季是农历年的正月到三月,夏季是四月到六月,秋季是七月到九月,冬季为十月到十二月。

所谓闰月,即是每逢闰年所加的一个月。阴阳历以朔望月的长度(29。5306日)为一个月的平均值,全年12月,同回归年(365。2422日)相差约10日21时,故顺置闰,三年闰一个月,五年闰二个月,十九年闰七个月。闰月加在某月之后叫“闰某月”,接下去的闰月年份是:2017闰六月;2020闰四月;2023闰二月;2025闰六月;2028闰五月;2031闰三月;2033闰冬月;2036闰六月。

各地闰月年的习俗

1、妇女喝闰月茶

武夷山地区有闰月喝茶的风俗,而且主要是妇女喝茶,男人不能参加,只有女性才有资格入席。设宴喝茶由村里农家妇女轮流作东,并邀请近村来的女客入席。“茶宴”上以茶代酒,相互敬茶,边喝边聊,可起到融洽情感,增进邻里和睦的作用。

2、送母亲猪脚和面线

在台湾地区,闰月有这样的习俗:已经嫁出去的女儿需要买一副猪脚和面线给娘家的母亲,通常是两只前猪脚和六把面线,面线上面绑红丝线和春花。

3、忌迁坟

局部地区有闰月忌迁坟的习俗,说闰月是多出来的一个月,这个月里鬼门关不开,闰月去世的人要搁到下个月再安葬。

4、送父母闰月鞋

“闰月鞋,闰月穿,闰月老人活一千。”部分地区民俗中,逢闰年闰月,孩子要给父母买双鞋,以报哺育之恩,祈求父母身体健康、平安。有的地区则是逢闰月年,出嫁的女儿要给母亲买鞋。

5、回娘家吃闰月饭

“闰月饭”也叫“六亲饭”,每逢闰年闰月,娘家把已经出嫁的女儿请回家中相聚就餐。父母在世时,由父母请;父母不在世的,则由兄弟请。

6、娘家送女儿雨伞、蕉扇

在有些地方,娘家还会在闰月送女儿送雨伞、蕉扇。寓意娘家是女儿的保护伞,祝福女儿早生贵子,为夫家招财,财丁两旺。

导语:闰年闰月是怎么回事?公历中一年265年,实际上地球绕一周的时间应该是3652422天,为了弥补这个时间缺憾,因此有了闰年。而闰月则是农历历法出现的置润来平衡历法,我国是两个历法并行使用的因此出现了闰年闰月,下面我们就来看看闰年闰月是什么意思。

闰年闰月什么意思 闰年闰月是怎么回事

闰年闰月是公历出现闰年的年份,农历也出现了闰月,这就是闰年闰月,也叫作双闰年。闰年闰月是由于中国公历和农历并行导致的,闰年是公历历法产生的,闰月是农历历法置润导致的。

“闰年”。我们通常所说的一年365天,其实是个约数,准确的数字应是3652422日。那么一年365天,就与实际的一年相差O2422日,这样四年之后就比实际的一年少了近一天。为了弥补这个差值,历法中规定,4年设一闰,即能被4整除的年份为闰年,另附加规定,凡遇世纪年(末尾数字为两个零的年份),必然被400所整除才算闰年。阳历闰年的二月有29天,2月29日为闰日,阳历闰年有366天。

闰月,是一种历法置闰方式。在亚洲(尤其在中国),闰月特指汉历(民间亦称农历)每2至3年增加的一个月。为了协调回归年与汉历年的矛盾,防止汉历年月与回归年即四季脱节,每2至3年置1闰,古代曾采用19年置7闰的闰周,到唐代的《麟德历》时废除了固定闰周,采用无节令月置闰,因此是该闰时置闰。

双闰年是怎么回事

中国公历和农历并行的现状还是跟国际接轨造成,在古代,世界都是以农业生产作为主要的收入来源,因此历代统治者和老百姓都非常重视历法,由由于古代交通不便,因此世界各地产生了很多历法,仅仅中国各朝代的历法就达到几十种,当然有些只是小的改动,少数民族也有自己的历法,如、彝历、傣历、羌历、和藏历是使用比较广泛的历法。

中国与国际接轨还是在民国建立的时候,1911年,中华民国建立以后,改用公历,定公历的1月1日为元旦,而农历的正月初一为春节,原因是“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也就是说用公历是为了跟世界接轨,便于统计,而使用农历则是为了农业生产,这是中国使用公历的开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基于同样的理由,也沿用公历和农历并行的方式,这才有了双闰年的基础,如果只使用一个历法,那是没有双闰年的。

润哪一个月由二十四节气决定的

农历闰哪个月?决定于一年中的二十四个节气。

我国农历将二十四个节气分为十二个节气和十二个中气。

现行的置闰方法是两个冬至之间,如仅有12个月则不置闰,若有13个月即置闰。置闰的月从“冬至”开始,当出现第一个没有“中气”的月份,这个月就是闰月,其名称是在前个月的前面加一个“闰”字。

农历以月亮为周期(阴历),十二个月历总共有3543672天;再配合年历(阳历),年历则是根据地球公转所形成的四季变化而得的周期所编制。而月历较年历短,两者相差了10875天,因此,便要每19年相差206625天,等于6997075个朔望月。而决定哪一个月做闰月,则依24节气而定,农历月份通常包含一个节气和一个中气,如惊蛰/春分等等,若某农历月份只有节气而没有中气,历法便会把该月作为上个月的闰月。以2006年为例,农历七月之后正好有一个只有节气而没有中气的月份,因此便置闰七月来调整误差。

二十四节气在农历中的日期是逐月推迟的,于是有的农历月份,中气落在月末,下个月就没有中气。

一般每过两年多就有一个没有中气的月,这正好和需要加闰月的年头相符。所以农历就规定把没有中气的那个月作为闰月。

例如2001年05月21日,农历辛巳年四月二十九,是中气小满。再隔一个农历月后,06月21日农历五月初一才是下一个中气夏至,而当中这一个农历月(2001年05月23日——2001年06月20日)没有中气,就定为闰月。因为它跟在四月后面,所以叫辛巳年闰四月。

闰,本义就是余数。指历法纪年和地球环绕太阳一周运行时间的差数,多余出来的叫“闰”。 闰年,凡阳历中有闰日(二月为二十九日)的年,或阴历中有闰月(一年有十三个月)的年;闰余(岁余置闰。阴历每年与回归年相比所差的时日) 闰日,阳历的平年只有365日,与回归年比较,每年相差5时48分46秒,所以每四年积成1日,加于2月成29日,这一天称为闰日,这一年称为闰年 闰月,阴历以月球绕地球定历法,每年和回归年的 365 日5 时 48 分 46 秒相差约 10 日 21 时,积以置闰,所以每三年要闰一个月,每五年闰两个月,每十九年闰七个月。这样每逢闰年所加的一个月,称为闰月。闰月加在某月之后。就叫闰某月 闰月、闰年 为了调整历法年的平均长度,使其与回归年的长度相符合,有时就需要调整个别月份的长度或增加一年中的月数。这个被调整的月份或增加的月份就被称为“闰月”。 闰月这种制历方法最早是我国发明使用的,大约开始于公元前500多年,比古希腊要早160多年。我国历法采用十九年七闰月的方法,在不同的时期和国别是不同的。 在中国传统的阴阳历中以朔月的长度295306日为1个月的平均值,全年12个月,同回归年的长度3652422日相差约10日21时,需要置闰,使阴阳历各个月份和天象物候保持对应的关系。我国古六历中用3年闰1个月,5年闰2个月,19年闰7个月的闰月法,每逢闰年所加的月便称为“闰月”。闰月放在一年的年终,例如,秦代和西汉初期使用的《颛项历》,以十月为岁首,把九月做为年终,闰月就放在九月之后,而称为“后九月”。到了西汉初制定太初历时,把闰月分插在一年的各月,并规定以没有中气的那几个月作为闰月,月序仍用上个月的月序,只要称其为“闰某月”。这一置闰规则在采用平气的历法中最合理的。到清代的时宪历时,则改用定气注历,如继续单纯以没有中心置闰的规则,有可能一年要置两个闰月。因此,又补充规定:以两次冬至之间包含有13个月的定为闰年,闰年的第一个没有中气的月定为闰月。这一规则一直沿用至今。闰年中以闰四、五、六月最多,闰九、十月最少,闰十一月、十二月和正月则不会出现,至少在几千年内是这样的。 在公历中,闰月不是在一年中增加一个月,而是在某一个月增加一天,以保证历法年与回归年相一致。例如《儒略历》和现行《公历》一般年份都是365天。通常每过四年(现行公历有时相隔八年)就把二月份增加一天,这一年就是366天。这年的二月就是闰月,而这一年也叫闰年。

闰,本义就是余数。指历法纪年和地球环绕太阳一周运行时间的差数,多余出来的叫“闰”。

闰年,凡阳历中有闰日(二月为二十九日)的年,或阴历中有闰月(一年有十三个月)的年;闰余(岁余置闰。阴历每年与回归年相比所差的时日)

闰日,阳历的平年只有365日,与回归年比较,每年相差5时48分46秒,所以每四年积成1日,加于2月成29日,这一天称为闰日,这一年称为闰年

闰月,阴历以月球绕地球定历法,每年和回归年的

365

日5

48

46

秒相差约

10

21

时,积以置闰,所以每三年要闰一个月,每五年闰两个月,每十九年闰七个月。这样每逢闰年所加的一个月,称为闰月。闰月加在某月之后。就叫闰某月

闰月、闰年

为了调整历法年的平均长度,使其与回归年的长度相符合,有时就需要调整个别月份的长度或增加一年中的月数。这个被调整的月份或增加的月份就被称为“闰月”。

闰月这种制历方法最早是我国发明使用的,大约开始于公元前500多年,比古希腊要早160多年。我国历法采用十九年七闰月的方法,在不同的时期和国别是不同的。

在中国传统的阴阳历中以朔月的长度295306日为1个月的平均值,全年12个月,同回归年的长度3652422日相差约10日21时,需要置闰,使阴阳历各个月份和天象物候保持对应的关系。我国古六历中用3年闰1个月,5年闰2个月,19年闰7个月的闰月法,每逢闰年所加的月便称为“闰月”。闰月放在一年的年终,例如,秦代和西汉初期使用的《颛项历》,以十月为岁首,把九月做为年终,闰月就放在九月之后,而称为“后九月”。到了西汉初制定太初历时,把闰月分插在一年的各月,并规定以没有中气的那几个月作为闰月,月序仍用上个月的月序,只要称其为“闰某月”。这一置闰规则在采用平气的历法中最合理的。到清代的时宪历时,则改用定气注历,如继续单纯以没有中心置闰的规则,有可能一年要置两个闰月。因此,又补充规定:以两次冬至之间包含有13个月的定为闰年,闰年的第一个没有中气的月定为闰月。这一规则一直沿用至今。闰年中以闰四、五、六月最多,闰九、十月最少,闰十一月、十二月和正月则不会出现,至少在几千年内是这样的。

在公历中,闰月不是在一年中增加一个月,而是在某一个月增加一天,以保证历法年与回归年相一致。例如《儒略历》和现行《公历》一般年份都是365天。通常每过四年(现行公历有时相隔八年)就把二月份增加一天,这一年就是366天。这年的二月就是闰月,而这一年也叫闰年。

导语:闰月通常两三年就会出现一次,但是在所有出现的闰月中,闰十月是特别的少见。很多人一辈子也遇不上一次闰月,所以闰十月是什么意思?还有闰十月怎么来的都不太清楚。今天我们就通过万年历来看看闰十月吧。

闰十月是什么意思

闰十月,按照阴阳历的说法,指在某年中出现两个十月的意思,闰月在十月的很稀少(但不是一成不变的,此后随时间推移,闰十月的频率会从最低逐渐上升),21、23、27、28、32、34、38世纪都没有出现过闰十月。在2020年前的200年中,仅有19世纪1870年(庚午年)和20世纪1984年(甲子年)两次,下个闰十月将会在22世纪2166年(丙寅年)出现。

闰十月年份的下一年是春节最晚的年份,因为闰十月年份的春节一般在1月31日或2月1日,也有的年份春节日期在1月30日(如25世纪2481年),极个别年份春节日期在2月2日(如20世纪1984年和24世纪2318年)。闰十月年份的下一年春节日期一般在2月19日或20日,少数在2月18日(如25世纪的2481年),极个别的在2月21日(2319年)。

闰十月是哪一年特有的

闰十月并不是特定某一年特有的,是有轮回顺序的,最近的一次闰十月是出现在了1984年。闰月在十月的很稀少,在2020年前的200年中,仅有19世纪1870庚午年和20世纪1984甲子年两次,下个闰十月将会在22世纪2166丙寅年出现。闰十月年份的下一年是春节最晚的年份,因为闰十月年份的春节一般在1月31日或2月1日,也有的年份春节日期在1月30日,极个别年份春节日期在2月2日。

闰十月出生的人怎么过生日

由于闰十月是极少出现的,因此建议闰十月出生的人选择按照新历来过生日比较好哦。有些人可能会会选择根绝农历十月来过,其实这并不好,毕竟农历十月和闰十月是不同的两个月。但是如果要等到闰十月才过生日的话,很可能一辈子就只有1次生日,这样就太可怜了。

古人设置闰月,是根据24节气,24节气中的单数称节气,双数称中气,每当阴历月份没有中气,则设置为闰月,而月份没有中气的情况,多出现在四五月份,所以闰年中闰四月和闰五月最多,闰九月和十月较少,闰十一月、闰十二月和闰正月出现的频率最低。

在这种情况下,闰月出生的人要过上一次生日可就要等很长时间了。例如,出生于1957年闰八月的人,如果总过阴历的生日,那么就要等到下一个闰八月,才能过一个真正的生日。

经过查询,1957年之后出现闰八月的几个年份,是1957年、1976年和1995年,也就是说1957年生人在21世纪只过了3次生日。而进入21世纪后的下一个最近的出现闰八月的年份,是2052年,这和1995年,相差了57年之久。而如果是在1984年闰十月出生的人,按照闰十月出现的低频率,现在算起来,竟要再等150年才能过一次生日!

数十年、数百年过一次生日显然不太现实,那么,闰月出生的孩子怎么过生日呢?古人的做法是,闰月是附属于“需要置闰”的那个月的,闰月出生的那一年如果没有闰月,就按同月的那一天过生日。比如,闰七月初一的生日,就在七月初一过。还有一种情况,假如是大年三十出生,如果这一年没有三十,就在大年二十九过生日。

而现代许多年轻人,更是大多以过阳历生日为主,不再过阴历的生日,故而要苦等数十年才过一次生日的尴尬,是越来越少见了。只有上一辈的人,大都还保持着过阴历生日的习惯。不过,如果真的遇到需要等待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情况,大概也只好也在慢慢习惯过阳历的生日了。

一年有365天5小时48分46秒然一年之日数,必须是整数,故一年为365日,余下的5小时48分46秒,积至4年月满一日,故每四年增加一日,为闰日,谓之“闰年”,无闰日之年称“平年”,平年365日,闰年366日

但4年之闰余,仅23时15分4秒,今润一日,未免超过44分56秒,积至100年,为17时58分24秒,约合一日之四分之三,故每百年废一闰,至第400年又不废如是每4年至一闰,每400年置三闰,记超过2时53分20秒,须八个四百年后,即3200年后,始补足次一日之差

农历的历月是以朔望月为依据的朔望月的时间是295366天,因此农历也是大月30天,小月29天,农历的大小月是经过推算决定的,有时可能出现两个大月,或连续两个小月由于朔望月稍大于29天半,所以农历每100个历月利,约有53三个大月和47个小月农历基本上以12个月为一年但12个朔望月时间是3543667天,较阳历的回归年相差11天左右,这样每隔三年就要多出33天,即多出一个月,为了把多余的日数消除,每隔三年要加一个月,这就是农历的闰月有了闰月的一年叫闰年,所以农历的闰年就有13个月,究竟润哪一个月由节气来决定

农历闰哪个月,决定于一年中的二十四节气我国农历将二十四节气分为十二个节气和十二个中气,十二个节气为: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十二个中气为: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二十四节气在农历的日期是逐月推迟的于是有的农历月份,中气落在月末,下个月就没有中气这正好和需要家闰月的年头符合所以,农历中就规定把只有没有中气的那个月作为闰月,跟在几月后面就叫润几月如,2006年的中气处暑落在了农历的七月三十,那么在八月中就将没有下一个中气秋分,所以就闰七月

闰,本义就是余数。指历法纪年和地球环绕太阳一周运行时间的差数,多余出来的叫“闰”。

闰年,凡阳历中有闰日(二月为二十九日)的年,或阴历中有闰月(一年有十三个月)的年;闰余(岁余置闰。阴历每年与回归年相比所差的时日)

闰日,阳历的平年只有365日,与回归年比较,每年相差5时48分46秒,所以每四年积成1日,加于2月成29日,这一天称为闰日,这一年称为闰年

闰月,阴历以月球绕地球定历法,每年和回归年的 365 日5 时 48 分 46 秒相差约 10 日 21 时,积以置闰,所以每三年要闰一个月,每五年闰两个月,每十九年闰七个月。这样每逢闰年所加的一个月,称为闰月。闰月加在某月之后。就叫闰某月

每逢闰年所加的一个月。阴阳历以朔望月的长度(295306日)为一个月的平均值,全年12月,同回归年(3652422日)相差约10日21时,故顺置闰,三年闰一个月,五年闰二个月,十九年闰七个月。

回归年与农历年有什么矛盾呢先记住:回归年的总长度为3652422日,朔望月的长度为295306日。十二个朔望月构成农历年,长度为295306×12=3543546日,比回归年少1088天即将近11天,每个月少091天,近1天。

农历闰月是3年润一次,5年闰两次,19年闰七次!

1949 闰七月 1952 闰五月 1955 闰三月 1957 闰八月 1960 闰六月 1963 闰四月 1966 闰三月 1968 闰七月 1971 闰五月 1974 闰四月 1976 闰八月 1979 闰六月

1982 闰四月 1984 闰十月 1987 闰六月 1990 闰五月 1993 闰三月 1995 闰八月 1998 闰五月 2001 闰四月 2004 闰二月 2006 闰七月 2009 闰五月 2012 闰四月 2014 闰九月 2017 闰六月 2020 闰四月

闰月计算法:

农历年中月以朔望月长度295306日为基础,所以大月为30日,小月为29日。为保证每月的头一天(初一)必须是朔日,就使得大小月的安排不固定,而需要通过严格的观测和计算来确定。因此,农历中连续两个月是大月或是小月的事是常有的,甚至还出现过如1990年三、四月是小月,七、八、九、十连续四个月是大月的罕见特例。

那么多长时间加一个闰月呢?

最好的办法就是求出回归年日数与朔望月的日数的最小公倍数:我们希望m个回归年的天数与n个朔望月的天数相等,也就是应有等式:m×3652422=n×295306在这个等式中我们不能直接求出m和n,但可以求出它们的比例:其近似值为:在这些分式中,分子表示回归年的数目,分母表示朔望月的数目。例如第六个分数式 = 表示19个回归年中必须加7个闰月。

19个回归年中加7个闰月的结果比较:19个回归年=19×3652422=69396018(天)一个朔望月有295306天,235个朔望月=235×295306=69396910(天)19个回归年中加7个闰月后,矛盾消除得只差:69396910-69396018=00892(天)——即2小时9分多,这已经是够精确的了。

所以,农历就采用了19年加7个闰月的办法,即“十九年七闰法”,把回归年与农历年很好地协调起来,使农历的元旦(春节)总保持在冬末春初。

古人把235个朔望月称之为“闰周”。农历置闰的方法可以使农历年的平均长度接近回归年,而农历中的月又有鲜明的月相特征,保持了公历和阴历两全其美的特点。

置闰的方法是两个冬至之间,如仅有12个月则不置闰,若有13个月即置闰。置闰的月从“冬至”开始,当出现第一个没有“中气”的月份,这个月就是闰月,其名称是在前个月的前面加一个“闰”字。

农历闰哪个月?决定于一年中的二十四个节气。

我国农历将二十四个节气分为十二个节气和十二个中气。农历以月亮为周期(阴历),十二个月历总共约有354天;再配合年历(阳历),年历则是根据地球公转所形成的四季变化而得的周期所编制。而月历较年历短,两者相差了11天,因此,便要每19年加多7个闰月来填补误差。

而决定那一个月做闰月,则依24节气而定,农历月份通常包含一个节气和一个中气,如惊蛰/春分等等,若某农历月份只有节气而没有中气,历法便会把该月作为上个月的闰月。

以2006年为例,农历七月之后正好有一个只有节气而没有中气的月份,因此便置闰七月来调整误差。二十四节气在农历中的日期是逐月推迟的,于是有的农历月份,中气落在月末,下个月就没有中气。

一般每过两年多就有一个没有中气的月,这正好和需要加闰月的年头相符。所以农历就规定把没有中气的那个月作为闰月。

例如2001年5月21日,农历四月二十九日,是中气小满,再隔一个月后,6月21日农历五月初一才是下一个中气夏至,而当中这一个月(2001年5月23日——2001年6月20日)没有中气,就定为闰月。因为它跟在四月后面,所以叫闰四月。

闰月表

2020年 闰四月

1900年 闰八月1903年 闰五月1906年 闰四月1909年 闰二月1911年 闰六月1914年 闰五月1917年 闰二月1919年 闰七月1922年 闰五月1925年 闰四月1928年 闰二月1930年 闰六月1933年 闰五月1936年 闰三月1938年 闰七月1941年 闰六月1944年 闰四月1947年 闰二月1949年 闰七月1952年 闰五月1955年 闰三月1957年 闰八月1960年 闰六月1963年 闰四月1966年 闰三月1968年 闰七月1971年 闰五月1974年 闰四月1976年 闰八月1979年 闰六月1982年 闰四月1984年 闰十月1987年 闰六月1990年 闰五月1993年 闰三月1995年 闰八月1998年 闰五月2001年 闰四月2004年 闰二月2006年 闰七月2009年 闰五月2012年 闰四月2014年 闰九月2017年 闰六月2020年 闰四月2023年 闰二月2025年 闰六月2028年 闰五月2031年 闰三月2033年 闰十一月2036年 闰六月2039年 闰五月2042年 闰二月2044年 闰七月2047年 闰五月2050年 闰三月2052年 闰八月2055年 闰六月2058年 闰四月2061年 闰三月2063年 闰七月2066年 闰五月2069年 闰四月2071年 闰八月2074年 闰六月2077年 闰四月2080年 闰三月2082年 闰七月2085年 闰五月2088年 闰四月2090年 闰八月2093年 闰六月2096年 闰四月2099年 闰二月

1万阅读

搜索

快速算出闰年口诀

闰年速算口诀100首

推算闰月最简单的方法

快速算出闰年闰月口诀

闰年计算公式

闰月的顺口溜

以上就是关于闰年闰月的来历 闰年闰月是什么意思全部的内容,包括:闰年闰月的来历 闰年闰月是什么意思、闰年闰月什么意思 闰年闰月是怎么回事、什么叫做闰月闰五月是什么意思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70604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8
下一篇 2023-04-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